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食后皆集普会讲堂。作如是论议。此须弥山极为广大。非众山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广极峻。如是。不久当复坏败。无有遗余。依须弥山更有大山。亦复坏败。
尔时。世尊以天耳闻众多比丘而作是论。即从座起。往至彼讲堂所。即就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在此为何等论。欲何所施行。
诸比丘对曰。诸人集此。论其法事。向所论说。皆自如法。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应法论。亦复不舍贤圣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处。当施行二事。云何为二。一者当共法论。二者当贤圣默然。汝等论此二事。终获安隐。不失时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义。
诸比丘对曰。今众多比丘来集此堂。作如是论议。甚奇。甚特。此须弥山极高广大。然此须弥山如是不久当复败坏。及诸四面铁围山亦当如是坏败。向者。集此作如法论也。
世尊告曰。汝等欲闻此世间境界坏败之变乎。
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以时演说。使众生之类心得解脱。
世尊告诸比丘曰。汝等善思念之。藏在心怀。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须弥山者极为广大。非众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须弥山。出水上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万四千由旬。然须弥山四种宝所造。金.银.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种所造。金.银.水精.琉璃。金城银郭。银城金郭。水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须弥山上有五种天在彼居止。皆由宿缘而住彼间。云何为五。所谓彼银城中。有细脚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欢悦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银城中间。毗沙门天王在彼居住。将诸阅叉不可称计。金城.水精城中间。有毗留博叉天王。将诸龙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间。有毗留勒叉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银城中间。有提头赖吒天王在彼居止。
比丘当知。须弥山下有阿须伦居止。若阿须伦欲与三十三天共斗时。先与细脚天共斗。设得胜。复至金城与尸利沙天共斗。已胜尸利沙天。复至水精城与欢悦天共斗。已胜彼。复至琉璃城。已胜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斗。
比丘当知。须弥山顶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昼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须弥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纵广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郭纵广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纵广一由旬。最小星纵广二百步。须弥山顶东.西.南.北。纵广八万四千由旬。近须弥山南有大铁围山。长八万四千里。高八万里。又此山表。有尼弥陀山围彼山。去尼弥陀山。复有山名佉罗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俾沙山。去此山。复更有山名马头山。复更有山名毗那耶山。次毗那耶有山名铁围大铁围山。
铁围中间有八大地狱。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然彼铁围山于阎浮里地多所饶益。阎浮里地设无铁围山者。此间恒当臭处。铁围山表有香积山。香积山侧有八万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间。各有六牙。金银校饰。彼香山中有八万四千窟。诸象在彼居止。皆金.银.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释提桓因躬自乘之。最下者。转轮圣王乘之。香积山侧有摩陀池水。皆生优钵莲华.拘牟头华。然彼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侧复有山名优阇伽罗。然彼山皆生若干种草木。鸟狩虫蠡悉在彼间。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往彼间。次复有山名般荼婆。次复有山名耆阇崛山。此是阎浮里地所依之处。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欲坏败时。然天不降雨。所种生苗不复长大。诸有小河泉源皆悉枯竭。一切诸行皆归无常。不得久住。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此四大驶河。所谓恒伽.私头.死陀.婆叉。亦复枯竭而无遗余。如是。比丘。无常百变正谓此耳。
比丘。或有是时。若此世间有二日出时。是时百草树木皆悉凋落。如是。比丘。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是时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当知。若二日出时。尔时四大海水百由旬内皆悉枯竭。渐渐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世间三日出现时。四大海水千由旬内。水自然竭。渐渐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当知。若四日出现世时。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世间有五日出时。是时四大海水。余有七百由旬水。渐渐至百由旬。比丘当知。若五日出时。是时海水一由旬在。渐渐水竭而无遗余。若五日出时。余正有七尺水在。五日出时。海水尽竭无有遗余。比丘当知。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六日出时。此地厚六万八千由旬皆悉烟出。须弥山亦渐渐融坏。若六日出时。此三千大千国土皆悉融坏。犹如陶家烧瓦器也。是时。三千大千刹土。亦复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当知。若六日出时。八大地狱亦复消灭。人民命终。依须弥山五种之天。亦复命终。三十三天.艳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复命终。宫殿皆空。若六日出时。是时须弥山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洞然而无遗余。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得久住。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若七日出。是时此地虽厚六万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刹土皆悉火起。若复七日出时。此须弥山渐渐融坏。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无有余。亦复不见尘烟之分。况见灰乎。是时。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宫殿。皆悉火然。此间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宫者。由来不见劫烧。见此炎光。普怀恐惧。畏为火所烧。然彼旧生天子等曾见劫烧。便来慰劳后生天子。汝等勿怀恐惧。此火终不来至此间。比丘当知。七日出时。从此间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刹土。悉为灰土。亦无形质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无常。不可久保。皆归于尽。尔时。人民命终。尽生他方刹土。若生天上。设复地狱中众生宿罪已毕。生天上.若他方刹土。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比丘当知。若七日出时。无复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时日月已灭。无复昼夜。是谓。比丘。由缘报故。致此坏败。
比丘复当知。劫还成就时。或有是时。火还自灭。虚空之中有大云起。渐渐降雨。是时。此三千大千刹土。水遍满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当知。是时此水渐渐停住而自消灭。复有风起名曰随岚。吹此水聚著一处。是时。彼风起千须弥山.千只弥陀山.千尼弥陀山.千佉罗山.千伊沙山.千毗那山.千铁围山.千大铁围山。复生八千地狱。复生千马头山.千香积山.千般荼婆山.千优阇伽山.千阎浮提.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郁单曰。复生千海水。复生千四天王宫.千三十三天.千艳天.千兜术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
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
复有众生语彼众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时。彼人报曰。吾以取二日食粮。此人闻已。复生此念。我当储四日食粮。即时办四日食粮。复有众生语彼众生。可共相将外收粳米。此人报曰。吾以收四日食粮。彼人闻已。便生此念。吾当办八日食粮。即办八日食储。尔时。彼粳米更不复生。
