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照门之后,陈冠希混成什么样了?

艳照门之后,陈冠希混成什么样了?

轻松读 港台男星 2017-10-31 12:16:52 575

作者:谢慢慢

来源:男神书馆 ID:nanshenshuguan




“我只想好好地过日子,但我找不到出口。”

——陈冠希



02

  

那天,他罕见的身着黑色正装,眼神暗淡无光,嘴角再无弯弯的弧度。



只是面无表情的宣布:向所有受害者道歉,我将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


是的,他真的退出了。


在最当红的时候,说退就退了。


其实,他未必是真心想退出这个圈子,毕竟见惯了世间繁华,却要在最好的时期激流勇退,换了谁,恐怕都不乐意。



但是有什么办法?


一来当时的舆论太可怕,翻江倒海,谁也保不住他。


二来那时的民众忘性不像今天那么大,原谅度不高。


三来也许或多或少也对同为受害者的女性表示一丝愧疚以及内心的心灰意冷。


他说:在那以前我有2000个朋友,每天跟我称兄道弟,那以后,一个都没有了。


当时,提起陈冠希三个字。


几乎所有人脸上都会露出讳莫如深的笑容。


对女性来说,他意味着罪大恶极、恶心、变态、无耻。


对男性来说,他代表被羡慕、嫉妒、嘲讽、佩服、谩骂。


当时就有人说,艳照门毁了香港最有前途的男演员和女演员。


而我只知道,那一年以后,陈冠希流传最广的外号是“摄影师”。

 

04


年少的陈冠希,初来乍到新环境,没有朋友,没有父爱,更没有安全感。



也是因为这样,他很孤单,也很早熟。


12岁就开始了初恋,喜欢上同班的一个女孩子。


之后更是早早开始享受异性的追逐与爱慕。


且游戏其中,如鱼得水。


他的好友曾透露:那些女孩都很爱他,但他从来不在意她们。


也是从那时候起,陈冠希开始迷恋上Hip-hop。


在音乐里,他可以旁若无人的张扬肆意,也没有人看得到自己的无助与脆弱。



十几岁的陈冠希,拥有一张亚洲人里最俊美的容颜。


所以很早就已经被星探找到,希望他能拍广告。


但当时的陈冠希觉得太土,拒绝了。


只是后来念国际学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管是玩音乐、买鞋子,样样都需要很多钱。


他开始考虑赚钱的事。


就这样,陈冠希接拍了第一支广告。


1999年,19岁的陈冠希以黎明的信用卡广告出道。


比起别人苦哈哈的一点点熬资历。


陈冠希的出道,显得毫不费力。


他红了,红得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


他歪嘴一笑,成为了荧幕上“bad boy”的代表人物。


因为陈冠希的大红,许多男明星纷纷开始了歪嘴邪魅一笑的表演。


但别人笑起来,永远不会有陈冠希的那种感觉。


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后来,很久很久之后的后来。


他在纪录片《触手可及》以全素颜出镜的时候。



我们才发现为什么别人无法模仿陈冠希的经典歪嘴笑。


原来,陈冠希的歪嘴笑并非刻意耍酷,而是他笑起来时候的嘴天生就是歪的。

 

06


在陈冠希以前,从来不认为有人可以挖到吴彦祖的墙角。


当年的吴彦祖和MaggicQ被视为金童玉女。


美少年吴彦祖当年爱得很深,据说和MaggicQ分手后,他甚至曾在睡梦中痛哭。


可仍然无法阻止MaggicQ的离开。


分开后不久,MaggicQ就传出了与陈冠希的绯闻。


外界怀疑,是否陈冠希挖了吴彦祖的墙角。


如果是别人,我们一定不会相信。


还有人会放着吴彦祖这样的大帅哥不要,喜欢别人?


可偏偏对方是陈冠希。



他绝对属于年轻女孩最爱的那种坏男孩。


细看之下,陈冠希五官其实与吴彦祖很有相似之处。


大约都是混血儿的缘故。


同样眉眼深邃,轮廓清晰挺拔,眼神清澈明亮。


一眼望过去,像两兄弟。


但气质却完全不一样。


吴彦祖斯文邪魅且温柔。


陈冠希却集神秘、诱惑、危险、迷人、阳光、颓废于一身。


青春时期,最迷人危险的男孩子大抵就是陈冠希这样。

 

08


宣布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的时候,陈冠希28岁。


当时,全世界都对这个年轻人充满恶意。


大街上,网络上,随时随地都是对陈冠希的嘲讽和谩骂。


那时候,很多人认为:陈冠希是不可原谅的。



只是近些年来,忽然发现民众似乎越来越心软,对于公众人物的原谅度也似乎越来越高。


无论是什么样的错误,似乎都可以接受。


陈赫出轨张子萱,原谅,那是因为他和前妻许婧不合适,许婧热爱旅游,陈赫却只想要个温馨的小家庭;


