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方式,让外国明星心甘情愿地出演中国电影 | 国片志12

这四种方式,让外国明星心甘情愿地出演中国电影 | 国片志12

1905电影网 内地女星 2017-09-16 17:00:03 479

进入九月,影院中的进口巨制呼啸而来。

 

引进大片是全球化的必然现象,也是本土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除去影片的“请进来”,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融合方式。

 

比如演员

 

外国明星参演中国电影,这类合作的历史颇有探讨价值。

 

我们按照项目的促成方式来分类,看看这些“外来和尚”为何心甘情愿到中国“念经”。

1

商业利益主导

 

大制作合拍片中的异域面孔


《长城》的国际阵容


谈电影,永远离不开“市场”二字。

 

中国电影市场的壮大,自然引来更多的关注和机遇。

 

潮流不可逆,那些“异域大咖”也就顺势而来。

 

不过,这类影片的发端,并未始于近几年的“腾飞期”,反而是在更早时的低谷阶段出现。



这部开先河的电影就是《大腕》,出品于2001年。

 

当时的中国电影尚未施行“院线制”,产量不足、票房低。唯一能在彼时称得上赢家的,也许只有冯小刚。

 

1999年的《甲方乙方》一炮打响,随后《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趁热打铁。

 

经历过《一声叹息》的不尽人意,冯小刚与“王氏兄弟”搬出一招“合拍”的妙计,与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拍摄《大腕》。


左起:葛优、唐纳德·萨瑟兰、关之琳、冯小刚


导演和演员都有一种默契。

 

媒体问到,您为何参演?

 

演员一定会说:“我被这个剧本吸引。”

 

导演则附和:“他们可不是拿钱就能砸来的人!”

 

于是,言者自信,听者会心。


其实一位演员如何选择作品,并不是一句“为了钱”或“为了艺术”就能概括的,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素。

 

到底为何而来,答案还是要在电影成型的方式上寻找。


马龙·白兰度


《大腕》请到唐纳德·萨瑟兰,很明显就是商业利益主导。

 

其实唐纳德·萨瑟兰本是备选,冯小刚最初青睐的是马龙·白兰度。

 

这是一个妥协。

 

马龙·白兰度有《教父》在前,对于中国观众,其号召力与神秘感同在,必然是一个“市场爆点”。而唐纳德·萨瑟兰在成就与级别上,本就与白兰度有一定差距,又没有《教父》那样振聋发聩的作品,票房上自然无法起到加持作用。

 

从冯小刚这前后的选择上,也能看出商业利益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唐纳德·萨瑟兰


唐纳德·萨瑟兰的出演又带来另一个尴尬的问题。


虽然他是好莱坞知名男星,但当时的中国观众其实并不知道他是谁,其名气仅在一些影迷群体和专业人士之间传诵。

 

即便有“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思想作祟,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观众不太容易对他产生“崇拜感”。这在商业上是十分致命的。


好在影片质量过关,冯小刚的商业嗅觉又极为敏锐,没有造成赔钱的悲剧。


因此,“后来人”开始总结经验、调整思路。


阿德里安·布罗迪与冯小刚


这些“后来人”中也有冯小刚自己。

 

2012年上映的《一九四二》里,他同时请到两位奥斯卡影帝加盟,出演的还是配角。

 

豪气与格局,不可同日而语。

 

双影帝来投,对于大众来说,卖点已经足够。商业加成已稳稳到手。


冯小刚在《一九四二》片场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又一次问冯导,布罗迪和罗宾斯缘何而来?

 

冯小刚果然又重复了那两个字:“剧本!”

 

言之凿凿、铿锵有力。

 

可我们还是不能忽略时代背景的作用。

 

2012年,中国电影产量暴增,总票房达到168亿元,已实行十年的“院线制”开花结果。

 

再也不是《大腕》时期的捉襟见肘,一块巨大的电影市场已然成型。

 

中国电影的腾飞,才是吸引这些“影帝”来华的关键所在。


张艺谋与贝尔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

 

克里斯蒂安·贝尔空降中国,“蝙蝠侠”的大名至少在青年群体里无人不知。

 

【贝尔领衔】【张艺谋】【超大制作】【抗战题材】,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市场红火的指征。


马特·达蒙与佩德罗·帕斯卡


待到去年的《长城》,则已是商业驱动下的“顶级爆款”。

 

从制作规模,到国外明星的数量与级别,都堪称“史上最强”。

 

根据目前的市场前景,相信《长城》的“升级版”随时都可能诞生。


《杀破狼·贪狼》中的托尼·贾


另外,像泰国明星托尼·贾加入《杀破狼》系列,则是动作片领域的一种合作尝试。

 

因《拳霸》系列成名的他,来到功夫片发源地,与中国打星对戏,所制造出的新鲜感是一剂票房良药。



温习了这些商业大作,心中难免有疑问。

 

难道外国的大咖就只认钱吗?

