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附近有一处鲜为人知,且又在史料中存在750余年的老地名。在《富阳区地名志》(2017版)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杨横自己浦”这个古怪的地名引起了编辑组倪秋根和董仁青两位老师的注意。
富阳以人名命名地名极少,入志的仅有孙权路、达夫路、黄公望村、公望街和金根垄5个;其中孙权是帝王,郁达夫是文化名人,黄公望为著名画家,金根则是普通的老百姓(引《富阳区地名志》(2017版)综述)。这“杨横自己浦”不仅以“杨横”人名命名,还加上“自己”二字,确实罕见。倪秋根和董仁青两位老师在编纂过程中,也多次实地走访踏勘。
富阳大岭山东有环桥,环桥头为昔新民乡所在地,街市曾相当热闹。环桥南有村叫出门浦口,也有叫赤松浦口的。该村处于赤松溪汇入富春江北支江处,其西南有条堰直伸江中200余米。上面中间是水道,两边堰上长满芦苇等植物。这就是有千年历史的杨横自己浦。
大凡山溪河流汇入主河口有冲积扇,是沙石冲积下来形成,一般呈扇形。然赤松溪口冲积扇不是这样,不仅呈直条状,还向江中伸出老远。原来,是古代有个叫杨横的人改造过的。
赤松溪,古名凌皓水。是条典型的山溪,下雨时山水直流而下,留不住水。故无雨时基本上干枯,故在有关地图上标为季节河。所以古代劳动人民对此动透了脑筋。常常是在溪上筑堰,分段截流作田地灌溉。但苦了下游的农民,上水截流了我们怎办?那就向大江要水!但富春江是潮汐性河流,不仅涨潮退潮水位相差很大,大潮汛与小潮汛也是水位相差很大,同时还有个取水时间问题。这给从江中用水车取水带来极大麻烦。
杨横就住在这里,种田无水不行,如何解决取水灌溉问题呢?他想到了:利用潮水!他在赤松溪口,利用冲积扇上泥土沙石筑成一条伸向江中双堰,中间有浦,浦口截断。这样,潮涨时,江水灌满堰中水道,到潮退时,水就截留在浦中。这样,田中要灌溉时可随时在浦中取水。杨横聪明得很,他不是一味加高堰的高度,因为潮汐随日子高度不同。为了加大浦中蓄水量,就采用伸长浦道办法,至今尚可以看到浦道伸出江面达二百余米。
由于此浦是杨横自己修筑,所以这个浦有了个怪怪的名字:“杨横自己浦”,也许在河道命名中绝无仅有的,“自己”也有可能是“自给”,但已无从考证。宋之后,本地各志均有“杨横自己浦”之记载。宋咸淳四年(1268)《临安志》卷三十六载:“杨横自己浦,在春明里,地名黄浦桥。”明正统五年(1440)《富春志》卷三载:“杨横自己浦,在春明里,地名黄浦桥。其水无源随潮汐盈涸,不通舟楫。”;“凌皓村水,在春明里凌皓村,村口有水源可溉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阳县志》卷九载记载得更清楚:“【临安志】杨横自己浦,在春明里,地名黄浦桥。按即今之春明浦也。”;“凌皓之水,自殊尤而来,为皓村水,口源堰源杨横自己浦。自江堰而来,为杨横自已浦。”又云“杨横堰灌江口田”。
宋、明志书中所说之黄浦桥,就是今环桥。因为富阳方言中横、黄、环相混,如地名中:大青有黄蛇山,山旁有村横山下,即原黄(蛇)山下。春江有村横路头,因有东西向横路而名,但常写作环路头,横路与环路意思根本不一样。这个黄浦桥,在赤松溪口溪上,因“杨横自己浦”而名,本为“杨横浦桥”。后省“杨”为“横浦桥”。至宋《临安志》再转为“黄浦桥”。后数百上千年的演变,“黄浦桥”先变成“环浦桥”,至今去“浦”成为“环桥”。
目前北支江综合整治工程结合第19届亚运会皮划艇(静水)、赛艇项目比赛场馆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实施,将对北支江上下堵坝、北支江清障疏浚、沿岸堤防加固、上游过江通道建设、上下游水闸(船闸)建设、配水泵站建设、亚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两岸景观建设等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对此浦影响较大,虽然此浦早已不具灌溉功能,但作为水利工程遗存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珍贵的历史遗产,望有关部门宜以重视与保护。
随着旧城改造、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整村迁建、改建的情况增加,如何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其中成为新的课题。近日我区召开的2018年度第一次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会议上,提出使用老地名是对老地名最好保护的建议。其中有专家指出,以前的地名往往是很具体,指向性明确能告诉你在哪里;而现在的新地名,以为有文化又高雅,往往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特别房地产项目,更是越来越奇,越来越怪。
地名,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记录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等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如在建设过程造成整村迁建、另行安置的情况,不得不废止现有自然村名、自然实体名的,应组织有关专家充分考察、论证,避免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对废止的历史地名,应采取移植使用、载史造册、挂牌立碑等方式进行保护,以最大限度地记录并反映历史地名的相关信息。同时做好“老地名”复活工作,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古地名,尽可能地保证地名文化的原真性,传承优秀地名文化。
来源:区民政局
编辑:金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