柯震东吸毒,原谅,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更何况他那么帅那么努力那么诚心悔过;


似乎只要对方是帅的、努力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原谅的。


有人说,陈冠希生错了时代,若他的事情发生在现在,恐怕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陈冠希,当初真的没有人原谅他。


除了艳照门的受害者,他从未希望得到谁的原谅。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得到的是原谅,他所需要的只是放过。


为此,他已经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其中就包括梦想。


像天使折翼一般,撕下了电影的梦想。


可现在,人们又开始怀念他的《狗咬狗》。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陈冠希虽然属于天赋型的演员,但最开始拍戏的时候,他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当时他满心想的都是如何在32岁前退休。


《狗咬狗》正是陈冠希开始对表演迸发出热情的一部电影。



《狗咬狗》,并不是最出名的电影作品。


却是代表陈冠希演技开始爆发的作品。



在这部剧中,他饰演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杀手,台词极为精简,全片说话不超过五分钟,因此对演员的表现力要求更高。


他完成得很好,许多人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了陈冠希的表演天赋。



暴力又温情。


温暖且悲伤。

 

10


和秦舒培传出绯闻后,陈冠希在网络上更是频频上热搜。



这么多年了,他依旧个性不改。


不是挂“不尊重”自己的人,就是骂女明星。


负面新闻似乎从未断过。


石锤新闻出来之前,我们从未想过这位结过婚的超模会与陈冠希有什么联系。



但很快,陈冠希认爱。


新专辑里,他为秦舒培写了一首《真爱的成分》。


他说:“真爱的成分?就是我跟秦舒培吧。


2017年,陈冠希的小公主终于问世。



他欣喜若狂。


一脸温柔的抱着女儿,成为新一代晒娃狂魔。


十年,足够浪子成为人夫、父亲。


他像流星一般绚烂了那年青春的夏天定格在坏坏的一笑。然后大步的走开。


谁又欠谁的道歉。


不过是当年俊男靓女,太过耀眼。刹那激情,才会贪杯留念。


他从未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只是一直在苍白的解释:我其实没有那么坏。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轻松读书铺

