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文完成于2016年10月1日。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过:“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今生成为学士几无可能,但这笔还是要强操一操的。
——前记
这是我决定写作以来的第一篇文章,又值国庆时分,闲话还是要说上几句的。我曾自诩为热爱历史的人,当然只是针对中国历史而言,从小到大看过了许多的历史剧,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曾经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不时地在脑中琢磨、回味,前段时间又看了以前的一部老电话剧《西施》,故而引发了我的思考,决定来说一说喜剧、悲剧与历史正剧。
喜剧难演,悲剧难拍,历史正剧难得“不歪”,故搞喜剧需要智慧,拍悲剧需要勇气,至于弄历史正剧,那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欢乐喜剧人》里郭德纲有一句台词——搞笑,我们是认真的。所有的喜剧演员包括星爷周星驰,他们的创造都是极其认真的,一丝不苟,只有在这种“严肃”端正的态度之下,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搞笑”作品。一个喜剧本子创作好几个月,挖空心思找包袱,寻笑点,反复雕刻然后排练出来,主创人员都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可以说喜剧算得上是最难的艺术形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逗一笑,台下备煎熬。所以喜剧演员往往抑郁,越是顶级的喜剧大师,越是容易抑郁,卓别林如是。
喜剧最考验演员的毅力与智慧,没有智慧,喜剧便成空壳;没有毅力,喜剧容易夭折。只有拥有智慧并坚持创作出来,呈现到观众眼前,才能引起观众共鸣,为之一乐。
如今喜剧节目大受欢迎,原因在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压力过大,苦处过多,便自然生出来图乐心理,寄情于喜剧这种艺术形式减压,暂别痛苦,暂忘烦恼,付之“呵呵”,这是喜剧最明显的用处,但它最大的功德在于让观众笑过之后心中隐隐生出一种悲凉,甚至嘴上微笑着,心中早已埋下了“哭泣”的种子,让人笑着去发觉悲痛,这正是喜剧背后的魅力。
当今,喜剧若不能快速逗人一乐,便没有市场。比之于喜剧,悲剧却是挖掘出事物的悲痛来,明显摆在人的眼前,悲痛“横陈”,让人直视、感受。
我看的那部九十年代的电视剧《西施》应该说就是一部悲剧。它既刻画了勾践的隐忍复仇之志,又很好地揭露了勾践人性中的贪婪好色与暴戾。实言之,我看完之后觉得甚至可以用道貌岸然、伪君子、阴谋家这样的词来形容勾践,倒是夫差显得真性情多了。卧薪尝胆(且不论其真实性)也罢,三千越甲吞吴也罢,最终的功业也只化作一句“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了,而我也对伍子胥临死前那悲凉的眼神记忆深刻。故事竟然是以勾践灭吴,西施跳崖这样的结局来收场的,而不是传说中的西施与范蠡共泛西湖,成一段人间佳话。这的确有点出乎我意料,我认为导演这样拍是经过一番思考与斟酌的,因为传说毕竟是传说,撕开传说的温馨,直逼历史的无情,把悲痛掏出来,置于眼前,更能让人有感而发,喟然长叹。
为什么不拍一个大团圆结局呢?人世间已经这样苦了,为什么不去营造美好一点的、浪漫一点的东西呢?面对这样的质疑声,导演仍然将故事以悲剧展现出来,当然是需要勇气的。观众期待大团圆也没什么不对,只不过对于史实而言,悲剧更容易植入人心,更容易让人“以史为鉴”,因为历史的本质是残酷的,与美好无缘。
每当我想了解感受历史时,我就去找以前的历史剧来看,因为我始终觉得以前的剧拍得古香古色的,很有味道,记得几年前看的一部《大唐诗圣》就是这样,里面苍黄的画面感让我至今不忘。现在技术比以前发达多了,但拍出来的历史剧比以前的味道也少多了,至于所谓的历史正剧,那味道就变得更淡了。
我心目中首推的历史正剧要数《走向共和》了,目前正在重温这部剧,趁着练字的时候。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晚清时代的趋势,确属难得的精品,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瑕疵,但和其它剧比起来,已经好太多了。
以前觉得陈道明演的《康熙王朝》是一部历史正剧,但斯琴高娃的一句“我孝庄……”就足以将正剧拉偏了,虽然它情节很丰富,相反《走向共和》中的“慈禧”却是可以自称的,因为慈禧是徽号(生前所加尊号),而非谥号(死后总结功过的评语)。
还有一部《贞观之治》,注意是《贞观之治》而不是《贞观长歌》,几年前看过,感觉还不错,据说里面的许多地方都是经过考证的,我知识浅薄,没有发现其中考证的痕迹,只清楚地记得魏徵好吃菠菜的情节。
拍一部历史正剧更是难上加难,中国的历史实在是过于悠久,文明实在是过于博大,要想拍出来的正剧不歪,导演、编剧、制作团队的学识水平与严谨态度都不可或缺,鉴于水平所限,态度所阙,市场所囿,名副其实的历史正剧会越来越少。正如书法会越来越没落一样,这是很痛心却无可奈何的事。
行文至此,能想到的,我都已经写了,只好搁笔了。已经丑时,该歇息了,幸好明天不用上班,且自道一声晚安。
问曰:“郑择,你忘记为学之事了吗?”
答曰:“为学之事,在于读书,在于习字,在于作文。在下不敢忘!”
——后记
ps:最近碰到有人说我幼稚甚至sb,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这样的文章是一个幼稚甚至sb的人能写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