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现在德云社特别团结,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站在后台口看...

郭德纲:现在德云社特别团结,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站在后台口看...

昊人物 内地男星 2017-02-12 21:33:26 397
 
 

郭德纲,天津红桥人,生于70年代。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班主。主持多档综艺节目,拍摄了大量影视作品,当下喜剧代表人物。



撰文 郑长宁




很多年前的一次活动,记者采访过郭德纲。那时他刚刚出名,走到哪里都有粉丝、媒体追着,前呼后拥似乎排场很大。很多记者都说,采访老郭很容易,只要你挑个“话头儿”,他就能跟你说一火车的话,并且口无遮拦,从中截出一句有争议的话来,就能成为转天的头条。他一点儿也不像其他明星大腕,说每一句话时都思前想后,唯恐说“走了嘴”。那时的老郭就是这个性格,台上如此,台下也如此。因为他的嘴快,的确得罪了不少人,惹来不少争议。

 

再次见到了老郭,是在天津卫视的节目录制现场。节目大约晚上9点多开录,他不到7点就来到了后台。老郭和他的搭档宁静都是独立的化妆间,虽说是独立的化妆间,其实就是用简易木板搭出的小隔断,面积有五六平方米大小。一些帮助他打理的工作人员进来之后,小小的化妆间立刻拥挤了起来。有朋友和他开玩笑说:“郭老师,您这么大的腕儿了,工作条件也这么艰苦?”他呵呵一笑:“不是什么腕儿,也没多大能耐,就是一说相声的,能有块地界儿准备上场就可以了。”


 

老郭说,他有个习惯,不管是现场演出还是录制节目,都要早早提前到场,这样他心里踏实。他认为,过去老话讲,戏比天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不少人说,郭德纲脑子反应快,主持节目时很幽默,话能跟得上,录节目根本就不用准备。对于这种说法他并不认可,他觉得主持风格可能和他的相声语言有些关系,更重要的要在录制节目之前,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关于节目的每一个环节是什么,每一位演员的特点是什么都得要研究,你主持节目时说话的分寸、如何拿捏等等,都要提前准备,这也体现了演员的专业素质。主持人可以幽默,也可以诙谐,但是不能把台上演员的风头给压过了,如果在舞台上光显摆你一个人,那就不是一个好的主持人。”

 

郭德纲认为,不管做哪行哪业,都得要认真,只有认真了,下功夫了,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也才能让人满意,说相声是这个道理,主持节目是这个道理,做人也是这个道理。

 

老郭的晚餐也是在化妆间吃的,饭菜很简单,是他的助理在影棚的食堂买来的。几位工作人员和他一起,围着一张小桌子吃饭,有说有笑,跟一家人一样。他说,他对的生活要求很简单,饭能吃饱就行,每次录制节目时都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大家说说笑笑,气氛也好,很放松,对于录制节目也有好处。

 

忽然发现,40岁的郭德纲似乎变了,如果走在大街上对面碰见他,就像遇到了久未见面的邻居家老大哥,跟谁都笑着打招呼,跟谁都爱说一声“谢谢”,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儿明星的架子。虽然和记者聊起天儿来依然滔滔不绝,但是他聊的话题中更愿意多谈一谈对于文化的思考,对于生活的感悟。也许就像他说的,人到中年,遇到事情就要多琢磨琢磨,多思考思考,这也许是郭德纲40岁以后的人生收获吧。



愿意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事情

相声最起码要教人学好


记者:40岁以后的心态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郭德纲:30岁之前,我什么都不信。虽然说谈不上狂妄吧,但最起码来说好像所谓的很有主见。年纪越来越大了,很多东西愿意从头再想一遍。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想法,8岁的孩子和81岁的老人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现在我可以说脾气也绵下来了,好多事情愿意换一种方法处理,也愿意多思考,更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些事情。可能还是那句老话,人老奸马老滑,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变化。

 

