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的影响力证明了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但杰克逊的艺术 —— 就像许多黑人艺术家 —— 依然没有完全得到应有的尊重。
去世后,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仍在娱乐大众。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广受好评的“迈克尔·杰克逊‘不朽’世界巡演”(Michael Jackson Immortal World Tour)在北美纵横,《欢乐合唱团》(Glee)的杰克逊主题特辑使该节目的收视率猛涨了16%,并赢得该季的最高音乐销量,就连麦当娜(Madonna)的“超级碗”(Super Bowl)中场演出在杰克逊首创的辉煌面前都相形见绌。
但杰克逊的遗产中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部分:他作为非裔美国艺术家在这个依旧饱受种族隔离、(对黑人留有)老印象或压根没印象的圈子里扮演的先锋角色。
杰克逊从未对自己的志向抱有顾虑,他想成为最棒的。当他大获成功的《疯狂》(Off The Wall)专辑(在1981年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黑人专辑)不受格莱美(Grammy)奖待见时,这激发了杰克逊更强的斗志。他的下一张《颤栗》(Thriller)专辑成为了音乐史上所有种族所有艺术家中最畅销的专辑,还赢得了创纪录的7项格莱美大奖,打破了电台电视上的种族界限,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在全世界的可能性。
在批评声(主要是白人的)中,怀疑和猜忌日益增加。“他大大改变了格局,不会很快就被轻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85年预言,“他肯定抓住了中奖机会,在蒙特卡罗(Monte Carlo)赌场输了个精光的人根本比不上迈克尔。”
鲍德温证实了自己的预言。杰克逊的智力、种族、性向、外表、行为遭到了排山倒海的奚落,就连他的成功和雄心也被评论家拿来作为他缺乏艺术严肃性的证据。评论家常常把他的作品描述成“心机重”、“油滑”和“肤浅”。像是戴夫·马什(Dave Marsh)、格雷尔·马科斯(Greil Marcus)之类的权威摇滚评论家更是荒唐地无视杰克逊,说这个首屈一指的流行音乐天才的影响是商业重于文化。他们说,“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和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挑战并重塑了社会,而杰克逊只是卖唱片和娱乐大众。
这种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没啥好奇怪的。对黑人艺术家(和黑人风格)缺乏实质、深度和意义的无视就像美国的历史一样漫长,这种谎言就像吟游诗人的诗歌。这是一种对精神(关于传统圣歌)、对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对五六十年代的R&B乐、对七十年代的放克(Funk)和迪斯科(Disco)乐、八九十年代(直至今天)的嘻哈乐的常见批评。文化卫道士不仅没有立刻发现这些新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合理性,反而忽视或贬低这些先锋的非裔美国男男女女的成就。在白人评论家看来,“爵士音乐之王”不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而是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摇摆音乐之王”不是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而是本尼·古得曼(Benny Goodman);“摇滚音乐之王”不是查克·贝瑞(Chuck Berry)或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而是“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考虑到白人自我加冕的历史,就不难理解媒体提到迈克尔·杰克逊作为“流行音乐之王”时为何会有争议。他的成就当然配得上这个称号,可是直到2009年去世前,许多记者坚称他是“自封的‘流行音乐之王’”。2003年,《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甚至荒唐地把这个头衔封给了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前些年,该杂志依惯例封艾米纳姆(Eminem) —— 而非Run DMC、“全民公敌”组合(Public Enemy)、图帕克(Tupac)、杰斯(Jay-Z)或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 —— 为“嘻哈音乐之王”。】
杰克逊很清楚这段历史,一直都在排斥。1979年《滚石》杂志的封面故事讲到杰克逊,说杰克逊没资格出现在封面上。“我一遍遍地被告知,封面是黑人的杂志都卖不好。”恼火的杰克逊告诉自己的红颜知己,“等着瞧。总有一天,那些杂志会来求我做采访的。”
毫无疑问,杰克逊是对的。【1984年,《滚石》杂志编辑詹恩·温纳(Jann Wenner)为自己的疏失发了一封自责信。】上世纪80年代,杰克逊的形象无处不在。可是一路看下来,杰克逊当初的担心似乎是合理的。从下表你就能看出,在《滚石》这份美国最常见音乐刊物的封面上,他出现的次数远远少于白人艺术家:
约翰·列侬(John Lennon):30次
米克·贾格(Mick Jagger):29次
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26次
鲍勃·迪伦(Bob Dylan):22次
波诺(Bono):22次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22次
麦当娜(Madonna):20次
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13次
迈克尔·杰克逊:8次(其中2次是在他去世后,1次是跟保罗·麦卡特尼的合照)
难道迈克尔·杰克逊这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的价值连波诺、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和麦当娜的一半都不到吗?
