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天文算法类叙讲疏

张舜徽:天文算法类叙讲疏

閒讀故紙 日韩男星 2022-05-27 20:15:17 448

 




子部·天文算法类叙


三代上之制作,类非后世所及。惟天文算法,则愈阐愈精。容成造术,类顼立制,而测星纪闰,多述帝尧,在古初已修改渐密矣。

远古历法之兴,多出于传说,文献无征,莫可取信。旧称容成爲黄帝之臣,颛顼乃黄帝之孙。《吕氏春秋·勿躬篇》已云:「容成作历;」《汉志·数术略》著录《颛顼历》二十一卷,《颛顼五星历》十四卷。刘师培《古历管窥》云:「《颛顼历》及《夏历》均从夏正。」又云:「秦及汉初,并用《颛顼历》。」则所从来早矣。其最初见之经传有明文可考者,《尙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又云:「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至尧时,渐加密于荒远之世矣。大抵此道古疏今密,后出日新,验诸上世之事,既已昭然。《四库总目叙》所谓愈阐愈精者,是也。

洛下闳以后,利玛窦以前,变化不一。泰西晚出,颇异前规。门户搆争,亦如讲学。然分曹测验,具有实征。终不能指北爲南,移昏作晓。故攻新法者,至国初而渐解焉。


洛下闳、字长公,汉巴郡阆中人。明晓天文地理,隐居洛亭。武帝时,友人同县谯隆荐闳待诏太史,更作《太初历》。《汉书·律历志》作落下闳。颜师古曰:「姓落下,名闳,巴郡人也。」利玛窦乃意大利国教士。明万历八年航海至广东,后入北京。通知天文算术,是爲西法入中国之始。彼通知中西之文,故凡所著书,皆华字华语,不烦译释。著有《乾坤体义》二卷。上卷皆言天象,下卷皆言算术,多前人所未发。虽篇帙无多,而词简意赅,故康熙时御制《数理精蕴》,多采其说而用之。当明季历法乖舛之余,泥古守旧者虽力争其失,而所学不足以相胜。自徐光啓等改用新法,乃渐由疏入密,至清初而益爲推阐,始尽精微。良以新法所言,皆验诸实测,不能以空言难之耳。

圣祖仁皇帝御制《数理精蕴》诸书,妙契天元,精研化本,于中西两法,权衡归一,垂范亿年。海宇承流,递相推衍。一时如梅文鼎等,测量撰述,亦具有成书。故言天者,至于本朝,更无疑义。今仰遵圣训,考校诸家,存古法以溯其源,秉新制以究其变。古来疏密,厘然具矣。


康熙时所撰《数理精蕴》,凡五十三卷。通贯中西异同,辨订古今长短。有清一代习算者,无不奉爲圭臬。其论借根方一法最详,尤他书所罕见。天元,乃算术之一。其法本于古之九章方程,借「天元一」代未知之数,与后世借根方、代数术相似。宋秦九韶《数学九章》,元李冶《测圆海镜》,皆以此演算。至明而其学失传。清初借根方术由欧洲输进,其理与天元相通,始稍稍阐明其法。乃知西洋借根方,即古之立天元术,于是其学复明于世。

梅文鼎,清初宣城人。字定九,又字勿庵。自少精研天文算法,至废寝食,所着天算书数十种,即《梅氏丛书》。原名《勿庵历算全书》,凡七十四卷。后由其孙榖成重编,凡六十二卷。文鼎于天算爲绝学,而其所以超轶前人者,尤在能汇通中西,以求其是,而不专己守残也。

观其所爲《中西算学通·自序》有曰:

「古数学诸书仅存者,皆不爲文人所习。好古博览之士,或仅能举其名。数学之衰,至此而极。万历中,利氏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以点线面体爲测量之资,制器作图,颇爲精密。学其学者,或张皇过甚,无暇深考乎中算之源流,辄以世传浅术,谓古九章尽此,于是薄古法爲不足观。而或者株守旧闻,遽斥西人爲异学。两家之说,遂成隔碍。此亦学者之过也。余则以爲学问之道,求其通而已。吾之所不能通,而人则通之,又何间乎今古,何别乎中西。」

此论至爲弘通,足以破深闭固拒故步自封之陋。其于承先啓后,沟通中西,厥功伟矣。

若夫占验机祥,率多诡说。郑当再火,裨竈先诬。旧史各自爲类,今亦别入之术数家。惟算术、天文,相爲表里。《明史·艺文志》以算术入小学类,是古之算术,非算术也。今核其实,与天文类从焉。


裨竈、春秋郑大夫,明天文占候之术。昭公十八年《左传》:

「夏五月,宋、卫、陈、郑,皆火。裨竈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竈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

后世论及此事者,如宋神宗熙宁八年十月,彗出东方,诏求直言,及询政事之未协于民者。王安石疏言:

「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裨竈言火而验,欲禳之。国侨不听。则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侨终不听,郑亦不火。有如裨竈,未免妄诞。况今星工哉!」见《宋史·王安石传》。

可知占验机祥之诬妄,自来有识之士,皆能洞烛其奸也。

算术天文,相爲表里,自不应离而爲二。《四库总目》卷一百七,天文算法类二,算书之属案语云:

「数爲六艺之一,百度之所取裁也。天下至精之艺,如律吕、推步,皆由是以穷要眇;而测量之术,尤可取资。故天文无不根算书。算书虽不言天文者,其法亦通于天文。二者恒相出入,盖流别而源同。今不入小学,而次于天文之后,其事大,从所重也;不与天文合爲一,其用广,又不限于一也。」

此论简要,足以申发《四库总目类叙》末段之旨。



往期推荐:





 孙钦善:古书辨伪


 张舜徽:经部总叙讲疏


 刘师培: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杨昌济:学问并非悉求之于他国也


 黄侃: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





 刘师培:论易学与数学之关系


  程千帆:唐诗的历程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序


 刘师培:古籍多虚数说


 段玉裁:十经斋记





 马一浮:论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


 閒齋:读《易》识小录 


 钱穆:中国之师道


 馮浩:得訣者鍊服以昇仙    愚懵者中毒而戕命


 周樹人:自文字至文章





 缪钺: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


 谬钺:论李义山诗


 繆鉞:論詞


 陈澧:引书法示端溪书院诸生


 陈 垣:校书法四例

閒述

诗词

杂文

小品

閒讀

閒談

教育

美学

生活

 

观澜索源,振叶寻根。

推十合一,执两用中。

閒讀故紙
来去自如   敬请关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