是时。众生各生此念。世间有大灾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当分此粳米。即时分粳米。尔时众生复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自藏粳米。便盗他粳米。彼主见盗粳米。语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舍汝罪。后莫更犯。尔时。世间初有此盗心。是时。复有众生闻此语。复自生念。我今可藏此已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便舍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见已。语彼人曰。汝今何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对。是时。物主即时手拳相加。自今已后。更莫相侵。
是时。众多人民闻众生相盗。各共运集。自相谓言。世间有此非法。各共相盗。今当立守田人。使守护田。其有众生聪明高才者。当立为守田主。是时。即选择田主而语之曰。汝等当知世间有此非法窃盗。汝今守田当雇其直。诸人民来取他粳米者。即惩其罪。尔时。即安田主。比丘当知。尔时。其守田者。号为刹利种。皆是旧法。非为非法。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始有刹利种 姓中之上者
聪明高才人 天人所敬待
尔时。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时刹利取惩罚之。然复彼人不改其愆。故复犯之。是时刹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枭其首。尔时。世间初有此杀生。是时。众多人民闻此教令。其有窃盗粳米者。刹利主即取杀之。皆怀恐惧。衣毛皆竖。各作草卢于中坐禅。修其梵行。而一其心。舍离家业.妻子.儿妇独静其志。修于梵行。因此已来。而有婆罗门之名姓。是时。便有此二种姓出现世间。
比丘当知。彼时由盗故便有杀生。由杀故便有刀杖。是时。刹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政高才者。当使统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窃盗者。使惩其罪。尔时。便有此毗舍种姓。出现于世。
尔时。多有众生便生此念。今日众生之类各共杀生。皆由业之所致也。今可来往周旋以自生活。尔时。便有首陀罗种姓。出现世间。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初有刹利种 次有婆罗门
第三名毗舍 次复首陀姓
有此四种姓 渐渐而相生
皆是天身来 而同为一色
比丘当知。尔时。有此杀.盗心。无复有此自然粳米。
尔时。便有五种谷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枝子。四者华子。五者果子。及余所生之种子。是谓五种之子。皆是他方刹土风吹使来。取用作种以此自济。如是。比丘。世间有此瑞应。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有五盛阴身。不得尽于苦际。此名为劫成败时之变易也。吾与汝说。诸佛世尊常所应行。今尽与汝说之。当乐闲居静处。当念坐禅。勿起懈怠。今不精诚。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诲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摩竭国王阿阇世。在群臣中而作是说。此拔只国极为炽盛。人民众多。吾当攻伐。摄彼邦土。
是时。阿阇世王告婆利迦婆罗门曰。汝今往至世尊所。持吾姓名。往问讯世尊。礼敬承事云。王阿阇世白世尊言。意欲攻伐拔只国。为可尔不。设如来有所说者。汝善思惟。来向吾说。所以然者。如来语终不有二。
是时。婆罗门受王教敕。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婆罗门白佛言。王阿阇世礼敬世尊。承事问讯。又复重白。意欲往攻伐拔只大国。先来问佛为可尔不。
尔时。彼婆罗门以衣覆头脚。著象牙屐。腰带利剑。不应说法。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若拔只人民修七法者。终不为外寇所坏。云何为七。若当拔只国人民。尽集一处而不散者。便不为他国所坏。是谓初法不为外寇所败。
复次。阿难。拔只国人上下和顺。拔只人民不为外人所擒。是谓。阿难。第二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只国人亦不淫他。著他女人色。是谓第三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只国不从此间而传至彼。亦复不从彼间传来至此。是谓第四之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只国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承事礼敬梵行人者。是谓第五之法。是时便不为外寇所获。
复次。阿难。若拔只国人民不贪著他财宝者。是谓第六法不为外寇所坏。
复次。阿难。若拔只国人民皆同一心。不向神寺。专精其意。便不为外寇所坏也。是谓第七之法不为外寇所坏。是谓。阿难。彼拔只人修此七法者。终不为外人所坏。
是时。梵志白佛言。设当彼人成就一法。犹不可坏。何况七法而可坏乎。
止。止。
世尊。国事猥多。欲还所止。尔时。梵志即从座起而去。
彼梵志不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不退转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
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云何为七不退转之法。比丘当知。若比丘共集一处。皆共和顺。上下相奉。转进于上。修诸善法而不退转。亦不为魔所得便。是谓初法不退转。
复次。众僧和合顺从其教。转进于上而不退转。不为魔王所坏。是谓第二之法不退转也。
复次。比丘。不著事务。不修世荣。转进于上。不为魔天所得其便。是谓第三不退转之法也。
复次。比丘。不讽诵杂书。终日策役其情意。转进于上。不为魔王得其便。是谓第四不退转之法也。
复次。比丘。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寤。转进于上。不为弊魔而得其便。是谓第五不退转之法。
复次。比丘。不学算术。亦不使人习之。乐闲静之处。修习其法。转进于上。不为弊魔得其便也。是谓第六不退转之法。
复次。比丘。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习于禅行。忍诸法教。转进于上。不为魔所得其便。是谓七不退转法也。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共和顺者。便不为魔得其便也。
尔时。世尊说此偈言。
除去于事业 又非思惟乱
设不行此者 亦不得三昧
能乐于法者 分别其法义
比丘乐此行 便致三昧定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使。汝等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云何为七。一者贪欲使。二者嗔恚使。三者憍慢使。四者痴使。五者疑使。六者见使。七者欲世间使。是谓。比丘。有此七使。使众生之类。永处幽闇。缠结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共相牵引。不得相远。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为此贪欲使.无明使所缠结。不得相离。其余五使。亦复追从。五使适从。七使亦然。若凡夫之人。为此七使所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不能知苦之元本。
比丘当知。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然此七使之法复有七药。云何为七。贪欲使者。念觉意治之。嗔恚使者。法觉意治之。邪见使者。精进觉意治之。欲世间使者。喜觉意治之。憍慢使者。猗觉意治之。疑使者。定觉意治之。无明使者。护觉意治之。是谓。比丘。此七使用七觉意治之。
比丘当知。我本未成佛道为菩萨行。坐道树下。便生斯念。欲界众生为何等所系。复作是念。此众生类为七使流转生死。永不得解。我今亦为此七使所系。不得解脱。尔时。复作是念。此七使为用何治之。复重思惟。此七使者当用七觉意治之。我当思惟七觉意。思惟七觉意时。有漏心尽。便得解脱。后成无上正真之道。七日之中结跏趺坐。重思惟此七觉意。是故。诸比丘。若欲舍七使者。当念修行七觉意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种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云何为七种人。所谓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护。五者行空。六者行无想。七者行无愿。是谓七种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所以然者。其有众生行此七法者。于现法中获其果报。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何以故不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乃说此七事乎。
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与须陀洹乃至佛其事不同。虽供养须陀洹乃至佛。不现得报。然供养此七人者。于现世得报。是故。阿难。当勤加勇猛成办七法。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世尊到时。著衣持钵。及将阿难入毗舍离乞食。尔时。毗舍离城内有大长者名毗罗先。饶财多宝。不可称计。然复悭贪无惠施之心。唯食宿福。更不造新。尔时。彼长者将诸婇女在后宫作倡伎乐。自相娱乐。
尔时。世尊往诣彼巷。知而问阿难曰。今闻作倡伎乐为是何家。
阿难白佛。是毗罗先长者家。
佛告阿难。此长者却后七日命终。当生涕哭地狱中。所以然者。此是常法。若断善根之人。命终之时。皆生涕哭地狱中。今此长者宿福已尽。更不造新。
阿难白佛言。颇有因缘使此长者七日不命终乎。