 

答案当然没有那么绝对。其实导演与演员口中的“剧本佳话”,也不全是逢场作戏。

 

为艺术而来的“外国友人”,比比皆是。


2

艺术为先

 

这些人真正为电影而来


商业性质不强的国产片中,其实不乏异域面孔。

 

在这类影片中,很多日本演员的加入颇为显眼。

 

比如香川照之。



我们永远忘不掉那句“大哥大嫂过年好”。

 

当年的他,在日本也算小有名气。来中国后,却先被姜文扔到乡下,来了一番“魔鬼训练”。值得敬佩的是,他并未抵触这些艰苦,反而无比认真,还留下了翔实的日记去记录这段生活。

 

在外来演员中,这种敬业的态度可以说无出其右。


《半泽直树》剧照


当然,这也为他换来了事业上的进阶。所出演的作品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帮助他在本国的演艺生涯节节高升。

 

于是,我们也能在《半泽直树》、《金色梦乡》这类日本顶级制作中看到他的身影。


他很像一位远方的朋友,我们隔着屏幕看到其近况,多年前的记忆也就随之袭来。


《暖》剧照,图中的小女孩是关晓彤。


其实,《鬼子来了》之后,香川照之仍与中国有不少交集,他陆续又出演了两次中国电影。

 

2003年的《暖》

 

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挑战,他要出演一位中国农村里的聋哑人。

 

在四十余天的时间里,他再一次疯魔般地“下生活”,尽可能地与当地老乡接触。

 

成片后,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位实打实的中国农民。

 

这一角色,也为他换来东京电影节影帝的殊荣。


《拉贝日记》剧照


2009年的《拉贝日记》。

 

他出演“朝香宫亲王”,一位侵华时期血债累累的刽子手。

 

他不顾日本国内言论的抵制,毅然出演这位战犯。这种艺术为先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好演员都喜欢不断挑战自己,都渴望新鲜的角色。

 

香川照之与中国有如此情缘,其动力是表演者的进取心,更是合作双方对艺术的尊重。


《天地英雄》剧照,中井贵一。


与香川照之情况相仿的还有中井贵一。

 

作为日本顶级男星,中井贵一的中国故事开始于《天地英雄》。

 

与香川在中国的和谐景象不同,中井贵一的首次华夏之旅并不顺遂。

 

他对这次合作发表了很苛刻的评价。他说姜文颐指气使,赵薇缺乏演技,导演何平毫无计划。

 

这些言论,给人一种不欢而散的感觉。


《凤凰》剧照


谁知,四年后他又杀了回来,与苗圃搭档出演《凤凰》

 

劳改犯之间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

 

可见,角色对演员的吸引力,远不是一些龃龉就能打消的。

张艺谋与高仓健


除了演员的自我追求之外,还有另一种更“复杂”的合作缘由。

 

2005年,张艺谋拍摄《千里走单骑》,请到了高仓健。

 

张艺谋有《追捕》情结,高仓健是他的偶像。

 

张艺谋成名后与高仓健相识,两人口头许诺合作。多年等待后,心中愧疚的张艺谋终于找到《千里走单骑》的剧本,报偿了高仓健先生的情谊。


《千里走单骑》剧照


高仓健品格高洁,对情义的看重与遵行令所有人感慨。

 

他与张艺谋的这次合作,固然有互相欣赏、被剧本吸引的成分在,但最关键的还是对承诺的看重,对情义的信守。

 

对了,中井贵一也在本片露面,饰演高仓健片中的儿子。生活中,他拜高仓健为老师,万般尊重。他来客串,也是一种师生情谊的体现。


《形影不离》剧照


除日本演员之外,也有其他国家的大咖为艺术而来。

 

我们的“下木总统”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的《形影不离》中,他与吴彦祖、龚蓓苾搭档,正儿八经地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工作”。

 

《形影不离》的制作规模,让凯文·史派西与吴彦祖两位明星同台,预算是不够的。

 

好在“总统先生”十分欣赏这个剧本,大幅降价,才促成了此次合作。


《金山》剧照,彼得·奥图尔(中)。


还有彼得·奥图尔老先生。

 

80年代就来过中国拍摄《末代皇帝》的他,于2009年在电影《金山》中与我们再次结缘。77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虽然戏份不多,但异常敬业,让与其搭档的孙俪敬佩不已。

 

可见,为艺术“献身”的君子,不论国籍、不分肤色、不问年龄。


3

外国主导之合拍

 

中国只是一座“片场”


类似《长城》这样的合拍制作,其实仍算中方主导。中国导演、中国取景,中外演员戏份相当。

 