记者:这好像和您以前的性格不太一样。


郭德纲:我们现在好好地过日子,好好地说相声,后边还这么多人了。我觉得这挺好,而且我真是觉得我有责任感,不管是从社会角度看,还是从德云社的发展上看。当初我跑野台子跑惯了,我师父侯耀文先生在世时说过一句话,郭德纲一路坎坷,无人扶持,步步血泪走过来,他势必要疾恶如仇。回过头来再看,老话说得对,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现在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了,再看这些事情,我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做了,而且慢慢岁数也大了,不能老冲动。

 

记者:有些观众说,郭德纲现在台上不骂人了,没意思。


郭德纲:您听的不是愤青相声,我三分钟的快乐,您美得跟什么似的,我们整个团队可能就没有了,那您还会觉得有意思吗?整个德云社连学员、演员、厨师等,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加起来,包括他们的亲属,1000多人,我要为这些人负责。抛开这些小的不说,就像我们这些所谓的公众人物,站在那儿说话,老百姓都看着呢,我们不敢说自己是圣人,不敢说高台教化,最起码劝人向善,教人学好,嘴里得有站岗的。



我自己认为称得上手艺的

就是相声,其他都是谋生


记者:十几年走过来,如今如何看待相声事业?


郭德纲:我也没有别的手艺,我也没有别的爱好,我自己认为,称得上手艺的就是相声,其他的都是谋生。有段时间没辙了,做编剧、写戏,跟人家一起做栏目,我还带着人家拍过纪录片,我都干过。那只是谋生的手段,拿那些来养活着我说相声。正是由于这份兴趣,让我热爱相声一直到了今天。

 

记者:很多人也一直在争论,郭德纲的相声除了笑,还能给观众带来什么?


郭德纲:相声是可以教育人的,艺术作品都能教育人,能给人带来快感,能让人从中悟出什么东西来。我当时有一些话可能没有说得特别明白,让人有了误解。老话说,劝人向善,教人学好,寓教于乐。我们这个专业是这么讲的,要在他乐完之后有些反思,而且这些东西是观众自发的。我们不是说要站在多高的一个位置上,让观众如何如何,我去教育你必须要如何如何,这样做就违背了艺术的初衷。现场2000人其中有20个人明白了,嗳,他说得有道理,说回去之后我要注意。这件事应该是观众自觉自愿,而并非是我一上台就拿着枪指着台下的观众说,你们必须要如何如何,这样做就很残酷了。

 

记者:您觉得当下的相声算得上繁荣吗?


郭德纲:总体来说,现状不是特别乐观。传统曲艺不管是说唱还是各种节目,也包括相声,就是虚假繁荣。艺人最高境界就是卖艺,你要是卖不了艺,你说别的都没用,观众为了你这门艺术,值不值得花十块钱坐那里听你?这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他为你连十块钱都舍不得花,再说其他的就没有意义了。你再跟他讲美学,讲人性,讲道德,都没用。他觉得你连十块钱、五块钱都不值,花钱就上当,在这个情况下,再谈艺术就是玩笑了。



慈不掌兵善不理财就是我

德云社一切都是围绕相声


记者:德云社在进入平稳发展期之前,为什么会经历那么多风雨?


郭德纲:早先是这样的,你演出费是多少钱,定好了,一周演多少场,拿这个钱一乘就行了。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是“大锅饭”,反正你演得怎么样,也是这个钱,我上去说10分钟,是挣这个钱,我上去干50分钟,挣的也是这个钱。有时候我还得从家里拿钱,有些人不好好干,人浮于事,给你糊弄。有一次会计说,您从家里拿35万来,这个月咱不够开支的。我说,这不行啊,我演了一个月演上百场,最后倒添35万,凭什么啊?现在德云社分成了不同的演出队,占据不同的剧场,演出队一周一倒换剧场,根据实际的业务水平来决定收入,好了就多分。举个例子,你挣10块钱一场,那你卖票卖得好了,可能这场你挣30块钱,这就是你能耐的问题。不行的话,大家一起背黑锅。

 

记者:后台还是要和谐。


郭德纲:现在德云社特别团结,业务上都上进。早先,有些个演员,就是我们比较有身份的演员,他往后台一进门,所有的人就散了,他坐在那儿逮谁骂谁,他得表示他有身份。虽然说一起成长起来的弟兄,他觉得他有腕儿,他拿谁都当他亲儿子似的,这就不行了。现在进后台看,大家都在一起,这个说,师哥你看这个怎么说这个怎么演,我站在后台的门口看着特别欣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德云社了。

 

记者:德云社会发展成一个大规模的企业吗?