佛告阿难。无此因缘得不命终乎。昔所种行。今日已尽。此不可免。
阿难白佛。颇有方宜令此长者不生涕哭地狱乎。
佛告阿难。有此方宜可使长者不入地狱耳。
阿难白佛言。何等因缘使长者不入地狱。
佛告阿难。设此长者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者。便得免此罪也。
阿难白佛言。今我能使此长者出家学道。
尔时。阿难辞世尊已。往至彼长者家。在门外立。是时。长者遥见阿难来。即出奉迎。便请使坐。时。阿难语长者曰。今我是一切智人边闻。然如来今记。汝身却后七日当身坏命终。生涕哭地狱中。
长者闻已。即怀恐惧。衣毛皆竖。白阿难曰。颇有此因缘使七日之中不命终乎。
阿难告曰。无此因缘令七日中得免命终。
长者复白言。颇有因缘我今命终不生涕哭地狱中乎。
阿难告曰。世尊亦有此教。若当长者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者。便不入地狱中。汝今可宜出家学道。得到彼岸。
长者白言。阿难并在前去。我正尔当往。
是时。阿难便舍而去。长者便作是念。言七日者犹常为远。吾今宜可五欲自娱乐。然后当出家学道。是时。阿难明日复至长者家。语长者曰。一日已过。余有六日在。可时出家。
长者白言。阿难并在前。正尔当寻从。
然彼长者犹故不去。是时。阿难二日.三日。乃至六日至长者家。语长者曰。可时出家。后悔无及。设不出家者。今日命终。当生涕哭地狱中。
长者白阿难曰。尊者并在前。正尔当随后。
阿难告曰。长者。今日以何神足至彼间。方言先遣吾耶。但今欲共一时俱往。
是时。阿难将此长者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白佛言。今此长者欲得出家学道。唯愿如来当与剃除须发。使得学道。
佛告阿难。汝今躬可度此长者。
是时。阿难受佛教敕。即时与长者剃除须发。教令著三法衣。使学正法。是时。阿难教彼比丘曰。汝当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当修行如是之法。是谓。比丘。行此十念者。便获大果报。得甘露法味。
是时。毗罗先修行如是法已。即其日命终。生四天王中。
是时。阿难即阇维彼身。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向者。比丘毗罗先者今已命终为生何处。
世尊告曰。今此比丘命终生四天王。
阿难白佛言。于彼命终当生何处。
世尊告曰。于彼命终当生三十三天。展转生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从彼命终复还来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谓。阿难。毗罗先比丘七变周旋天人之中。最后得人身。出家学道。当尽苦际。所以然者。斯于如来有信心故。
阿难当知。此阎浮提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设有人供养阎浮里地人。其福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如[(殼-一)/牛]牛顷。信心不绝修行十念者。其福不可量。无有能量者。如是。阿难。当求方便。修行十念。如是。阿难。当作是学。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极妙之法。初.中.竟善。义理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经名为净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是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净诸漏法。或有有漏缘见得断。或有有漏亲近得断。或有有漏远离得断。或有有漏娱乐得断。或有有漏威仪得断。或有有漏思惟得断。
彼云何有漏由见得断。于是。凡夫之人不睹圣人。不顺从如来之法。不能拥护贤圣之法。不亲近善知识。不与善知识从事。其闻法所应思惟法者亦不分别。不应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便增多。此法不应思惟而思惟之。
彼云何法应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灭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灭之。未生无明漏令不生。已生无明漏而灭之。是谓此法应可思惟而不思惟。所不应思惟者便思惟之。应思惟者复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而增多。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过去久远。我今当有过去久远。或复思惟。无过去久远。云何当有过去久远。为谁有过去久远。云何复有当来久远。我今当有将来久远。或复言。无将来久远。云何当有将来久远。为谁有将来久远。云何有此众生久远。此众生久远为从何来。从此命终当生何处。彼人起此不祥之念。便兴六见。展转生耶想。有我见审有此见。无有我见审兴此见。有我见无我见于中起审见。又复自观身复兴此见。于己而不见己。复兴此见。于无我而不见无我。于中起此见。尔时。彼人复生此邪见。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后世。常存于世而不朽败。亦不变易。复不移动。是谓名为邪见之聚。邪见.灾患.忧.悲.苦.恼。皆由此生而不可疗治。亦复不能舍。遂增苦本。由是不为沙门之行.涅槃之道。
又复。比丘。贤圣弟子修其法。不失次叙。善能拥护。与善知识共从事。彼能分别。不可思惟法亦能知。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应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应思惟法而思惟之。
彼云何不应思惟法而不思惟之。于是。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无明漏而生。已生无明漏而增多。是谓此法不应思惟之。
彼何等法应思惟者而思惟之。于是。诸法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欲漏而灭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灭之。未生无明漏而不生。已生无明漏而灭之。是谓此法应可思惟之。
彼不应思惟者亦不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作如是思惟。便灭三法。云何为三。身耶.戒盗.疑。设不知.见。则增有漏之行。设见.闻.念.知者。则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见。有漏便不生。是谓此漏见所断也。
彼云何漏恭敬所断。于是。比丘。堪忍饥寒。勤苦风雨.蚊虻.恶言.骂辱。身生痛脑。极为烦疼。命垂欲断。便能忍之。若不尔者。便起苦恼。设复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谓此漏恭敬所断。
彼云何漏亲近所断。于是。比丘。持心受衣。不兴荣饰。但欲支其形体。欲除寒热。欲令风雨不加其身。又覆形体不令外露。又持心随时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体。使故痛得差。新者不生。守护众行。无所触犯。长夜安隐而修梵行。久存于世。复持心意亲近床座。亦不著荣华服饰。但欲除饥寒.风雨.蚊虻之类。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复持心亲近医药。不生染著之心。于彼医药。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体得安隐。设不亲近者。则生有漏之患。若亲近。则无有漏之患。是谓此漏亲近所断。
彼云何有漏远离所断。于是。比丘。除去乱想。犹如恶象.骆驼.牛.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柘棘.峻崖.湿泥。皆当远离之。莫与恶知识从事。亦复不与恶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设不将护者。则生有漏。设拥护者。则不生有漏。是谓有漏远离所断。
彼云何有漏娱乐所断。于是。比丘。生欲想而不舍离。设起嗔恚想。亦不舍离。设复起疾想。亦不舍离。设不舍离者。则生有漏。能舍离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谓此漏娱乐所断。
云何有漏威仪所断。于此。比丘。若眼见色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污之心。具足眼根。亦无缺漏而护眼根。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都不起染污之心。亦不起想著而护意根。若不摄其威仪。则生有漏。若摄其威仪者。则无有漏之患。是谓此漏威仪所断。
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断。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无欲。依无污。依灭尽而求出要。修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依无欲.依无污.依灭尽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则生有漏之患。设能修者。则不生有漏之患。是谓此漏思惟所断。
若复。比丘。于比丘中诸所有漏。见断者便见断之。恭敬断者便恭敬断之。亲近断者亲近断之。远离断者远离断之。威仪断者威仪断之。思惟断者思惟断之。是谓。比丘。具足一切威仪。能断结.去爱。度于四流。渐渐越苦。是谓。比丘。除有漏之法。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类。今已施行。汝等常乐闲居树下。勤加精进。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后悔无益。此是我之训教。
尔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日品之余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阿逾阇江水边。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时。大均头在闲静之处。而作是念。颇有此义恒益功德。为无此理。是时。均头即从座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均头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闲静之处。而作是念。颇有此理。所行众事。得益功德耶。我今问世尊。唯愿说之。
