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四字熟语」,像「我乐苦多」、「人间失格」等等。「一期一会」是说难得一面,世当珍惜。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这座城市,所以珍惜每次邂逅。
与高中同学结伴到日本。四人在香港机场勉强睡了一晚,飞到日本。
似乎与每一座城市的第一次相见都是隔着车窗。在关西机场坐上JR,我便好奇地往窗外张望。耳机里流淌着岸部真明的「流行的云」,大片大片的房屋从车窗外飞驰而过。
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楼,全是低矮的民宅。房屋的线条简洁明了,门低而宽,二楼再开几扇大大的窗,有闲情的人家或许会在窗外弄个小阳台,可以在上面一个人发呆。
日本的轨道交通很发达,地上有JR线,地下也有地铁线。难怪不少日本人对列车有特别的情怀。
民宿在一个幽静的社区里。路两边每隔几十米就有一根电线杆,抬头可以看见织网般的电线交错。没有路灯,倒是在电线杆上装了盏灯。路上遇见巡逻的警察,骑着自行车在小巷内穿梭,别有风趣。
到日本便感叹日本国民素质之高,整天将「苏米马森」和「阿里嘎多」挂在嘴边。从公交下车时司机会向每位乘客说「阿里嘎多」,结账时店员也向你说「阿里嘎多」。行人还没走到斑马线,转弯的车辆就已经停下来等候,后边的车辆排成一队,也没有人鸣喇叭催促。
听说日本人没有让座的习惯,不过有老人上车时我们还是起身。被让座的老人好像很惊讶,向我们说了一大堆话,大概是感谢的意思吧,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只好报以微笑。临走时她又向我们鞠躬,还塞了几个糖果给我们。
日本社区里的道路狭窄,有很多只容一车的单行道。民宿老板开车接我们,前边有一对老夫妻从车上卸东西。其实也就等了不过五分钟,但老人向我们鞠了好几个躬。
中国称自己为「礼仪之邦」,我想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
公园里的孩子
大阪城公园
天保山摩天轮
玩到晚上才回来。虽然才九点多,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红色的交通灯在黑夜中闪烁。
我和陈某出去吃夜宵。十月到三月正是河豚肥美的季节,于是来到社区边上的一家河豚料理。没想到店员说今天是日曜日,马上就要停止营业了。
日本人不说星期几,用「七曜」代替。土日月火水木金分别对应周六到周五。
扫兴而归。快到民宿时遇见一家还在营业的店,门口挂着个大红灯笼,写着居酒屋三个大字。
在一个社区里一定可以找到三样东西:24小时便利店、饮料贩卖机、居酒屋。
于是推门而入。店里很小,有个正在做菜的欧巴桑和两个喝东西的欧吉桑。
墙上挂着菜单,只能看懂几个字。日本菜单上,豚是猪,猪则指山猪、野猪。鸟指鸡,海老指虾,亲子则指鸡加蛋。
丼就是盖饭。日本饮食贵得吓人,若要省钱,可以考虑吃便利店、拉面或牛丼。
若在菜名边上有个並,是例牌。上字则是上等的意思。
老板娘说了什么也没听懂,只好说OK,OK。她就给我们上了一份大阪烧,一份炒面。
大阪烧上抹了厚厚一层酱汁,再撒上柴鱼屑,是浓浓的关西风味。
炒面配上用梅汁腌渍的红姜丝,酸酸甜甜的,可开胃。
这次去日本带了移动wifi,自带翻译功能。对着它说中文它就能翻译成日语念出来,日语同理。
一旁的大叔向我们开口,我们就拿出这家伙翻译。店里的五人靠着这个翻译器你一言我一语,倒也有趣。
可乐喝完,又要了一杯啤酒。几口下肚,大叔才告诉我日本的法定饮酒年龄是二十岁。
「日本对喝酒肇事的人罚的轻」,大叔笑着说,「毕竟警察法官也都爱酒」。
游完大阪后来到京都。京都把首都的位置让与东京,东京近代化突飞猛进,把江户破坏殆尽,而京都重视历史遗产和景观,成了有名的古都。
在京都,随处可见神社与寺庙。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宗教场所,祭祀的「神体」不尽相同,比如伏见稻荷神社祭祀狐狸,北野天满宫祭祀学问之神,安井神社则祭祀分手之神。
寺庙属佛教,大殿里有佛像,寺院后院有坟墓。
祭拜方式也不相同。神社门口立着鸟居,在鸟居前鞠一躬,从鸟居左侧或右侧进入,正中间是神明的通道。过了鸟居就说明你来到神域。鸟居边上有水池,在此洗手漱口。
明治神宫里的鸟居是日本最大的鸟居,用来自台湾的1500年的桧木建成
《艺妓回忆录》里的场景,取自伏见稻荷神社的千本鸟居
到拜殿前,摇一摇挂着风铃的麻绳,往善款箱里扔点零钱,拍两下手,双手合十祈祷。
神社里的树上可能会绑着注连绳,代表圣洁之物的界限。拜殿前面的架子上挂着绘马,寄托着人们的心愿。
清水寺建在音羽山的断崖上,用来祭祀的舞台由139根巨大的柱子支撑,悬在12公尺的高空。没用一根钉子,完全以木构造的巧妙力矩达到平衡,令人称奇。
因为清水舞台的险峻,日本人表示下定决心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说「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来」。
清水寺里还有个地主神社,可以占卜感情。日本人把日元写作円(yuan),本来结婚叫「缘谈」,后来没钱免谈,就叫「円谈」,生动形象。
清水寺附近产一种陶瓷,叫清水烧。它已经不在日用品的范围,而属于工艺品。价格嘛…反正与我无「缘」。
金阁寺以贴满金箔的寺庙为名。日本人对金箔喜爱有加,在很多食物里会加金箔,比如巧克力、茶水,相信吃金箔可以长寿。更有甚者,在化妆品里加金箔,往自己脸上贴金。
龙安寺则因为枯山水吸引许多游客来访。枯山水以砂石为水,以石块作山。寥寥数笔,却有很深的意味。枯山水前坐了一排观赏的人,晚辈没有慧根,不知有几位参出禅味?