郭德纲:我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有人说我这个人有时办事心慈面软,这没有办法,慈不掌兵善不理财,说的就是我。所以说到现在,德云社的一切还都是围绕着相声来的,你让我成为一个世界几百强,你给我几百个亿,我上哪儿花去?这也是个事儿。



记者:除了说相声,做节目,这几年您和德云社也做了不少慈善公益事业。


郭德纲:老话说得好,穷人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有钱人在深山老林拿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大英雄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住不“饥、寒、穷”三个字,英雄至此何必英雄呢,又何况说相声呢?当年,我求道无门时就想过,我要是有钱了,我得管管别人,全管管不过来,眼前儿的、够得着的可以管管,所以到了2005年我们商演市场不错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做点儿好事?从那开始,我们经常为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捐款,钱也不多,也就是10万、20万的这么给吧,包括汶川、舟曲等受灾地区,我也记不住。

 

记者:做慈善想过回报吗?


郭德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假如说你捐款的目的就是为了天下人都知道你,你就别干这事儿,费那个劲干嘛?所以说,这钱给了就给了,我也没往心里去。德云社有一个口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我提倡的,把这“善”字搁在心里边,别张扬,没意思。


台下我是一个特别闷的人

年轻要学礼义廉耻孝悌忠信


记者:生活中的您和舞台上的您一样吗?


郭德纲:好多人都说郭德纲特别外向,你看的是我在台上,舞台下我是一个特别闷的人,我爱干的事就是看书写字。把我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你不要来打扰我最好,我在书房看书,如果边儿上坐着一个人我就觉得别扭。我就这么一个人,也不善于交际,不会聊天,不管多有身份的人,多有实力的人,说想见个面,我都觉得我很难跟人家打交道。我是这么一个人,比如咱们哥几个熟,坐在一桌吃饭,这还行,哗,来一企业家坐在这儿,我站起来就得走,我一分钟都坐不了。我这人有“各色”的地方,我也在调整自己,我不能让社会来适应我,我得适应社会。

 

记者:如何让年轻人喜爱传统艺术呢?


郭德纲:我跟家里的孩子说的是要多看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年轻人就是要多看书,上下五千年,这些个书你都看了一遍,很多的道理其实在书里写得特别明白。我觉得看书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可以让年轻人了解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很多的传统,包括做人的基本准则,都在书里面。过去有人说这些都是封建礼教,现在来看,你说天地君亲师,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尊敬?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些都是年轻人必须要学的。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点,这是传统文化的基础。


 

记者:对郭麒麟有哪些要求?


郭德纲:我也没指着他能如何如何,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上学,其实是因为自私,你拿着四个文凭坐在屋里了,哪怕是饿死了,他出去跟街坊们一说,我们有文凭,他心里踏实了。我和朋友聊天也说,我就是希望孩子快乐就好。在国外,孩子跟家长说,我想在家里学,那就可以在家里学,政府还会给家长开一证明,证明家长有能力在家里教孩子,孩子可以不用上学。当然,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样,我跟郭麒麟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多看书,看书会教会你一切。

 

记者:您现在每天还保持阅读吗?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书?


郭德纲:我也没有别的爱好,也就是看看书什么的,找我认识的瞧呗。读书我觉得没法向人推荐,读书都是自己的爱好。比如我最近又读了一遍《明史》,我挺爱《明史》《清史》的,前两天有视频网站和我聊天,他们说能不能录一个郭德纲说《明史》?我说如果有时间,我还是愿意讲的,这么多专家都讲了,你们也看看一个说相声的艺人,从我这世俗的角度、草根的角度怎么看待整个大明帝国。人到中年才发现,有很多东西我觉得特别值得再学习一遍,就拿《明史》来说,很多事情拿到今天来看,都会让人很感慨。





“昊人物”原创文章

来自《天津日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