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的留学史

杨澜的留学史

佛山中侨海外移民留学 内地女星 2016-05-31 17:41:01 161

  近日,各大公众号都在写关于杨澜的《留学改变了我的世界》事迹,她提到辛苦一直贯穿着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但她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让她在国际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回首过往,杨澜认为当时这种创造性的行为,为她的一生积蓄了最为珍贵的财富。她说:“总是要产生一些新的价值,那才是人生的快乐。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红遍中国的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26岁的时候,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虽然如此,但这段生活给杨澜带来的收获要远远比磨难多。她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更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

   

杨澜与儿子十八年一次的轮回

    2014年秋天,我送儿子到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新轮回的开始。1996年,我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

    随着儿子来到这片土地上求学,我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虽然这个原点在时空的走廊里已前行了18年。

    时光流转,看着儿子轻身走上求知路,我想起的却是自己留学时的两大包行李,里面放着锅、被子、褥子、枕头……那时候父母觉得在美国什么都贵,我也很少会有机会回国探亲,于是就把冬天、夏天的衣服,生活起居的物品能带的全都一下带到了美国。

         那时候,即使我在国内已经工作了4年,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但在国外打长途电话仍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此我基本都是靠写信维系着与家里人的交流,为了不让信件超重,通常我还会把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这些当然无法跟现在的沟通方式相比,如今我和儿子已经可以自由地视频通话或通过微信等方式随时联系。


痛苦并快乐着的留学生活



    

     那时候我学习的心气特别高,第一个学期就选了六门课来上,当时我其实只要选到四门课的量就已经足够了,结果选了这么多课,可把我自己累得够呛。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我最多的,也只有宿舍管道里不时会溜达出来的老鼠。有时候,我猛

一回头,甚至会跟老鼠来个四目相对。

     当时认识的一位师哥给我留下了一台286的电脑,那也是我接触电脑的开始。这台机器已经很老旧,经常有罢工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当我写了一大堆论文,而又没来得及保存的时候,突然的死机,常会让我急得半夜里大哭一场。哭完了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爬起来,含着眼泪再从头写起。

    “辛苦”二字,应该是一直贯穿着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但我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让我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就是美国的脱口秀节目。我有幸也见到了克朗凯特丹·拉瑟芭芭拉·沃尔特斯等很多美国新闻界、主播界的顶尖人物。

      当时我就在想: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任何一档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带有主持人鲜明个性印记的高端访谈节目,这也许就是我的机会。

      所以在毕业前夕,我就开始转型做了节目制作人,和上海的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后来的52期《杨澜视线》。在这个节目中,我首次采访了基辛格克朗凯特等名人,还和费翔做了第一个面向中国观众的、关于百老汇的专题电视纪录片,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杨澜视线》节目照



路越走越远,勿忘初衷

     离美前夕,我作为制作人和CBS共同制作了一部关于中美中学教育对比的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


《2000年那一班》

          我更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说出中国观众的心声;更想见证的事情,就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性的巨变

            我作为一个媒体人,不管自己的平台有多大,最终立足的根本其实还是我和观众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那种共同的情感记忆和内心归属。

      回国后,我先去了香港的凤凰卫视,并在1998年开创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高端访谈栏目——《杨澜工作室》。记得第一期的采访嘉宾是陈逸飞,第二期便是张瑞敏。直到今天,承袭《杨澜工作室》的《杨澜访谈录》,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对慈善和公益开展



    在留学后的任何一个人生阶段,我的事业发展都和自己的国际化视野被打开有关。

    通过在传媒行业的工作,我开始接触到了全球的公益和慈善领域,并对公益和慈善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会有这份兴趣,也和我当年在人生转折阶段,得到正大集团及谢国民先生的公益基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006年,我和先生在香港成立阳光文化基金会,致力于做慈善文化的交流。2007年开始阳光文化基金会资助了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做公益领导人的培训项目,前后培训了四百多人,这些人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领军人物。自2002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起,我也始终在呼吁尽快修订中国的慈善法,以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快速和良性发展。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杨澜回国发展,十余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视野中。

   通过杨澜的留学经历,小编想送给今后的留学生们一句话: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宽度。人生多舛,在这流浪的旅途中,会碰上无比奇异的人和事,但就算双脚磨起无数水疱,嘴唇干裂,连衣服都破败不堪了,又如何呢?比起这一路上的奇遇,比起曾经饮过的甘泉曾经赠予你干粮的贵人、曾陪伴你走过最坎坷路途的伴侣,那些创痛又算得上什么呢。加油!!!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