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辽元程家历史人物

金辽元程家历史人物

程氏家族 日韩女星 2017-09-15 00:12:34 986

1

程震,字威卿,东胜人。与其兄鼎俱擢第。震入仕有能声。兴定初,诏百官举县令,震得陈留,治为河南第一,召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挠。时皇子荆王为宰相,家僮辈席势侵民,震以法劾之,奏曰:“荆王以陛下之子,任天下之重。不能上赞君父,同济艰难。顾乃专恃权势,蔑弃典礼,开纳货赂,进退官吏。纵令奴隶侵渔细民,名为和市,其实胁取。诸所不法不可枚举。陛下不能正家,而欲正天下,难矣。”于是,上责荆王,出内府银以偿物直,杖大奴尤不法者数人。未几,坐为故吏所讼,罢官。岁余。呕血卒。

  震为人刚直有材干,忘身徇国,不少私与。及为御史,台纲大振,以故小人侧目者众,不能久留于朝,士论惜之。


2

金故少中大夫御史程君碑铭


河东元好问撰文

东胜李微书丹

栾城李冶题额

君讳震,字威卿,(金大定二十一年辛丑 1181年生于云中东胜)。先世居洛阳,元魏迁两河豪右实云中三州,遂为东胜人。

 曾大父获庆,大父总,质直尚气,乡人有讼多就决之,至于婚嫁丧葬不能给者,亦借力焉。父德元,自少日用侠闻,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州里称之,后以君贵封少中大夫,雷内翰渊述世德之旧备矣。少中子七人,长曰鼎,孝友仁让,闺门肃睦,有古君子之风,以六赴廷试,赐第调濮州司候判官。次曰雷,由武弁起身,官怀远大将军行军副统。

君其第三子也,资严毅,虽所亲不敢以非礼犯之。幼日梦人呼为御史,故每以谏辅自期。

章宗(完颜璟)明昌二年(1191年),经童出身,补将仕佐郎。

泰和(1201年—1208年)中,年及注,授临洮府司狱,忻州司候判官,以廉干,西南路招讨司奏辟提控沿边营城粮草,(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己巳 既1209年)寻擢王纲榜词赋进士乙科,换偃师主簿。

宣宗(完颜珣)幸汴梁,入为尚书省令史。时,相知其可用,不半岁,特授南京警巡副使。秩满,例为广盈仓监支纳官。

兴定初(1217年—1222年),辟举法行,用荐者除陈留令。将之官白府尹,言:“县务不治,令自任其责,丞簿佐史辈无预焉,幸无扰之,使令得尽力。”尹诺之。既到官,事无大小,率自负荷,次官奉行而已。时,秋大旱,冬,十月乃雨,归德行枢密院发民牛运粮徐、邳。君为使者言:“吾麦乘雨将入种,牛役兴则无来岁矣。使者不能宽十日程耶?民事果集,虽乏军兴,吾不辞也。”使者怒而去。君力毕农种,粮运亦如期而办。行院仍奏君要誉小民,不以军食为急。朝廷不罪也。

既受代,大司农奏课,为天下第一,御史台察能吏,亦为奏首,且言可充台谏。京东总帅府奏辟经历官,不许,乃拜监察御史。君莅职,慨然有埋轮之志,即劾奏平章政事荆王(金宣宗完颜珣第二子完颜守纯)以陛下之子,任天下之重,不能上替君父,同济艰难,顾乃专恃权势,灭弃典礼,开纳货赂,妄进退官吏,从臾奴隶,侵渔细民,名为和市,其实胁取。诸所不法,不可一二数。陛下不能正家,而欲正天下,难矣!书奏,宣谕御史台:程震敢言如此,他御史不当如是耶?且有旨切责荆王,出内府银偿物直,敕司马杖大奴而不法者数人。于是权贵皆为之敛手。

东方频岁饥馑,盗贼蜂起,特旨以君摄治书侍御史兼户部员外郎,运京师粮八万石赈徐、邳。君经画饷道,十里一置驿,罗弓刀以防寇夺,具斧斤以完器用,备医药以起病疾,劝助借以通留滞,辇运相仍,如出衽席之上。饥民踵来,凡所以为贷,为籴(di),为赈赡,计度肥瘠,无一失其当。州民请于京东帅司,愿留我程御史以福残民。帅司奏君为行部官,诏再往徐、邳。

荆王积不平,密遣诸奴诱奸民徐璋造飞语讼君于台,诸相不为奏而王独奏之。宣宗(完颜珣)颇直君,欲勿问。王执奏再三,乃从之。时太子(哀宗完颜守绪)领枢密院事,遣医药官王子玉谕旨推问官:程御史为县,治行第一,监察又称职,有罪无罪,勿为留难。已而璋伏诬告,君当还台。在律,官人与部民对讼,无罪犹解职。王风大理寺:御史言天下事,在所皆部民。竟用是罢官。

君泰然自处,都无已仕之愠,聚书深读,盖将终身焉。天不假年,以正大元年(1224年)三月二十有一日,春秋四十有四,终于京师嘉善里之私第,积官少中大夫。夫人史氏,封安定郡君,先君殁。子一人,思温,举进士。四弟皆补君荫:颐,监西木场;晋,监桢州税务;恒,监缑氏酒务;升,宣授招抚使。以是年(1224年)十月二十有七日举君之柩,祔于金昌府芝田县官庄里少中君之新茔,礼也。

