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弦子书”,又名“平遥盲书”,俗称“瞎子说书”。它起源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弦子书”的演唱形式最初是单人坐唱,配有简单的弦、板、镲,边演奏边唱。演唱者在演唱时把两块檀木板绑在左小腿上,把小镲绑在右膝盖上,右手既要弹拨三弦又要敲击小镲,而左腿则不停地上下起落带动腿上的檀木板打出节拍,犹如一个小乐队在伴奏。清代末年,文明昌、常天禄两位老艺人对弦子书的演奏乐器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四弦琴。新中国建立初期,老艺人裴广礼等又在乐队中增加了二胡、低胡(俗称“嗡子”),解决了乐队中缺少低音的问题。“弦子书”的唱腔,最早吸取了晋东南琴书的一些韵味和晋中民歌小调的风味,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加入地方戏曲、秧歌以及流行歌曲的一些元素,使旋律变得愈发流畅好听。它的板式有平板、散板、剁板、念唱板等,唱腔比较自由,方言韵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弦子书”的演唱内容,原来是自编的民间小故事、笑话趣闻,后来由明眼人口授,也学说长篇的章回小说和连贯的古书段落。20世纪50年代以后,说书艺人又新编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书段,书目多达200多个。表演形式由单人演唱发展为多人说唱,分出红、黑、生、旦、丑等行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将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大大增强了演出效果。
“弦子书”流传甚广,它不仅遍布平遥县境,而且在周边地区(文水、汾阳、孝义、沁源、介休等地)也很盛行。当时,“平介说唱”、“祁太秧歌”最负盛名,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农闲时节,人们都要邀请盲艺人前去献艺。可见老百姓对这种艺术的喜爱。目前,平遥“弦子书”的代表艺人非裴赴春(艺名“旺日”)莫属,他是抗战时期在平遥很有名气的说书艺人裴广礼(艺名“裴二马”)之子。他16岁从父学艺,至今已有40多年的说书生涯了。他不仅演唱细腻婉转、声情并茂,而且多才多艺、能编能唱。他演唱的书段脍炙人口,是当地群众熟悉、爱戴的一位民间艺人。毋庸置疑,裴家父子对平遥“弦子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弦子书”是平遥极富代表性的传统曲艺,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群众生活的土壤中,在人们的呵护下,这朵奇葩绽放得愈加绚丽。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及其他省、市电视台、电台都专门作了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学院、温州音乐师范学院等地的师生曾专程到平遥整理有关弦子书的资料,进行民间艺术学术研究。2005年在平遥县文化馆馆长武献智的策划下,中华文联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首张《盲艺人演唱专集》——平遥弦子书的VCD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