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高中生家长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点击标题下方"高中生家长”关注我们,即可获取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等,每天与您相约!关注我,帮您孩子考一个好大学!
颜老师最近要给大家推送的期末考真题,都是由我亲自筛选各地模考真题,绝对是可以给孩子起到辅助作用的,建议先通过公众号阅读,,也辛苦大家多多推荐关注高中生家长公众号。应大家要求,今天高一(上)期末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其他学科耐心等待哈!(以下是已发文章直接点击进入)如需打印请留言或我微信。
高一生物 | 期末真题试卷(附答案)覆盖本册全部重难点!复习专用
高一化学 | 期末真题试卷(附答案)覆盖本册全部重难点!复习专用
高二化学 | 期末真题试卷(附答案)覆盖本册全部重难点!复习专用
高二数学 | 期末真题试卷(附答案)覆盖本册全部重难点!复习专用
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帮助转发,您的转发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9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有学者提出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但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有责任的当代学人并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学观念,而是在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之后,借鉴吸收其中契合中国实际的文学观念。
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中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他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用“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等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忽视了中国文学的“本”。
B.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则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要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能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
B.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受西方文学观念影响,更侧重于研究具有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
C.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时,只要坚持“兼容并包,汇通中西”的原则,就能保持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古代文学生长的学术传统,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不能否定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月派与创造社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没有立足中国文学本位,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包含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这和19世纪之前的欧洲的文学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有相似之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体现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价值追求。
D.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一个明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约翰•纳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包蕴涵
5月23日,约翰•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去世,终年86岁,生前被广泛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此前,纳什才刚刚在挪威领受了阿贝尔奖。阿贝尔奖也可以称得上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以86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纳什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比起光彩夺目的青年时代、痛苦而波折的中年时代,纳什的晚年时代其实已经相当的平静和安详了。纳什的一生是曲折和传奇的。
童年时代的纳什是一名奇才,而青年的纳什给大学同学的印象是无与伦比的才华、奇特的怪癖和不掩饰的自大与野心,对于他的才能,有一封推荐信里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去评价:“这人是个天才。”
1948年,在大师云集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学院,纳什如鱼得水并脱颖而出。是冯•诺依曼开创了经济博弈论,而被冯•诺依曼贬低过的纳什的思路却比冯•诺依曼的合作博弈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最终,他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一鸣惊人,并发展成了著名的非合作博弈理论。
数学家哈罗德•库恩说:“我真心地认为,20世纪真正伟大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而在前十位中,可能就会有他的均衡理论。”经济学家罗杰•迈尔森把纳什均衡比作“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
20岁出头的纳什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然而在他的理论蜚声国际、广受关注的时候,纳什却逐渐从数学界销声匿迹了。由于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纳什家庭和生活出现危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在学术上毫无建树,不知情的外人甚至以为他已经疯了或者死了。
幸好,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下,纳什用理智、爱和时间战胜了病魔,经历了离婚与复婚,生活回到了常轨。而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以其经历为原型改编的影片《美丽心灵》上映后,这个长期以来“在普林斯顿里漫游的无家可归的无名氏”终于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他跌宕起伏的经历,关于毁坏与拯救的故事成为了被病痛和灾厄折磨之人心中的希望。
