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谝戏】只愿君心似我心――观陕西省京剧院《雷雨》

【看戏谝戏】只愿君心似我心――观陕西省京剧院《雷雨》

看戏谝戏 内地男星 2017-02-19 13:45:24 147

剧情简介:周朴园诱骗了女仆侍萍,并生下两子,后因娶有钱门第的小姐,把产后三天的侍萍赶出了家门,侍萍含泪抱着小儿子投河自尽。周朴园则娶年仅十七岁的蘩漪为妻。蘩漪不满他的冷酷与专横,和小她七岁的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虚假如父,厌倦了这种关系后,便转而追求四凤,殊不知四凤恰是他同母异父之妹,原来当年侍萍投河遇救,嫁鲁贵,生女四凤。 雷雨之夜,周萍与四凤私会被鲁大海撞见,侍萍让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窥知一切的蘩漪欲愤难耐,令人锁上大门,叫出周朴园,当众揭开一切,四凤、周萍相继自杀,暗恋四凤的周冲同时触电身亡……(内容来自网络)

只愿君心似我心 

——观陕西省京剧院《雷雨》   

  还是敬重陕京!

  说实话,单单从那几天的上座率就能窥得京剧在陕西的境况。我们应当体谅身在大西北的这些京剧演员,他们很不易,但他们仍旧在坚守,这一点值得我们十足的敬重!虽然这版《雷雨》还是显得有那么一点粗糙,这受制于很多个方面的因素,但看得出来陕京很用心,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单单从演员阵容来看,陕京就投入了自己的最强配备。而且,不同于《铜牛记》、《风雨老腔》等剧目,《雷雨》没有外援,但效果不比那两部差甚至还要更好。喜欢赵冬红的繁漪,这也是这版《雷雨》着力刻画的人物。程派的唱腔用得恰如其分,深沉忧郁而又坚定铿锵,很符合繁漪的人设,彼时的她,内心的那种空虚,情感的那种沉痛,人格分裂一般,程派的味道,唱出来空灵而顿郁,展示这种情感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而且不同于话剧,戏曲舞台上,心里独白是必要甚至必须的,展示出来也不像话剧可能会有些别扭。从鲁家回来时雨夜狂奔中的那段独白加的很好,她在呐喊,她在抗争,她的情绪已经几近崩溃而又怨念颇深,那一段独白显得可怜而又可恨,很好地突出了她身上的悲剧色彩。赵冬红完成的很好,出来的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还有在鲁家那场三人对唱,怎一个愁字了得,每个人的心思都是可怜的,都是可哀的。唯有一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吧!

   其他的演员中,杨伟兰的表现是惊艳的,虽然年纪不大,但看得出功力不错,第二天和康万生唱《狸猫》也又一次印证了,李派的功夫是比较好的,表演比较大方,唱着金声玉振,但相较于她的传统戏,现代戏的还是稍有些稚嫩;马力克的周萍,演得也很规矩,就是感觉周萍那种纠结的感觉有是有,还是有些不足吧;李素萍的四凤是见功夫的,与她的年纪挂不上钩;明大珠的鲁贵,删减以后戏少了很多,但看得出是精明又阴险,是老戏骨的范儿;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给我的感觉有点儿不对工。


   这部戏在各个方面也值得说道。有几个细节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在鲁家那场打斗戏,大海一掌把周萍挡着的凳子劈为两半,虽有些抗日神剧的意思,但呈现出来还是比较惊喜;戏的音乐比较好,是京剧味儿,又有新意,节奏比较快,唱腔设计很出彩,程派青衣、荀派花旦、李派老旦、杨派老生的戏,都比较有味道;舞美上,虽然我们不提倡大制作,但要说的是,作为大资本家,周家的陈设寒酸了,要说的是这个戏的那块儿幕布,那个动画做得实在不敢恭维,但好的一点是,与一些戏不同,这块儿幕布剧中是有作用的,前后烘托人物效果很好,朦朦胧胧的,给全剧蒙上一层昏暗的薄雾和暗纱,蛮有些意境。


   说到《雷雨》,这里边势必牵涉到一个话剧戏曲改编的问题。前一阵的《狗儿爷涅磐》虽然取得了交口称赞,但实际上它的本土化还是差了些。作为陕京这版《雷雨》,处理还是比较好的,该删减、该处理、该归置的都比较干净,比如那把枪的来源,从鲁大海抢来的,变为周家人的,省去了很多戏,但也不突兀,这是比较好的。相较话剧,节奏加快了很多,很多唱代替了说,全剧演下来两个小时出头,也适合现代观戏节奏。但要说的是,这个戏后头稍有些烂尾,后头对那个“你妈”的处理把原剧那种误会性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平了,不勾人。没有话剧那种令人惊诧、令人叫绝的感觉了。但最后那点儿,其中有一个点把矛盾显化了,就是四凤和周冲的死,直接展示在了舞台上,甚至还加上了一道看得见的电流,虽然在戏曲舞台稍有些奇怪,但舞台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像话剧改编不仅有中国话剧,外国话剧改编本土化问题更为突出,像《浮士德》、《夫的人》、《王子复仇记》这些移植戏,探索是有益的,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这部戏,主题探讨的已经很多了。无可否认它的艺术性、思想性、讽刺性都是惊人的。即就是今天看来,这部戏仍然是无可逾越的经典。当然,我们也碰到过很多对这部戏的挑战,比如那句“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兄妹”,这样的调侃是可怕的。之前杨立新来西安就解释了那次“《雷雨》学生专场遭哄笑”事件,这说明我们对经典的传承链条出现了断裂。是《雷雨》过时了吗?可能还不是,我们的戏剧人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了。杨立新说那次是他唯一一次谢幕没有鞠躬,这是戏剧人的风骨,我想他的内心是期盼经典为大众认知的,也应当如此!新编也好,改编也罢,传承是必须的是基本,是台阶,只愿君心似我心!最后,还是得向陕京致敬!希望陕京能像甘肃一样,也能出一位马少敏来!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看戏谝戏”,与我们一同领略戏剧之美】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