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饼披萨,吉他琵琶——中西乐器交融史(中)

大饼披萨,吉他琵琶——中西乐器交融史(中)

御凰品冰岛 欧美男星 2018-10-29 10:01:47 511

随着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诞生,为丝路沿线带来了多国家多民族的音乐回旋。犍陀罗、萨桑、波斯等国家的文脉在丝绸之路上交融,产生的音乐荡气回肠、源远流长。中国为何有流传后世的曲颈琵琶,西班牙又为何会有吉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问题,却有同一个答案:因为中亚有乌德琴。

历史的车轮由汉入晋,又碾压过十六国与南北朝的峥嵘岁月。城头的王旗变幻莫测,而人们对直颈琵琶的热爱却日久弥坚。大约是源出游牧民族的缘故,直径琵琶在北朝更受到推崇。无论是前赵后赵、前秦后燕,还是拓跋北魏、北齐、北周的统治者大都对弹奏琵琶乐此不疲,以致北齐时会有汉族士大夫,让自己的儿子抛开诗书典籍,一心一意学习鲜卑语和琵琶,打算以此为跻身仕途的捷径。

象牙柄乌德琴

就在直径琵琶如日中天时,沿着驼铃悠悠的丝路,一种新的乐器传入中国并最终改变了中国弦乐的面貌,它的名字叫作“乌德”。

乌德琴面上的浓郁阿拉伯气息

说到“乌德”琴,大部分国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在中东地区却实在是大名鼎鼎。乌德琴(阿拉伯语عود、波斯语بربط、希腊语ούτι)阿拉伯语原意为“木头”琴,是中东、北非乃至中亚地区极为流行的一种传统拨弦乐器,号称“中东乐器之王”。

公元前3世纪 埃及 弹乌德琴人物残件

乌德琴被认为是欧洲琉特琴和胡琵琶的前身。由于现代吉他延自琉特琴之一种类,是以乌德琴也被视为吉他之祖。中亚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伊拉克、叙利亚、阿塞拜疆的传统音乐里乌德琴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国家如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乐器之一。

公元2-5世纪 埃及 乌德琴残器

这种乐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上帝赐于亚当之子该隐的后裔制造乐器的本领,结果图巴尔(Tubal)发明了鼓、蒂拉尔(Dilal)发明了竖琴而拉马克(Lamak)发明了乌德琴。根据考古发掘,至今最早的乌德琴形象出自伊拉克南部,是乌鲁克文化(Uruk period,公元前4000年到前3100年)时期的一只圆筒印章,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图像中一位端坐船头的女性正用右手弹奏乌德琴。

6-7世纪 印度 弹乌德琴的女神雕像

乌德琴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域出现多次,在非洲,古埃及的第十八王朝开始就已发现乌德琴的踪迹,以及各种乌德琴的变体。这些例子在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泥板(Clay tablet)及莎草纸上都可看到。

传统的波斯乐队

古代的突厥人也有相似的乐器,叫火不思,这种乐器被认为有神奇的力量,依照一些突厥人建立的碑之碑铭记载,在突厥的军乐队中有使用,之后欧洲军队也有使用此乐器。不过今日土耳其人用的乌德琴与阿拉伯的乌德琴,在造型及弹奏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而亚美尼亚及希腊地区沿用土耳其的乌德琴和音调。

12-13世纪 伊朗 孔雀绿釉瓷碗 内绘弹乌德琴女子和听众

其后,乌德琴及其变体的踪迹在地中海及中东地区的古代文明中都有发现。大约在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4年--651年)时期,波斯制琴大使巴尔巴德(Barbat)对乌德琴的形制加以改进并创造了多种特定的曲式,使乌德琴一举成为波斯拨弦乐器的主力。萨珊宫廷和军队,每逢出征、凯旋等重大仪式必会演奏乌德琴曲。

孔雀绿釉瓷碗

同样是在萨珊波斯王朝时期,在其最伟大的国王“不朽的灵魂”库思老一世(Khosrau IAnushirvan)统治下的黄金时代。据说那是公元570年4月21日的夜晚,一道炫目的光芒从天而降,一场剧烈的地震席卷整个中东,底格里斯河为之断流。世界上所有的偶像都在那一夜崩裂了,波斯祅教(拜火教)千年不熄的圣火突然熄灭了。

孔雀绿釉瓷碗

惊恐万状的祭司们经过推算后宣称,一位“圣人”已经降世,他将是最后的先知,邪恶的终结者。而也恰恰是在这一夜,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在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贫苦小商人阿卜杜拉的家中,一个遗腹子男孩诞生了,家人们为他起名为穆罕默德。

孔雀绿釉瓷碗

当时的自然没有任何人会留意到这样一个贫儿的生死,然而仅仅几十年后,“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大名就震撼了全世界。无数“真主的圣战者”高呼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的口号,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横扫了东起阿富汗西达大西洋的“半个世界”,貌似强大的萨珊波斯帝国也几乎在一瞬间就为伊斯兰所征服。

孔雀绿釉瓷碗

但历史恰恰如此,正如之前和此后无数杀入文明地区的“野蛮民族”一样,军事上征服了波斯的阿拉伯人却在文化上为波斯人所征服,如饥似渴地融入到灿烂的波斯文明之中。他们很快就将波斯乌德琴与阿拉伯传统乐器结合,最终定型为阿拉伯乌德琴并流传至今。