呜呼!生才为难,尽其才重为难。使君得时行道,坐于庙堂,分别贤否,其功烈可量也哉!方行万里而车折其轴,有才无命,古人所共叹。虽然,地远而位卑,身微而言轻,乃以一御史,犯强王之怒,卒使权贵落胆,缙绅增气,虽不遇而去,信眉高谈,亦可以无愧天下矣,尚何恨耶!乃为之铭曰:曲士卖直,见豺而栗。鄙夫媕(an)婀(e),与凫(fu)同波。犯父子之至难,孰绞讦(jie)而上劘(mo)?横溃我障,刚瘅(dan)我诃(he)。炼心成补天之石,夺笔为却日之戈。古有之:和臣不忠,忠臣不和。彼容容者之所得,奚后福之能多!有山维嵩,有水维河。程君之名,永世不磨。

中统四年岁次癸亥(1263年)秋七月己卯朔弟恒建。


3

有元故尚乡镇三司使大使程公表墓碣铭并序


翰林直学士奉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尚野撰文

前国子监助教冯景道书丹

翰林修撰从仕郎同知诰兼国史院编修官邓文源篆额  

公讳思茂,字荣甫,先世居洛阳上程聚。西晋侍中咸封上程侯。元魏迁两河豪右实云中三州,始居丰,徙振武,凡四迁,为东胜人。

曾祖总四子:少中德元、德超、德林、德懋,公之祖也。考魏□妣武,三世隐德。

公金泰和八年(1208年)生于云中(东胜)。崇庆(1212年—1213年)初,少中府君第三子从伯父太中震调官偃师,始复先世居。壬辰(1232年)之变,公为东胜兵所执,时有识者,且兵故佃人也。少中第八子从叔父昭毅升以缯赎归,处怀别业,婢仆孳产尽付主之。天性至孝,其事昭毅,定省温清如所生。少中第二子从伯父怀远雷在京宅,衣粮共具,四时相属。

初,怀远以父少中始葬缑山之索孛原,为南渡第一祖,儒林长兄太中弟祔焉。久旷展省,不胜感慕,青龙甲午,天下甫定,辄率公奔走先茔。陵谷变迁,寻访百至,恍若阴相,偶自民井怵惊见一穴,持火下视,棺志宛然,赠少中大夫轻车都尉安定郡伯德元也。寻迹,旁近隐然二封,凿之,乃儒林郎濮州司候判官赠骁骑尉安定县男鼎,监察御史摄治书侍御史户部员外郎赠太中大夫加二轻车都尉进封安定郡开国伯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震也。而其地为秦姓者所有矣,倍直所得,仅周三冢,堙井大封,拜哭而去。

追至乙卯(1255年),公复奉怀远(程雷),以金酬购尽复其地,以祖德懋而上,德林、德超,曾祖总,皆葬东胜,举柩未获,艰于拜扫,为封虚宅,招魂以祭。

遂如汴,如怀,如河阳,如缑氏镇,遍收遗骸,以齿厝之:曰泰,德超长子,忠勇校尉骁猛军中副千户赠游骑将军,夫人李氏;颐,少中第四子,忠显校尉福昌将作副使,夫人张氏,封安定县君,再娶陈氏;晋,少中第五子,昭信校尉同州军事判官,夫人彭氏,封安定县君;公之考,妣;惠,少中第六子妻张氏,□氏;德超中子妻张氏;庆,季子,早卒;升,昭毅大将军,镇守潞州都元帅左监军兼行京西路军民招抚使,夫人任氏,再娶李氏、白氏、李氏、解氏、贺氏。曰思谦,忠勇子,征事郎监尚乡局事,夫人杨氏;思敬,忠显子,缑氏镇酒监。平公,昭毅子,早卒。凡二十有四。于十月二十三日大葬先茔。

时怀远雷君已七十九矣。明年丙辰(1256年),以公手植柏二百五十株,创垣以限樵牧,垦余田以食茔守。往复四期,图功攸毕,反命宁止。是岁己未(1259年)五月一日,府君终于汴,享年八十有三,累官怀远大将军镇守河中汉军都万方行陕州行军副都统军使。后某日,公偕其子思彬奉丧归祔先茔之第二代。

中统癸亥(1263年)八月九日,涣之子思义,武陟令,卒于怀。后某日,夫人申氏奉丧祔于第三代之行。

  公居家在官,律己接物,谨愿淳恕,怀德畏威,罕居城市,绝迹官府,虽乐施乡邻,而有其闬(han)户。金之未亡也,以荫补官,进义修武,历横水白波酒监,国朝尚乡镇三使司大使,惟正是取,第求无坠窳非所愿也。劬躬稼穑,广拓土田,质后以本,世秘机械,不知有之。不幸至元十七年(1280年)九月十九日,春秋七十有三,以疾卒于尚乡镇之正寝。越三日,葬于其镇之西北一里许古城原。

夫人二:初配张氏,兵乱失所在;再配黄氏,蚕桑织绩,拮据卒瘏。身兼数十妇,家致完美,内助为多。春秋祀事,笃于无后,周恤宗族,先及惸独。自归程氏,内外无间言。臧获二百余指,遵公遗命,毁券附户下,辅佐君子,曲尽妇道,远近师贞顺。

