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音频是:导演很多,会讲故事的很少,相信爱情的也很少。
陈可辛14年宣传他当时拍的电影《亲爱的》时,在上海遇见韩寒,那是他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两个人就一起吃了一顿饭,韩寒说他很喜欢《亲爱的》。
(陈可辛最新监制的新片《喜欢你》的主题曲,就是韩寒所作)
今年韩寒拍新电影,前期宣传因为激怒女权主义被喷得很惨,我去看了片子,本身是很好的电影,但不免会有很多人因为事前“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而错过。
那之后没过几天,就看见陈可辛发了微博,盛赞韩寒的电影,甚至“黑”了一下自己的电影。
韩寒谦虚回应,不卑不亢,同时回赞一下。
一个前辈一个晚辈,通过电影“隔空”握了一下手,彼此都是几句话便点到了对方电影最可贵的本质。
两人见面寥寥无几,但仿佛已经通过彼此的作品,认识了很久。
有才华的人彼此欣赏,打交道时往往看的不是年龄和年龄背后附加的经验值,而是对方身上的才气。
华语圈第一位“三金”(金鸡、金像、金马)大满贯的导演
陈可辛来录《奇葩说》那天,在化妆间采访他,问起韩寒,他说:
他拍戏拍得很准确,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对新导演来说很不容易。能拍得这样准确,很多时候也是新导演才能做到的,因为他在拍之前会想很多,他要什么他很清楚。
(苏有朋15年导演《左耳》的时候,陈可辛也发微博大赞。Ps.苏有朋和陈可辛都来《奇葩说》做客了)
韩寒之前其实已经拍过《后会无期》,所以多少是有一点经验的。
而陈可辛这两年接连扶持的2位新导演,都是第一次当导演。
其中一位是曾国祥,拍出了2亿票房获奖众多的《七月与安生》:
另一位是许宏宇(陈可辛拍《投名状》时的“御用剪辑师”),拍的新片《喜欢你》这个月27号上映,前几天北京电影节,去看了首映,前半场笑到岔气,后半场哭得一塌糊涂。
陈可辛的“成就别人”,不只是这两年支持或扶持新导演,还有他自己当导演时,拍的电影获的奖——如果周星驰是捧红演员,那陈可辛就是成就演员。
陈可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影帝影后制造机”。
1991年拍《双城故事》,就帮他多年的“好基友”曾志伟拿到了金像奖影帝。
二人后来成立电影制作公司UFO,拍的《甜蜜蜜》获9项金像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十佳影片”。
张曼玉就是凭借此片,拿下金像、金马双料影后。
(《甜蜜蜜》的男二曾志伟,在陈可辛的电影当中,多是“矮仔多情却总悲剧”的角色,陈可辛对曾志伟的评价是:“你都想不到,志伟一旦深情起来,也能硬生生地逼出自己的少女泪”)
《甜蜜蜜》的男主黎明,当时演了快十年的戏,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获得人生第一个金像奖提名。
后来陈可辛拍恐怖片《三更之回家》,黎明饰演变态主角,最终获影帝。
港姐出身的袁咏仪,也是凭借陈可辛导演的《金枝玉叶》,第一次拿到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张国荣对戏,剪一头帅气短发,清新当中有一股利落的忧郁:
(第二年她在《新不了情》中同样短发出演,获金像奖影后)
后来陈可辛来大陆拍电影,《如果·爱》让周迅拿到金马、金像最佳女主:
《投名状》让李连杰拿到金像最佳男主:
后来的《中国合伙人》,可以说是黄晓明演技最好的影片之一:
以及再后来让赵薇获得金像最佳女主的《亲爱的》,也是赵薇演技爆发的电影之一:
唯独一部《金鸡》只让吴君如拿到金像最佳女主的提名:
(但或许遗憾是二人“因果”的开始,吴君如后来和陈可辛组成“不领证”的摩登家庭,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关于“指导”演员的方法,采访陈可辛的时候他说:
我不要演员“进来”我的电影,而是我去配合你演员。其实我拍的每部电影,都会根据演员去塑造角色,我不太会叫演员去怎么演怎么演,但所有的镜头、灯光等等,都是100%去迎合演员。我甚至都不分镜,演员怎么走最舒服,我的镜头去抓。
很多投资方都说,看我的剧本没有什么用,因为我拍出来到最后都不是最初的那个剧本,都是根据演员调过的。
(陈可辛可能是,最能和演员“聊”的电影导演)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陈可辛是金城武唯一合作过4次的导演吧。
(一个有趣的事实:陈可辛知道金城武是在他的《金枝玉叶》上映的时候,隔壁影厅在放《重庆森林》)
今晚陈可辛做客《奇葩说》这期的辩题是:和老板打游戏,我要不要放水?
我的答案是:
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像陈可辛这样“成就别人”的老板,赢了他才能“满足”他啊。
或者,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自信的老板,也不用。
自信的人懂得坦然承认:这个我不会做,那个我不擅长,在不了解的领域,和更厉害的人一起玩,才能提高更多,被厉害的人打败,还请多多指教。
自卑或者愚昧的人,才会畏惧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
(木桶理论其实只适用集体,对于个人来说,最需要保证的恰恰相反:你要保证自己最长的那一块板,比大多数人都长;这样即便你其他的板都比别人短,也无需太在意)
而会去“成就别人”的人,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已经有充足成就感的来源,所以在其他领域,不会斤斤计较,不会小题大做,同时明白,几乎任何成功,都来自与他人协作。
(马东做《文化中国》的时候采访过陈可辛,陈可辛说那是他接受过的,问题深度、广度都最喜欢的一个采访,所以后来出书的时候,还叫上马东一起去现场,但是现在他很疑惑,马东在《奇葩说》怎么变成这样了,“和我之前认识的马东是一个人吗?”)
(陈可辛和蔡康永最初的交集,是金马奖,陈可辛说那是他第一次碰到一个如此懂电影的主持)
(和何炅老师的交集,是陈可辛之前参加《快乐大本营》)
最后这里,就用陈可辛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电影永远有两极:一个是靠近生活,说白了就是共鸣;另外一个就是梦,就是斯皮尔伯格一路讲的,电影就是追梦,现实生活达不到的梦。
↓↓↓戳阅读原文,看《奇葩说》今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