“我一直相信数字、方程式和逻辑关系。它们总是为我指引真理。但追求了一生真理之后,我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逻辑关系?真理又是由谁来决定?最终,我还是回到现实中,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纳什在诺贝尔奖颁奖感言中说道。
在纳什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几十年,纳什均衡却被极大地关注和发展了。好的理论不可能寂寂无名。而现在,纳什虽然已故,博弈论却已成为人类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纳什均衡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根本基础。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帮助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诸多领域。
纳什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战略的这样一种组合:在这一组合中,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战略。换言之,构成纳什均衡的战略对每个人都是最优的。
为什么纳什均衡是“可与生物科学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比肩的成就”?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反之,一个制度即使听起来很好,但如果它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自觉遵守。因此制度需要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有效的帕累托最优只有通过纳什均衡才能实现。有效的制度设计,就是如何通过纳什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
只要谈到纳什均衡,即非合作博弈问题。几乎所有教科书都要讲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作为纳什均衡引出的一个最著名案例,“囚徒困境”揭示了博弈中双输的情境,直接挑战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在社会中,“囚徒困境”虽然普遍存在,但却不是不能破解的。为了破解当今种种社会问题、在改革走进“深水区”时仍将其良好地推进,让社会的成员走出“囚徒困境”、选择合作并达成纳什均衡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不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当下的中国,理解纳什均衡对于理解经济社会现象、研究分析和制定社会制度来说都极为重要。尽管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就出现了少量的翻译和著述,但1994年纳什和博弈论学家海萨尼和泽尔腾获得诺贝尔奖后,博弈论才迅速进入我国主流知识界的视野。而如今,博弈论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纳什逝去之际,运用和发展他的理论是对他最好的祭奠。
(2015年第5期《半月谈》,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纳什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尔贝奖双料得主,他的成就在晚年得到了世人充分的肯定。
B.哈罗德•库恩认为,20世纪真正伟大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而在前十位中,就会有纳什的均衡理论。
C.1994年后,博弈论才迅速进入我国主流知识界的视野。而如今,博弈论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D.从纳什获取诺奖的经历中,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
E.纳什的曲折传奇的一生足以说明只有经历了人生的曲折与痛苦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的辉煌。
5.为什么说“纳什的一生是曲折和传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本文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传主约翰•纳什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刀势画
王 斌
那洛阳在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1920年,吴佩孚进驻洛阳,洛阳遂成河南省会,军政要员云集,人口猛增。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开封沦陷时,大批商号来洛阳开业,更让洛阳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洛阳剪纸就是其一。
洛阳剪纸有三种:一种叫复制剪,就是依葫芦画瓢,复制原来的花样;另一种叫规则剪,如结婚用的喜字;最后一种是创作剪,完全出自艺人的自创,随心所欲,一蹴而就,为剪纸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创作剪”技艺最深的,在洛阳数秦百川先生。其作品栩栩如生,涉材广泛,独门绝技更是让人惊叹。
剪纸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艺术改良之后很快成为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宫田雅之的人。此人通过刀势表现思想哲学和艺术美学,作品被世人称之为“刀势画”。其画作具有古典之美、刀势之美、冷峻之美、心灵之美多层美感。刀势在纸上所产生的线条配以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之中,给人一种极大的感染力。
1944年夏,宫田雅之的夫人龙愁秀带着儿女和丈夫生前得意弟子来到洛阳。当地友人问起中日剪纸艺术的话题时,宫田夫人说:“中国的剪纸艺术还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只局限于装饰作用,所以中国的剪纸只能像土特产一样批量销售,却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百川先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当他听到那些话之后,脸红得发烫,立刻招呼弟子拜访。
龙愁秀和秦先生一交谈,知道自己言语间不慎得罪了人,立刻站起来给秦先生鞠躬致歉。秦先生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也想见识一下您丈夫的‘刀势画’。虽然中日交战,但艺术无疆界。明日9时,在天门广场咱们现场交流一下,也算为两国剪纸艺术做点事吧。”
宫田夫人欣然接受了秦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9时刚到,宫田夫人如约而至。一阵客套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那宫田弟子看起来才三十多岁,却技艺了得,四十分钟后作品已然完成,悬挂于展厅显要位置。那是宫田雅之代表作《白桦湖四季》的翻本。作品巧妙利用了光影元素,将七彩玻璃纸刻贴出惟妙惟肖的白桦树、月亮、山峰、氤氲、湖水、鸟儿。既有油画的细腻、中国水墨画的诗意,又兼有日本版画的冷峻内敛。既有东方的禅宗悟道、西方的哲学意味,又体现着一种特有的伤感之美。在玻璃装裱镜的反射下,画面亦真亦幻,将日本风景名胜白桦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树、那山就像伫立在众人眼前,那水就像流在众人脚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完美无瑕、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一时人人惊呼!
