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京报年度好书,请你来选 | 文学、艺术类

2017新京报年度好书,请你来选 | 文学、艺术类

新京报书评周刊 内地女星 2017-12-11 09:30:28 824

循着惯例,《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了2017年的终选书单。今年,书评周刊联手腾讯文化网频道共同举办此次评选,希望通过年度好书的评选,呈现阅读的价值与尊严,也希望读书这件事,能够回归阅读本身,回到阅读之美、阅读之趣,回到每本书本身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格。


今天书评君重点推介文学艺术类的年度好书,并邀请广大读者通过投票参与到好书的甄选品评。以下文学一类的书,或如《撒旦探戈》一般讲述阴暗与引人深醒的寓言;或如《黄狗》无情揭露人类社会的荒诞无序,从不同侧面展示世界的繁杂和人性的幽微,由此我们得以看见,进而得以反思,不至于在随波逐流中盲目而行。而以下艺术一类的好书让我们得以亲近如石挥、巴赫一类的艺术大家,得以从不同流派的碰撞流变中揣摩艺术的深层肌理,获得脱离世俗尘劳的感官享受与情感慰藉。


嘈杂与安静,冷漠与温暖,幸福与不幸,利益与纯净,世界就这样在看似相悖的因素交杂中行进。我们想让这一切清晰,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坚守于此,好书带来的启示必不可少。



文学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宫照华


1

《比萨诗章》
作者:(美)埃兹拉·庞德

译者:黄运特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在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一种,然而埃兹拉·庞德的《比萨诗章》却是例外:当《诗章》变成中文,诗人当初的创作理想也实现了。作为美国现代诗歌运动的巨匠,中文给了庞德很大启发,他曾在1915年重译了几首汉语古诗,给欧美诗坛创作提供新的理念,后来又专心研读儒家著作,认为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中蕴含着当下西方社会的唯一出口。该书是庞德艺术、理念、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生涩的意象和缭绕的西方象征使得《诗章》不那么容易进入,需要读者与诗人的文字艺术达成极高的共鸣——那些出现在注释中、令庞德入迷的汉字,也成为我们理解庞德的一条出口。


2

《未知大学》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范晔、杨玲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波拉尼奥自始至终都是一位诗人,他的短篇小说是习作之诗,几本长篇是全景式的长诗,二者的联系正像他本人说的那样,一个是击剑游戏,另一个是战争。而波拉尼奥真正写那种常规分类的诗歌时,他表达的便是一种存在之质。《未知大学》收录了他的四本诗集,这些诗歌都与他那街头式的灵魂十分契合,所触碰的都是世俗生活的剪影,同时把这些现实片断重新排列,达到一种超现实的、犹如梦境的效果。在这些语句平淡的诗歌中,十分浓郁的是诗人的存在,它超越了生死与边界,在每个下雨的角落睁开眼,凝视你我。


3

《科克托戏剧选》
作者:(法)让·科克托

译者:李玉民

版本:漓江出版社 2017年10月


让·科克托是个用光写作的人,无论是诗歌、摄影、绘画还是戏剧,他都坚持纯艺术的原则,即诗歌是诗歌本身,戏剧只是表达戏剧这样一种自身的回返。该书包括了七部风格独特的剧作,科克托抹除了传统的戏剧性,不再聚焦于人物性格或幕布下的现实性冲突,而是直接表现人类瞬息万变的命运——一台明与暗、悲与喜、存在与虚无的投影仪。在充满实验手法和超现实构思的剧作之前,科克托都会撰写一段前言,讲述自己创作该戏剧的思考过程与灵感。


4

《七杀简史》
作者:(牙买加)马龙·詹姆斯

译者:姚向辉

版本:上海读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


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作者把历史、小说、文字通过几次谋杀结合在了一起,七十多个叙事角色犹如同一张专辑里的不同曲目,歌手是音乐的中心,他用根源雷鬼表达牙买加的贫瘠状况与社会问题,自由的旋律影响了听众的内心,于是一个牵涉政党选举、黑帮操纵、境外势力的复杂案件发生了,有人用枪刺杀了歌手,有人袭击了昔日的黑帮老大。小说在不同角色的视角中继续进行,试图还原每一次杀戮的真相;同时,歌手的音乐仍旧继续,直接将唱片中的暴力时代带到了我们眼前。


5

《黄狗》
作者:(英)马丁·艾米斯

(英)马丁·艾米斯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6月


艾米斯的小说总是会在读者心中引发一场关于文学的法庭审判。《黄狗》依然保持了艾米斯一贯的风格,运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叙事技巧的同时,把整个伦敦乃至人类文明都变成一个情色场。低级欲望从摩天大楼溢出,飞机上躺着一具纯净的若有所指的尸体……《黄狗》把整个现代世界变成了野蛮人的洞窟,混乱荒诞的场景使人窒息,对很多人来说,艾米斯的小说世界就是一场噩梦,可你无法摆脱他的魅力,总能自愿走入混乱的噩梦。然而与艾米斯其他小说不同,这本小说有着鲜见的对“爱”的回归,也难怪艾米斯认为这是他写过最好的小说之一。