1533 小汉斯·霍尔拜因《使节》中的琉特琴

今天的乌德琴小巧玲珑,适合乐者斜抱在怀中演奏。琴颈不直,而是向后弯曲45到90度,这一点显示出它与现代琵琶的亲缘关系。乌德琴有11条弦,其中10条弦中被分成5组双弦,最下面的第11条弦单独存在。乌德琴与它的“亲戚”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用拨子而非手指来演奏的。乌德琴的拨子一般比食指稍长,传统上由老鹰的羽毛及龟壳制作。

《弹琉特琴的女子》

乌德琴曲折委婉,富有浪漫色彩和飘逸诗意的音色深受阿拉伯勇士们的青睐,在极短时间内就风靡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同时,它又和谐地同新兴的阿拉伯诗歌艺术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中世纪阿拉伯诗人们的必备之物,一起上演了无数美妙而香艳的浪漫故事。

1596年 德国 琉特琴

相传倭马亚王朝时期的“情诗大王”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尔就是弹奏乌德的高手,他经常混迹在朝觐的队伍中,用自己的歌声和诗句挑逗往来的女眷,只搅得众人心神不宁,连祈祷仪式都被迫中断;半神话式的抒情诗人盖斯·伊本·穆拉瓦哈疯狂地迷恋一位叫作莱伊拉的姑娘,整日在山谷和旷野中吟唱她的美丽无双直至死亡,凄美的故事诞生了两句著名阿拉伯谚语“每个男子都有自己的莱伊拉”“每个莱伊拉都有自己的有情人”。

1596年 德国 琉特琴 正面

也门的诗人瓦达哈在大庭广众之下手弹乌德琴,高唱自己的长诗,公开向哈里发韦立德一世的妻子倾诉爱慕。哈里发万分尴尬且怒火中烧,但“信徒们的长官”毕竟不同于专制的君王,于是韦立德偷偷派人给诗人送去了一大笔钱请其闭嘴。谁成想瓦达哈收了钱财后在下一个聚礼日仍旧依然故我。最终,浪漫的诗人以生命为自己的大胆付出了代价。

1596年 德国 琉特琴 背面

随着阿拉伯人踏上了漫长的西征之路,流传于整个西亚和北非,在当代阿拉伯音乐中仍占据着核心地位。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之后,伊比利亚半岛成为乌德琴的制作中心,这种乐器强烈影响了法国的吟游诗人,在中世纪晚期顺利传入欧洲,发展为琉特琴(Lute)。

1596年 德国 琉特琴 局部

欧洲人在保留乌德琴梨形琴身和曲颈的同时,在琴颈上划定品位以便准确定音,不断增加对弦以增强音域,最终达到14组对弦。琉特琴与欧洲的乐手们一起见证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鼎盛,意大利琉特大师米兰的弗兰西斯科以其行云流水的琴声与同时代的建筑巨匠米开朗基罗并称为“Il Divino”,形容其音乐如有天助。

1596年 德国 琉特琴 局部

音乐家们在琉特琴基础上订立了“文艺复兴调弦”和“巴洛克调弦”法,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影响如此巨大,以致现代音乐分类将包括古典吉他、中国琵琶在内的此类乐器统称为“琉特琴族”(LUTE)。

1906年 吉他与两个曼陀铃组合琴

文艺复兴以后,琉特琴族在欧洲继续不断发展。意大利南部的民间音乐家在琉特琴的基础上演化出一种极为小巧别致的拨弦乐器,因其形状酷似“杏仁”而得名为“曼陀铃(mandolino)”,而这其中又以拿波里曼陀铃最为著名。

弹奏曼陀铃的尼古拉斯凯奇

今天的曼陀铃大小与小提琴相仿,8根琴弦,背部隆起成半圆,琴头后仰,琴颈有品,其声音如银铃般清脆,美妙动听,韵味悠扬。2001年由尼古拉斯·凯奇和佩内洛普·克鲁兹主演的电影《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CaptainCorelli's Mandolin)在全球热映,在宁静的爱琴海边,男主角弹起自己的叮咚的曼陀铃,和着如水银般泄地的月光,唱起“格拉齐雅之歌”,一时多少人怦然心动。

1800年 意大利 象牙装饰吉他

最晚在12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有了两种称为吉他的乐器,一种是摩尔人改良过的摩尔吉他‎‎,以阿拉伯语称为“قيثارة”,一种是它从西西里传入意大利发展来的变体,称为“cithara”。这两种琴在基督教的收复失地运动中融合起来,到14世纪就统称为吉他(guitar),而且拥有了那种标志性的葫芦形共鸣箱。

1800年 意大利 象牙装饰吉他 背面

而琉特琴在西班牙更加发扬光大,在其基础上诞生了“古典吉他”,这种乐器简单易学,从巴洛克时代流行于整个欧洲,最终有了种类丰富的现代吉他。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被成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乐器。

1800年 意大利 象牙装饰吉他 局部

吉他是琉特琴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乌德琴成功”西行“的标志。而当阿拉伯人的“木头”向东前行,又会为东方的音乐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前文链接:
大饼披萨,吉他琵琶——中西乐器交融史(上)


文字:御凰品冰岛采集编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