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长春,它坐落在安静的吉林大学校园里。
这是吉大校园内乃至于全国高校学子中都广为流传的一段侃语佳话,作为一所拥有“六大校区,八大校园”的大学,吉林大学因为“大”而闻名全国,不过“大”仅仅是吉林大学的表象而已,除了校园规模大之外,吉大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极其不俗的综合实力。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创校,于全国院校调整中逐步崛起,到六校合并一跃成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在1960年建校14周年的时候即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此后顺利入选211工程和985工程,建国以来全国顶尖高校阵营中就从未缺少过吉大的身影,在吉林大学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期我们就来盘一盘这所985名校的发展故事。
短短14年跃升全国重点大学
1946年,为迎接东北解放,东北行政学院在哈尔滨成立,吉林大学的前身由此诞生。1948年,东北行政学院与公立哈尔滨大学合并为东北科学院,后迁址沈阳,复名为东北行政学院。两年后,学院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同时因为朝鲜战争爆发而迁至长春。
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的浪潮中,东北人民大学被国家确立为在东北地区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并于1960年成为国家重点大学,此时距离吉林大学建校也才14年而已,短短14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屹立于全国名校之列,可见当时吉林大学崛起速度之快了。
匡亚明掌校为吉大彻底奠基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顶尖高校的长成往往需要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而吉林大学从创校之日起,就一路从哈尔滨到沈阳再辗转到长春,可谓颠沛流离。幸运的是吉林大学在1955年引来了改变命运的校长——匡亚明,匡亚明校长到任后为吉林大学做出了诸多贡献,很多事迹至今传为佳话,他为了他聘请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出山”,“三顾茅庐”聘贤才,至今仍传为美谈。同时他还大力支持化学家唐敖庆、蔡馏生,物理学家余瑞璜,数学家王湘浩等知名学者在吉大的工作,在当时的学界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外,在匡亚明校长大力支持的教授中,著名量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曾担任吉大校长的唐敖庆先生与其“八大弟子”在吉大共同努力攀登学术高峰、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事迹至今仍然传为佳话。
可以说,匡亚明校长为吉林大学奠定了名校之基,甚至于很多人说,匡亚明之于吉林大学无异于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
六校合并:在争议中前行
2000年6月12日,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2004年,吉林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和平分校。合并之后,由于规模庞大,又分布在长春各处,因此有前文所说的“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校园之中”的佳话。
合并后,吉大拥有13个学科门类,一举成为中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数学、汽车工程等学科都在全国位居前列。
30亿巨额债务全部还清
吉林大学在经历六校合并之后,伴随着学科实力增加的同时,债务危机也由此引发。
2007年3月,吉林大学发布校内通知称,学校举债高达30亿元左右,入不敷出,特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这份“求助通知”使高校债务危机浮出水面的同时,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持续讨论。
多年来,背负的庞大债务一直困扰着吉林大学。而今,经过近10年的努力,吉林大学的债务危机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2016年6月,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在党代会上表示,吉林大学近年来化债工作成效显著,银行贷款最高峰时达27.55亿元,到2015年末已全部偿还。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85.3亿元,比2010年增长35.23%。
在最新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年度预算中,吉大年度预算经费也达到52.19亿元,排名全国17位。尽管和清北以及部分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名校还不能相比,但伴随吉大债务危机的解决,长期困扰着吉大发展的包袱终于是甩开了。
2020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在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启动之际,全国各地高校都在激烈竞争和争取,各省也相继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作为东北地区领军高校之一,吉大也提出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日前召开的吉林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整体实力和若干优势学科(领域)接近或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到2046年建校百年之际,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此外,吉林大学的十三五规划也对吉大的学校规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做了详细的介绍:
学校规模:长久以来,由于合并带来的庞大规模一直为人所诟病,不过在新的规划中吉大开始瘦身了。吉林大学2015年十三五规划的数据显示,2015年吉大在校教职工总数为1106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69209人,本科专业数127个,一级学科数75个。如此之大的规模已经严重影响了吉大的发展。作为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在校教职工将小于11000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小于68000人,本科专业数和一级学科数将分别削减到95个和55个。这意味着吉大开始缩小规模,更加追求质量了。
学科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吉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为15个左右,其中千分之一学科4个左右。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前五和前十的学科数分别为3和8个左右。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吉大的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自然科学研究经费将由2015年的11.5亿元增加到20亿元,其中千万级以上项目新增15个左右。国家科技奖新增1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增加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增加1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1000项左右,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30%,每年带动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
师资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75%左右,每年引进海外博士100人,两院院士人数达到13人左右,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达到10人左右,千人计划入选者40人,青年千人5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左右,长江学者特聘及讲座教授60个左右,青年长江学者15人。国家杰青杰青和优青获得者分别达到60人和36人。
办学经费:到2020年吉大办学总经费将超过87亿元,其中社会捐赠收入达到2亿元。
“白山迎旭日,黑水泛金光,我们崛起在祖国的北疆”,彻底摆脱了债务危机的吉林大学,正如一只刚刚苏醒的东北虎,未来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再过些日子,就是吉大的70周年校庆了,我们也在此提前祝愿吉林大学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