还有另一类合拍片,虽然他们也使用大量中国演员,但主创几乎完全是外国人,中国只是一个故事的发生地,一座“片场”。


左起:导演约翰·卡兰、爱德华·诺顿、娜奥米·沃茨。


2006年上映的《面纱》就是此类影片。

 

影片由7家美国公司和1家中国公司制作。这个比例很说明问题。

 

《面纱》改编自毛姆的小说。原著主要围绕英国夫妇的感情生活展开,中国人皆是配角。

 

另外,影片的绝大部分职员都是外国人,他们对创作的主导性是显而易见的。

 

简单说,这就是一部在中国取景的好莱坞制作。


《面纱》剧照


对于演员来说,接受这种片约相对更容易。

 

他们身处于熟悉的摄制组中,无需独自在陌生环境工作;所饰演的角色与中国人的对手戏不多,不用花大量时间适应文化差异;剧本中的情节主要在外国人之间展开,轻车熟路没有不适感。

 

如果说来中国拍戏是一种冒险,那拍这样的电影只能说是一个小刺激而已,与“险”字还差得远。

 

因此,《面纱》中的娜奥米·沃茨与爱德华·诺顿,仅是拍了一部异国取景的好莱坞片而已。


《伯爵夫人》剧照,拉尔夫·费因斯。


2005年的《伯爵夫人》也是如出一辙。

 

多国团队,主创皆非华人,男女主角由异国明星担纲,且同样改编自英语作家的小说。

 

两部影片的制片方式就像同一个模子刻出。

 

人们也许会惊讶,“伏地魔”叔叔居然也曾与中国有过交集,而这种惊讶刚好彰显出这类影片的尴尬之处。

 

由于影片特点,我们的观众很容易就会忽略其与中国的联系。这些电影往往在大家的眼前滑过,只留下一个好莱坞文艺片的印象。

 

“中国”这个卖点,反倒在其本土被遗忘,实在是令人无奈。

 

因此,这很难说是两全其美的合作方式。


4

大咖迟暮

 

来中国“讨生活”的他们


现在要说的这种方式比较直接。

 

中国片方希望“榨取”过气明星的“剩余价值”,“迟暮”的大咖们也需要这样的片约供给生活。

 

愿打愿挨,一拍即合。


尼古拉斯·凯奇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古拉斯·凯奇就是“迟暮者”之一。

 

凯奇老哥虽贵为奥斯卡影帝,可这十几年来事业却急转直下。当年大陆院线上映的非分账引进片,几乎有一半都是他主演的。

 

“烂片专业户”的帽子已扣得严严实实。


《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工作照


2014年,电影《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上映,凯奇在片中饰演一位流亡到东方的十字军战士。

 

影片水准较低,凯奇大叔在片中的形象“邋遢而落寞”,英雄迟暮已写在脸上。

 

更讽刺的是,就连这样一部影片,主打的都不是凯奇大叔,而是靠“星战”成名的后辈,海登·克里斯滕森。

 

心酸的画面不忍直视。


《黑客帝国》剧照,基努·里维斯。


与凯奇同命运的还有基努·里维斯。

 

《黑客帝国》之后,这位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男星就渐渐下滑。如今,已是稳居二线,不复当年之勇。

 

2013年,他携自己在《黑客帝国》系列中的替身陈虎,推出影片《太极侠》,其本人导演并出演。

 

他与陈虎之前的良好合作,是《太极侠》的缘起。


《太极侠》工作照


基努·里维斯对功夫颇有兴趣,恰好又有中外几家公司看中了他的“剩余价值”,影片项目顺利上马。

 

可悲惨的是,基努老师初执导筒,导演水准不佳,商业眼光欠奉。大陆市场也早就不是靠某个明星参演,就能稳赚不赔的年代。

 

最终票房仅收2700余万,据称亏损近1.4亿人民币,堪称当年最惨烈院线片。



以这种方式在中国“落地”,颇为幻灭。

 

当年的银幕英雄,如今为五斗米折腰。观众们本想重回过去,召唤青春记忆,可飘洋过海而来的“偶像”早已变成“陌生人”一位。

 

昨日难以重现,迟暮英雄已与路人无异。



讲外国明星来中国的原因,其实就是讲制片方式。

 

四种路线,四类人群,就像掌心中的纹路,是整个电影界的微缩。

 

从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由疲软到腾飞的过程,看到全世界艺术家们的追求,也看到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无奈和尴尬。

 

未来的华夏影坛,必然要创造出新的方式,让更多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合作。

 

机遇与困难并存,观众们定会一饱眼福。


谁是您最喜爱的外国明星呢?


往期回顾


教师节看哪部片/最刺激的主旋律电影/“后97”香港电影史/唯一的“北京三部曲”/国产喜剧之王/内地武侠史/陈凯歌与张艺谋之纠葛/国产电影“英雄”史/姜文妙手改IP/相亲片的套路/影坛“千面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