6

《撒旦探戈》
作者:(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诺

译者:余泽民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7年7月


本书是对人类虚无处境的体现。小说中的人被放置在阴雨连绵的村子里,过着封闭平庸的生活,直到伊利米阿什出现,宣称可以带着他们走出生活困境。他既带给人们希望,又把人们一步步领向陷阱。这是一个比西西弗斯还要忧伤的神话,因为人们毫无意识地深陷在一个死循环当中,“重建废墟,再次崛起”这个骗局成了支撑每天生活的信念。小说最后,克拉斯诺霍尔卡伊使用了艺术性的结构,把结尾带回了开头的序幕,所有故事都回到了医生的笔下,仿佛幕落,一切虚无,从头开始。


7

《回望》
作者:金宇澄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如果不时常擦拭回忆的话,它就会在时间中沦为遗忘。而文字似乎是一种显影剂,能让断断续续的场景定格在时间中,构成关于回忆的神秘地带。在这本回忆录中,金宇澄描写了父母往日生活的片段,呈现了一张私密的家庭老照片,除了私人记忆外,在这张略略发黄、带着上海风情的照片背后,读者还能看到历史的遗貌、城市的变迁,还有时代的无奈。


8

《厌作人间语》
作者:阿丁

版本:作家出版社  2017年11月


 这本书是阿丁对《聊斋志异》的改写。说是改写,但它并非仅仅是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的转译,而是作者的独立创作。阿丁将《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挪移到现代情景中,通过若有若断的联系呈现生活的荒诞性和人性的黑暗。像《阿宝》这样的故事,在蒲松龄的原著中还有着温存的浪漫之情,但在阿丁的笔下,所有浪漫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画皮下的丑恶嘴脸。《聊斋志异》的超现实和讽刺色彩被阿丁继承,并延展为一种“厌作人间”的绝对消极与失落。


9

《寂寞的游戏》
作者:袁哲生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年9月


2004年4月5日,台湾作家袁哲生自杀,年仅39岁。这是他在去世之前留下的一本小说,故事写的是童年,人物是一群半大不大的少年,可充盈全书的气质并非纯真与青春,而是虚无、忧郁。捉迷藏,魔术,赛跑……这些常见的游戏在袁哲生眼里是对人生最恰当的注释,我们躲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记忆,幻想美好而虚无的日子,追逐前方毫无意义的东西,那些能给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树立一点点理想价值的东西,在袁哲生笔下变得幼稚可笑。然而,既然人生的种种期许都不过是妄念,作者本人又为何无法摆脱这场寂寞的游戏?实在令人惋叹。


10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作者:(美)盖伊·特立斯

译者:范晓彬、姜伊敏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理想的新闻不应该是即时的,它应当能够铭刻当前的时代特征,作为具有丰富生命力的资料保存在历史中。这是新新闻主义的报道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盖伊·特立斯的特稿写作完全可以和托马斯·沃尔夫或凯鲁亚克相提并论,他用新闻的形式表现出美国特定时代的图景,事件充当着桥梁上的铁钉,有不可或缺的固定作用,但整座时代桥梁的构建完全取决于工程师本人的设想。在这本书中,特立斯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城市,用写小说的方式还原事件,一切都是为了在历史的流逝中留下最深刻的痕迹。


艺术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张畅


1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王同乐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如何欣赏现代艺术?它们的意义何在?为什么看起来一个孩子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可以被称为艺术品,甚至成为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的这本书或许能解决你的困惑。“我写作此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这些精深的大部头著作相抗衡——我也没这个能力——而是提供一些不同的东西:一本个人化的、充满趣闻的、有信息量的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从印象派至今的现代艺术故事。”贡培兹以细致入微的场景还原的方式,将艺术史上若干重要事件和发展流派按照时间顺序,在艺术史的文献和作品之间穿针引线,将现代艺术不同流派之间的渊源关系、艺术特征和相互影响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作者:(美)乔纳森·克拉里

      译者:沈语冰、贺玉高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年9月


19世纪下半叶,伴随演出、展览、投影等吸引人注意的新发明的产生,关于“知觉”与“注意力”——人类有意识地观看或聆听事物的方式——经历了关键性的历史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关乎人类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理解,更关乎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社会结构。美国著名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聚焦1880年至1905年这段历史,着重考察了主体性的现代化与视听文化的戏剧性扩张及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人类注意力及其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里指出现代注意力的悖论性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由、创造力与经验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学科体制、大众消费、景观空间有效发挥效力的核心因素。


3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作者:(美)卜寿珊

      译者:皮佳佳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早在文人的水墨山水画统治画坛之前,人物侍女、花草翎毛、工笔青绿等等曾经各擅胜场。但从宋代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文人开始以强烈的身份意识定义文人画,并产生了文人艺术理论。始于苏轼、文同等士人的文化运动,使得身份尤其是与身份匹配的文化品格,成了决定画作高低的关键因素,影响了此后五六百年的中国画史。美国艺术史家卜寿珊没有被汗牛充栋的明清画论带入泥潭,而是沿袭社会史和文化史,试图理清文人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还原文人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真实含义。《心画》即呈现了中国文人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图景和文人画理论的演变全貌。