子男二人:长仲恭,先公十一年(1269年),年十八卒;次仲谋,后公十一年(1291年),年二十九卒。资魁伟,勤俭质直,取友必端,作事不碌碌,以物力被推择,尝为怀蓝路在城务副使,天不假年,且复无后。黄氏曰:程氏家门焉敢谁何,即发书抵汴,讣十四叔中丞,来选贤而应后者应之。中丞方至,枚举同宗,公议未定,适太中府君曾孙基,以址近怀,遂以址为后。

女四人:长倩,嫁同郡王谦,后公二年卒;次媚,妻耿勉,先公五年卒;次淑,婿夹谷文用,以公多疾,屡濒于死,至不知人者数日,烹调药饵,刲到股一再,竟获平复,康宁八年卒,母疾亦然,邦人以为难;次娃,适于福。

夫人黄氏,后公二十四年,大德癸卯(1303年)三月二十六日得年八十有九,卒于怀之崇教坊。敛之明日,址具公行实,缞陞来请。曰址伯父、父葬,始有阙,欲同归祔缑山先茔,重讣从叔祖中丞。元贞(1295年)改元之初,比临以使廉访河东,聚约宗亲,自壬辰(1232年)北渡,占籍真定,迄于乙卯(1255年),大葬之后四十余年,分房莅官,散居四方,父母兄弟,若子若孙死丧,就殡苟简,因循杳无葬期。今先茔殆至已命族孙基,于东南十余步卜新宅兆,开岁会葬,宇谙诸房,无爽前定,明日遂行,仅及逾年,薨于其位,赍志一棺,归殡汴梁,九月霜露,寒盟未寻。址及诸孤,率先是惧,爰即旧原东北,循礼迁祔,将以三月辛卯窆,幸见志焉,死且不朽。予既铭之,纳诸公圹矣。

后六年,至大己酉(1309年)冬,跋履山川,抵冒风雪,访于京师,再拜为言。

先是四年大德乙巳(1305年)冬,从叔祖母夫人柏德氏哀未亡之不天,痛先志之无继,挺身由汴往道覃怀,明年(1306年)正月七日戊申,戒址从行渡河,翌日乙酉破土,新茔尽时,径还。别遣址持书镇阳报十六叔巡检,启殡举柩二十有三于怀,五夫人于汴。

十日恒,少中第七子,为新茔第一代。公沿边监权规运使兼行采访使,夫人田氏、杨氏,妾李氏、苏氏;运使兄怀远之夫人李氏。曰思长,儒林子,承奉班祗候,夫人李氏;思温,太中子,号河南处士,夫人元氏;思忠,儒林次子,赵州儒学教授,夫人李氏,址祖妣;武陟令之夫人申氏;思聪,晋长子,提举军储仓事,夫人张氏;思明,次子,京山提领规擢使;思彬,怀远子;思廉,运使长子,御史中丞行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夫人郑氏;思庸,中子。曰伯直,处士长子,号耘叟,妻王氏;麟,思忠长子,早卒;思愿,次子,真定路在城三使司提领,夫人刘氏、孙氏、高氏;中简,处士中子,妻王氏、李氏;贞,思彬长子;仲素,军储中子,址伯父;仲一,京山子,址父;仲耘,仲丞子。曰圯,耘叟长子。凡四世三十八柩,于大德十年(1306年)三月十二日壬午,以昭以穆,咸葬新茔。惟李氏祔怀远墓,申氏祔武陟令墓。

会葬后二年,至大(1308年)改元,九月三日乙未,夫人柏德氏薨于汴,至大二年(1309年)二月清明前二日壬午,侄仲易,承事郎滨州判官,奉夫人之柩祔中丞墓。

清明后,再阅月庚午,垲译工部史,自平江奉其父奉政大夫行都水少监公闾洎夫人二李氏之柩,归祔于新茔之昭次。公河南处士之季也,垲妻张氏,权殡舅姑前左。且请易志为表,附载会葬之本末。

盖公于先茔为第三代,而新茔则二代之穆矣。二子仲恭,仲谋,公之昭也,与其宗支姓源出受业之详,见于家牒,碑铭既复掇遗件右,以表公之德,而又次第附载柏德夫人不死其夫中执法之仁。

呜呼!怀远白波之伯侄,所谓吾无间然者。刘禹锡称史孝章,博陵崔氏仆射之丧,自没竟至葬,当门户,备祭祀,建碑表,皆崔氏之能。以予观之,在夫人为余事尔。祖作于前,孙述于后,《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址也有焉。”又曰:“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虽大书特书,不一书而足,敢以惮烦辞?乃为铭曰:

南山嵩少北太行,怀之河内洛金昌。生也信美死允臧,黄流奔猛一苇杭。公之先世兹所藏,陵谷变迁失堂房。俯仰如故孰主张,补天余烈芝蘭芳。瞻云遥遥旷蒸尝,还彤珍地魂无方。首丘知本不可忘,遍收旅骸无遗葬。曰达可踅仁乃常,河东有志蕒黄肠。寒盟迟寻坠征远,闺门之秀男子刚。夫士犹存人未亡,先后克荷藐诸郎。再举四世会九京,博陵匪直仆射吏,老柏黛色参天长。同生玉立森白杨,两茔奕奕连辉光。积善之家有余庆,会见兴者复大房。麒麟卧高邑作旁,公乎来归安故乡。砺山带河铭有章,千秋万岁永无伤。