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均头白佛言。云何得增益功德。
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称量。亦复无人能算计此者。云何为七。于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蓝处。于中兴立者。此福不可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蓝者及与比丘僧。是谓。均头。第二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谓。均头。第三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给施比丘僧者。是谓。均头。第四功德其福不可量。
复次。均头。若族姓子.女若以药施比丘僧者。是谓第五之福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若善男子.善女人旷野作好井者。是谓。均头。第六之功德也。不可称计。
复次。均头。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当来过去得止宿者。是谓。均头。第七功德不可称计。
是谓。均头。七功德之法其福不可量。若行。若坐。正使命终。其福随后。如影随形。其德不可称计。言当有尔许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当有尔许之水。此七功德亦复如是。其福不可称限。是故。均头。善男子.善女人当求方便。成办七功德。如是。均头。当作是学。
尔时。均头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时。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时。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觉意。于如来法中多所饶益。死后无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为放逸之法。
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惟如来正法已。便取命终。此则有所增益。如是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非思惟死想也。
复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为思惟死想。
尔时。复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忍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已。还出舍卫城。归所在。入静室中。思惟七觉意而取命终。此则思惟死想。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诸比丘所说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是时。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婆迦利比丘者。此则名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厌患此身恶露不净。若比丘思惟死想。系意在前。心不移动。念出入息往还之数。于其中间思惟七觉意。则于如来法多所饶益。所以然者。一切诸行皆空.皆寂.起者.灭者皆是幻化。无有真实。是故。比丘。当于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如是。比丘。当知作如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即敕群臣。速严宝羽之车。吾欲往世尊所。礼拜问讯。
是时。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如来与无央数之众。围绕说法。是时。七尼健子。复有七裸形人。复有七黑梵志。复有七裸形婆罗门。去世尊不远而过。
是时。波斯匿王见此诸人去世尊不远而过。即白佛言。观此诸人经过不住。皆是少欲知足。无有家业。今此世间阿罗汉者。此人最为上首。所以然者。于众人中极为苦行。不贪利养。
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识真人罗汉。不以裸形露体名为阿罗汉。大王当知。此皆非真实之行。当念观察久远来变。又复当观可亲.知亲.可近.知近。所以然者。过去久远世时有七梵志。在一处学。年极衰弊。以草为衣裳。食以果蓏。起诸邪见。各生此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后作大国王。或求释.梵.四天王。
尔时。有阿私陀天师是诸婆罗门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念。即从梵天上没。来至七婆罗门所。是时。阿私陀天师去天服饰。作婆罗门形。在露地经行。是时。七梵志遥见阿私陀经行。各怀嗔恚。而作是语。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当咒灰灭之。是七梵志即手掬水洒彼。梵志咒曰。汝今速为灰土。然婆罗门遂怀嗔恚。天师颜色倍更端政。所以然者。慈能灭嗔。是时。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将不为禁戒退转乎。我等正起嗔恚。彼人便自端政。
尔时。七人与天师便说此偈。
为天干沓和 罗刹鬼神乎
是时名何等 我等欲知之
是时。阿私陀师即时报偈曰。
非天干沓和 非鬼罗刹神
天师阿私陀 今我身是也
我今知汝心中所念。故从梵天上来下耳。梵天去此极为玄远。彼帝释身亦复如是。转轮圣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释.梵.四天王。
是时。天师阿私陀便说此偈。
心内若干念 外服而粗犷
但勤修正见 远离于恶道
心戒清净行 口行亦复然
远离于恶念 必当生天上
是时。七梵志白天师曰。审是天师乎。报曰。是也。但今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处。又非露暴形体。作若干苦行。得生彼处。能摄心意。使不移动。便生天上。不可以卿等所习得生彼处。大王。观察此义。不以裸形名为阿罗汉。其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然复真人能分别所习凡夫之行。又复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当方便知久远已来非适今也。当以观之。如是。大王。当以方便学之。
尔时。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来所说甚为快哉。非世人所能晓了。然国事猥多。欲还所止。
佛告王曰。王宜知时。
尔时。王即从坐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
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迦毗罗卫国尼拘屡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食后。从尼拘屡园往至毗罗耶致聚中。在一树下坐。是时。执杖释种出迦毗罗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尔时。执杖释种问世尊言。沙门作何敕教。为何等论。
世尊告曰。梵志当知。我之所论。非天.龙.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复非住世。我之所论。正谓斯耳。
是时。执杖释种俨头叹吒已。便退而去。尔时。如来即从座起。还诣所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向者。在彼园中坐。有执杖释种来至我所。而问我言。沙门为作何等论。吾报之曰。我之所论。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复非住世。我之所论。正谓斯耳。是时。执杖释种闻此语已。便退而去。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著世。复非住世。
世尊告曰。如我所论者。都不著世。如今于欲而得解脱。断于释种狐疑。无有众想。我之所论者。正谓此耳。世尊作此语已。即起入室。
是时。诸比丘各相谓言。世尊向所论者。略说其义。谁能堪任广说此义乎。
是时。诸比丘自相谓言。世尊恒叹誉尊者大迦栴延。今唯有迦栴延能说此义耳。
是时。众多比丘语迦栴延曰。向者。如来略说其义。唯愿尊者当广演说之。事事分别。使诸人得解。
迦栴延报曰。犹如聚落有人出于彼村。欲求真实之物。彼若见大树。便取斫杀。取其枝叶而舍之去。然今汝等亦复如是。舍如来已。来从枝求实。然彼如来皆观见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间。为天.人导。如来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当有此时节。自然当遇如来说此义。
时。诸比丘对曰。如来虽是法之真主。广演其义。然尊者为世尊记。堪任广说其义。
迦栴延报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演说分别其义。
诸比丘对曰。甚善。是时。诸比丘即受其教。
迦栴延告曰。今如来所言。我之所论。非天.龙.鬼神之所能及。亦非著世。复非住世。然我于彼而得解脱。断诸狐疑。无复犹豫。如今众生之徒。好喜斗讼。起诸乱想。又如来言。我不于中起染著心。此是贪欲使。嗔恚.邪见.欲世间使。憍慢使。疑使。无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报。与人斗讼。起若干不善之行。起诸乱想。兴不善行。若眼见色而起识想。三事相因便有更乐。以有更乐便有痛。以有痛便有所觉。以有觉便有想。以有想便称量之。起若干种想著之念。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更细滑.意知法。而起识想。三事相因便有更乐。以有更乐便有痛。以有痛便有觉。以有觉便有想。以有想便称量之。于中起若干种想著之念。此是贪欲之使.嗔恚使.邪见使.憍慢使.欲世间使.痴使.疑使。皆起刀杖之变。兴若干种之变。不可称计。
