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郑吉雄著《周易阶梯》出版暨康达维序、自序

【新书】郑吉雄著《周易阶梯》出版暨康达维序、自序

儒家網 欧美男星 2019-02-25 16:34:38 636

《周易阶梯》

郑吉雄著

ISBN:978-7-5325-9072-8/ B.1086

小16开,318面,软精装,繁体横排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2月,定价68元

 

【作者介绍】


郑吉雄,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史讲座教授,曾任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课程发展),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院欧洲汉学讲座,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学人,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学系访问学者,台湾教育部“学术追求卓越计划”第一期子计划主持人,香港政府大学教资会RAE 2014人文领域委员。曾访问亚洲及欧美多所著名大学。


研究领域包括《周易》、中国思想史、经典诠释学、清代学术思想史、东亚儒学及文献学等,有《易图象与易诠释》《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周易玄义诠解》等多种专著及专业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

 

【内容简介】


《周易》历来号称难读,作者作为易学名家,本着普及的目标和客观平实的态度,把《周易》放下神坛,当作一部普通人可以阅读并且能读懂的“书”来对待。


本书是作者在现代学术框架和条件下对《周易》及其经传体系进行剖析和整合,专门为普通读者撰写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周易》读物,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持论平实,言简意赅,共分十二章,涉及《周易》经传的方方面面:


《周易》“经”“传”的文献形式和架构;读《易》方法;出土《周易》文献;“经”与“传”的义理和哲学;“筮法”和《易》的义理;《易》学重要观念;《周易》在近世全球化的历程,近代欧、美、日、韩《易》学成就的梗概。


最后附录三种,一为英文序言;二为作者重新校勘标点《周易》经传白文,代表了作者对于《周易》经传本身的理解;三为特意为初学者所撰之《推荐书目》,公允而精审地评介现当代易学研究著作18种,作为指引门径,登堂入室之用。

 

【目录】


康达维(David R.Knechtges)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本书宗旨;为什么读《周易》;诠释之环;主观与客观;反身而诚;静观自得

 

第二章 《周易》名义、作者与年代

《周易》名义;《周易》与占筮;《周易》作者;《周易》年代;《周易》的渊源;孔子和《易》的关系——《周易》的经典化

 

第三章 《周易》“经”的内容

爻;卦;卦名;爻题;卦辞;爻辞;占辞吉凶统计;卦序;六十四卦的编辑形式;卦爻辞系统性表达抽象意义;卦爻辞多政治军事论述;《周易》“经”与“传”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 《易传》综述

《易传》的作者和年代;《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第五章 阅读《周易》的方法

综观六十四卦;阅读“爻”及“爻位”;阅读“内卦、外卦”;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阅读卦名;阅读卦辞、爻辞

 

第六章 出土《周易》文献综述

数字卦;湖北王家台秦简《归藏》;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残简;清华简筮简;汉石经《周易》残石残字;马王堆帛书《周易》;阜阳双古堆汉简

 

第七章 卦爻辞的义理

《周易》尚阳;相反相成;贵己;初、终循环,与时更革;尚中、中行;君子具备的智慧;卦爻辞与天文、历法

 

第八章 《易传》哲学

《易传》哲学和儒、道哲学的区别;太和;本体论、辩证法和《易传》哲学;主变;尚“阳”;时行

 

第九章 《周易》筮法

卜筮源流:《周易》以前;《周易》筮法;《系辞上传》原文;朱熹《周易本义•筮仪》;筮仪解释

 

第十章 象数、图书概说

认识“象”;由“具象”到“抽象”;认识“数”;数字的世界观;象数学说的评价;阅读图书的方法;卦数、卦位、卦变图;宇宙论图;天人相感图;“宇宙论图”解;道教内丹学诸图解;“河图、洛书”解;“卦位”、“先天、后天”解;“太极图”解

 

第十一章 《周易》重要概念解释

经卦、别卦;纯卦;卦象;爻象;卦位;卦德;小大;吝;咎;悔;厉;有孚;贞悔;贞卦悔卦;悔亡;志行;中、中正;六子卦;时、时义、时行;往来;贵贱;当位;正位;上下;上下应;上下敌应;刚柔接;乘刚;中行;消息;十二消息卦;卦气;卦气值日;六日七分;互体;错综;天根;月窟;两派六宗

