救赎之旅

救赎之旅

文艺青年自救手册 内地男星 2017-01-05 10:48:08 223

(一)

每当婚姻产生危机,我会被迫选择一次旅行,上次是云南,这次不知道去哪里?

不错,我是个已婚人士,正在遭遇所谓的七年之痒。云南之旅才过去四个月,我们又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如果说上次是半推半就,这次是决绝地扫地出门。在我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程度,我已经拿着皮箱站在了大街上。时值零晨12:30。走在空荡无人的大街上,踏着树影搅碎的月光,怅然若失、茫然四顾。

我径直走到公交站,木然等候着47路夜车,不要问我为什么是47?因为这辆车是此时逃离此地唯一的选择。为了唱零钱,我用了那张印有“法轮”字样的5元面钞,随手拿了一杯冰镇绿豆沙拿着找回的零钱上了车,喝了两口扔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快冻傻了。此时此刻我最需要的哪怕是一丝温暖而不是什么狗屁消暑佳品------冰镇绿豆沙。

在体育中心下了车,拖着笨重的皮箱走了六个站才来到东站。零晨三点售票窗关闭,广场上睡满了疲倦的旅人,一波帮廉价旅店拉生意的大妈向我袭来,我连拒绝的力气都不想使地擦身走过。我在肯德基外徘徊了很久,想着是在外面自在地抽抽烟还是进去猥琐地蹭蹭网?遂一一作罢。我脑袋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挑上一辆列车彻底逃离这个压抑了我很久的城市。去哪儿?我真的不知道去哪儿?每一个城市都似曾相识,随便挑一个吧!

我买了一张去龙川的票,不要问我为什么是龙川?因为我没听过,没听过的多少有一点新鲜感,那怕它只有两条破街道、三家小饭馆我也认了。就去那里了!我拿着车票过了安检盖了戳进了候车室,奇异的景象发生了:当我走入空旷的候车大厅,一群麻雀在我面前倏然飞起,伴着清脆的鸟鸣,仰望着洒下的晨曦,我的旅程正式开启了。



(二)


终于熬到中午,我随着滚滚人流进了火车。由于携带的皮箱过大,我举上行李架显得格外吃力,邻座很友善地过来问是否要帮忙,大家都是男人,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谢绝了。

安顿好行李,我们坐下来聊起天。得知他也是去往龙川的,而且是本地人,在龙川县城教书,收入可观,在县城供着房子。看得出他不善言谈,大部分是我在引导话题,我也不是非要找人聊天不可,只是坐在这里看看书听听歌也显得很闷蛋,再说我对去的龙川一无所知,有人为我介绍我也很乐意,只是对着寡言的人得对其尊重,如果他不想说话的时候尽量少说。

他说龙川是座客家古邑,建县二千年余,交通便利,东西南北的列车都经过,是个铁道中枢,说客家话吃客家菜,几乎家家会酿豆腐,也建议我去吃吃八刀汤和猪脚粉,河源地处粤北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大水库和人工湖,民风淳朴。他言谈之中透着对家乡的爱让我很羨慕,他也展望未来,说不出五年会坐着高铁去广州,尽快供完房,让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希望在孩子孩子就是明天。

说得累了就拿我的《读者》看,我则转过头去看看窗外的风景,百无聊赖之时车厢闯入了两个逗逼推销员,一个推销刮胡刀一个推销吸水毛巾;一个拿刀片刮墙,一个拿毛巾擦地;一个吹嘘刀片是钛金削铁如泥,一个吹嘘毛巾是鹿皮百用百新;简直了!我觉得更无聊了,俯在车桌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待我醒来,车已达站,我与老师告别。一头插入出站队伍,来到车站广场,一群摩托如蝗虫般涌来,待人群被摩托切割完毕,留我一人孤独伫立在广场中央。因为我不赶时间,所以接下来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漫不经心。我走到车站对面的公交站,我小心翼翼地站在站牌下。看着烟尘弥漫中的小餐厅,看着被泔水包围的站牌,看着四周破落的楼群,我有一点失落。我在想我是不是疯了才来到这么个地方,但我转念一想火车站的周围都是这样似曾相识的景象,虽然我在东站上车时已对它做了预测,但是人必须来之安之。我告诉自己要淡定,不能一斑窥全豹,先上一辆公交再说。

我环顾车内,除人身以外,满眼都是广告,内壁、地板、车窗、栏杆、扶手、座椅、椅背无处不在。车体广告做到这种程度无不让人叹服!车外也是如此,各种广告见缝插针的出现在这个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与这种浓厚的商业气氛不相称的是这个小县城显露出来的表情无一不具有城乡结合部的气质。一言以蔽之:所有的小城市都似曾相识大同小异。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寄希望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即使没有那么卓尔不群,也能让人能沉浸其中得到片刻安宁。在思忖和期待中,我看到了东江,我看到了一江水就立刻来了精神,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时值黄昏,在日落之前,让我能好好看一眼你------宁静的东江。

