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丽水”的感叹:鱼游虾嬉的丽阳坑又回来了!

“老丽水”的感叹:鱼游虾嬉的丽阳坑又回来了!

处州晚报 港台女星 2017-09-15 19:15:39 581

水,泽披万物,是生命之源、环境之核,对于丽水这座因水而生的城市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而内河就像城市的血管,它的整洁畅通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丽阳坑是市区两大内河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丽阳坑水流清澈,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丽阳坑两岸的人越聚越多,生活污水等各类污染源增加,丽阳坑逐渐沦为“黑臭河”。


2013年,借省里“五水共治”东风,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计划投资20多亿元,实施工程治水,彻底治理丽阳坑。经过整治,丽阳坑入河口水质实现了从劣Ⅴ类到Ⅲ类的“四级跳”。家住丽阳坑沿岸的“老丽水”不禁感叹:“30年前那条清澈见底,鱼游虾嬉的丽阳坑又回来了!”

清流重现

居民家紧闭20年的窗开了 




“想不到过了20多年,丽阳坑还能恢复到记忆中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模样。”9月8日傍晚,临丽阳坑而居的86岁高龄的蒋锡唐老人和他82岁的老伴陈玉莲,吃完晚饭后在家门口一边赏鱼一边感叹。

陈玉莲说,虽然近两年老伴的耳背越来越严重,腿脚也不方便,但是每天早晚挪到家门口看几眼丽阳坑中的鲤鱼,已成了老两口的生活习惯。

1985年,蒋锡唐一家人从解放街和中山街路口的老宅搬到了城西路丽阳坑边的新居。

邻水而居,望山听水。蒋锡唐一家诗意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区的扩张,丽阳坑边的居民越来越多,很多居民直接把生活污水排到河内,丽阳坑逐渐成为一条‘黑臭河’。”陈玉莲说,在夏天,家里的窗户根本不敢开,大门也只有人进出时才开。

陈玉莲掰着指头算了算,家中的窗户一闭就闭了快20年。

2013年,丽水吹响了丽阳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攻坚战的号角,丽阳坑由此开始美丽蜕变。

如今,陈玉莲在家门口和阳台上种满了鲜艳的三角梅。三角梅和丽阳坑里游弋的鲤鱼相映成趣。陈玉莲的儿女还给家门口的石桥安装了不锈钢栏杆,每天来老蒋家门口赏鱼的邻居络绎不绝。“河道干净了、水清了、鱼多了,岸边的景也美了,我感觉就像每天生活在大花园中。”陈玉莲激动地说。

 巡河3年

见证“黑臭河”变身“样板河”  





穿上雨鞋、拎着塑料桶、手持垃圾钳……9月8日下午,丽阳坑的“80后”河道管理员刘燕“全副武装”后,从灯塔三村开始“下水”,进行日常的河道保洁和巡查。

今年29岁的刘燕,是土生土长的丽水人,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4年,在丽阳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刘燕决定加入丽阳坑的治理队伍,负责丽阳坑(灯塔三村到白云山脚段)和丽阳坑支流“五一溪”的巡查保洁工作。

开始这份工作以来,刘燕连续三年时间一边坚持巡河,一边坚持写“巡河日记”。大到污水排放,小到河里的一只矿泉水瓶,她都会记下来,这一记就记了厚厚的17本。

谈起丽水城市内河这几年的变化,几乎每一天都接触丽阳坑的刘燕深有体会。“刚开始巡河保洁时,河道内比较脏,垃圾很多,水也发臭,巡一趟差不多要4个小时。”刘燕说,随着丽阳坑整治逐步推进,如今丽阳坑内的垃圾已经少了很多,现在巡河一趟只要花两个半小时。

刘燕说,“五一溪”曾是著名的“黑臭河”,一个点位捡起来的垃圾,要好几塑料桶才能装完。随着“五水共治”的持续深入推进,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五一溪”的水质一天比一天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样板河”。

“现在水也清了,河道里垃圾也不多了。说实话,我的工作没之前那么辛苦了。”刘燕深有感触地说,水清了,百姓喜上眉梢,治水的点滴付出,百姓都会记在心里。

护水护鱼

共同守护家门口的那条河




今年已经62岁的陈美华,是后庆社区的“大忙人”,她一人身兼数职:楼道长、老年体协主席,还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老年人治水护鱼服务队队长。

随着市里吹响“五水共治”的号角,2015年10月,陈美华揽下了治水护鱼的“活”。她还发动身边的10余位楼道长,组成后庆社区老年人治水护鱼服务队。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60余人,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3岁。

“倘若有人往河道里丢垃圾。如果我不劝,你不劝,那谁来管呢?”这是陈美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凭借这股热心劲儿,治水护鱼服务队队员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河道巡查,并且利用“三句半”这一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编写治水知识,营造浓厚的治水护水氛围。

“陈阿姨,丽阳坑里好多瓯江锦鲤出现了翻白的情况,你们快来看看。”去年3月27日,陈美华接到附近居民的一通紧急电话。

陈美华向有关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后,又马上召集了沿河群众和治水护鱼服务队队员。近百名群众投入到这场救鱼护鱼的“生死时速”中,大家都拿出自家的水桶、脸盆,跳下河救鱼。

3月的天气还有些寒冷,水也还有点冰。百人救鱼大军,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把能在手电筒光照下找到的瓯江锦鲤都救上了岸。

如今,丽阳坑已脱胎换骨,变成了水清、鱼游、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景观河”。夏秋之夜,伴着习习凉风,街坊们都喜欢坐在丽阳坑边的椅子上闲话家常。已经在后庆社区生活了32年的陈美华感慨,如今丽阳坑的清澈溪水和岸绿花红来之不易,需要并值得每一位市民去守护和珍惜。

记者 廖王晶  陈炜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