若有人作是说。亦无眼。亦无色。而有更乐。此事不然。设复言。无更乐有痛者。此亦不然。设言。无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设复有人言。无耳.无声。无鼻.无香。无舌.无味。无身.无细滑。无意.无法。而言有识者。终无此理也。设言。无识而有更乐者。此事不然。设。无更乐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设言。无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复人言。有眼.有色于中起识。此是必然。若言。耳声.鼻香.舌味.身细滑.意法于中起识者。此事必然。诸贤当知。由此因缘。世尊说曰。我之所论。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著世。复不住世。然我于欲而得解脱。断于狐疑。无复犹豫。世尊因此缘略说其义耳。汝等心不解者。更至如来所。重问此义。设如来有所说者。好念奉持。
是时。众多比丘闻迦栴延所说。亦不言善。复不言非。即从座起而去。自相谓言。我等当持此义往问如来。设世尊有所说者。当奉行之。
是时。众多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以此缘本。具白世尊。尔时。如来告比丘曰。迦栴延比丘聪明辩才。广演其义。设汝等至吾所问此义。我亦当以此与汝说之。
尔时。阿难在如来后。是时。阿难白佛言。此经义理极为甚深。犹如有人行路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极为香美。食无厌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处。闻此法而无厌足。重白世尊。此经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曰甘露法味。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莫畏品第四十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迦毗罗卫尼拘屡园中。
是时。摩呵男释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摩呵男释白世尊言。躬从如来受此言教。诸有善男子.善女人断三结使。成须陀洹。名不退转。必成道果。更不求诸外道异学。亦复不观察余人所说。设当尔者。此事不然。我若见暴牛.马.骆驼。即时恐惧。衣毛皆竖。复作是念。设我今日怀此恐惧。当取命终者。为生何处。
世尊告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设当取命终。不堕三恶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灭之义。云何为三。如有著于淫欲而起恼乱。复起害心向他人。已无此欲。则不起杀害之心。于现法中不起苦恼。诸有恶不善法欲自害己。设无此者。则无扰乱。便无愁忧。是谓。摩呵男。此三义诸恶不善法便堕在下。诸善之法便在于上。亦如酥瓶在水中坏。是时瓦石便沈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诸恶不善之法便在于下。诸善之法便浮在上。摩呵男。当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优留毗六年勤苦。不食美味。身体羸瘦。如似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时。便自堕地。时。我复作是念。设我于中命终者。当生何处。时。我复作是念。我今命终者。必不生恶道中。然复义趣不可从乐至乐。要当由苦然复至乐。
我尔时复游在仙人窟中。尔时。有多尼揵子在彼学道。是时。尼揵子举手指日。曝体学道。或复有蹲而学道。我尔时往至彼所。语尼揵子。汝等何故离坐举手翘足乎。彼尼揵子曰。瞿昙当知。昔我先师作不善行。今所以苦者。欲灭其罪。今虽露形体。有惭辱分。亦有消灭此事。瞿昙当知。行尽苦亦尽。苦尽行亦尽。苦行已尽。便至涅槃。
我尔时复语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无由行尽苦亦尽。亦不由苦尽行亦尽得至涅槃。但今苦行尽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从乐至乐。尼揵子曰。频毗娑罗王从乐至乐。有何苦哉。我尔时复语尼揵子曰。频毗娑罗王乐何如我乐。尼揵子报我言。频毗娑罗王乐胜汝乐也。我尔时复语尼揵子曰。频毗娑罗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结跏趺坐。形体不移动乎。正使六.五.四.三.二。乃至一日结跏趺坐乎。尼揵子报曰。不也。瞿昙。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结跏趺坐。形不移动。云何。尼揵子。谁者为乐。频毗娑罗王乐耶。为我乐耶。尼揵子曰。瞿昙沙门乐。
如是。摩呵男。当作此方便。知不可从乐至乐。要当从苦至乐。犹如。摩呵男。大村左右有大池水。纵广一由旬。水满其中。若复有人。来取彼一渧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为多。一渧水多。为池水多乎。
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贤圣弟子诸苦已尽。永无复有。余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众中最下道者。不过七死七生而尽苦际。若复勇猛精进。便为家家。即得道迹。
尔时。世尊重与摩呵男说微妙之法。彼闻法已。即从座起而去。
尔时。摩呵男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尊者那伽波罗在鹿野城中。
是时。有一婆罗门年垂朽迈。昔与尊者那伽婆罗少小旧款。是时。婆罗门往至那伽婆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尔时。梵志语那伽婆罗曰。汝今于乐之中。最为快乐。
那伽婆罗曰。汝观何等义。而作是说。于乐之中。最为快乐。
婆罗门报曰。我频七日中。七男儿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难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无常。能堪作使。无有懈怠。近五日已来。四兄弟无常。多诸妓术。无事不闲。近四日已来。父母命终。年向百岁。舍我去世。近三日已来。二妇复死。颜貌端政。世之希有。又复家中有八窖珍宝。昨日求之而不知处。如我今日遭此苦恼。不可称计。然。尊者。今日永离彼患。无复愁忧。正以道法而自娱乐。我观此义已。故作是说。于乐之中。最为快乐。
是时。尊者那伽婆罗告彼梵志曰。汝何为不作方便。使彼尔许之人而不命终乎。
梵志对曰。我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财。亦复随时布施。作诸功德。祠祀诸天。供养诸长老梵志。拥护诸神。诵诸咒术。亦能瞻视星宿。亦复能和合药草。亦以甘馔饮食施彼穷厄。如此之比不可称也。然复不能济彼命根。
是时。尊者那伽婆罗便说此偈。
药草诸咒术 衣被饮食具
虽施而无益 犹抱身苦行
正使祭神祠 香花及沐浴
计挍此原本 无能疗治者
假使施诸物 精进持梵行
计挍此原本 无能疗治者
是时。梵志问曰。当行何法。使无此苦恼之患。
是时。尊者那伽婆罗便说此偈。
恩爱无明本 兴诸苦恼患
彼灭而无余 便无复有苦
是时。彼梵志正闻语已。即时便说此偈。
虽老不极老 所行如弟子
愿听出家学 使得离此灾
是时。尊者那伽婆罗即授彼三衣。使出家学。又告之曰。汝今。比丘。当观此身从头至足。此发.毛.爪.齿为从何来。形体.皮.肉.骨髓.肠胃悉从何来。设从此去。当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忧念世间苦恼。又当观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谛。
是时。尊者那伽婆罗便说此偈。
除想勿多忧 不久成法眼
无常行如电 不遇此大幸
一一观毛孔 生者灭者原
无常行如电 施心向涅槃
是时。彼长老比丘受如是言教。在闲静之处。思惟此业。所以然族姓子。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欲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是时。彼比丘便成阿罗汉。是时。有天是彼比丘旧知识。见彼比丘成阿罗汉已。便往至那伽婆罗所。在虚空中而说此偈。
以得具足戒 在彼闲静处
得道心无著 除诸原恶本
是时。彼天复以天华散尊者上。即于空中没不现。
尔时。彼比丘及天闻尊者那伽婆罗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七处之善。又察四法。于此现法之中名为上人。云何。比丘。观七处之善。于是。比丘。以慈心遍满一方.二方.三方.四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尽于世间以慈心遍满其中。悲.喜.护心。空。无相.愿。亦复如是。诸根具足。饮食自量。恒自觉悟。如是。比丘。观七处。
云何。比丘。察四处之法。于是。比丘。内自观身。除去愁忧。身意止。外复观身身意止。内外观身身意止。内自观痛痛意止。外自观痛痛意止。内外观痛痛意止。内观心心意止。外观心心意止。内外观心心意止。除去愁忧。无复苦患。内观法法意止。外观法法意止。内外观法法意止。如是。比丘。观四法之善。
若复。比丘。如是七处善及察四法。于此现法中为上人。是故。比丘。当求方便。办七处之善及观四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释翅迦毗罗越城尼拘屡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众多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欲诣北方游化。
世尊告曰。宜知是时。世尊复告比丘曰。汝等为辞舍利弗比丘乎。
