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三种地图:一为全国地图;二为地方地图;三为城市地图。
1.全国地图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全国地图出现在战国时期。如《战国策·赵策》中有“天下之地图”之语,《周礼·职方》中有“天下之图”之语,《周礼·大司徒》中有“天下土地之图”之语,《周礼·夏官》中有“九州之图”之语,这些文献中提到的“图”都是全国地图。
《史记·三王世家》、《汉书·武帝纪》、《汉书·淮南王传》均提到“舆地图”,《汉书·地理志》两次提到“秦地图”,《后汉书·马援传》、《后汉书·邓禹传》、《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均提到“舆地图”,《汉书·江都易王传》还提到“天下之舆地图”。《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隐》引晋虞喜《志林》曰:“舆地图,汉家所画,非出远古也。”就是说,舆地图是汉代人画的,不出自远古时代。这些地图可能都是全国地图。
《三国志·魏书·孙礼传》提到“疆域地图”,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中有全国地图,又把旧《天下大图》缩制成《地形方丈图》。《北堂书钞》卷九六图九《方丈图》。南朝刘宋谢庄作木质《方丈图》。这些全国地图有的是政区图,有的是地形图,有的两者兼有。
唐代比较有名的全国地图有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官府绘制的《长安四年十道图》、《开元三年十道图》,李吉甫的《十道图》等。
宋代的全国地图有沈括的《天下州县图》,晏殊的《十八路州军图》,赵彦若监制的《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佚名的《十七路图》、《十七路转运图》、《九域守令图》、《禹迹图》、《地理图》,黄裳的木质《舆地图》等。
元代的全国地图有朱思本的《舆地图》,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清浚的《混一疆理图》。
明代的全国地图有罗洪先的《广舆图》,李默的《天下舆地图》(又名《皇明舆图》),杨子器跋《舆地图》,陈祖绶的《皇明职方地图》,汪作舟的《广舆考》,程道生的《舆地图考》。
清代的全国地图有《皇舆全览图》、《十排皇舆全览图》、《皇舆方格全图》、《乾隆十三排地图》以及胡林翼的《大清一统舆图》。
上述全国地图,有些是在地图集内,如《广舆图》、《天下舆地图》、《皇明职方地图》、《广舆考》等。
2.地方图
地方图的出现可能比全国地图早。文献中记载的商末周初的地图几乎都是地方图。战国时诸侯国都有本国地图,如燕国的督亢地图。还有范围更小的地图,如放马滩出土的木板地图、《兆域图》等。
《汉书·匡衡传》提到郡图。从班固《东都赋》中“天子受四海之图籍”一语看,汉代可能已有由各郡国奏进地图的制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帛地图,都是地方图。
据裴秀《禹贡地域图序》的记载,魏文帝曹丕曾派人绘制了吴、蜀地图。南北朝时有《五岳真形图》载《汉武帝内传》及《抱朴子·登涉》。、《岭南地图》(《北史·樊子盖传》)。
隋唐时期随着地方志中图经的兴起,地方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可惜这些图都亡佚了。唐朝政府明确规定:“凡地图委州府三年一造,与板籍皆上省。其外夷每有番客到京,委鸿胪讯其人本国山川风土,为图以奏焉。”(《唐六典》卷五)建中元年(780年)以后,改为每五年造送一次,“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唐会要》卷五九)。贾耽也绘过一些地方图,如《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十一州地图》等。
宋元时期的地方图一般都附在图经、地方志中,单篇的少。如淳熙《严州图经》有地方图八幅,景定《建康志》有地方图十九幅。嘉定《赤城志》原有地方图十三幅,今存九幅。宝庆《四明志》有地方图十六幅,绍定《澉水志》有地方图一幅,开庆《临汀志》有地方图九幅,咸淳《临安志》有地方图十三幅,至正《金陵新志》有地方图二十一幅。
宋代地方官员对地方图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深刻。北宋陈襄说:“迓吏初至,虽有图经,粗知大概耳。眡事之后,必令详画地图,以载邑井都保之广狭,人民之居止,道途之远近,山林田亩之多寡高下,各以其图来上,然后合诸乡邑所画,总为一大图,置之坐隅。故身据厅事之上,而所治之内,人民、地里、山林、川泽俱在目前。凡有争讼,有赋役,有水旱,有追逮,皆可以一览而见矣。”《州县提纲》卷二,光绪壬午年刊本。袁燮说:“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宋史·袁燮传》)这里讲到了以小图合成大图,其方法战国时已有。小图的作用很大,用途广泛,如征税、打官司、追捕罪犯、水旱灾害等都需要它。
明清时期的地方图,除地方志、地图集内比较集中以外,有的是刻在石碑上,或保存在类书中。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一些地方图。其内容除各级地方行政单位如省、府、州、县的地图外,还有城市、乡、镇、边塞、名山、寺庙、墓地图。