宫田弟子作品一完成,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秦先生那里。
秦先生早已进入忘我境界,挥剪如飞。时而如走蛇空灵诡异,时而如蜻蜓点水飘逸轻灵。手臂运作间,纸屑扬扬洒下。少顷,额头渗出细汗。
良久,秦先生手臂停了下来,抬起头郑重凝视墙上高高悬挂的《白桦湖四季》。少顷,只见秦先生划破长空的一剪之后,突然一口鲜血“噗”地喷出,人慢慢倒地。
赛场大乱。
秦先生被送往医院之后,那幅带血作品静静躺在案上,揪着众人的心。作品表现的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血战日军保洛阳。有骏马飞跃嘶鸣,有山河支离破碎,有百姓同仇敌忾……那磅礴宏大的气势,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精妙的造型,勇进悲壮的氛围,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前线战场。
人们正赞叹间,只见秦先生几名弟子红着眼睛返了回来。数米长的剪纸在几个人手中被慢慢撕开。立刻,剪纸变成了对称的两幅作品。
这时,突然有人喊到:“剪纸上有字。”
众人这才注意到,在错综复杂的剪纸线条中,隐藏着偌大的两个字“落阳”。几名弟子把对称的两幅剪纸轻轻移到了屋外。清风徐徐吹动下奇迹出现了,只见剪纸上薄薄人儿车儿马儿飞快哗哗地动。或疾跑、或跳跃、或厮杀,似有鲜血飞迸,似有硝烟弥漫,似有枪弹嗖嗖飞过。风停时,人儿车儿马儿趋于平静,“落阳”二字又显示出来。
众人瞪大了双眼,只差点儿钻进剪纸中去。
那场大赛之后,传来秦百川先生去世的消息。
让人们称奇的是,自那一天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很快大溃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可一世的日本太阳旗从洛阳上空狼狈撤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选自《小说月刊》2012年10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这篇小说开头写了洛阳从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从而有了洛阳剪纸和剪纸比赛的故事。
B.以“刀势画”为代表的剪纸,是日本的传统技艺,代表着日本高雅艺术的最高水平,具有古典美、刀势美、冷峻美、心灵美等多层美感。
C.剪纸比赛时,宫田弟子技艺了得,用四十分钟剪出的宫田雅之的代表作《白桦湖四季》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D.秦百川那幅带血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造型精妙,表现手法丝丝入扣,气势磅礴宏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E.这篇小说的情节其实简单,就是通过中日之间进行剪纸比赛、挫败日寇阴谋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8.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秦百川创作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懋,字之美,张子良子,涿州范阳人。未弱冠,已有父风。侍子良官京东,故懋领其众,从丞相阿术军,立归德府,以其军镇之。移镇下邳,知归德府事。李璮叛济南,以其兵戍蔡州。中统元年,宣授泗州军总把,佩金符。至元七年,擢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九年,从破襄樊有功。十一年,丞相伯颜南征,其行阵以铧车弩为先,而众军继之。懋以勇鸷,将弩前行,凡所过山川道路险狭,通梁筏,平堑阱,安营设伏,出纳奇计,伯颜信用之,擢为省都镇抚,水陆并进,其任甚重。师压临安,灭宋,以其主及母后群臣北还。驻瓜洲,伯颜命懋往谕淮西夏贵副以两介将骑士直趋合肥贵出迎设宾礼懋示以逆顺祸福辞旨雄厉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驰还报,伯颜大喜。复令行徇镇巢、安丰、寿春、怀远、淮安、濠等州郡,皆下。复使之遍谕列城军民,使知帝之德意。十三年,懋驰驿至上都,伯颜上其功,宣授懋明威将军、泗州安抚司达鲁花赤。十四年,改安抚司为总管府,置宣慰使以统之,拜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十六年,改授怀远大将军、吉州路总管。
懋恶衣粝食,率之以俭,慎刑平政,处之以公,新府治,设义仓,虽能吏不过也。部使者刘宣韪之,凡有所惩治,朝至夕报,豪强竦然。郡万户苏良,恃势为暴,为之翼者,有十虎之目,民甚苦之。乃上其实于宪府,尽诛十虎者,夺良虎符而黜之,民大悦。群盗有率众将白昼劫城者,懋闻之,率从骑捣其穴,缚其酋长以归。民之流亡,与远郡之来归者数千家,相率为生祠以祀之。十七年二月卒,年六十三。赠昭勇大将军、龙兴路总管、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谥宣敏。
(节选自《元史•张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伯颜命懋往谕/淮西夏贵副以两介/将骑士直趋合肥/贵出迎/设宾礼懋/示以逆顺祸福/辞旨雄厉/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
B.伯颜命懋往谕淮西/夏贵副以两介/将骑士直趋合肥/贵出迎设宾/礼懋示以逆顺祸福/辞旨雄厉/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
C.伯颜命懋往谕淮西夏贵/副以两介/将骑士直趋合肥/贵出迎/设宾礼/懋示以逆顺祸福/辞旨雄厉/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