天历二年(1329年)岁次己巳夏五月二十有二日戊寅,孙妇何氏同女藼藼立石。



4

大元故中顺大夫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程公神道碑铭有序


翰林学士中奉大夫枢密院判官王思廉撰文

翰林直学士朝列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刘赓书丹并篆额

元贞丙申(1296年)正月十六日,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程公,以官寿薨于太原。二月三日归柩汴梁,(仲昶)侄状公行实来请铭。

按公讳思廉,字介甫,姓程氏,(蒙古太宗七年 乙未 既1235年生于真定),上世洛阳人,元魏徙两河豪右实云中三州,因著籍东胜。

公,处士讳总之曾孙,赠少中大夫安定郡伯讳德元之孙,宣授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讳恒之子。妣□氏。公始知读书,从枢判白公(白华)学,故文笔论议皆有师法。

中统建元(1260年),用太保刘文贞公荐,事裕宗皇帝于春宫,服勤守恪,特被眷遇,令监印宥省。

至元七年(1270年),枢副合丹公,以平章政事领河南行省,选署都事。

至元十二年(1275年),转同知淇州事,力辞养亲,继丁外艰。服除,授东平路判官,入拜监察御史。

至元十六年(1279年),出签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俄迁河西陇右道副大使,徙河北河南山东东西两道。未几,陕西行省□与元路总管明□,进陕西汉中道大使。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云南立行御史台,擢拜中丞。今上嗣位(成宗即位),改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

公识见明敏,沈毅果断,筮仕之初,年尚少,言动有节,望之俨然,同列虽亲密者,亦不敢以狎亵及之。由是,见知时宰,有都司之辟。竭力参赞,事有当行,唯恐或后,丞相史忠武公每加奖拔。幕府有疑忠武之徇公者。时规取襄樊,供亿浩穰,公视出纳,绰有余裕。

初,筑亲城于江北,置仓受栗以足兵食,委公领其事。仓廪未完,米多露积,一夕大雨,诸相以为忧。使人觇公,方安卧帐中,召而诘之,公徐曰:“敌在迩,常宜镇静,纵有漂湿所损几何?不过军士一日粮耳!若中夜骚动,众必惊惑,事变之来,殆有不可胜言者矣。”闻者韪之。简书之隙,究心营缮,舟车器仗,靡不犀利,向之见疑者,始以忠武为知人。

公之世父治书(侍御史震)公,金南渡后,尝为监察御史,正色立朝,不畏疆御,及公嗣职,慨然有齐美之志。弹奸臣阿合马辈系狱至陷,公居之泰然,其党巧为机阱,卒不能伤。出签提刑司事也。□□纠趟,不克殚纪。其尤者,大同杨刺真等犯酒禁,有旨诛之,公以其罪不至死,论列数四,其忠君守法如此。

其赴河北河南也,道彰德,闻两河凶歉,民饥争食而官府征租甚急,欲止之。有司谓法当上禀,不敢专擅。公曰:若然常例,比得请,民已罢于句呼矣。即移文停催,然后申明省台,果获蠲除。僚友有当鞫狱邺中而不果行者,公乃请代,至则详究本末,尽得其□数。

至元二十年(1283年),河北复饥,民多转徙于南,朝廷遣使与汴梁官属,会宪司官于河上以阻之,公与总管张侯决议放渡,既而列上,亦赐允俞。是秋霖雨,大河、清、沁皆泛溢,为卫辉、怀孟大水,公临视赈贷,全活甚众。水浸卫城,不没者数板,适郡僚各以事出□与屯戍万户张侯集军民,发仓廪以筑堤防,□捍□冲,昼夜督促,暴露城隅,越数旬功始就,至今大水不复为患,卫人德之。

兴元命下,公与时尚书省丞相桑哥用事,颐指所及,竭蹶奉承,亲旧力劝之。公以太夫人年将九十,旁无兼侍,缺致弗充不听缺得告而后已。嗣有陕西汉中之行,亦极力丐免,杜门家食,慈母孝子,欢然一堂,若将终身焉。是年丁内艰,哀毁过礼,见者伤之。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云南去京师逾万里,朝议以为振举纲维,肃清风宪,绥辑远人,非公不可,乃起公。或谓跋涉功苦,且未终制,公必不拜。公乃曰:“前此三除,昧死陈请,益以老母故也。今以力绝域,以赎前过。”甫逾小祥,即素服就道。既莅事,乃戒敕典兵之官,牧民之吏,主刑名,司廪库,各谨尔职,毋致人言。自是上缺新旧染。云南有孔子庙,月朔望,长吏便衣拜谒而已,教官虽设,一无从贤之士,公乃举春秋释菜之礼。先于所治中庆府,集行省,(行)台以下诸官百余,公服以行祀事,属城化之,有蛮夷子弟受业者,公之不鄙裔夷,以诚敦教又如此。