 

第十二章 《周易》全球化:回顾与前瞻

传教士与心理学家:欧洲《易》学基础;日本:近代疑古思潮下的《周易》研究;朝鲜的《周易》研究:从心性到事功;瑰丽多姿的北美《周易》研究;《周易》研究的前瞻:翻译、宗教、历史、文化

 

附录一 康维达教授序英文版

附录二 《周易》卦爻辞附《彖传》、《象传》、《文言传》

附录三 推荐参考书目

 

【序】


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

美国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

 

无论就中国或就全世界而言,《周易》(或《易经》)都是拥有最浩瀚研究成果的中国传统经典。


正如司马富(Richard J. Smith)准确地指出,这部经典在中国文化中居核心位置,其影响跨越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也及于政治社会及庶民生活。


每一个精神文明传统中的思想家都能够从《易》的语言、喻意和形象思维中撷取英华,获得启发。尽管《周易》广为人类接受,它却一点也不容易阅读或理解。


它的语言晦涩,意义时常随不同解释而变化。也由此可见,郑教授这部新书实是一盏明灯,照亮了这部中国传统核心经典的入门途径。


作者谦逊地将本书题为《周易阶梯》,它其实远不止于“导读”,而是对这部经典的综合性介绍,包括它的源起、作者、内容、传注,尤其是“经”与“传”的关系。


由于郑教授治《易》有年,他在这部分内容凸显了对文本深邃的理解。即使他的写作仅止于第一至四章,已足以为《易》学作出辉煌的贡献,然而他所致力的远不止于此。


第五章“阅读《周易》的方法”为研读这部经典提出了一套清晰而扼要的指引。这些指引不但对初学者深具启发,对于像我这样的《易》学研究者亦不例外。


近几十年来地不爱宝,大量出土《周易》文献涌现。在本书第六章,郑教授各种出土文献一一提供简明清晰的介绍,尽管他原本并非从事考古一类上古研究者,仍在这一特别艰难的领域表现了杰出的学术鋭见。


郑教授素以中国思想史研究著称,这使得接下来第七、八章特别重要。第七章“卦爻辞的义理”援引证据,说明近代以来被广泛视为占筮之辞的卦辞和爻辞,其实藴含了哲学概念。他的解读值得《周易》的行家认真考虑。


讨论“《易传》哲学”的第八章,则完全展现了郑教授作一位思想史家与哲学家的才华。


虽然他承认《易传》藴含儒家、道家和阴阳家思想,却也窥见《易传》本身就是一套独特的《易》的哲学,这也是本书的创见,奠基于作者多年详尽的研究成果,足以让本书突出于众多介绍《周易》的著作。


郑教授在本书第九章首先讨论“龟”、“筮”源流,接着参考了《系辞传》和朱熹《周易本义·筮法》,为读者展示了一套关于《周易》筮法的简易明晰的综合讲解。结尾则参考《易学启蒙》等著作,说明了筮法变爻的考虑与原则。


象数、图书在《易》学史上向称难治,而郑教授在《易》学界正是这两个课题的权威。他早在2004年即已发表了《易图象与易诠释》。在本书第十章,他一一疏解了晦涩难解的象数和图书系统,引导读者掌握阅读传统河图、洛书、太极图的有效方法。无论《易》学专门研究者抑或一般读者,当会发现本章的价值。


在第十一章,郑教授解释了《周易》基本名词概念,诸如经卦、别卦、纯卦、卦象、爻象等,以及咎、悔、厉、时义、时行,和关乎“爻位”的正中、中正、当位、正位、上下、互体等专有名词。这些信息,对于初入《易》学之门的读者尤其有帮助。


郑教授是当今世上少数能深入掌握《周易》在中国域外全球各地受容情形的学者之一。在本书的终章“ 《周易》全球化:回顾与前瞻”,他盱衡了《周易》在欧洲、日本、朝鲜(韩国)和北美传播与研究的大局,全面而深入地考察评价了学者的研究、翻译,以及文化影响。


唯一较少详细论及的课题是《周易》在西方文学、艺术、音乐的普及化影响。举例而言,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曾撰写题为“Para una Version del I King”(For a version of the Yijing)的诗作。