下了车,好似逃离了灾难现场般地庆幸着劫后余生,看到一片美丽的风景,心里又不由地畅快淋漓,不顾一切地跋涉千里也只为看一眼自己心仪的风景,这才是我想要的旅行。



(三)

凝视着东江至日落,我需要找到旅馆安顿下来。旅馆不好找不是没有,火车站附近有大把,十块二十的不是很敢进,酒店住不起,50左右的还可以挑挑的。

顺着东江沿上,我看到了一个诺大的运动广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篮球场上男人洒汗如雨,隔壁照常有一群大妈舞动着腰肢大跳广场舞,这成了每个城市必备的一道风景线,哪里也避不了,相比这些我更愿意看孩子们在嬉闹,他们开着简造的赛车互相竞逐奔驰着。

我终于找到一家心仪的旅店,很干净,并且正对着广场。放好行李,我遂走出旅店去找吃的,我终于还是没有吃八刀汤和猪脚粉,我还是省事地去了沙县小吃,点了云吞蒸饺和拌面,草草解决了这顿晚餐。我还是沿着东江回旅馆,一路上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小事:沿江发现了很多垂钓者,他们装备齐全,一个少年将手机支架支在鱼竿上,惬意地听着音乐地守着鱼儿上钩,真是动静相宜两不误。沿江一路也有不少水榭楼台,吹着江风点上一支烟,感受着宁静的夜的美妙,路过一个甘蔗摊,看着老板在板车上整齐摆放着粗细不均长短各一的蔗棍,也甚是悦目。我在蔗摊的对面买了一碗凉粉,一块钱一大碗,美滋滋地充当了我的饭后甜点。

回到旅馆,洗了一个热水澡,感觉一天旅程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打开窗帘,看到广场依旧有不少人,人人悠然自得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美好。我点了一根烟,看着这些似乎与我无关但无意温暖了我的画面,渐渐地遗忘了那昨日离别时的忧伤和烦恼。

我打开了QQ,想跟老婆说说话,但好多话又说不出口。我们都是不善言辞的人,沟通中出了问题也往往积压在心里,生气的时候也不懂克制,往往产生了误解和龃龉。她很关心我,但表达出来的永远是温情的淡然,我总是嫌爱得不够热烈,却因此忽视细水长流的隽永,在爱情面前我永远是初级生。

我打开电视机,用遥控扫了两个轮回:多是无聊的电视剧和真人秀节目,我看着89岁高龄的摩托车手穿越了20个相连的火环却毫发未损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他比候车室的麻雀更奇异。我毫不犹豫地转了台,实在无东西可看,就回到了浙江台的《中国好声音》。看一看总决赛的重播,无论是《蜗牛》还是《黑色幽默》都觉得唱得寡淡无味娇柔做作。有一个声称是摇滚的选手串烧了皇后乐队的两首经典《我们是冠军》、《我们摇滚你》,这个声称摇滚的摇滚选手最后落败退出,确实是既没有冠军相也没有摇滚相。最后,那个唱《旅行》的选手拿了冠军,但是他的《旅行》始终飘在耳畔没有沉入心里,我开始怀念第一季冠军梁博,那个虽然年轻但更懂得演绎摇滚的人,摇滚是个大坑,但自称是大神的没有几人,哪怕梁博不具备成熟的创作能力,能演绎也是牛逼的。

听着《旅行》,我想起了许巍,他是用音乐为人疗伤的人,我在旅途少不了要听他,这也是我多年的坚持。

午夜梦回,走在归乡路上;曾梦想仗剑天涯,原来路在脚下;渴望的生活就在此刻开始,心里永存善念和远方,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原来这些都是听来的,现在的这些却是从心里涌出的。

清晨醒来,阳光大好,我退了房,又走在了路上,“接着去哪里”永远是解不开的人生命题,至死方休。我贪念着龙川江上的阳光,但是没有办法,我必须离去。

再见,龙川。





(四)


离开龙川去哪里,这个问题我在东站的时候是考虑过的,因为龙川去南北东西都方便,我暂且当它是个中转站。南北这条线我是经常坐的,而前不久我也西去过云南,所以这次想转去东,厦门是个不错的选择。说来惭愧,我长这么大没看过海,还是想去看看海,选择厦门可以满足我看海的愿望,顺便也能去去鼓浪屿,何乐不为呢?