诸比丘对曰。不也。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往辞舍利弗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恒与诸梵行人教诫其法。说法无厌足。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说微妙之法。诸比丘闻法已。即从座起。礼世尊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尔时。舍利弗在释翅神寺中游。尔时。众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诣北方人间游化。今以辞世尊。
舍利弗言。卿等当知。北方人民.沙门.婆罗门皆悉聪明。智慧难及。复有人民喜来相试。若当来问卿。诸贤师。作何等论。设当作是问者。欲云何报之。
诸比丘报曰。设当有人来问者。我当以此义报之。色者无常。其无常者即是苦也。苦者无我。无我者空。以空无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观也。痛.想.行.识亦复无常.苦.空.无我。其实空者彼无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学也。此五盛阴皆空.皆寂。因缘合会皆归于磨灭。不得久住。八种之道。将从有七。我师所说正谓此耳。若刹利.婆罗门.人民之类。来问我义者。我等当以此义报之。
是时。舍利弗语众多比丘曰。汝等坚持心意。勿为轻举。
是时。舍利弗具足与诸比丘说微妙之法。即从座起而去。
是时。众多比丘去不远。舍利弗告比丘。当云何行八种之道及七种之法。
是时。众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乃从远来。欲闻其义。唯愿说之。
舍利弗报曰。汝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是时。比丘而受其教。
舍利弗告曰。若一心念正见者。念觉意不乱也。等治者。念一心一切诸法。法觉意也。等语者。身意精进。精进觉意也。等业者。一切诸法得生。喜觉意也。等命者。知足于贤圣之财。悉舍家财。安其形体。猗觉意也。等方便者。得贤圣四谛。尽除去诸结。定觉意也。等念者。观四意止。身无牢固。皆空无我。护觉意也。等三昧者。不获者获。不度者度。不得证者使得证也。设当有人来问此义。云何修八种道及七法。汝等当如是报之。所以然者。八种道及七法。其有比丘修此者。有漏心便得解脱。
我今重告汝。其有比丘修行思惟八种道及七法者。彼比丘便成二果而无狐疑。得阿罗汉。且舍此事。若不能多。一日之中行此八种道及七法者。其福不可称计。得阿那含.若阿罗汉。是故。诸贤。当求方便。行此八种道及七法者。于取道无有狐疑。
尔时。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语迦叶曰。汝今年已朽迈。无少壮之意。宜可受诸长者衣裳及其饮食。
大迦叶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纳衣随时乞食。快乐无比。所以然者。将来当有比丘。形体柔软。心贪好衣食。便于禅退转。不复能行苦业。又当作是语。过去佛时。诸比丘等亦受人请.受人衣食。我等何为不法古时圣人乎。坐贪著衣食故。便当舍服为白衣。使诸圣贤无复威神。四部之众渐渐减少。圣众已减少。如来神寺复当毁坏。如来神寺已毁坏故。经法复当凋落。是时。众生无复精光。以无精光。寿命遂短。是时。彼众生命终已。皆堕三恶趣。犹如今日众生之类。为福多者皆生天上。当来之世为罪多者。尽入地狱。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为世人民作良友福田。迦叶当知。吾般涅槃后千岁余。当有比丘于禅退转。不复行头陀之法。亦无乞食.著补纳衣。贪受长者请其衣食。亦复不在树下闲居之处。好喜庄饰房舍。亦不用大小便为药。但著余药草。极甘美者。或于其中贪著财货。吝惜房舍。恒共斗诤。尔时。檀越施主笃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财物。是时。檀越施主命终之后尽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狱中。如是。迦叶。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保。
又迦叶当知。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剃须发而习家业。左抱男。右抱女。又执筝箫在街巷乞食。尔时。檀越施主受福无穷。况复今日至诚乞食者。如是。迦叶。一切行无常。不可久停。迦叶当知。将来之世。若有沙门比丘当舍八种道及七种之法。如我今日于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将来诸比丘以为歌曲。在众人中乞食以自济命。然后檀越施主饭彼比丘众。犹获其福。况复今日而不得其福乎。我今持此法付授迦叶及阿难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以向八十。然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今持法宝付嘱二人。善念诵持。使不断绝。流布世间。其有遏绝圣人言教者。便为堕边际。是故。今日嘱累汝经法。无令脱失。
是时。大迦叶及阿难即从座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以何等故。以此经法付授二人。不嘱累余人乎。又复如来众中。神通第一不可称计。然不嘱累。
世尊告迦叶曰。我于天上.人中。终不见此人。能受持此法宝。如迦叶.阿难之比。然声闻中亦复不出二人上者。过去诸佛亦复有此二人受持经法。如今迦叶.阿难比丘之比。极为殊妙。所以然者。过去诸佛头陀行比丘。法存则存。法没则没。然我今日迦叶比丘留住在世。弥勒佛出世然后取灭度。由此因缘。今迦叶比丘胜过去时比丘之众。又阿难比丘云何得胜过去侍者。过去时诸佛侍者。闻他所说。然后乃解。然今日阿难比丘。如来未发语便解。如来不复语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缘。阿难比丘胜过去时诸佛侍者。是故。迦叶。阿难吾今付授汝。嘱累汝此法宝。无令缺减。
尔时。世尊便说偈言。
一切行无常 起者必有灭
无生则无死 此灭最为乐
是时。大迦叶及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凡夫之人不闻不知说法时节。比丘当知。有八不闻时节。人不得修行。云何为八。若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如来之所行。然此众生在地狱中。不闻不睹。是谓初一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畜生中。不闻不睹。是谓第二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说法教。然此众生在饿鬼中。不闻不睹。是谓此第三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长寿天上。不闻不睹。是谓第四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边地生。诽谤贤圣。造诸邪业。是谓第五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生于中国。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复不别善恶之法。是谓第六之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在于中国。虽复六情完具。无所缺漏。然彼众生心识邪见。无人.无施.亦无受者。亦无善恶之报。无今世.后世。亦无父母。世无沙门.婆罗门等成就得阿罗汉者。自身作证而自游乐。是谓第七之难也。
复次。如来不出现世。亦复不说法使至涅槃者。又此众生生在中国。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聪明高才。闻法则解。修行正见。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恶之报。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第八之难。非梵行所修行。是谓。比丘。有此八难。非梵行所修行。
于是。比丘。有一时节法。梵行人所修行。云何为一。于是。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国。世智辩聪。触物皆明。修行正见。亦能分别善恶之法。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八难非一类 令人不得道
如今现在前 世间不可遇
亦当学正法 亦莫失是处
追忆过去等 便生地狱中
于是断无欲 思惟于正法
久存于世间 而无断灭时
于是断无欲 思惟于正法
永断生死原 久存于世间
以得于人身 分别正真法
诸不得果者 必游八难处
今说有八难 佛法之要行
一难犹尚剧 如板浮大海
虽当离一难 然可有此理
设离一四谛 永离于正道
是故当专心 思惟于妙理
至诚听正法 便得无为处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远离八难之处。莫愿其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八大地狱。云何为八。一者还活地狱。二者黑绳地狱。三者等害地狱。四者涕哭地狱。五者大涕哭地狱。六者阿鼻地狱。七者炎地狱。八者大炎地狱。如是。比丘。八大地狱。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还活及黑绳 等害二涕哭
五逆阿鼻狱 炎大炎地狱
此名八地狱 其中不可处
皆由恶行本 十六隔子围
然彼铁狱上 为火之所烧
遍一由旬内 炽火极热盛
四城四门户 其间甚平整
又以铁作城 铁板覆其上
斯由众生罪报之缘。令彼众生受苦无量。肉血消尽。唯有骨存。以何等故。名为还活地狱。复有彼众生形体挺直。亦不动摇。为苦所逼。不能移转。形体以无肉血。是时。众生自相谓言。众生还活。还活。是时。彼众生便自还活。以此因缘。故名为还活地狱。
