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秧歌戏《山里的女人》受欢迎

朔州秧歌戏《山里的女人》受欢迎

朔州新闻网 港台男星 2017-02-14 18:16:53 374

  连日来,朔州市民们扶老携幼会聚在朔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欣赏朔城大秧歌剧团现代秧歌戏《山里的女人》,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州秧歌戏带来的文化年味。

  记者采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福

  《山里的女人》剧照

  晚上七点半,距离大秧歌剧团的现代戏《山里的女人》演出还有半个小时,朔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出后台正在准备演出的年轻演员张涛穿着一件校服与其他演员对词。

  《山里的女人》剧照

  晚上八点,能容纳800人的大礼堂内人潮涌动,观众络绎不绝地赶来看戏,一楼座位已座无虚席,人们开始涌向二楼看台。此时舞台两边上的音响里广播着“朔州大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晋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天晚上我们带给大家的是《山里的女人》……”

  谢银花与演员张涛扮演的母子

  《山里的女人》讲述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村妇女寒梅,凭着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温暖的家。最终,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终于走出困境的感人故事。团长谢银花说“这出戏排了2个多月,这一直都没闲下来,自去年腊月二十九休息完了年初三就开始演出。那几天我们排练老师们也在说我们的山里女人能不能去‘中南海’北京唱去,因为我们这戏是精准扶贫这方面的戏,紧扣主题,进京演的信心很足。”

  主演谢银花与扮演儿子的年轻演员丁新贺在剧中

  80多名大秧歌剧团新老艺人齐上场,演出现场时而爆发出雷鸣掌声,时而又催人泪下,很多市民都说,这是大秧歌这些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表演。两个小时演出,剧团的每一位演员没有一个演员在场下休息,不是搬道具就是帮助整理道具。

  主演谢银花在剧中

  演出结束,众热烈地掌声中,大家走上舞台向观众鞠躬谢幕。

  《山里的女人》剧照

  当晚天气虽冷,但戏迷们热情高涨。有的年轻人陪着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观看,有的戏迷没有座位一站几个小时。

  《山里的女人》剧照

  “说实话八零后对大秧歌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最初的印象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有大秧歌的演出,街坊邻居都出来看,我觉得挺有意思还能听懂,在寒冬腊月这么冷的天演出非常的辛苦。”市民小高说。

  《山里的女人》剧照

  朔州秧歌戏是由民间歌舞演变而来,直接脱胎于“土滩秧歌”。  2006年,朔州秧歌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秧歌戏《山里的女人》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朔州秧歌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原大秧歌剧团团长张福一直在后台默默的关注着演出。

  《山里的女人》剧照

  “我看是真正体现了一个山里人的生活状况,咱们这个大秧歌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剧种,它虽然是一个秧歌,全国各地的秧歌很多,我认为我们的秧歌是秧歌小剧种中间一个大剧种,就是国粹京剧能演什么戏我们这个剧种也能演什么戏。我们根据群众的需要、演出单位的要求,你们要求啥,我们尽量给你演出啥。”张福说。

(文/图   崔小林 李小龙)

朔州新闻网:把朔州介绍给世界!

商务合作、技术支持:15513331202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