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习近平主席前往军事博物馆参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演员张译为部分军事博物馆藏品录制音频讲解。
作为一名曾经有着十年军人身份的张译,始终无法割舍自己的军人情结,早在1999年和2009年,张译就曾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摄制组的主创走进阅兵村,见证建国50周年和建国60周年受阅部队的集训。2015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他再次成了唯一一位进入阅兵村采访的演员。建军90周年,张译也用自己的方式为部分军博藏品录制音频讲解。
静静躺在你面前的这把驳壳枪,是朱德朱老总的贴身武器,曾多年系在他腰间,转战南北。这把枪是人民军队90年峥嵘岁月的起点,象征着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第一枪:朱德的驳壳枪
看上去,这是一把普通的德国造毛瑟1896式7.63毫米驳壳枪,有6条右旋膛匣可装10发子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上世纪20年代列强对华禁运武器,这种驳壳枪被认为“不好用”而不在禁运之列,大量进口到中国。它连续射击时枪口容易上跳,但中国人把它横过来打,克服了这一缺陷。
请你走近仔细看,枪身上是不是刻着宽宽扁扁的几个大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可以想象,那是朱老总在1927年8月1号以后的某天刻上去的。
让我们回到90年前的那个不眠夜。大战前夜,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剑拔弩张。周恩来和起义领导小组成员们正紧张筹谋,朱德却带着国民党第三军的一行人大摆宴席。席间没人知道这酒酣耳热之际,朱德正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但,起义还是失败了。起义军决定在三河坝兵分两路,主力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南下广东,直奔潮汕作战;朱德则奉命带着剩余兵力断后,阻止敌人从背后抄袭主力部队。这应该是他首次拥有战斗指挥权,虽然只是临时的。
“临时”的三天里,这支部队完成了阻击任务,但也损失过半。他们屡屡遭到地方武装和土匪的袭击,不得不在山谷中穿行,在树林中宿营。9月天气渐冷,这支孤军却穿单衣、打赤脚、与上级联系全都中断。最绝望无助的十字路口,战士们等来的却是“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拼命保护的主力部队南下失败了。
对,最黑暗的日子里陪伴他的,就是你眼前的这把枪。
朱德宣布了两条纲领:
第一、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第二、革命必须自愿。
最终,他为革命留住了这最后的800人,他们走到井冈山,和毛泽东汇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主力军,也称“朱毛”红军。
也许谁也说不清,90年前的那第一枪究竟是谁打响的?但我们知道,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此再也没有熄灭。那支原本被留在原地殿后的“剩余兵力”,后来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中流砥柱。这把枪的主人在革命最绝望的谷底展示出了磐石般的坚定意志,并逐渐从边缘走向核心,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即便在胜利之后,从他的声音里,仍然能听到那份坚持。
朱 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革命胜利之后,新的历史任务是要继续和全国人民一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防,保卫人民革命胜利的成果,保卫祖国的建设,保卫东方及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