3.城市地图
中国城市地图出现很早,西周初召公建洛邑的城市规划图即是。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城邑图》。成都出土了东汉画像砖上的城市局部地图。曹婉如:《东汉城市局部地图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东汉《三辅黄图》原有图,属于首都地图。
隋代宇文恺有《东都图记》,说明那时有《东都图》。
宋代宋敏求《河南志》中有十四幅城市地图,大都是历史地图,只有一幅是宋代地图。吕大防有《长安图》,“以隋都城大明宫,并以二寸折一里,城外取容,不用折法。大率以旧图及韦述《西京记》为本,参以诸书及遗迹,考定太极、大明、兴庆三宫,用折地法不能尽容诸殿,又为别图”。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丛书集成》本。这里讲到了用不同的比例尺或是在一幅地图上城内用比例尺,城外不用比例尺来反映不同的地物。这种方法在宋代很普遍,实际上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已采用了这种方法。程大昌的《雍录》,有图三十二幅,是汉、唐都城宫殿的历史地图集。南宋有碑刻《平江图》和崖刻《静江府城图》。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中有两幅城市地图,即《奉元城图》和《汉故长安城图》。还有碑刻《庆远城池图》。明、清两代,除了地方志、图集和类书中的城市地图外,还有一些单独的城市地图。如嘉靖年间成图的《北京城宫殿之图》,现藏日本东北大学,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北京地图。任金成:《流失在国外的一些中国明代地图》,《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1期。此外还有《乾隆京城全图》杨乃济:《〈乾隆京城全图〉考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京师城内首善全图》、《江宁省城图》、《杭州坊巷图》以上三图为南京博物院院藏。等。
作者:长河飞舟 补充:太息燕然 天涯孤舟 等
来源:天涯-纵论中西全史 由读史平台校编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 山西 河北
汉中 中原 山东
巴蜀 荆楚 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夹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旁边就是三门峡,与中条山隔河相望。也就是说,无论从南边还是北边,除非大范围迂回,否则很难绕过这里。它牢牢扼住了关中与中原的咽喉。只要守住这里,中原势力很难进入关中。战国时代,就有好多次多国部队攻打函谷关未遂的事情。
除了南边的秦岭之外,关中西边是陇山,北边也是群山环绕,只有东部边界的黄河算是稍稍容易过的地方了。所以战国时期秦魏对河西之地展开激烈争夺,争的其实就是关中的门户。
另外,除却函谷关,关中东南有武关通向中原,西南有散关通向汉中,西北萧关则是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上的重地。这四关史称“关中四塞”,差不多是进出关中最直接的四个直线出入口。其余的路,走起来就不大方便了。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关中就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安全而又富庶,这就难怪“得关中者王天下”了。
山西(西边和南边的黄河边界很明显,大家注意一下东边的太行边界)
02:山西
从关中向东,便是山西。所谓“山西”,是说太行山脉以西,指的是黄河“几”字右下角的直角弯与太行山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
这也算是一个被包起来的地方。东面太行山脉极长,其间只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与东面的河北相通。它西面和南面的黄河内岸还有吕梁山、中条山为屏障,北面便是中华与蒙古草原的重要分界线阴山山脉。阴山以南,云中、雁门这等重要关隘把守着中国的北面门户。
整个山西地区,就像楔子一样插进关中与河北之间,是整个中国北方的枢纽地带。战国时秦图大业,商鞅力主首先攻魏;楚汉相争韩信略定北方,也自山西始。日后更有不计其数的大战在山西地带展开。
但山西内部的地形,就不像关中那么好。虽然一条汾河贯穿南北,可其间大小山脉交错纵横,使得山西很容易分裂成小的政治集团,所以历史上经常由外部力量统一山西。而山西一旦统一起来,由于它四面均易守难攻,就成了一个极佳的战略地带。
03:河北
从山西向东,来到河北。河北,自是指黄河以北。它南面是黄河,东、西、北三面又分别由渤海、太行山、燕山所包,据此亦可割据一方。
然而河北之地,没有关中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也不如汾河流域各平原丰饶,反而还饱受黄河改道的水患。自古它都不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
