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我这代人的一首歌」| 2018/11 台科大 | 安可2018 番外

「最能代表我这代人的一首歌」| 2018/11 台科大 | 安可2018 番外

UntitledChiang 港台男星 2019-02-08 18:52:53 781

新年快樂!祝你平安、幸福。

封面是德國的藝術家Ole Ukena的雕塑作品


HANDY EVOLUTION

Wax, Earth, Flower Pots / 230 x 65 cm / 2013


A series of 7 hyper realistic hands are growing out of a regular flowerpo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phases of attitude towards life from the moment of birth till the day of death.




Jiaju按:上一次關於老王樂隊的推薦中,提到了馬世芳老師任教台湾科技大学「文艺发展与流行音乐文化」一课會讓同學寫的課題「最能代表我這代人的一首歌」。流行音樂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社會狀態和思維方式的變化。這一群大學青年與我年紀相仿,處境也類似,或說全球化環境下的這個世代,具有強的相互參考性。得到了馬世芳老師的允許後,我在此轉載其個人專欄耳目江湖裡發布的2018年11月的統計結果與報告摘抄。以下正文內容皆為馬世芳老師和他的學生們創作和整理,更早的報告可在「耳目江湖」裡或馬世芳老師的facebook裡讀到,希望能帶給你啟發

原文地址:

https://medium.com/我是馬世芳/a-song-represents-my-generation-9925360d6a75

https://medium.com/我是馬世芳/a-song-represents-my-generation-99848ef200c2

馬世芳,台灣廣播人、音樂評論家、作家,曾在News98新聞台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十五年,2017年停播後,在Alian原住民廣播電台主持耳朵借我節目至今,介紹音樂掌故。2015年在看理想視頻平台製作線上節目「聽說」,深入介紹流行樂史。其他節目還包括「貓王電台」、「耳邊風」等。著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等




統計結果

馬世芳按:後來補交的還有Trash「別忘了我們那天醒著」、蘇打綠「城市」。


這學期循例請台科大「文藝發展與流行音樂文化」修課同學寫平時報告「最能代表我們世代的一首歌」,限十年內(2008–2018)發行作品,不限國籍語種。


這次共收到99份作業,比上學期多11份,詳細統計如上附圖。


本學期篇數最多的歌曲

周杰倫 / 稻香(5)
滅火器 / 長途夜車(4)
老王樂隊 / 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3)
老王樂隊 / 穩定生活多美好 三年五年高普考(2)
老王樂隊 / 補習班的門口高掛著我的黑白照片(2)
滅火器 / 島嶼天光(2)
草東沒有派對 / 爛泥(2)
朴樹 / 平凡之路(2)
Alan Walker / Faded(2)
黃明志、王力宏 / 漂向北方(2)


「稻香」在2016年11月曾經是第一名,這次重回榜首。2014年迄今幾乎都是第一的「島嶼天光」,這次只有2篇。2017年5月「島嶼天光」有14篇,是最多的一次。


歌者總篇數排名

老王樂隊(7)
周杰倫(6)
滅火器(6)
草東沒有派對(3)
五月天(3)
朴樹(2)
Alan Walker(2)
顯然樂隊(2)
黃明志(2)(含一首與王力宏合唱)
毛不易(2)
李英宏(2)


老王樂隊再次拿下最多篇數的第一名,上學期有9篇,這學期7篇。滅火器上學期8篇,草東上學期6篇,五月天上學期5篇,顯然樂隊上學期4篇。


向來最受青睞的五月天,今年大不如前,篇數少且分散,應該和2008的年份上限有關。明年度2008年發行的「稻香」就不在十年範圍內了,不知到時周杰倫是否仍會在清單中。


本學期日本歌者7篇,歐美歌者12篇。香港歌者6篇,其中4首粵語歌(包括年代太早的Beyond「光輝歲月」)。星馬歌者5篇。中國歌者12篇。這學期沒有人選韓文歌(上學期有3位)。


99位同學有56位選擇台灣歌者作品,大部分都是獨立音樂。往年經常出現的林俊傑、阿妹(阿密特)、陳綺貞、韋禮安、宋冬野、逃跑計畫、李榮浩、謝和弦、田馥甄,這次都沒有出現。