1952年作曲家John Cage(1912—1992)创作钢琴独奏曲Music ofChanges。不久,Jackson Mac Low(1922—2004)在1960 年为戏剧TheMarrying Maiden: A Play of Changes 写了乐曲TheMarrying Maiden


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歌手Bob Dylan亦深受《周易》启发。至于日本,在18世纪著名艺术家浦上玉堂(1745—1820)已创作了“山涧读《易》图”的绘画,描绘一位士人在层峦下的草堂读《易》。


郑教授在本书终章讨论到的卫德明(Hellmut Wilhelm,1905—1990)教授是20世纪初《易》学界领袖群伦的大师,也是引导我学习这部伟大经典的导师。


我真希望卫德明老师仍然健在,得以阅读郑教授的新书。我相信他一定会深受启发,也会认可本书的主要论点。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教授精湛的古典诗歌写作技艺,本书的可读性也反映了他的散文之美。


2018 年3 月23 日书于

美国波特兰奥勒岗

 

 

【自序】

 

不少从事学术研究、但对《周易》不熟悉而有兴趣的朋侪,曾向我表示盼望有一部深入浅出,介绍《周易》的综合读物。我希望这部给初学者的书,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本书共分十二章。“绪论”和作者、年代等简介之后,第三、四章先介绍“经”和“传”的文献形式和架构,因为经、传就是《周易》文本的主体。


接着第五章介绍读《易》方法,在《易》学的迷宫中,为读者提供一些路标指示。出土《易》文献为《易》学传统开拓视野,所以第六章谈出土《周易》文献。


第七、八章分别讲述“经”与“传”的义理和哲学。受20世纪初疑古思潮的影响,百年来絶大部分《易》学家都将“经”视为没有义理的占筮记録,“传”才是义理的源头。


事实上“经”是王朝典册,以自然哲理铺陈政治哲学;“传”则沿此两大方向全面发挥。经之与传,正如父母和子女,有基因血缘的关系,故论《易传》哲理,不可能截然与经文切割。


第九章介绍“筮法”,《周易》有神道设教之效,故可用于占筮,但自容肇祖(1897—1994)撰《占卜的源流》,将《周易》筮法与后世占术混为一谈, 产生不良影响,至今未已。所以讲清楚筮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书介绍《易》的义理不少,但象数、图书,属专门之学,初学者易入歧途,因此也设立了第十章加以介绍,以求周延。


第十一章介绍《易》学重要观念,让初学者易于掌握。第十二章综论《周易》在近世全球化的历程,提供一个宏观的视野,让读者能掌握近代欧、美、日、韩《易》学成就的梗概。


《周易》一书盛行于古今,多出于读者的需要。以占筮的眼光看它,它就是占筮工具书;以管理学的眼光对待,它就是管理学的渊薮;以哲理的眼光视之,它就是哲学的经典。


就像一面明镜,这部经典常依阅读者内心的想象,呈现出某种面貌。于是上下三千年,东西十万里,治《易》者众,言人人殊,各执一端,难以究诘。《华严经旨归·显经义第七》说“因陀罗网”云:如帝释殿,天珠网覆,珠既明彻,互相影现;所现之影,还能现影,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周易》一经,在世情观照下变幻多端,光影递相熠耀,能融会贯通者如凤毛麟角,正如庄子(周,约前369—前286)曾言“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窃自惭学殖荒落,绠短汲深,倘此一小书能于初学者之登堂,有微末之助,已属万幸!


本书承康达维(David R. Knecthges)教授赐序,深感荣宠,谨此致谢。康老师是我1994年赴美国西雅图访学华盛顿大学时的导师,华大荣休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剑桥《中华文明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英文版主编,以英译《昭明文选》及辞赋学鸣世,《易》学则师承卫德明(Hellmut Wilhelm) 教授。


承老师厚爱,当年我是西雅图Bellevue老师府上的常客。老师和我分享他与卫德明教授的照片以及师生故事点滴的一幕幕,至今难忘。


初稿完成后,曾奉寄王庆节、司马富(Richard J. Smith)、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韩子奇(Hon Tze-ki)、关子尹等几位前辈老友审阅。承惠赐卓见,片言只字,弥足珍贵,谨此致谢。


《系辞传》云“吉人之辞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者倘能体会本书未尽明言的意义,是所至盼。


郑吉雄书于香港大围名城寓庐

2018年2 月28日




责任编辑:慊思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