4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
作者:石挥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石挥,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的天才、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影坛的巨擘。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曾让梅兰芳为其演技动容:“我忘了我这是在看戏。”电影史学者李镇先生搜遍全国多家馆藏图书数千词条,按照文章的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出石挥的演出手记、论文、札记、小说、剧本、译作、乐谱等147篇文章,结集成“石挥三部曲”:《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石挥谈艺录:雾海夜航》。这本《把生命交给舞台》从题材策划、编剧技巧、导演技法、演员制度、舞台装置、剧团经营、演剧经验等多视角,侧面呈现了中国话剧的历史演进。


5

《论巴赫》
作者:(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陈广琛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


德国作曲家巴赫代表了音乐史上一座毋庸置疑的高峰。在近代西方神学研究领域,施韦泽试图还原历史中的耶稣和使徒保罗;在近代古典音乐领域,他译释巴赫,成为西方音乐研究中的里程碑。这本发表于20世纪初的《论巴赫》即是后者的成果。通过论证巴赫作品的来源,分析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讨论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重写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填补了国内巴赫研究中的长期空白。直到今天,施韦泽对于巴赫的研究依然深刻影响着音乐学界。可以说恰是这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促成了巴赫的复兴。


6

《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系列》(套装四册)

作者:(日)高阶秀尔

译者:钱一晶、范宏涛、金静和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0月


这套系列丛书是畅销日本的经典艺术入门读物,分为《“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西方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名画中的女人》《名画中的小奥秘》四本。作者高阶秀尔是原东京大学美术史教授、前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全套书涉及绘画作品500余幅,或从一幅作品解读展开,由点及面;或从600年的欧洲绘画史中拎出相同主题的数十件艺术作品,纵向贯穿这一艺术主题的历史变迁,帮助读者从欣赏画作的直观感受潜入艺术作品的内里。


7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史竞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脸,关于面具、肖像、自我,也关于仪式、崇拜、真相、镜像,既是人类学、心理学,也是社会史、艺术史。这本书就是一部阐释“脸”的艺术哲学著作,通过回顾脸的历史,重新审视脸的文化意涵。贝尔廷从石器时代的面具讲起,从宗教仪式到殖民地博物馆,从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部表情到欧洲肖像画、摄影、电影和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观念变革,从大众媒介的造星运动,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脸。这是一部关于脸的图像史,它突破了艺术史研究的传统框架,试图打破某些流行观点的老生常谈,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全新探索。


8

《竞争的艺术》
作者:(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译者:程雪、董欣然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马蒂斯与毕加索、马奈与德加、弗洛伊德与培根、波洛克与德·库宁,八位现代艺术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画家。他们曾彼此亲近,相映生辉,也曾相互疏远,相互怨怼。该书探寻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一步步形成自己风格、发出自己声音的漫漫征途;试图分析艺术界本来就脆弱易感的创作风格,在人际关系亲疏影响之下产生的景仰、模仿、退让,和愿意“接受风格相互影响”的开放性,探寻被吸引和保有独特性之间艰难的平衡。


9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
作者:(美)文以诚

译者:郭伟其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文以诚针对明清时期肖像画的研究,通过参考画作题字、画论、文献等相关文本资料,探究肖像画的功能和隐藏在背后的观念革新和文化身份认同。本书聚焦于中国肖像画中的具体面貌,尤其是17到19世纪末的肖像,从肖像画的基本观念出发,讨论具体图像中指涉的自我及身份问题。最后涉及作为事件的肖像:一种艺术家与像主相遇的活跃情境,有时这些反响与效果可见于肖像图像以及相关文本之中,与之媲美的则是当时及后来的观者对肖像的积极探索。


10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作者(伊朗)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译者:btr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社 2017年9月


作为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阿巴斯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曾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这本《樱桃的滋味》就是他在世界各地开办电影工作坊期间的讲课内容整理,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其在创意、拍摄、表演等方面的经验体悟,教会读者深入到对于电影本身的思考中去。阿巴斯擅长用镜头凝视人世,以风格简洁的影像和简朴纯粹的故事给观众以回味。他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东西,而应该表现真实的社会与人生,“最好的电影学校是你自己建造的那一座,由你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驱动”。


有时书评邀请您为我们的文学、艺术类年度好书投票。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


本文原载于2017年12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2-03版。作者:宫照华、张畅;编辑:报纸端责编、彭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

有时·Time To,是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有时·书评”将秉持专业品格、独立思想,努力成为喧嚣互联网中面向知识界和读书人的阅读空间。


点击下方海报,玩游戏,赢礼物

提示1:来自2016新京报12本年度好书(详见书评周刊公号2016年度好书推送)

提示2:≥3个字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