但有一点,河北民风彪悍。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自古闻名天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河北更是中国骑兵的重要产地。因此,凭借河北精兵,妥善运用,亦可与天下争雄。
04:山东
由河北向南跨过黄河,便是山东。
前面讲关中、山西、河北,都说了四面屏障。可是对山东来说,没有。它除了东面的渤海、黄海算是安全之外,其余三面,几乎无险可守。整个山东地区一马平川,一打就穿。战国时乐毅一口气吃掉整个齐国,然后田单又一口气将整个齐国吃回来,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山东地区才会出现。
但山东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里很富。
山东渔盐之利天下闻名,而且山东也是中国传统的工商业发达地区。平原之上,粮食自然也相当充足。此地便成了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基地。
对于山东的战略地位,清代地理大家顾祖禹在他的名作《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山东以自守则易弱以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而集事。“堪称至理。
05:中原
山东向西,便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自古战事最为激烈的地区——中原。
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尽管没有什么割据势力是从中原起兵的,但任何有野心的人物,心里都装着一个中原之梦。
至于中原地区究竟是个什么概念,说起来却有些复杂。我们只得将其再细分,划成四个小区域。
三川 河内
南阳 淮上
西北,为三川河谷。所谓三川,指的是黄河、伊河、洛河冲积出来的小平原,中原重镇洛阳正位于其上。三川地区除了北临黄河之外,三面环山。山间亦有险关,西面是函谷,东面是成皋,南面是伊阙,北面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孟津。这四处都是历史上的知名地带。函谷自不必提;当年刘邦为了给韩信的战略包围赢得时间,顶住项羽的疯狂进攻,守的便是成皋;战国时秦国与魏、韩争夺伊阙,白起斩杀二十四万人,足见此地之重要;周武王”八百诸侯会孟津“,虽有传说成分,但也能说明孟津的地位。三川河谷,可谓中原的重中之重。
西南,为南阳盆地。此地地势虽说不上有多险要,但确实是兵家必争的枢纽之地。它北面,是中原重地洛阳;西北面的武关是关中门户;南面的汉水、方城山又是荆楚的门户;另兼西接汉中、东临江淮,四通八达,不可不取。历史上,围绕南阳盆地两大重镇宛城、襄阳,发生的战争故事数不胜数。
东南,为淮河上游地区。此地最大的特点,河流众多,淮河、汝河、颍河、涡河、汴河等等,水运发达,堪称中原水系的命脉所在。我们知道在古代,河运极其重要,走水路比走陆路便宜太多。因而掌握这片地区,对于本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又加上南面靠着大别山,是中原少见的有所屏障之地。
东北,是太行山与黄河夹出的一个区域,是关中、山西、河北、中原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区。汉代在此置河内郡,郡治在今河南沁阳地区。在刘秀统一战争中,此地便被刘秀定为兵马、粮草的转运中心。可见这里与中原其它地区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以上讲到的五大战略要地,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基本属于我们概念中的北方。在历史进行到公元前后,中国北方的生产力水平,远胜南方。因此以上五个地区,是之前历史的主体地区。但下面的四个地区,将在日后的历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整个中原:
西北洛阳附近为三川河谷
西南以襄阳、南阳(即宛城)为中心为南阳盆地
东南为淮河上游
东北黄河流域为河内
06:汉中
中原西边,为汉中。汉中地区,是秦岭和巴山之间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秦岭隔开了汉中与关中,巴山则把汉中与巴蜀分在两侧。
汉中这个地方,在九大战略要地里面差不多是最小的。单独占据汉中,很难成事,必须要向关中或者巴蜀挺进,才能把根据地建得更加厚实。所以汉中的意义,主要在于与关中和巴蜀的联系。
汉中与关中隔着秦岭,其间只开了四条谷道曲折相通。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陈仓道自不必说,韩信暗度陈仓之策已是中国战史的经典,它的北口正是关中四塞之一的散关。褒斜道并不出名,但却开发最早,当年司马错正是从此道进入汉中,进而拿下蜀地的。傥骆道最为险峻,极少用兵,更加少为人知。而子午道却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而极其有名。它实际上是公元5年才开发出来的,而且相比其它的谷道也有些绕远,当时不太受重视,所以魏延才觉得能起到奇袭的效果。