D.伯颜命懋往谕淮西夏贵/副以两介/将骑士直趋合肥/贵出迎设宾礼懋/示以逆顺祸福辞旨/雄厉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时候的人二十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男女此年岁称为“弱冠”之年。
B.“宾礼”指古代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或者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后来也指接待尊贵宾客的礼节。
C.“虎符”是古代的虎形调兵凭证,分为两半,朝廷存右半,将帅执左半。调兵时需两半合对才能生效。
D.“生祠”旧时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西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人为他立社,号栾公社,这是立生祠的开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懋年轻有为,不到二十岁就有父亲的风范。陪从父亲去京东做官,就由他管领父亲的部属,归附于丞相阿术的军队,后来率军镇守归德府。
B.张懋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在跟随丞相伯颜南征时,张懋勇敢地带领弓箭手作先锋部队,开路搭桥,平沟填阱,并能出献奇计,深得伯颜信任和器重。
C.张懋生活俭朴,修明政治。用刑很谨慎,办事也很公道。新建府治衙门,为百姓着想,设立储粮备荒的义仓,政绩超过了很多官员。
D.张懋为政严厉,不畏豪强。曾有个叫苏良的万户恃强凌弱,养了十只老虎,为害百姓。张懋杀了十只老虎,并夺了苏良的兵权,贬了他的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部使者刘宣韪之,凡有所惩治,朝至夕报,豪强竦然。(5分)
(2)民之流亡,与远郡之来归者数千家,相率为生祠以祀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4.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这首小令,粉饰以为态,雕琢以为工,却是明白如话,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
B.“春红”代指美好可爱之花,却经受朝雨暮风的不断摧残而凋零,如同美人的夭逝,令人悲痛不已。
C.下片前三句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
D.“胭脂泪”化用了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李煜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但比杜诗稍逊一筹。
E.“相留醉”意即“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诗人陶醉其中,不舍离去。
15.末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与李煜的另一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手法上和情感上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
是:“ , ”。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
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⑤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②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由于工业的底子薄,西部地区的工厂大多技术水平低,其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电子服务设施的普及,方便了大多数人,提高了服务的现代化。 ① 一些老年人,②是不识字、不懂电脑、视力不便的人, ③ 难以充分享受这种便利, ④ 可能成了“不便”。 ⑤ 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大,但他们 ⑥ 是最需关注的困难群体。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A | 但 | 和 | 又 | 更 | 不管 | 往往 |
B | 然而 | 或者 | 还 | 更 | 不管 | 常常 |
C | 但 | 或者 | 还 | 甚至 | 尽管 | 往往 |
D | 然而 | 和 | 又 | 甚至 | 尽管 | 常常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现在不少大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但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 ① 。斯坦福大学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 ② ,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坚守传统?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像数学这种课程,如果老师只是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的过程,再加上自己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烟云。 ③ ,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学科。