有这么一个小趣事:一位母亲受不了邻里女人们的炫耀,向自己的女儿抱怨,同样是在北京,人家的女儿每个月都能给寄回来多少多少钱,你都工作这么久了,我却一直没能指望上你。女儿硬气地回应母亲道,你想让我去干她们女儿干的那种事,我不干;如果你想要那么一个女儿,那你自己再生一个,养大了让她将来接活去,给你寄钱。用这个小八卦,是想说,孝顺母亲有各自的方法,因了个人境遇状况的不同,总会有些差异,甚至各有苦楚;但一定都不是靠朋友圈那么说一说,就能信心满满地把自己归类到孝顺子女行列,当然,这又分明高估了他们的举动,通常他们的做法,不是在朋友圈说一说,而是内容不用看,光就标题瞟上一眼,合乎我的孝顺心意,随手一转发,大功已告成。就连这篇文章,也难逃这种命运。合乎一些人的心意,所以就会转发,究竟内容讲了什么,反而是不那么重要了。大概,朋友圈,就是这么一个网民在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会变得更孝顺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石成金的魔术棒,又或者该是叫做过滤网吧。年轻人也不读书,为什么还那么快活?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相对年轻人,年级大的人才会更容易感觉到不读书导致的输入缺乏。在年轻人中,具体来说主要指在校的学生或是刚毕业3年以内的工作者,则更少有机会能体验出来这种感觉。反而,现实中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年轻人正因为不读书,才过得特别快活,反而是那些读书的年轻人显得沉闷,生活毫无乐趣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不读书还能过得那么快活?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和前面说的输入输出的道理其实还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在过去那些年里的输入太多,所以就这么净输出的方式来工作,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而是感觉会得心应手。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社会对年轻人普遍持特别包容的态度。有一句话说的是“大学毕业等于零”,这话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着不小的伤害,但对于所有的过来人来说,却又基本认同这是一个事实,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对一个年轻人的期望,也就是“你什么都不会做”,因此对于找工作者最看重的自然不是业已拥有的工作能力,而是看他的态度、看他的潜力。因为有了这层对年轻人期望上的宽松要求,他们就不必把工作做得多么“符合要求”,所以工作做得很自由,而自由是做一份工作最美好的状态,也是创造力发挥的天然优势,在自由中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发挥和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机械化的工厂里,欢迎的是听话的工人和熟练工,而不是那些“有想法”的人;同时,在创新要求很高和需要敏锐反应能力的工作行当里,充斥着有活力的年轻人身影,等一个年轻人老了以后不再有活力时很容易就被“淘汰”掉。年轻人不读书却能够持续输出,靠的正是他们的年轻资本。年轻的资本是有限的,因此年轻人当珍惜,当善用。          林丹和赵雅淇,是私下合谋男欢女爱之事。不管他们是逢场作戏还是假戏真做还是情深深雨蒙蒙,他和她自己心里最清楚怎么回事,他和她也最享受整个过程。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唯一的不和谐,在于被曝光。曝光者的职业和信仰,就在做这样的事,也算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和谐的升级版,在于被曝光后,他和她的隐私事,没法再隐私地进行下去,而是被迫拿到明面上去做一个“了结”,要么公开表示继续,要么公开表示结束。现在的结果是,选择了公开表示结束。 这是我们听到的来自林丹的声音。甚至我们在听到林丹的声音之后,一个配合林丹声音的谢杏芳的声音。但是,我们却悲哀地发现,赵雅淇在这个最需要发出声音的重要场合,失声了。 赵雅淇的表态其实非常重要。这个社会其实应该给予她更多的发声机会。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和她的事,应该需要林丹和赵雅淇分别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前写过一篇文,标题起得特别俗气,但放在这里还算比较妥当。标题叫做“精子思维阻碍女性的解放”。是的,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我们特别自觉地把男人当作中心去思考问题,毫不在乎地忽略事件中女人的存在。这种做法无益于我们看到事情真实面貌,尤其不利于我们成熟地看待整件事。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听到赵雅淇发出的声音,并且像传播林丹的声音那样传播赵雅淇的声音,就像传播谢杏芳的声音那样传播赵雅淇的声音。类似的,我们应该听到,并且传播姚笛的声音;我们应该听到,并且传播莱温斯基的声音。 有些相似的道理,我们也应该听到,并传播谢杏芳的声音。但需要特别清晰指出的是,我们要听到谢杏芳发出的自己的声音,而不仅仅是作为林丹声音的一种辅助的谢杏芳的声音。也许,这两种声音本来是混合在一起的,但我们在听到这个声音时,需要抱持着一颗理解的心,去分辨出其中谢杏芳作为一个女人的自己的声音。          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相对年轻人,年级大的人才会更容易感觉到不读书导致的输入缺乏。在年轻人中,具体来说主要指在校的学生或是刚毕业3年以内的工作者,则更少有机会能体验出来这种感觉。反而,现实中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年轻人正因为不读书,才过得特别快活,反而是那些读书的年轻人显得沉闷,生活毫无乐趣的样子。 为什么年轻人不读书还能过得那么快活?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和前面说的输入输出的道理其实还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在过去那些年里的输入太多,所以就这么净输出的方式来工作,对他们来说毫无压力,而是感觉会得心应手。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社会对年轻人普遍持特别包容的态度。有一句话说的是“大学毕业等于零”,这话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着不小的伤害,但对于所有的过来人来说,却又基本认同这是一个事实,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对一个年轻人的期望,也就是“你什么都不会做”,因此对于找工作者最看重的自然不是业已拥有的工作能力,而是看他的态度、看他的潜力。 因为有了这层对年轻人期望上的宽松要求,他们就不必把工作做得多么“符合要求”,所以工作做得很自由,而自由是做一份工作最美好的状态,也是创造力发挥的天然优势,在自由中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发挥和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机械化的工厂里,欢迎的是听话的工人和熟练工,而不是那些“有想法”的人;同时,在创新要求很高和需要敏锐反应能力的工作行当里,充斥着有活力的年轻人身影,等一个年轻人老了以后不再有活力时很容易就被“淘汰”掉。 年轻人不读书却能够持续输出,靠的正是他们的年轻资本。年轻的资本是有限的,因此年轻人当珍惜,当善用。          当我们年轻时,我们不会意识到输入的必要,因为眼前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即使没有输入,我们照样能够完美地进行输出;只有当我们跨过那个临界点,感受到“有心无力”的无奈感时,才猛然醒悟,现在才开始输入已晚,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这么挽救,因为不挽救的结局更糟糕。 这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过这种充满遗憾的人生,实际的情况是足够多的人,无论年轻或是不年轻,都持续地读书输入,因此压根并未真切地体会过“灵魂枯竭”的困扰。也许可以把他们称作是了不起的未雨绸缪者,但又分明不对,因为他们读书的目的,本来就算不上是未雨绸缪,只是一直读书罢了,他们是通过读书顺便预防了其他人会出现的“精神危机”。 有一个课堂上的笑话,可以与有没有在年轻时读书的情况做个类比。老师看到很多人没有来上课,因此对着这些坐在教室里的人一通批评,批评他们不来上课的做法。这分明是搞错了对象,任何一个应该被批评的人没有受到批评,全部都不应该被批评的人毫无例外地都受了一通批评。 因此,世界上就有了两种人,不是按性别来做区分的女人和男人,而是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他们也像是分别来自火星和金星,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做法,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解释双方的差异所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