至于汉中与巴蜀间的巴山之中,谷道更少,只有两条。其中直通成都的叫金牛道,由于路途最短,最直接,所以为兵家必争。道上的剑门关也是古代名关之一,李白《蜀道难》中创造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说这儿的。金牛道东边,还有条米仓道,就需要从巴中、阆中,绕到成都了。
07:巴蜀
下面我们就顺着这两条谷道穿过大巴山脉,来说说巴蜀之地。
就防御的角度而言,巴蜀比关中更加稳固。其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是青藏高原,敌人根本不可能攻上。仅有的两条通路,在北边和东边。
北边我们说过了,掐住剑门关,守住米仓道,便可保巴蜀腹心成都的安全。而巴蜀的东面门户,在重庆。重庆是全国有名的山城,因此从东面陆路进攻巴蜀,几乎不可能,只能走长江水路。而巴蜀又位居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加之有三峡阻隔,可谓万无一失。
所以说,巴蜀之险,几不可破。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崇山峻岭太多,外面不容易进去,里面也不容易出来。因此巴蜀最容易出现局部割据的势力。然而,一旦巴蜀脱出局域,则变得极其重要。与东面的荆楚相连,则占尽长江天险,足以与北方抗衡;与北面的关中、汉中相连,则可顺流而下,直取荆楚、中原。加之成都平原也是一个巨大粮仓,使得巴蜀虽不是兵家必争(因为很难打下来),却是得之可安天下的重地。
08:荆楚
从巴蜀向东,跨过长江三峡,便是荆楚之地。这是整个南方的枢纽地带。与巴蜀相连,则顺江而下,江东岌岌可危;与江东相连,则据守三峡,足可困死巴蜀;又凭借长江、汉水之险,堪与北方对峙。任何一个立足于南方的政权,如果不拿到荆楚,就不会任何前途。因此,有人统计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里有七十二回提到荆州,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历史越往后发展,长江流域越发重要。
09:江东
我们再从荆楚顺江而下,便来到了我们九宫地域的最后一站——江东。
由于长江在安徽境内拐向东北,所以长江中下游的皖东南、江浙一带,历史上又称江东。此地是中国地图上水网最密集的一个地方。因而北方铁骑要想从此地跨江南渡,几乎不可能,必须取道荆楚。因而江东政权只要在西线防住荆楚,便足可割据一方。若能拿下荆楚,便有望争雄天下。春秋时期吴国可以置其余大国于不顾,盯着楚国打,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没想到侧背出了个越国,才骤然灭亡。若吴越连成一体,则大事可图。
又由于发生在江东内部的战事极少,北方由于战乱所致的流民大量涌入江东,使得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是越来越发达。江南鱼米之乡,三江五湖之利,此地便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所在。
江东政权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与它隔江相望的江淮之间地区,常常是各方势力的真空地带。它便很有机会跨过长江,在江北淮南之地建立根据地,为北进中原做好准备。
10:简论
关中、河北,居高临下,为天下之上游,西北、东北之边患,泰半源于两地。
山西又为关中、河北之上游,自古山西攻河北易,河北攻山西难,如高欢之并尔朱,则追亡逐北之余也。刘秀之入河东,则所对皆乌合之众也。
山西的优点是形式完固,自成一国,应有尽有,春秋时晋以此立国争霸,缺点是出击不如关中、河北平坦方便。山西吕梁、太行包住的中间类似于一个葫芦,葫芦腰容易被切断。
山东似一小关中,故齐之地,东有大海,西有大河,南有穆陵关,亦非全无险要可守,且擅渔盐之富,也是根据地的一选,后期运河发达,更是掐死北方咽喉,朱元璋取大都,则先定山东,断其运道,不过确实是利攻不利守。
洛阳西有崤山、函谷,东有荥阳、虎牢,北有黄河、孟津,南有龙门、伊阙,看似天险,实为天牢,因为从四处险固进至洛阳城下,都只须一天,战略纵深狭小,所以张良反对在此建都。
后来李世民灭王世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攻占洛阳周围的据点上,等到占领四处险要,反而方便唐军阻断救援,王世充空有河南、安徽的大量援兵,只得做了瓮中之鳖,就连来救的窦建德也屯兵虎牢关下,被李世民寻机一并灭了。唐军河阳之溃后,李光弼弃洛阳守河阳,就是把史思明关进了天牢,任自己揉捏。可见洛阳看似天险的迷惑性害人不浅啊。
此外,方城山似在伏牛山与桐柏山交界之处,南阳盆地北端,而非南端。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比喻说法,二地貌似相距甚远。
楚灭申、邓,得方城,强则从此进取中原,宰割陈蔡郑宋,弱则退入方城,据此自守,晋人悬师在外,束手无策,且由于山西南下不易,晋人行动常比楚人慢半拍,直至用孟献子之策筑城虎牢,取得战略前沿。
荀文若曰:昔汉高据关中,光武定河内,皆深根固本以致天下。
后汉之世,寇恂则比于萧何,邓禹则差强张良,耿弇则仿佛韩信,但又都是缩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