21.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变化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是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的看法,作者随后就进行了反驳并在⑤段首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
2.C 根据第三段,我们的“兼容并包”应有选择性,“汇通中西”应坚持立足中国文学本位,因而,C项表述不够准确。
3.A 新月派与创造社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不会破坏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根据第二段,若将六经、诸子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将会破坏中国文学完整性和深刻性。
4.A A项,正确,在文章的第一段,选项简单明了。B项,不准确。原文是“可能就会”,这里删去了“可能”,其确定的意味更强一些。C项,错误。原文由“20岁出头的纳什就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在他的理论蜚声国际”,可见,“只有……才……”的表达绝对。D项,错误。这是纳什在诺贝尔奖颁奖时的感言,是纳什自己明白的道理,而不是“人们”。
5.(一)曲折:(2分,答两点即可)
① 纳什在20岁出头时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此后却逐渐销声匿迹了;
② 由于精神疾病的折磨,纳什家庭和生活出现危机;
③ 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学术上毫无建树。
(二)传奇:(2分,答两点即可)
① 纳什在大师云集的普林斯顿学院如鱼得水并脱颖而出,20岁就闻名世界;
② 在爱的支持下,纳什用理智、爱和时间战胜了病魔,走出困境,让生活回到了常轨;
③ 纳什以86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
6.① 用对比的手法,将传主的一生经历进行比照,写出了传主一生的曲折与传奇;
② 用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的手法,从不同层面写出传主的取得的成绩与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传主学术成就产生的巨大影响;
③ 用语言描写(或直接描写)的手法,文中作者运用传主自己的语言直接表现出传主的对曲折人生的深切感悟。
(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7.BE B项,文中指出剪纸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文中只说剪纸是“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宫田雅之,他的作品被称为“刀势画”,并未说“刀势画”代表日本高雅艺术的最高水平。E.这次剪纸比赛是民间的比赛,小说也没有表现“阴谋”以及挫败“阴谋”的相关情节。(答对一项2分,两项4分,多选不给分)
8.①为小说的展开提供相关的背景,便于文章内容的理解;②从洛阳剪纸写起,引出主要人物的出场;③和后文日本的“刀势画”对照,交代了两国艺术的源流关系。
9.①他的剪纸技艺精湛,比赛中创作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境界。②他的作品反映了抗日军民的斗争生活。③他的作品巧妙地蕴含着日本“落阳”必败的寓意。(每点2分)
10.C
11.A “古时候的人二十岁时行冠礼”“男女此年岁称为‘弱冠’”有误,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女子二十岁不称“弱冠”,也不行“冠礼”。
12.D “养了十只老虎,为害百姓。张懋杀了十只老虎”一说有误,原文是说,苏良手下有十个爪牙,号称“十虎”。“十虎” 是十个人,并非十只真老虎。
13.(1)朝廷派来督查的使者刘宣很认同支持张懋,凡是张懋惩治的坏人坏事,早上汇报到他那里,晚上他就上报朝廷,那些趁势作恶的权贵都很害怕。(计分点:“部使者”,朝廷派来督查的使者;“韪”,认同支持;“有所惩治”,有惩治的坏人坏事;“竦然”,害怕的样子,每处计1分。句意通畅,计1分)
(2)那些流亡在外(回来),以及从别的郡省来归附的百姓,总共有几千家,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参与建造祠堂供奉张懋。(计分点:“民之流亡”,定语后置结构,即“流亡之民”;“归”,归附;“相率”,一个接一个;“为”,建造;“祀”,供奉,每处计1分)
14.C3分,B2分,E1分
A项,“粉饰以为态,雕琢以为工”错误;D项,李诗比杜诗更胜一筹;E项,此醉,并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15.同:两句诗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2分);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是明喻,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运用的是暗喻,意味更深。 (2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流不尽的春水来比无穷无尽的愁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则用无情东逝之水来比喻人生太多的怨恨之事。(2分)