這是一群1996–2000年左右出生的青年人的聆聽取樣。若有機會,我會補上從同學報告讀到的心得。



報告摘抄

馬世芳按:這一班「文藝發展與流行音樂文化」修課同學來自台科大、台大、師大等學校。從這份報告,可以管窺一群二十上下的青年人如何看待自己成長過程、如何面對社會、如何想像未來。這學期讀了99篇報告,交作業當時正逢大選前夕,社會人心浮動,同學掏心掏肺寫了很多心裡話,讓我這個中年人時而怵目驚心,時而眼熱心軟。

底下摘抄一部分的內容,我想請我的同輩人,尤其是我們這些掌握著更多社會資源和權力的人,看看這群世紀末出生的青年的心聲,想一想:我們將要交給他們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國家?那一天,很快就要來了。

(每則引言後面一併附上這位同學選的曲目)


「生來辛苦,成長在眾多同齡人之中殺出一條血路,考上大學畢業工作卻只能當社畜。18歲前是早戀,大學畢業就被催婚。辦戶口也好維權也罷,都能被政府機關耍的團團轉:工作過勞害怕猝死,年終獎卻是兩箱蘋果。」 

──企管系趙同學(陸生),

五條人 / 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


「到了這個年紀,電視上、報章雜誌上開始出現和自己同齡甚至更年輕的名人漸漸的嶄露頭角,有一定的地位跟基礎了,我們卻仍在這日復一日的徬徨,每一個映入眼前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別再做夢了吧……。」

── 資工系吳同學,

n-buna+suis / ヒッチコック (Hitchcock)


「貧窮離我們很遙遠,但也很近。一出社會面臨的低薪問題,即使讀完高等教育,我們的資質在企業眼裡和高中生沒什麼不同。……傳統價值的幸福已經不再是我們所追求。我們擁有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全民基本收入或是擁有兩到三項工作的斜槓人生,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 設計系熊同學,FKJ / Moments


「我們這輩,不是離家就學就是剛離開學生生涯進入職場,重點是『離』,離開熟悉的環境,探索未知的世界。……彷彿若沒有一個了不起的志向,只想在原處安穩度日就是異類、沒有抱負的人。我們這一輩,是被鼓勵離鄉背井的一輩,是流浪的一輩……突然發現,生活不是貼文。我們用修圖過度的照片當頭貼,我們用出遊的照片當封面相片,我們假日去吃美食,我們平日開箱網購商品。生活若只有如此,那麼那些讓我流淚的究竟該放置何處?它們又是什麼?…….我知道,那些我的同輩,雖然看起來豐富精采,心裡必定也有如我一般說不出的苦惱迷惘。」

── 設計系沈同學,Passenger / Let Her Go


「我們真的不是爛草莓,我們只是還在努力實現夢想的路上罷了。」

── 設計系張同學,

Jonas Blue feat. Jack & Jack / Rise


「有人總說八年級生是長不大的一代,人生沒有目標、對生活缺乏熱情,但在我心裡我們是一直向上、積極的一代,從小吃黑心食品還是不斷地茁壯成長的一代,面對種種挫折困難還是拼命守著初心的一代,頂著惡劣的環境還是不想這樣平凡一生的一代。」

── 外語系林同學,Vising / 長大以後


「現在的我們渴望著一個健忘的時代,健忘並非指唾棄過去,而是放下過去。看夠了爭鬥、流盡了淚水,『我』現在祈求的,就是放下成見,以全民能過上好生活為最終願望。……這個地方因為內部動亂受了太多的傷,但是新生的孩子身上是乾淨的,沒必要刻意在他身上描畫出一模一樣的舊傷。」

── 設計系楊同學,朴樹 / 平凡之路


「太陽花學運那年我才國中二年級……在他們佔領立法院的那幾天,還到了現場跟身旁的大學生們討論對整件事情的看法,那些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現在想想當時大家一起對某個事件提出自身想法、力量全凝聚在一起的感覺還是會讓我起雞皮疙瘩,好像自己也能出一己之力幫助社會似的,真的很棒。那個時代背景、那些事件、那些畫面,無不令人動容。當時我真的是覺得台灣有著一群很棒的人,能被生在台灣真是太好了。且即使是現在,我仍然還是這樣認為。」