我12点左右到的龙川火车站,而去厦门的车要等到次日凌晨,在候车室无事可干,就干脆利用好时间写好本系列的2和3。当你写东西的时候,时间是过得很快的。龙川是个小站,并没有wifi,而我是怎么做到把这两篇文章上传呢?说来挺狗血的,不错,是偷网上的,我在这里示范一次,各位看客切勿模仿。很简单:打开应用和上传文字都用不了多少流量,在附近的wifi里面寻找一个公共的大基站(没有就爱莫能助了),打开到被禁闭有一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足够可以上传小流量的文件包。不要问我干嘛不存档非上传不可,你就当我强迫症好了。

待我上传完文字,刚刚好等来了要走的火车。上了火车我倒头就睡,醒来已是身在厦门。出了站我直奔公交站,寻找去码头的车,因为人生地不熟,我费了很大周折才来到了码头。买好船票来到鼓浪屿已是下午,这里的海没有我想象的开阔,因为海域周围都是岛屿和陆地,我找不到海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感觉,这个是让我失望的地方。

还好鼓浪屿没有让我太失望,这里的生态和环境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今天日头的时间已不多,我只能逛一半,我选择先逛与厦门岛相对的这一半,也就是从三丘田到皓月园这一段。在坐轮渡之前,我在一个河南人那里买了两份地图:厦门岛和鼓浪屿的,一起15块,我不知道有没有被坑,这个没所谓,失去的我会从它身上讨回来。我向他询问了大约十分钟,让他给我介绍一下鼓浪屿的情况,上了岸一定会有导游涌来,先把这个钱省了。他跟我大致介绍了一下所谓的五大景点,还有岛上住宿饮食情况,这个先做好心理准备,上了岛避免盲目消费。

当我踏上鼓浪屿的那一刻,我心里已经盘算好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除了必要的食宿和五大景点之一的皓月园,其他的钱我一概不花,纵使日光岩是厦门的地标,我也不会为之心动,在我心中那只是一块石头。同样是一块石头,皓月园里郑成功石像在我心目中更具份量,没错,我就是冲着郑成功而来的。我跋涉了五百公里就是为了看一眼郑成功石像,至此足矣。

同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远高于岳武穆,当年岳飞抗金,功未成而身先死,惨遭高宗和秦桧毒害死于风波亭,确实让后人唏嘘不已。但这个始终也是岳飞的性格悲剧,看他的《满江红》知道他是血性男儿,但是做大事的人是不是不能太倨傲?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还有坚持要迎回二宗置赵构于何地?你奉君父就不得事二主,哪怕他们是父子是兄弟,在皇权里没有亲伦,世袭的是亲伦,反戈的也是亲伦。不是我奉胜王败寇的实用主义哲学至上,众所周知,岳飞最后失败了,郑成功最后也失败了,都间接或直接的败给了外患和内忧,而唯一相同点是外患是同一个------女真族------历史真会开玩笑!

言归正传,为何我会更倾向郑成功,是因为我觉得他的处境更艰难、人生更无望、结局更悲凉。岳飞的南宋好歹有江南半壁,而郑成功有什么,有的只是孤悬东南海外的数岛而已;岳飞好歹有老母为他刺青,而失去父亲的郑成功真的只是孤家寡人一个;岳飞慷慨赴死,虽说是莫须有,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好歹也做得了道德完人,死后南宋还是残喘了百年余,而郑成功这样不知还能奉谁为父奉谁为君的人是既不能成功也不能成仁,还要明知不可为而为,向东南争半壁的夙愿是没有办法实现了,争得的也不过身后的人做多几年明遗,实可谓死不瞑目。

每当我读郑成功的故事,都会受其震撼,他费尽心血打跑荷兰人,挣得这片孤岛,为的只是不想在脑袋后面加一条辫子,为的只是做一个内内外外都完完整整堂堂正正的汉人。我不想在这里鼓吹种族主义,我只是遵从内心去景仰那些坚持做自己的人,有人把辫子挂在头上有人把辫子挂在心上,郑成功都不是,所以我敬服。

我进皓月园已是黄昏,我可以选择明天再来瞻仰,我只是有些等不及,皮箱无处寄存,我扛着它登上山顶,在所有擦身而过的游人看来我确实像一个傻逼,但我不在乎,我只是被感召,迫不及待去感动罢了。

站在15.7米高1400吨重的石像下仰望郑成功真有高山仰止的感觉,我可以选择在山下照一个更完整清晰的全身照,但是待会下山再照可能已来不及,而我此刻只能附送这样一张郑成功以示我所能感受的厚重,而能不能再照一张更好的可能是明天再发生的事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