河东地瘠民贫,仍遭旱,公奏除岁饲,视王缺政十之九。所输租税,易远仓为近仓以便民,历年积弊,前政僚洗汤一空,邻境之人闻知向慕。竟因是得疾。

公频用风宪,刚棱疾恶,恒以古人自期,晚年言事尤切直,如早建储贰以固国本,访求贤俊用赞丕图,车服辨尊卑之差,封谥表忠勤之实,养军力以防所临扰民,不急之役尤禁止,晨列庠序、捡灾戢盗,尤所尽心,至忘饥食。平居不好博奕,不事生产,恶衣菲食无难色。与人交愈久而情好愈笃,不以赀钱为轻重。或有疾病死丧,问遗周恤,后仍为之律经纪家事,抚规子孙,不少衰减,其于义厚者也。恬于进取,勇于为义,卧病太原,未得谢亲,力疾视事,一旦索纸笔作遗书寄弟侄,翌日饮啖离客退易伸不屈之气,充养有素故于死生之际,明了如此。僚吏士友私亲,灵辆所经,皆尽哀致奠。则公之为人概可知矣。享年六十有二。夫人郑氏,妇道可称,前公卒,今上京临潢之甲族也,明悟颖重,持家有法。继配柏德氏,二幼在室,以大德十年三月十二日(农历1306年3月12日),葬公于洛阳缑山先茔之次,礼也。

铭曰:斤斤程公,出遭盛时。儒素世家,孝友颖资。扬历中外,材可吏师。凛凛道台,风生宪司。去恶如草,遇民如儿。捍患御灾,奚翅己私。□□□□,去必见思。用夏变夷,悦礼敦诗。惟是顽犷,化而柔慈。万里来归,□□不丝。养吾浩然,岂其馁而。望公庙堂,龙疑龟蓍。今也奈何,□□□□。有韫于中,未究设施。不龙不蛇,贤人嗟咨。有巍者碑,铭以昭之。公有遗恨,吾无愧辞。

至大三年(1310年)岁次庚戌夏四月 日第十三侄程仲昶、第八侄孙程址,并孙妇何氏等立石。


5

程钜夫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家建昌。叔父飞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时,以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他日,召见,问贾似道何如人,钜夫条对甚悉,帝悦,给笔札书之,乃书二十余幅以进。帝大奇之,因问今居何官,以千户对,帝谓近臣曰:“朕观此人相貌,已应贵显;听其言论,诚聪明有识者也。可置之翰林。”丞相火礼霍孙传旨至翰林,以其年少,奏为应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国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宜皆为朕言之。”钜夫顿首谢曰:“臣本疏远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报陛下!”寻进翰林修撰,屡迁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

至元十九年,奏陈五事:一曰取会江南仕籍,二曰通南北之选,三曰立考功历,四曰置贪赃籍,五曰给江南官吏俸。朝廷多采行之。赐地京师安贞门,以筑居室。二十年,加翰林集贤直学士,同领会同馆事。二十三年,见帝,首陈:“兴建国学,乞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二十四年,立尚书省,诏以为参知政事,钜夫固辞。又命为御史中丞,台臣言:“钜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台院,必参用南人。”遂以钜夫仍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奉诏求贤于江南。初,书诏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汉字书之。帝素闻赵孟藡、叶李名,钜夫临当行,帝密谕必致此二人;钜夫又荐赵孟頫、余恁、万一鹗、张伯淳、胡梦魁、曾晞颜、孔洙、曾冲子、凌时中、包铸等二十余人,帝皆擢置台宪及文学之职。还朝,陈民间利病五事,拜集贤学士,仍还行台。

二十六年,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钜夫入朝,上疏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择相,宰相之职,莫大于进贤。苟不以进贤为急,而惟以殖货为心,非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意也。昔文帝以决狱及钱谷问丞相周勃,勃不能对,陈平进曰:‘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宰相上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观其所言,可以知宰相之职矣。今权奸用事,立尚书钩考钱谷,以剥割生民为务,所委任者,率皆贪饕邀利之人,江南盗贼窃发,良以此也。臣窃以为宜清尚书之政,损行省之权,罢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于国为便。”桑哥大怒,羁留京师不遣,奏请杀之,凡六奏,帝皆不许。钜夫既还行台,二十九年,又召钜夫与胡祗遹、姚燧、王惮、雷膺、陈天祥、杨恭懿、高凝、陈俨、赵居信等十人,赴阙赐对。三十年,出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学明教,吏民畏爱之。大德四年,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为民害者,上下肃然。八年,召拜翰林学士,商议中书省事。十年,以亢旱、暴风、星变,钜夫应诏陈弭灾之策,其目有五:曰敬天,曰尊祖,曰清心,曰持体,曰更化。帝皆然之。云南省臣言:“世祖亲平云南,民愿刻石点苍山,以纪功德。”诏钜夫撰其文。十一年,拜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复留为翰林学士。至大元年,修《成宗实录》。二年,召至上都。三年,复拜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四年,与李谦、尚文等十六人同赴阙,赐对便殿。拜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留为翰林学士承旨。皇庆元年,修《武宗实录》。二年,旱,钜夫应诏陈桑林六事,忤时宰意。明日,帝遣近侍赐上尊,劳之曰:“中书集议,惟卿所言甚当,后临事,其极言之。”于是诏钜夫偕平章政事李孟、参知政事许师敬议行贡举法,钜夫建言:“经学当主程颐、硃熹传注,文章宜革唐、宋宿弊。”命钜夫草诏行之。

三年,以病乞骸骨归田里,不允,命尚医给药物,官其子大本郊祀署令,以便侍养。时令近臣抚视,且劳之曰:“卿世祖旧臣,惟忠惟贞,其勉加粥,少留京师,以副朕心。”钜夫请益坚,特授光禄大夫,赐上尊,命廷臣以下饮饯于齐化门外,给驿南还。敕行省及有司常加存问。居三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   


6


大元勅賜故翰林學士承旨贈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文憲程公(鉅夫)神道碑銘  危素