── 歷史系黃同學,滅火器 / 島嶼天光


「我們處在一個尷尬的時期:既有一定程度的思辨能力,又有時間將關注放在特定的議題上,然而卻是最沒有能力與權力去改變或執行的年紀。……這一切的動機是什麼?正義?我們能說的正義太少了,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一廂情願,但放在這種充滿光輝的自發行動裡我會說:這是一種對世界的一往情深。……如果我們無感於這個世界的變化,忽略了參與其中的可能、放棄對於公平正義的闡明與實踐,是不是愧於身為一個現代人?」

── 資管系林同學,非人物種 / 擺渡人


「我們像是在一間大工廠裡,接受著標準化的製造,一步一步地被組裝完成,而在過程中也會有人被視為劣品,只因為他們不合規格而被淘汰,被社會看不起。……我們變成了不像自己的人,我們過著不喜歡的生活,我們沒有了遠大的夢想,卻能因為看了一場電影或是吃一頓大餐而覺得滿足、覺得幸福,也就是所謂的『小確幸』。」

── 企管系武同學,宇宙人 / 大志若魚


「我們接受著大人們的教育,學著他們所教導我們的東西,卻在離開學校時告訴我們,你學的東西毫無用處,拿著他們所認為高學歷的畢業證書,卻又只給我們最低限度的薪資。」

── 電子系塗同學,SPYAIR / I Wanna Be…


「除了念書我一無是處……在考場以外的場合我節節敗退。我變得厭惡讀書人,卻發現自己只能選擇成為自己厭惡的人,或是沒有價值的人。……我們燒著社會的教育經費說著自由、平等、博愛、人權,實際上只是把這些字眼填進考卷空格,以便踩著資源不如我們的人,去繼承我們父母的社會階層。……作為這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我沒有辦法心安理得。……我們被鼓勵上才藝班發展興趣嗜好,但是最後被告知『興趣不能當飯吃』,我們被關在教室念了十幾年書,但是出了社會卻被罵『只會死讀書』、『念書念到腦子壞掉』,我們滿腔抱負投入職場,但是每天加班還被苛扣加班費……為什麼年輕人好像都特別厭世?因為這個世界讓我們感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好轉』。……『我努力了然後我收到回報』這種勵志電影的情節,可能只會偶爾在考試與遊戲中成立。」

── 設計系何同學,顯然樂隊 / 低賤的人


「每個人或許都曾想像過另一個不同凡響的精采未來,多數卻在實踐前被現實狠狠地打回社會運行的軌道上,背負著事業、家庭、婚姻的種種期待,繼續咬牙活著。很多人在學生時期,甚至沒有機會當學生,就已經肩負重擔了,又有什麼能力去追求某種看似更高尚的選擇呢?……活到了現在,二十幾年的時光,卻發現自己事業不算成功、也沒有達成兒時的夢想,我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呢?……我們這一輩人,並不像謠傳中的,對世界只懷有憤恨與不滿。我覺得當我們還能表現出負面情緒時,正代表著心中尚未熄滅的悸動,而當我們對一切都不願再發出任何聲音、失去所有知覺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放棄一切與一無所有。」

── 設計系甘同學,蛋堡 / 你是我的夢想


「這輩人所面臨的困境,是一個高度開發、開放與自由的社會所生的反動──茫然與手足無措。……老一輩的人說機會和資源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但他們沒有看見的是過量的資訊麻痺了我們感知與自覺的能力。所謂的『資源』以一種侵略、壓迫性的姿態襲來,我們並非乘風破浪的駕馭其上,反倒是背向而馳,為了不捲入這一波大浪而落得滿身瘡痍……原創而獨特反而淹沒在大量不成熟而沒有延展性的作品之中……我們在無限的追求中窮盡自己,然後感到虛無。」

── 外文系鍾同學,

Florence + The Machine / Hunger


(更早的報告統計如有興趣都可在馬世芳老師的臉書或專欄找到)




音樂交換計劃 | ECHO安可 | 2018 樹洞的聲音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