复以何因。名为黑绳地狱。然彼众生形体筋脉皆化为绳。以锯锯身。故名为黑绳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等害地狱。是时。彼众生集在一处。而枭其首。寻复还生。由此因缘。名为等害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涕哭地狱。然彼众生善本断灭。无毛发遗余在。在彼地狱中。受恼无量。于中称怨唤呼。声不断绝。由此因缘。名为涕哭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大涕哭地狱。然彼众生在地狱中。受无量苦痛。不可称计。于中唤呼.椎胸.自掴。同声唱[口*睪]。由此因缘。名为大涕哭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阿鼻地狱。然众生之类杀害父母。坏佛偷婆。斗乱众僧。习邪倒见。与邪见共相应。一切不可疗治。以是之故。名为阿鼻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炎地狱。然众生之类在彼狱中。形体烟出。皆融烂。故名为炎地狱。
复以何因缘。名为大炎地狱。然彼众生在此狱中。都不见罪人之遗余。是谓。比丘。由此因缘。名为八大地狱。
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其名优钵地狱.钵头地狱.拘牟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未曾有地狱.永无地狱.愚惑地狱.缩聚地狱.刀山地狱.汤火地狱.火山地狱.灰河地狱.荆棘地狱.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铁丸地狱。如是比十六隔子不可称量。使彼众生。生地狱中。
彼或有众生毁正见者。诽谤正法而远离之。命终之后皆生还活地狱中。诸有众生好喜杀生。便生黑绳地狱中。其有众生屠杀牛.羊及种种类。命终之后生等害地狱中。其有众生不与取。窃他物者。便生涕哭地狱中。其有众生常喜淫泆。有复妄语。命终之后生大涕哭地狱中。其有众生杀害父母。破坏神寺。斗乱圣众。诽谤圣人。习倒邪见。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中。其有众生。此间闻语。复传来至彼。设彼间闻。复传来至此。求人方便。彼人命终之后生炎地狱中。其有众生斗乱彼此。贪著他物。兴起悭疾。意怀犹豫。命终之后生大炎地狱中。其有众生造诸杂业。命终之后生十六隔子中。
是时。狱卒役彼众生。苦痛难量。或断手。或断脚。或断手脚。或截鼻。或断耳。或断耳鼻。或取材木押之。或以草著其腹。或取发悬之。或剥其皮。割其肉。或分为二分。或还缝合之。或取五刖之。或取火侧炙之。或融铁洒之。或五磔之。或长其身。或以利斧而枭其首。寻复还生。要当人中罪毕。然后乃生。是时。狱卒取彼众生。大椎碎其形体。或取脊脉剥之。复驱逐使上剑树。复驱使使下。是时。有铁嘴乌寻复食之。复取五系之。不得动转。寻复举著大镬汤中。加以铁叉而害其身。风吹其身。复还生如故。是时。狱卒复使众生上刀山.火山不令停住。其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人中所作罪毕。然后乃出。
是时。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复求入热灰地狱中受苦无量。复从中出。入逆刺地狱。其中风吹痛不可计。复从中出。入热屎地狱中。是时。热屎地狱中有濡细虫。啖彼骨肉。是时。众生不堪受苦痛。复移至剑树地狱。伤坏形体。痛不可忍。
是时。狱卒语彼众生曰。汝等为从何来。是时罪人报曰。我曹亦复不知为从何来。又问。为从何去。报曰。亦复不知当何所至。又问。今欲求何等。报曰。吾等极患饥渴。是时。狱卒以热铁丸著彼罪人口中。烧烂身体。痛不可堪。要当毕其罪本。然后乃命终。是时。罪人复还历经尔许地狱。于中受苦数千万岁。然后乃出。比丘当知。阎罗王便作是念。诸有众生身.口.意行恶。尽当受如是之罪。诸有众生身.口.意行善者。如是之比皆当生光音天。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者常欢喜 如彼光音天
智者常怀惧 犹如处地狱
是时比丘。闻阎罗王作是教令。我今何日当灭昔所作罪。于此命终得受人形。生中国之中。与善知识共会。父母笃信佛法。于如来众中得出家学道。于现法中得尽有漏成无漏。我今重苦汝。勤加用意。去离八难处。得生中国。与善知识相遇。得修梵行。所愿成果不失本誓。是故。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离八大地狱及十六隔子者。当求方便。修八正道。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毗舍离奈祇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渐渐复在人中游化。
是时。世尊还顾观毗舍离城。寻时便说此偈。
今观毗舍离 更后不复睹
亦复更不入 于是当别去
是时。毗舍离城中人民。闻说此偈。普怀愁忧。从世尊后。各各堕泪。自相谓曰。如来灭度将在不久。世间当失光明。
世尊告曰。止。止。诸人勿怀愁忧。应坏之物欲使不坏者。终无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证。亦复以四部之众。说此四事之教。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一法。一切行苦。是谓二法。一切行无我。是谓三法。涅槃为灭尽。是谓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来当取灭度。汝等当知。四法之本。普与一切众生而说其义。
尔时。世尊欲使毗舍离城人民还归。即化作大坑。如来将诸比丘众在彼岸。国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时。世尊即掷己钵在虚空中与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养此钵。亦当供养高才法师。长夜之中获福无量。是时。世尊与彼钵已。即时诣拘尸那竭国。
是时。拘尸那竭国人民五百余力士集在一处。各作此论。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后命终之时。名称远布。子孙共传。昔日拘尸那竭力士势叵及。
斯须。复作是念。当造立何功德。尔时。去拘尸那竭国不远有大方石。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我等当共竖之。尽其筋力。欲得竖立。而不克获。亦不动摇。何况能举乎。是时。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诸童子。欲何所施为。
时。诸童子白佛言。我向者各作此论。欲移此石。使世世称传其名。施功已来。乃经七日。然不能令此石移转。
佛告诸童子。卿等欲使如来竖此石乎。
童子报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当安此石。
是时。世尊以右手摩抆此石。举著左手中。掷著虚空中。是时。彼石乃至梵天上。
是时。拘尸那竭力士不见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见。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时当来阎浮利地上。
世尊告曰。我今当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设复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阎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来威神所感。正尔当还。
如来说此语已。是时彼石寻时还来。虚空之中雨诸天华若干百种。
是时。彼童子五百余人遥见石来。各各驰散。不安本处。佛告童子。勿怀恐惧。如来自当知时。
尔时。世尊舒左手遥接彼石。著右手中而竖之。是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虚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种种忧钵莲华。是时。五百童子皆叹未曾有。甚奇。甚特。如来威神实不可及。此石今长百二十步。广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处之。
是时。五百童子白佛言。如来以何力移动此石。为神足之力。为用智慧之力安处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复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安处此石。
诸童子白佛。不审如来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当与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当知。十骆驼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罗勒象力。又复十骆驼及一凡象力并迦罗勒象力。不如一鸠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骆驼.一凡象力。乃至鸠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复计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复计诸象之力。复不如一优钵象力也。复计尔许象之力。复不如一钵头摩象力也。复计挍尔许象力。复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复取计挍。复不如一香象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摩呵那极之力。复计挍之。复不如一那罗延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转轮圣王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阿维越致之力。复取计挍之。不如一补处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道树下坐菩萨之力。复取计挍之。复不如一如来父母遗体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处此石。
尔时。五百童子复白世尊言。如来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连。神足之中最为第一。尔时。共游在毗罗若竹园村中。尔时。国土至俭。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学士乞求难得。圣众羸瘦。气力虚竭。又复村中生民之类。皆怀饥色。无复聊赖。是时。大目犍连来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毗罗若极为饥俭。乞求无处。生民困悴。无复生路。我亦躬从如来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极为香美。唯愿世尊听许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啖之。又使圣众得充气力。