晚上去了一家以和牛为主要食材的怀石料理餐厅。脱鞋入门,穿过狭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和室。身后就是一片枯山水,不知何处传来三味线的声音。
和牛肉的脂肪是大理石一般的纹理,就算是生吃也没有腥味,略微炙烤则香味扑鼻。把切成薄片的牛肉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入口即化。
第二天,慕名来到二条附近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一保堂茶铺,体验日本茶道。
日本茶几乎全是绿茶,最普通的是「煎茶」,最便宜算是「番茶」,也就是晚茶、粗茶。「玄米茶」是在茶叶中混入炒熟的玄米,冲泡时有股玄米的香味。最高级的茶是「玉露」。
玉露中最好的叫「天下一」。冲泡玉露要用低温水,水温高了茶就会有苦味。把滚水冲进第一个杯,再转第二个、第三个,转入第四个杯子时大约在六十度左右,可以倒进「急须」,即茶壶。
第一泡等八十秒就可以喝,要把茶水倒尽,不可留于壶内。金黄碧绿的茶水流入白色瓷杯中,夹着零星的茶沫,闻起来有股海苔的香味。入口一点也不涩,隐约有股甜味,味道和之前喝过的任何茶都不一样,含有大量茶酚,异常美味。
日本人泡茶时,若碰到茶柱在茶壶内竖起,表示好运当头。有个日本中学生特地就这个现象进行研究,发表了成果,闻名全国。
那是迷信罢?不过,相信自己有好运,总好过认为自己倒霉。
日本还有一道风味,叫茶泡饭。把茶水或汤汁倒在白米饭上,佐以小菜。夏天缺乏食欲时茶泡饭是最佳选择,居酒屋中有售各种各样的茶泡饭。京都人如果对客人说,「吃一碗茶泡饭再走吧」,其实是逐客之意。
京都有着徐缓的坡度,往北是上行,往南是下行。如何分辨南北?骑自行车能体会到,把小球放在路面上也能分辨,在十字路口小便也能分得清。最好的办法,还是打开谷歌地图。
每次旅游都会带上一本书,这次带了《京都人生》。其实这不是一本旅游导览,不过夹杂了作者很多私藏。按照书中推荐,来到「新福菜馆」,尝一尝地道的京都拉面。
日本的拉面有很多流派。京都拉面汤头加了酱油,呈黑色,口味较咸,本地人习惯拉面配炒饭。
京都是一座矛盾的城市。
圣与俗并存,朴素与艳丽同在。僧人与艺妓出没在同一片土地。一个剃着光头,身着世上最深的颜色,另一个的和服上有最鲜艳的色泽。
在京都,随处可见穿和服的女子
京都像是踩高跷一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古风古韵的建筑和霓虹灯并存。小巷里某个人家门前挂着昏黄的灯,社区的一隅藏着寺庙,市中心抬头就能看见显眼的京都塔。
在中国,见了太多的古城新建,乡村改造,才明白要让一座城市发展很难,要让一座城市保持原样则更难。
日本人很懂得欣赏阴翳的美。
譬如说他们的食具,漆器。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里讲到:漆碗的妙就在当人们打开碗盖凑到嘴边,凝视幽深的碗底,面对容器的颜色难以分辨汤汁,它悄然凝滞的样子,在凝视的瞬间,其心情难以描述。这是陶瓷餐具难以带来的用餐体验。
又如,日本人吃寿司时,芥末习惯放在寿司里,而不是挤到酱油碟里,保持酱油乌黑的色泽。
建筑上,房子尽量都用黄色的灯光,就算是白天,也要在房子边上种几株树,留下树荫。在我看来,白炽灯驱逐了黑暗,而黄色的灯光更加柔和,模糊了光与暗的界限。你看的清轮廓,却看不清细节,利用阴影在有限的空间里达到无限的韵味。
冬季去日本不能错过北海道。神户飞北海道,这次坐的几班航空都不提供飞机餐,日本机场吃的倒是不少。
在登别入住百余年历史的第一泷本馆,为了他家的温泉。听说北海道的猴子天冷时会跑下山泡温泉。在酒店附近的山上看见一只麋鹿在冰天雪地里嚼着叶子,说不定山上还真有猴子。
白色的烟雾是山中温泉的蒸汽
兴奋的孩子们玩起了滑雪
换上浴衣,泡一壶茶,喝完后就结伴去泡汤。
泡汤前先要洗净身子,一丝不挂的进入温泉池,只带一条浸了冷水的毛巾敷在额头上。
室内的池子花样百出,泡热了身子就去室外的,日本人称之为「露天风吕」。
一出门,漫天飞雪,冰凉的雪落到身子上即刻融化,快哉。