16.(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香远益清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7.D 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乔迁之喜:用于祝贺别人搬到好的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情)。
18.C A项,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B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19.C
20.①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②仍然坚持传统的教授方式
③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会很浅
(根据前面的“但”可知,第一空应该是与前面“现在不少大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相反的,所以应该填“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根据后面“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要坚守传统”可以推断第二空的内容。根据前面的介绍及后面“结果根本无法掌握这些学科”可知,第三空主要写采用前面的那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印象不深)
21.图表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2分)其中城市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2分)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2分)
22.【参考立意】
角度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价值。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改变自身就“没有用”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角度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参考译文】
张懋,字之美,张子良的儿子,是涿州范阳人。(他)不到二十岁,就有其父亲的风度。陪从父亲去京东做官,因些由他管领父亲的部属,归附于丞相阿术的军队。朝廷设立归德府,张懋率其军队镇守。后来转移镇守下邳,但仍掌管归德府事务。李璮在济南反叛时,张懋率领他的军队镇戍蔡州。中统元年(1260),被授予泗州军总把,佩金符。至元七年(1270),张懋被提升为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九年,随大军攻破襄、樊,立了战功。十一年,丞相伯颜南征,其行军阵势是:以铧车、弓箭手为先锋,其他军队继后。张懋勇敢,领弓箭手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平沟填阱,安营设伏,出献奇计,伯颜很信任他,提升他为省都镇抚,水陆并进,任务重大。大军至临安,灭了宋朝,収系宋朝投降的皇帝以及皇帝母后、群臣百官而回北部朝廷。蒙军驻瓜洲,伯颜命张懋去淮西劝降夏贵。张懋带了两个副将,以及骑士,直奔合肥,夏贵出迎,以礼相待,张懋对夏贵讲明降与不降的利害祸福,言辞很是威严,夏贵磕头下拜表示投降,奉上地图和降书。快马回来禀报,伯颜大喜。又令张懋攻打镇巢、安丰、寿春、怀远、淮安、濠州等州郡,都攻下。遍告各城军民,使他们知道皇帝的恩德。十三年,张懋驾乘驿马疾行到上都,因伯颜上报他的战功,被授为明威将军、泗州安抚司达鲁花赤。十四年,朝廷改安抚司为总管府,置宣慰使来统领,授予张懋为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十六年,改授怀远大将军、吉州路总管。
张懋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以节俭作表率,用刑谨慎,修明政治,办事公道,新建府治衙门,设立义仓,就是能干的官员也超不过他,朝廷派来督查的使者刘宣很认同支持张懋,凡是张懋惩治的坏人坏事,早上汇报到他那里,晚上他就上报朝廷,那些趁势作恶的权贵都很害怕。郡中万户苏良,恃势横暴,为他助虐的爪牙有“十虎”,百姓苦不堪言。张懋将实情报告上级,诛杀“十虎”,夺了苏良的虎符,贬了他的官,人民大喜。有盗贼率领手下白天入城抢劫,张懋听说了,亲自率兵捣毁他们的巢穴,逮捕了他们的首领回来。那些流亡在外(回来),以及从别的郡省来归附的百姓,总共有几千家,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参与建造祠堂供奉张懋。张懋在至元十七年(1280)二月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追赠昭勇大将军、龙兴路总管、上轻车都尉,追封清河侯,谥号宣敏。
已有30万+高中生家长加入我们,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获取最新期末复习资料
隶属于三好网旗下,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提供:教育经验方法,高中生学习资料,高考政策资讯等!
更多精彩,长按3秒关注
更多帮助加颜老师微信:2870918086
qq:2870918086
优秀文章推荐,点击蓝字阅读 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发短信道歉,班主任竟这样回复…所有家长都看看!
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发短信道歉,班主任竟这样回复…所有家长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