我尔时告目连曰。诸地中蠕动之虫。欲安处何所。目连白言。当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动之虫各安其所。我尔时复告目连曰。汝当有何心识欲反此地。目连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犹如力人反一树叶而无疑难也。我尔时复语目连曰。止。止。目连。不须反此地肥。所以然者。众生睹此当怀恐怖。衣毛皆竖。诸佛神寺亦当毁坏。是时。目连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听许圣众诣郁单曰乞食。
佛告目连。此大众中无神足者。当云何诣彼乞食。目连白佛言。其无神足者。我当接诣彼土。佛告目连。止。止。目连。何须圣众诣彼乞食。所以然者。将来之世亦当如是饥俭。乞求难得。人无颜色。尔时。诸长者婆罗门当语比丘言。汝等何不诣郁单越乞食。昔日释种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饥俭。皆共诣郁单曰乞食。而自存济。今日释迦弟子无有神足。亦无威神沙门之行。便轻易比丘。使彼长者居士。普怀憍慢之心。受罪无量。目连当知。以此因缘。诸比丘众不宜尽往诣彼乞食。
诸童子当知。目连神足其德如是。计目连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诸童子白佛言。如来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为第一。如大海水纵横八万四千由旬。水满其中。又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阎浮里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今取较之。以四大海水为墨。以须弥山为树皮。现阎浮地草木作笔。复使三千大千刹土人民尽能书。欲写舍利弗比丘智慧之业。然童子当知。四大海水墨.笔.人之渐渐命终。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尽。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计此舍利弗比丘。遍满三千大千刹土。无空缺处。欲比如来之智慧。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时。童子复白佛言。颇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诸力之上。何者是。所谓无常力是。今日如来夜半在双树间。为无常力所牵。当取灭度。
尔时。诸童子咸共堕泪。如来取灭度何其速哉。世丧眼目。
尔时。君茶罗系头比丘尼是婆罗陀长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闻世尊取灭度不久。然日数已尽。今宜可往至世尊所亲觐问讯。是时。彼比丘尼即出毗舍离城。往至世尊所。遥见如来径将诸比丘众及五百童子。欲诣双树间。
尔时。比丘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闻世尊取灭度将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来取灭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学道。又不果所愿。然世尊舍我灭度。唯愿说微妙之法。使果其愿。
世尊告曰。汝今当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复白佛言。实苦。世尊。实苦。如来。
世尊告曰。汝观何等义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如是。世尊。我观此义已。故言谓苦。
是时。比丘尼思惟义已。即于座上得三达智。是时。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见世尊取灭度。唯愿听许先取灭度。
是时。世尊默然可之。是时。比丘尼即从座起。礼世尊足。寻于佛前。身飞虚空。作十八变。或行.或坐.或复经行。身放烟火。踊没自由无所触碍。或出水火。遍满空中。是时。比丘尼作无央数之变已。即于无余涅槃界而取灭度。是时。当取灭度之日。八万天子得法眼清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谓君茶罗比丘尼是也。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使头北首。
对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双树间。与如来敷座。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讫。使头北首。宜知是时。
即时。世尊往彼树间。就所敷座。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有何因缘。如来敷座言头北向。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佛法当在北天竺。以此因缘故。使敷座北向。
是时。世尊分别三衣。尔时阿难白佛。以何等故。如来今日分别三衣。
佛告阿难。我以当来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别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别衣尔。
是时。世尊须臾之顷。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尔时。阿难复白佛言。复以何因缘。如来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时长处地狱。吞热铁丸。或食草木。长此四大。或作骡.驴.骆驼.象.马.猪.羊。或作饿鬼。长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来。以根力觉道成如来身。由此因缘故。口出五色光尔。
是时。须臾之间口出微妙之光。胜于前光。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复以何因缘。如来重出光胜于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过去诸佛世尊取灭度。遗法不久存于世。我复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来身者金刚之数。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许。流布世间。使将来之世。信乐檀越不见如来形像者。取供养之因。缘是福祐。当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艳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当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或复有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缘故。出斯光明尔。
是时。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叠。右胁著地。脚脚相累。是时。尊者阿难悲泣涕零。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未成道。为结所缚。然今世尊舍我灭度。当何恃怙。
是时。世尊知而告诸比丘曰。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诸比丘对曰。阿难比丘今在如来床后。悲号堕泪。不能自胜。又自考责。既不成道。又不断结使。然今世尊舍我涅槃。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止。止。阿难。无为愁忧。夫物处世。应当坏败。欲使不变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进。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当尽苦际。成无漏行。过去世时。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将来恒沙诸佛。亦当有此侍者如阿难比。转轮圣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于是。转轮圣王欲出国界时。人民见者。莫不喜悦。尔时。转轮圣王有所言教。其有闻者。靡不喜悦。闻其言教。乃无厌足。尔时。转轮圣王默然。正使人民见王默然。亦复欢喜。是谓。比丘。转轮圣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当知。阿难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为四。正使阿难比丘默然至大众中。其有见者。莫不喜悦。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语者。皆共欢喜。假使默然亦复如是。正使阿难比丘至四部众中。刹利.婆罗门众中。入国王.居士众中。皆悉欢悦。兴恭敬心。视无厌足。正使阿难比丘有所说者。其闻法教。受无厌足。是谓。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时。阿难白世尊曰。当云何与女人从事。然今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家家乞食。福度众生。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设相见莫与共语。设共语者。当专心意。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莫与女交通 亦莫共言语
有能远离者 则离于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