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李氏文化高端年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岑溪市政协原主席李健致辞)
尊敬的各位宗长、宗亲、各位嘉宾: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人人向往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大古都之一的首都北京。非常荣幸参加第十届国际李氏文化高端年会,借此机会我首先祝到会的各位宗长、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家教,注重家训家风,我认为非常必要,很适合适宜。尽管本人才疏学浅,也愿意同各位宗长、宗亲共同分享有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把中华民族家风的优良传统提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度来看待。结合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我认为,在社会建设中大力倡导家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痛心的现象,很多官员尤其是高官贪腐中,多数是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一些地方官场塌方式腐败,还有一些举家移民国外的裸官现象;与此同时,校园暴力甚至残害同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农村的老人明明有儿有女,却得不到赡养;一些好人做好事反被诬陷,社会的这些不和谐之音,不能不令人深思。是什么让贪官走上犯罪的道路并让他们的家庭走向深渊?是什么让老人辛苦带大儿女却老无所依?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扭曲?在我看来,无不与败坏的家风有关。下面与各位宗长、宗亲再次分享何为良好的家风。
从理论上说,家风是家族子孙后代恪守家训、家规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庭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的品格,是我们在世做人的规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族社会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都要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体现着各自的价值追求和传承;无数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则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家风的背后折射的是社风、民风,也反映了政风、党风,也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风、政风、社会民风的新期盼和新期待。家风太重要了,家风就是父母、长辈对年轻一代无言的行动。我们李氏宗亲身为社会的一份子,对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搞好家庭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发展,我们责无旁贷。如何进行良好的家风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以增智,学以力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养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情操,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去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通过“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使良好的学习家风星火相传。
其次,要“俭以养性,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性”之说。节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正的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自觉克服娇气,同时还要让子女过上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的理性选择。
再次要“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别人指责你的孩子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更容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家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 因此,要经常向家人讲讲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最后,真诚希望我们李氏宗亲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