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
▼
随着“弗林门”事件的发酵,执政尚未满月的特朗普政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
作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他一方面是特朗普国家安全事务班子的核心人物,另一方面是特朗普的“近臣”和关键幕僚,原本应是特朗普“用人”与“施政”的招牌。
但是现在,弗林反而成为特朗普政权的软肋,其不仅自身难保,而且很可能会成为对方顺藤摸瓜、穷追猛打的“突破口”。
借此契机,特朗普的反对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内的部分建制派——正在集结力量,争取一鼓作气将刚刚上台的特朗普打成“跛脚鸭”。
2月13日晚,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决定辞职。(《金融时报》)
中国有句老话,“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特朗普如今应当已经体会到这一道理。现在的问题是,他该怎么办?
特朗普面对的形势极为复杂
在政权之外,民主党正在纠合政权以外的反对派极力反击特朗普各项政策。
且从“弗林门”事件来看,民主党在2016年11月败选之后,利用奥巴马政府留任的短暂窗口期,已经在体制内埋下了大量“地雷”——弗林与俄罗斯大使的通话遭监听并被记录,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民主党方面当时必已知道这张牌的震撼性,只不过要留到关键时候才会抛出。
那么,民主党手中是否还有其他材料?是否还会陆续抛出更具震撼性的“炸弹”?这恐怕会是包括特朗普在内的所有共和党人士都在担心的问题。
2月16日,特朗普召开记者会,其间对媒体展开强力抨击,批评其“报道不公正”。(美国《大西洋》月刊)
在政权一方,共和党内的反特朗普力量亦在水面下酝酿风浪。共和党建制派原本就对特朗普极为不满,如今趁特朗普开局不利之机,纷纷打算推波助澜,力争尽快架空特朗普,使其政策和人事全面转向建制派。
倾向于共和党的媒体最近几天热捧副总统彭斯及白宫办公厅主任普里伯斯,并力图将其与弗林“切割”,强调是弗林在汇报时“欺骗”了彭斯。
彭斯和普里伯斯均是共和党建制派在特朗普政权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原本被认为是特朗普与建制派妥协平衡的选择,但现在已渐有“反客为主”之势。
在特朗普2月1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媒体记者纷纷举手提问。(英国《卫报》)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面临另外一重困难:美国联邦政府事务部门中普遍存在的反对情绪。
在华盛顿,联邦政府雇员多达数十万人,这些职业公务员并不受政权变动而变化。在2016年11月大选中,尽管特朗普在大部分州都能够获得近半选票,但唯有在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90%以上的投票者均支持民主党,这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联邦政府雇员的政治倾向。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其日常行动细节屡遭外泄,甚至连白宫内穿着睡衣溜达,也会成为第二天媒体的标题,这种“四面漏风”的局面显然极不正常。
特朗普近日在推特上抱怨说,包括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美国情报部门已经成为向媒体和外界泄露消息的主要来源。这是一句极有深意的话,须知,迫使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的关键点,恰恰是时任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深喉”。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外有民主党进攻,内有建制派掣肘,身边还埋着各种来历的“钉子”、“暗桩”。特朗普面对的这出大戏,其吊诡与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纸牌屋》。
特朗普该怎么办?
从特朗普的初步反应来看,他首先要为“弗林门”事件及时止血。这其中既涉及政策,又涉及用人。弗林本人秉持的战略观念——如集中关注反恐,甚至将其简化为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以及力推美俄关系缓和等——虽然得到特朗普的认同,但并非美国决策层内外的战略共识。
从弗林辞职过程看,在美国政治中,“俄罗斯”仍是高度敏感的话题。而今之计,特朗普很可能暂时搁置缓和对俄关系,并选择能够被政府内外(特别是美国战略界)认可的人选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有可能促进特朗普国家安全团队的内部协调,改进国家安全决策过程。
资料图片:2015年,弗林(后排中左)出席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成立10周年招待会,与普京(后排中右)并排而坐。(美联社)
为了摆脱困境,特朗普政府还可能采取一些对俄强硬的举措。在俄罗斯坚持现行政策的情况下,美俄关系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谷。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必须适应角色变化,从“造反者”转变为“执政者”,尽快巩固权力,整合行政资源,摆脱“政令不出白宫”的窘境。
从现状看,虽然特朗普仍然用“推特治国”之类的方式发动民众,试图以民意倒推政治。但如果他继续以一己之力同时对抗民主、共和两党及整个政府官僚队伍,恐怕必将“力不从心”,而且很可能激化矛盾,加剧美国国内分裂,增大其执政难度。
在2月16日记者会上的特朗普(美国《纽约客》杂志)
如果特朗普能够痛定思痛,加快对于美国政治环境的学习与适应,真正完成从候选人到总统的转型,寻求和解与共识,才能合理利用总统职权,发挥共和党的政治优势,依托现有体制推动其政治议程。
但是,这就要求他在施政、用人等方面进一步向共和党建制派妥协让步,甚至不排除在一些关键政策、关键岗位上放手于建制派。
这其中,如何把握政策平衡点,如何掌握人事团队的平衡点?恐怕都将是对特朗普个人智慧和团队能力的极大考验。
- END -
▼▼▼
欢 迎 交 流,投 稿、合 作
请 联 系
( zhike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