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的法则里
美味即是正义
关于粽子的正统问题,在网上甜咸两派虽吵得你来我往。可回到现实,作为坚定的咸党,如果有一颗包裹着满满豆沙的甜粽子放在我的面前,我大概还是选择搁置争议,举起筷子,好好朵颐一番。
在吃的方面,人们总是在矛盾中幸福着。既尊崇传统的八大菜系,也总喜欢尝点地方特色小食,研究古法烹调之术的同时,又总想弄点创新的花样。而一切的努力,最终都要交由味蕾来做评判,因为在吃地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美味即是正义。
每一颗粽子
都有自己的江湖
话说早期,台湾在民族、地域的影响下,出现了闽南粽、客家粽、湖州粽、广东粽、北平粽、原住民粽...... 小小的粽子门派林立,品类繁多。这些不同派别的粽子,平日也都相安无事,而一到端午节这样的决战之日,势必掀起一番关于“正粽好好味”的舌战。
烧肉粽逆袭的前世今生
起先因人多势众,闽南粽一派在端午对决中占尽优势,享有“台湾肉粽”之称。闽南粽就是周杰伦歌词中的“烧肉粽”,在馅料上会使用猪肉、花生、香菇、虾米、鱿鱼等等,带有强烈的闽南传统。由于广受欢迎,在非端午节期间也有作为寻常小吃被贩卖。
在台湾早些年,迫于生计很多人只得放弃学业外出工作,其中一部分孩子就是在午夜沿街贩卖烧肉粽。“自悲自叹歹命人/父母本来真疼痛/乎我读书几多冬/出业头路无半项/暂时来卖烧肉粽”,一首《烧肉粽》唱的就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故事。后来这首歌变得家喻户晓,还被邓丽君、蔡琴等反复翻唱过。
而到了现在,烧肉粽依然在街头时有贩售,却已经不见了往日的心酸苦楚。在周杰伦的歌词中,烧肉粽就像一个贴心的好朋(bei)友(tai),当你失恋的时候,不是非要等到端午节这样特别的日子才能给你温暖,而只要你需要,就能立刻提供酸甜苦辣咸全方位的悉心照顾。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闽南粽在做法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内部分化,底下的吃货们也各自站队,彼此不服,后来索性各自开宗立派,自立门户。人们根据两派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将它们并称为“南煮北蒸”。
具体来说,南粽是将不放酱料的生糯米与炒好的馅料包入粽叶中,再整串放入滚水中煮熟。米粒不能散漏,讲究的是包粽子时的扎实有劲。口味清淡, 热量低、食用时会淋上特制的调味酱,完全突显食材的自然特色与香气。
北粽之所以要使用蒸这一手法,是因为在包之前所有的料都要过一遍火。淘洗好的糯米会先与配料一起爆香、拌炒后再包裹粽叶,以蒸笼的方式蒸熟。较之南粽来说,北粽口味浓郁、香味扑鼻,糯米在经过油与火的洗礼后变得粒粒分明,口感十足咀嚼。
除了烧肉粽,花式林立的小清新粽们
就像武学门派有少林寺、峨嵋派之分一样,除了南粽、北粽这样的大荤粽外,台湾也不乏清淡爽口的的类型,在这一派粽子中客家粽可算是其中翘楚。
菜粽的常见的主要配料只有两种,糯米和花生。除了粽叶,在制作菜粽时也会使用月桃叶,独特的清香沁入原本无味的配料中,吃的时候,洒上花生粉、香菜、酱汁,体会粽子本来的味道。
粄粽也叫“粿粽”“粄”就是客家话里就是“糕”的意思,属于客家人特殊的粽子作法。圆糯米与蓬莱米混合、泡软、磨成米浆,再挤压出水分,揉搓成有韧性的米团,一部分煮熟后再与生米团混合揉软。期间加入萝卜干、豆腐干、肉末、五花肉、虾米等配料做馅料。粄粽质地相当软粘,通常蒸好后要等稍微涼些才吃。
碱粽,碱油和糯米经过充分拌匀,水煮后表面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胶状糊物,相比肉粽要趁热吃,碱粽煮熟后经过冷藏则别具一番风味,在被咸党包围的局面下,呈现出一副遗世独立的粽样。吃的时候蘸上蜂蜜或细砂糖、红糖,更像是吃一道夏日的甜品小吃。
熟悉的感觉
更多成为了一种滋味
离家在外,
当眼睛无法穿透层层的山峦与云彩,
耳朵里也许久没有熟悉的乡音传入。
揭开盖,打开包裹着的细绳和粽叶,夹一口软糯放到嘴里,
或许一会儿妈妈就该边吃边打来电话,催促你快快赶上节气,
就这样在嗅觉和味觉的通力合作下,
和远方的家人建立起了浅浅的联系。
嘴角忍不住上提,
对,端午的味道。
“我有大把的烧肉粽想和你一起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