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发声:要我低头哈腰?想都别想

陈佩斯发声:要我低头哈腰?想都别想

新退休生活 内地男星 2019-02-14 07:11:28 725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上面蓝色字体“新退休生活”,再点“关注”,就可继续收到更多精彩内容

视频里,白了胡子的他,翘着二郎腿,依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他直面怒怼央视:“那里工作的都是爷,谁也惹不起!”


他声斥无比黑暗的评奖制度:“我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人,我没拿这些奖。我从心里头对它非常地厌恶!”


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他更是掷地有声:“社会已经烂了几十年,还要把余生烂下去?”



提起春晚小品,90后最先想到的应该是本山大叔。然而对70后、80后,甚至更老一代的人来说,陈佩斯才是他们春晚记忆最深处的那个名字。



还记得:


“队长,别开枪,是我!”


“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这些耳熟能详的台词,在三十年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三十年后还有网友用它来编成段子。而赋予这些台词以生命力的陈佩斯,却阔别春晚舞台二十年之久。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小品《吃面》,在春晚的舞台上一炮而红,他也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但这也给了陈佩斯一个错误的信号,他以为自己的时代到来了——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不过是别人眼里的一颗摇钱树。



1988年,陈佩斯和央视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为了喜剧效果,他强烈要求小品《狗娃与黑妞》用单机拍摄,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


但对此,春晚导演只是对他大手一挥:“一边玩去,你算老几!”


但这仅仅只是这场恶战的开始。


在《警察与小偷》彩排时,陈佩斯再次提出自己的拍摄想法,春晚导演非但没同意,还把前面一段十分重要的过场戏剪掉了。


这个举动无异在警告陈佩斯,“老实点,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终于在1998年,冲突在沉默中爆发了。


因排练小品时再次被导演拒绝,陈佩斯怒目圆睁——


“这届春晚,我不上了!”



他以为这次出走就可以一了百了,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下面,他被拖进更深的漩涡。


摇钱树走了,可是钱还得赚啊。


于是,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未经允许,擅自出版了《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


明目张胆,猖獗地令人咋舌!


这群人已经习惯了当大爷,他们可以对任何人为所欲为——“用你的视频怎么了?用你的视频是看得起你!”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惨遭侵权的艺人不是睁只眼闭只眼,就是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说话。


但陈佩斯眼里,偏偏揉不得沙子!



他和朱时茂一纸诉讼,以侵权为由把对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你们不敢管,我来管!”


他们随便对我说NO,我也对他们说一次NO!”


走进法院的一刻,陈佩斯身上多了一丝举身赴死的慷慨悲壮。


这场官司你能打赢吗?就算打赢了,你不怕被他们报复吗?”


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有规矩的世界。”


经过唇枪舌战,法院判决下来,央视输了,赔偿、道歉,也丢尽了脸面。


一家只手遮天的机构竟然栽在一个喜剧演员的手上,他们咽不下这口气,并开始了绝地反扑!


很快,央视全面封杀陈佩斯,各大演出单位和地方台也纷纷响应。


从此,陈佩斯成了众矢之的,谩骂、恐吓一时全涌了过来。


自此,陈佩斯再没有接到过任何广电系统的演出,演艺生涯遭遇史无前例的寒潮。


没了收入来源,陈佩斯的影视公司只能宣布倒闭。



从春晚的“宠儿”变成央视的“弃子”,从小品的鼻祖到话剧界的中流砥柱,陈佩斯的身份和地位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他为小人物呐喊的内心。


仍记得当年的“陈小二”,在舞台上插科打诨,金句连篇。他讨喜、耍宝、滑稽,当过“龙套”、“配角”、“小偷”和“农民工”,一次次地与“伟光正”摩擦碰撞,给观众带去欢声笑语。


以往的艺术作品中,小人物往往带有悲情和麻木色彩。他们可怜不可亲,可恨不可爱。陈佩斯是第一个将小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的表演者,他塑造的那个“陈小二”,市井中含着率性,狡黠中带着真诚。


小人物在陈佩斯的诠释下,在舞台上挺直了腰杆。



鲜有人知,消失在大众视野的陈佩斯经历了多难的日子。


当时正逢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交学费,280块钱,陈佩斯掏遍口袋,只找到147块。


他曾是这个国家最火的喜剧演员,而今却连孩子的学费都凑不齐,他想发作,可他发现自己连发作的资格都没有了。


巨大的落差感湮没了他,他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做绝望。


外面接不到演出,身上还背负着巨债,回到家里,一家老小还等着他养活。


而他每天能做的,也只能是和一群狐朋狗友抽烟喝酒吹牛逼,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家。


没有人知道,他在辗转反侧的夜里,都想起了什么。



直到有天,陈佩斯和妻子决定,与其这样等死,不如自己动手,杀出一条血路!