延祐五年七月丙子翰林學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程公薨于建昌里第泰定二年贈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文憲至正十九年四月甲子丞相太平以公事世祖皇帝盡臣道宜賜神道碑銘有旨命臣素撰文臣雍書丹臣伯琦篆額臣素謹按故翰林侍講學士臣徯斯所具行狀及聞諸故老言而序次之公諱文海避武宗皇帝御名以字行曰鉅夫姓程氏其先周成康之際始國於程子孫因以為姓宣王中興有賢佐曰伯休父春秋時有趙氏忠臣曰嬰西晉循吏曰元譚為廣平太守持節新安因家焉其後自歙遷休寧至公髙祖宥興徙居郢之京山曽祖子明又避兵武昌卒葬其境皇贈集賢侍讀學士中奉大夫護軍追封楚郡公謚安僖妣姚氏追封楚郡夫人祖徳秀自武昌東上彭蠡寓龍興吳城山宋擢宣義郎叅淮西夀春二帥府事皇贈資善大夫中書左丞上護軍追封楚郡公謚簡懿妣李氏追封楚郡夫人父翔卿朝列大夫管軍總管累贈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孝肅母李氏累追封楚國夫人公生宋淳祐九年四月十七日生而目光如炬識者異之宗老若庸為撫州臨汝書院山長公與翰林學士吳澄從之講學徳祐元年季父飛卿以軍器監知建昌軍事公侍孝肅公奉大母李夫人就養未數日我師至城下建昌内附至元十三年從季父朝于開平遂留宿衛授以宣武將軍管軍千户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召見香殿世祖問宋何以亡對曰孟子有言三代之得失天下也以仁不仁宋非不仁權臣賈似道誤之也問似道何如人對曰當其為邉臣是一似道也及為相又一似道也天顔甚悦命給筆札書其辭即御前以銀盆漬墨書二十餘幅以進深稱上旨問今何官且諭近臣曰斯人相貌應貴聽其言聰明有識人也諭公曰國政得失朝臣邪正卿為朕悉言之公頓首謝曰臣踈逺儒生蒙被知遇敢不竭駑鈍以報明年授應奉翰林文字朝列大夫又明年進修撰又明年陞中順大夫秘書少監尋遷集賢直學士中議大夫兼秘書少監條陳五事一曰取會江南士籍二曰通南北之選三曰置考功歴四曰置貪贓籍五曰給江南官吏俸禄皆采行之二十年加翰林直學士同領會同舘事二十三年改集賢直學士進階少中大夫入見首請興建國學又上疏曰臣聞治天下必用天下之才故曰旁招俊乂又曰立賢無方若限以方所徴以技藝雖曰用人猶無人也國家既已混一南北南北人才視同一體若有所偏主有所遐棄此羣臣之故計非陛下至公之心也明詔屢下一則曰求賢二則曰求賢而能以賢才致之陛下者幾人出使者止以卜相符藥工技為賢才此何謂也且使有識之士得以淺窺朝廷臣竊耻之未幾復上疏曰國家自平江南内外百司皆叅用南人惟御史臺按察司獨不叅用臣不知其説也南北人情風俗不同若欲諳悉各處利害須叅用各處之人况江南歸附已十餘年而偏逺險惡之處盗賊時時竊發雖由官吏貪殘所激亦由臺憲按問失職致然按察司官名為廵察其實未嘗徧歴止於安靜之地遷延翺翔至於偏逺之處曠數年未嘗一到小民被官吏苛虐無所控訴激而為盜官吏反欲竝縁虜掠民之被害何可勝言行臺按察司之設正欲察訪利病中丞察使以下竝宜公選南方耆徳清望之人與北方官員講論區畫庶幾諳悉江南事體周知逺人情偽内臺中丞至監察御史亦宜叅用南官以備采訪事下中書集議集賢大學士阿嚕威薩里等請如程文海所言遂拜嘉議大夫侍御史行御史臺事仍詔求賢江南初詔令皆用國字至是特命以漢字書之世祖素聞趙孟適葉李名宻諭必致此二人又薦趙孟頫萬一鶚余恁張伯淳凌時中胡夢魁包鑄曽冲子孔洙等二十餘人皆立登清要之職還都宫門已閉叩閽暮見世祖聞之喜甚不覺起立曰程秀才來矣陳民間利病五事超授集賢學士仍居行臺時宰相僧格顓政中外岌岌二十六年公復入朝奏疏曰天子之職莫大於擇相宰相之職莫大於進賢茍不以進賢為急而以殖貨為心非為上為徳為下為民之意也漢文帝以決獄錢糓問丞相陳平對曰決獄責廷尉錢糓責治粟内史宰相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内親附百姓今尚書省惟以鉤考錢穀剥害生民為務所委任者率皆貪饕徼利之徒四方盗賊竊發良以此也臣竊以為清尚書之政損行省之權罷言利之官行卹民之典於國為便僧格怒覊留京師不遣凡六請加害世祖察其忠臣不允巳而僧格敗世咸服公之敢言公還行臺二十九年召公與胡祇遹姚燧王惲雷膺陳天祥楊恭懿髙凝陳儼趙居信十人赴闕賜對三十年授正議大夫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悉召諸吏諭之曰治人之道由自治始若等能不竝縁為奸則貪汙將自戢矣有違吾言必懲無恕上下為之肅然刺舉屬吏尤加之意不以微罪棄人於是相率改過為善大徳四年遷江南湖北道首治行省平章家奴為民害者民大悦嵗祲以周嵗廩禄賑之八年召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明年加商議中書省事集議恒暘暴風之變公承詔上言五事其目曰敬天尊祖清心持體更化皆切中時病十一年授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使復留為學士加正奉大夫至大二年銓選湖廣行省明年復持節山南又明年仁宗即位召公與李謙尚文等十有六人赴闕賜對便殿移浙東海右道尋拜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皇慶二年大旱以桑林六事自責應詔忤宰相意翌日勅中使持上尊勞之曰中書集議惟卿言甚當後臨事其極言無隠議行貢舉法公請以朱文公貢舉私議損益行之經學當祖程朱傳註文詞宜革宋金宿弊此詔實公所草進階榮禄大夫屢乞歸田不許延祐二年得末疾勅近臣撫問勞之曰卿先朝舊臣素稱忠直宜強飯善自調攝以副朕心官其子大本郊祀署令以便養請去益堅明年得旨南還加光禄大夫賜上尊麗錦勅朝臣祖道文明門外行省有司常加存問年七十薨薨之明年正月庚申葬南城縣可封鄉繞堆大磐山之陽娶徐氏先卒追封楚國夫人繼俞氏封楚國夫人先公四月卒子男五人大年承徳郎撫州路金谿縣尹兼勸農事卒贈奉直大夫江西等處儒學提舉飛騎尉建昌縣男大光卒大本奉直大夫秘書監著作郎卒大來大觀將仕佐郎建昌路南源務税課使司提領女四人長早卒次適國子生聶公晉次適饒林幼適江某孫男十三人世昌奉直大夫揚州路崇明州知州兼勸農事世臣進義副尉武岡路武岡縣主簿世延國子生世忠世京應奉翰林文字承務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世良世師世郢世徳世宏世禄世哲世濟女若干人曽孫男十八人嗣光嗣英嗣禄嗣乂嗣原國子生嗣逺嗣淳嗣眞嗣徳嗣晉嗣珹嗣肅嗣陽嗣良嗣畏嗣■〈亻癸〉嗣賢嗣應女若干人玄孫位育琮璘瑄公博聞強識靡不研究居家庭以孝聞待宗族親戚朋友曲盡禮意救人急難捐帑發廪無吝色嘗曰士生天地間當以濟人利物為心奈何瑣瑣以自厚一身為哉及臨大事決大義凛然不可奪世祖賜地一區於安貞門俾居之公題其室曰逺齋取易所謂逺多譽之旨至元中立尚書省以公為叅知政事又命為御史中丞皆固辭不就至大中特贈謚父母畀大年官仁宗毎呼程雪樓而不名盖郢有白雪樓公嘗取以自號示不忘其本云勅待詔畫其像儒臣製賛錫賚無虛嵗賜歸之後猶命詞臣譔世徳之碑其遭遇亦云盛矣公在朝以平易正大之學振文風作士氣詞章議論為海内所宗尚者四十年累朝實録詔制典册紀功銘徳之碑多出公定撰有文集四十五巻尤善大字每接後學才藝之士歎賞奬進或為之築舘授室有終身留客門下不去者所薦士後多為名臣建昌城西十有五里曰麻源第三谷晉謝靈運遺跡在焉公作山房藏書閒則擕賔客燕遊其間或幅巾藜杖獨行田野與樵夫野叟相問答縣小吏馳馬值公城門怒詬公守城卒擒吏送公府公命釋之人服公之容徳云臣素昔備官史舘論著公事今乃顯被明命非直發公之潛徳亦使天下後世知我聖祖得人之盛嗚呼懿哉謹拜手稽首而為之銘銘曰