白色的蒸汽升腾入夜空中,就像墨汁在清水中慢慢晕染开。然后蒸汽又化为雪花,重新落下。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跑到北海道来泡温泉。
忽然背上一凉,原来陈某从池子边抓了一团雪球扔到我身上。
还可以叫一杯「雪见酒」助兴。「雪见」,即赏雪。京都祇园边上有条「花见小路」,即赏花。如果食物名称里有个「月见」,倒不是指赏月。比如「月见荞麦面」就是在荞麦面上打了一个生鸡蛋。如果把蛋黄看作月亮,理解为赏月似乎也说得通。
情人节那天,四个人跑去札幌的白色恋人巧克力工厂。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女学生,在零下十度的天气里还能穿着制服短裙。
早上起来,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日本人称作「牡丹雪」。
这雪有多厚呢?这其实是一把椅子
雪字在日文的组合很优美。
「雪明道」是夜间借雪光照亮了路。
「雪折」,树枝积雪折断。
「雪国」,多雪的地方。
「雪叩」,敲到木屐齿上的雪。
「雪达摩」,即雪人。
在日本随处可见乌鸦和鸽
飞机降落在羽田机场,我们来到东京。碰巧卢某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在东京,真是他乡遇故知。
当晚与他一起吃晚餐,然后去了东京天空树。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还是因为《龙族》里的绘梨衣…
天空树上的夜景
每个人心中的东京都是不一样的吧,于是四个人在第二天分头行动。
街头涂鸦
1
明明是周六,社区里的小学生却还要跑步
2
上野公园的一角,一位老人在弹吉他
我不是二次元,看的动漫实在少。在从浅草寺到明治神宫的地铁上,我忽然心血来潮地想来一次「你的名字」的圣地巡礼。在三叶和泷相遇的贺须神社拍了几张照,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雪。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晚上在银座溜达。这片地方之前是个铸币厂,所以叫银座,GINZA. 溜达叫BURABURA, 夜游银座,便是GINBURA.
在银座逛街,倒没有什么购物欲望,主要在欣赏各位名建筑师设计的奢侈品店面。
然后去了新宿,偶遇隈研吾大师的作品。
新宿有名的地方是歌舞伎町。日本战败后这里是一片被焚烧的原野,众人发起都市复兴计划,要在这里建一条为艺术而艺术的繁华街,摒除一切色情玩意儿,只可惜名字虽然好听,目的却没达到。这里可以看见不少「无料案内所」。
「无料」,免费意,「案内」,引导意,合在一起却不是这么简单
即将离开东京,去筑地市场吃了一顿寿司。严格来讲,有饭的应该叫做「NIGIRI」,没有饭、只吃鱼生的,叫做「TSUMAMI」。凡是叫「寿司SUSHI」或「NIIGIRI」的都是以两块为单位。
这家寿司店叫做「筑地寿司清 新店」,边上还有一个「筑地寿司清 本家」。
日本很多店名冠以「本家」、「元祖」的名号,说明自己是总店、老大。
店家为了吸引顾客,会在很多商品上面写上「限定」二字,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比如可口可乐,就出了不同城市的限量款,同行的郑某到每个城市都要搜集当地限定的可乐瓶。
这家店的食材很新鲜,味道中规中矩。金枪鱼甘甜软糯,海胆也是一点腥味也没有。隔壁座的女顾客把一尾虾放进嘴里时,虾还在跳,吓得她赶紧吐出来。
十天的日本之旅结束,在回国的飞机上也读完了《京都人生》,其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观察、品味陌生的城市,重要的是了解那里的生活,光是转悠该城市的“著名景点”是没用的。带一本旅游指南,“按图索骥”,这只是对自己预先怀有的印象做重新确认而已。不会有任何发现。也就是说,特意去那个地方的意义没了。要认识一个城市,其实最好是步行,最好是在步行的时候偶然遇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