于是,他们夫妇住进了荒山里,隐姓埋名,开始种果树养活自己,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有媒体报道说,从没有服过输的陈佩斯,那时站空无一人的山头上,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们自己搭房子,每天捡树枝枯叶生火,吃大锅饭,对邻里邻居一直客客气气,一直宣称自己是下岗职工。



从作品到生活,陈佩斯一直在诠释小人物的内心世界。面对大人物和强权的侵权,他梗着脖子说“不”。


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无论是当年插科打诨还是如今嬉笑怒骂,无不体现出一名艺术家的铮铮傲骨。


所以有人说,陈佩斯这个名字,代表的,是文艺界的良知。


可以说,陈佩斯不仅是中国小品界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人。


可是这次知识产权保护的代价实在太大了,随后他便被央视封杀。往后十几年,广电系统下的电视台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影视行业四处都有暗礁,讲究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他是个有精神洁癖的人,他不愿意与这帮人同流合污。


他蛰居了两年,看了许多书,思考了许多喜剧理论。然后把目光瞄向了话剧。



2001年,在中国话剧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他的首部话剧《托儿》横空出世。上天始终没有辜负他,《托儿》首场上座率达到95%,受到大家热捧,随后开启了全国巡演。一连120场,观众多达17万人。创造了千万的票房神话。


紧接着他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等经典作品,在低迷的中国话剧界投下了重磅炸弹!


这些作品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背后大胆批判直到今天仍有这社会意义。


而陈佩斯也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才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埋没。


“就算央视封杀我,我一样能出人头地!”



《托儿》一开始巡演的时候,由于资金短缺,演出场地十分简陋。后台紧挨着厕所,一股尿骚味儿。


上百场的巡演要一遍遍重复,对人的体力和耐心是极大的考验。


朱时茂曾应老朋友的邀请,参与了三十三场演出。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朱时茂坦言:“我就吃不了他这个苦,太累,太寂寞。”


编剧毓钺曾劝陈佩斯:


“你去搭一个剧组,30集电视剧,四五个月也就出来了。

到时候租个房车,雇两个助理,拍完戏弄个小火锅吃上。

你这样的腕儿,到哪人家也不会让你受委屈。”


陈佩斯不干。


他一身硬骨头,谁的账都不买。唯独对艺术,他毕恭毕敬。


每一个话剧剧本,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甚至演员的步伐,他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很多人都觉得,再次复出的陈佩斯,是不是收敛了火气,辞去了辛辣,变成了一个圆滑世故的老人。


事实证明,不存在的!


不管过去了多少年,陈佩斯始终都是那个学不会阿谀,容不得半点虚假的“手艺人”。


我还记得,在《中国好声音》热播时,他毫不留情地讽刺导师们演技精湛,不带脏字地骂人,句句扎心。


“我觉得对于他们的表演提高特有好处。”


“节目请这哥几个,真TM请对人了,真漂亮。”


“他做的和真的一样样的,他们相互间的默契,说实在的,我们在舞台在话剧上都很难做到这个程度,他们就精湛到这种程度。”


明褒暗讽,不愧是喜剧大师,玩转说话艺术,不着痕迹地把导师们骂的体无完肤。


而在他六十岁接受的采访的视频里,他更是在闲散中冷眼看这个世界,唇枪舌剑毫不留情。


只是镜头里的他多多少少有点寂寞,他说:独行并不独行,但确实没有对手。



而当记者问起他“反抗”的意义何在,这个白了胡子,神情落寞的老人眼神中似乎重新燃起了火焰:


“必须要有人说,否则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后人看我们今天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


他愤怒的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人,我的后代一定会为我感到丢脸!”


面对当下影视行业的评奖制度,他更是毫不留情:“我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人,因为我从没拿这些奖。”


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他字句铿锵:“社会已经烂了几十年,还要把余生烂下去吗?!”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里,陈佩斯变成了一个“异类”。明明德高望重,资历很深,但他从不掺和娱乐圈的事,反倒对娱乐圈的乱象毫不留情地指责。


朱时茂说他:“太倔,太认死理。”


他的倔强,他的傲骨,都是出于对艺术的敬畏。


陈佩斯演了几十年的小人物,却真正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写的人!


陈佩斯的经历,让黑暗中的人相信,这个世界最终是需要有本事、又有骨气的人!

实在讲真话

了解最新独家重要内容

长按下方二维码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再点【关注公众号】即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