  混一之盛若稽至元大帝御極俊乂飛鶱諤諤程公蚤起南服宿衛禁廷眷遇彌篤令聞令譽舘閣廻翔敷陳時政用戒苞桑皇有萬方莫非臣妾立賢無方庶政斯協臺府穹崇冠于江東往貮執法亟蘇瘝痌共驩在朝星馳入奏指佞觸衺讒言洊構克知灼見維帝聖明繡衣持斧憲度肅清召還詞林為國蓍蔡桑林之事引古進戒從容奉身歸老丘園百辟祖餞錫賚便蕃碧澗紅泉公所游衍魚鳥相忘放懷髙逺偘偘正色功在四朝贈謚之腆式勸臣僚可封之鄉大磐之墓子孫來瞻春雨霜露樹碑神道制命廷臣金石不朽永昭皇仁。


7

程寀

程寀,字公弼,燕之析津人。祖冀,仕辽广德军节度使。冀凡六男,父子皆擢科第,士族号其家为“程一举”。冀次子四穆,辽崇义军节度使。寀,四穆之季子也。自幼如成人。及冠,笃学,中进士甲科,累迁殿中丞。天辅七年,太祖入燕,授尚书都官员外郎、锦州安昌令,累加起居郎,为史馆修撰,以从军有劳,加少府少监。