当然,这种无视不仅限于杂志封面,还扩展到所有的印刷媒体领域。在2002年的哈林演讲中,杰克逊不仅抗议了对他的蔑视,还清楚地表达了他作为非裔美国艺术家的一份子是如何争取他人尊敬的:
从爵士乐到嘻哈乐、到比博普乐(bebop)、到灵魂乐的所有流行音乐(都是黑人创造的)。你们说的从猫步到吉特巴舞(jitterbug)、到查尔斯顿舞(charleston)、到霹雳舞的各种舞蹈 —— 所有这些都是黑人的舞蹈……没有歌曲、没有舞蹈、没有欢笑、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这些东西很重要,但如果你去街角的书店,是不会在封面上看到黑人的。你会看到“猫王”埃尔维斯·普利斯利,你会看到“滚石”乐队……但我们才是创造这些的真正先驱。
当然,说“封面上没有一个黑人”肯定夸张了,但他认为印刷媒体的严重不合理也是无可辩驳。光是关于“猫王”埃尔维斯·普利斯利的书的数量就超过了关于查克·贝瑞、艾瑞莎·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雷·查尔斯(Ray Charles)、马文·盖伊(Marvin Gaye)、史蒂夫·旺德(Stevie Wonder)和迈克尔·杰克逊的书的数量总和。
当我2005年开始写《音乐中人:迈克尔·杰克逊的创作生涯和作品》(Man in the Music: The Creative Life and Work of Michael Jackson)时,没有一本专注于杰克逊作品的的严肃书刊。的确,我在当地的Barnes & Noble书店只能找到两本关于他的书,而且还都是关于私生活丑闻和争议的。
迈克尔·杰克逊似乎唯一能呈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变态、奇人和笑料。就连《颤栗》后每张专辑的乐评都是耸人听闻、门缝看人,尽管不全都心怀恶意。
当然,这些糟糕的报道并不仅仅关于种族,偏见往往更狡猾、隐晦和阴暗。所有这些和他其它事情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媒体口中的“怪人杰克”(Wacko Jacko)。就像鲍德温曾敏锐讲到的,一切关于对他财富声望的忧急、对他怪癖性向的焦虑、对他改变外形的困惑、对他童言童行的蔑视和对他惊天权势的恐惧。
但底线是:在围绕着他的喧嚣中,杰克逊留下了音乐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作品集之一。几乎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如此擅长表达人类的活力和脆弱:愉快、渴望、绝望和卓越。在杰克逊的例子中,他确实表现了音乐,那就像电流一般从他身上穿过。为了实现这个,他用尽所有能用的东西:他的声音、躯体、舞蹈、电影、语言、技术和表演。他的作品是前所未有的多媒体。
因此,许多评论家常常以白人的欧美音乐标准衡量他作品的作法是错误的。杰克逊从来就不是正好符合任何流派,超出了许多摇滚/另类乐爱好者的预想。他深深根植于非裔美国人的传统,这对理解他的作品至关重要。但他艺术的标志是融合,把截然不同的风格、流派和演绎结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如果评论家仅仅把杰克逊的歌词印在纸上,放在鲍勃·迪伦的歌词旁边比较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发现杰克逊处于劣势。不是说杰克逊的歌词里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仅在《历史》(HIStory)专辑里,他就谈到了种族主义、物质主义、名望声誉、腐化堕落、环境破坏、辱骂毁谤和离心离德】。但他的伟大在于他能从歌唱上、视觉上、身体上、声音上让自己的语言提高音量,让整体比单项总和更伟大。
比如,听他的非语言发声 —— 哭泣、呼喊、咕哝、喘息和即兴发音 —— 杰克逊的表达超越了语言的约束。听他的口技和即兴发挥、他如何拉伸或突出语言、他的詹姆斯·布朗式断唱才能、他的声音从粗哑到圆润到庄严的变化方式、激情的呼喊和答唱、他随着福音合唱团和电吉他自然地翱翔高飞。
听他艺术大家的节奏感和丰满的和声、小处见功力的切分音和标志性贝斯线、细节的分层和独特声音的编排。除了常听的经典,放一下《莫斯科游子》(Stranger in Moscow)、《情不自禁》(I Can't Help It)、《利比亚女郎》(Liberian Girl)、《他是谁》(Who Is It)和《背后》(In the Back)。注意一下话题的范围、情感和结构的幅度、风格惊人的多样化(和综合)。仅在《危险》(Dangerous)专辑里,杰克逊就从New Jack Swing到古典、从嘻哈到福音、从R&B到工业、从放克到摇滚。这是没有界限与隔阂的音乐,在全世界产生共鸣。
可是直到杰克逊2009年去世,他才终于从知识分子那里得到更多的尊敬和赞赏。这是人类一个奇怪的习惯:人不在了,大家才真正开始欣赏他的才华。尽管大家对他重新燃起兴趣,但严肃纸媒报道中的疏忽大意和差别对待仍显而易见。
作为与传奇“拳王” 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迈克尔·杰克逊不会满意。他的目标是证明黑人艺术家能做一个白人艺术家能做的所有事情(甚至更多)。他想超越每条界线、赢得每个赞赏、打破每项记录、实现艺术的不朽(“那是逃离死亡的方法。”他说,“我把灵魂和作品系在一起。”)他渴望的不是金钱和名望,而是尊重。
就像他1991年在《黑与白》(Black or White)中的大胆宣言:“我得告诉他们,我才是万人之上。(I had to tell them I ain't second to none.)”
☟☟☟☟☟ ღ阅读原文ღ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