熙宗时,历翰林待制,兼右谏议大夫。寀上疏言事,其略曰:“殿前点检司,古殿岩环卫之任,所以肃禁御,尊天子、备不虞也。臣幸得近清光,从天子观时畋之礼。比见陛下校猎,凡羽卫从臣无贵贱皆得执弓矢驰逐,而圣驾崎岖沙砾之地,加之林木丛郁,易以迷失。是日自卯及申,百官始出沙漠,独不知车驾何在。瞻望久之,始有骑来报,皇帝从数骑已至行在。窃惟古天子出入警跸,清道而行。至于楚畋云梦,汉猎长杨,皆大陈兵卫,以备非常。陛下膺祖宗付托之重,奈何独与数骑出入林麓沙漠之中,前无斥候,后无羽卫,甚非肃禁御之意也。臣愿陛下熟计之。后若复猎,当预戒有司,图上猎地,具其可否,然后下令清道而行。择冲要稍平之地,为驻跸之所,简忠义爪牙之士,统以亲信腹心之臣,警卫左右。俟其麋鹿既来,然后驰射。仍先遣搜阅林薮,明立标帜,为出入之驰道。不然,后恐贻宗朝社稷之忧。”

   又曰:“臣伏读唐史,追尊高祖以下,谥号或加至十八字。前宋大中祥符间亦加至十六字,亡辽因之,近陛下亦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十字。臣窃谓人臣以归美报上为忠,天子以追崇祖考为孝。太祖武元皇帝受命开基,八年之间,奄有天下,功德茂盛,振古无前,止谥‘武元’二字,理或未安,何以示将来?臣愿诏有司定议谥号,庶几上慰祖宗在天之灵,使耿光丕烈,传于无穷。”

又曰:“古者天子皆有巡狩,无非事者。或省察风俗,或审理冤狱,或问民疾苦,以布宣德泽,皆巡狩之名也。国家肇兴,诚恐郡国新民,逐末弃本,习旧染之污,奢侈诈伪,或有不明之狱,僭滥之刑,或力役无时,四民失业。今銮辂省方,将宪古行事,臣愿天心洞照,委之长贰,厘正风俗,或置匭匣,以申冤枉,或遣使郡国,问民无告,皆古巡狩之事。昔汉昭帝问疾苦,光武求民瘼,如此则和气通,天下丕平可坐而待也。”

又曰:“臣闻,善医者不视他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理否而已。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危矣。是故,四肢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天下虽无事,不足矜也,纲纪而已矣。尚书省,天子喉舌之官,纲纪在焉。臣愿诏尚书省,戒励百官,各扬其职,以立纲纪。如吏部天官以进贤退不肖为任,诚使升黜有科,任得其人,则纲纪理而民受其赐,前代兴替,未始不由此者。”

又曰:“虞舜不告而娶二妃。帝喾娶四妃,法天之四星。周文王一后、三夫人,嫔御有数。选求淑媛以充后宫,帝王之制也。然女无美恶,入宫见妒,陛下欲广嗣续,不可不知而告戒之。”

又曰:“臣伏见本朝富有四海,礼乐制度,莫不一新。宫禁之制,尚未严密,胥吏健卒之辈,皆得出入,莫有呵止,至淆混而无别。虽有阑入之法,久尚未行,甚非严禁卫、明法令之意,陛下不可不知而必行。”

疏奏,上嘉纳之,于是始命有司议增上太祖尊谥。皇统八年十二月,由翰林侍讲学士为横海军节度使,移彰德军节度使。卒官,年六十二。寀刚直耿介,不谄奉权贵以希苟进,有古君子之风云。



8

程辉


程辉,字日新,蔚州灵仙人也。皇统二年,擢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升左司都事。久之,为南京路转运使,以宫殿火,降授磁州刺史。有吴僧者杀州人张善友而取其妻,辉督捕之,命张母以长锥刺僧与其妻无完肤以死。改陕西东路转运使,再迁户部尚书。

 大定二十三年,拜参知政事。世宗谕之曰:“卿年虽老,犹可宣力。事有当言,毋或隐默。卿其勉之。”一日,辉侍朝,世宗曰:“人尝谓卿言语荒唐,今遇事辄言,过于王蔚。”顾谓宰臣曰:“卿等以为何如?”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辉对曰:“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苟有所闻,敢不尽心。”旧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欲以他牲易之,辉奏曰:“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尚书省奏来岁正旦外国朝贺事,世宗曰:“上京地远天寒,朕甚悯人使劳苦,欲即南京受宋书,何如?”辉对曰:“外国使来,必面见天子,今半途受书,异时宋人托事效之,何以辞为?”世宗曰:“朕以诚实,彼若相诈,朕自有处置耳。”辉以为不可,于是议权免一年。会有司市面不时酬直,世宗怒监察不举劾,杖责之。以问辉,辉对曰:“监察,君之耳目。所犯罪轻,不赎而杖,亦一时之怒也。”世宗曰:“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辉对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二十六年,以老致仕。次年,复起知河南府事,辉辞以衰老不任,召入香阁,谕之曰:“卿年老而精力尚强,虽久历外,未尝得嘉郡。河南地胜事简,故以处卿,卿可优游颐养。”辉曰:“臣犹老马也,刍豆待养,岂可责以筋力。向者南京宫殿火,非圣恩宽贷,臣死久矣。今河之径河南境上下千余里,河防之责视彼尤重,此臣所以忧不任也。”于是特诏不预河事。章宗立,时辉年七十六,复乞致仕,诏许之,仍给参知政事半俸。承安元年卒,谥曰忠简。

辉性倜傥敢言,喜杂学,尤好论医。从河间刘守真说,率用凉药。神童尝添寿者方数岁,辉召之,因书“医非细事”四字,添寿涂“细”字,改书作“相”,辉颇惭,人亦以此为中其病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