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上映。当时流传于世的是一张油腻聒噪的海报。
该海报完全符合常见烂片海报三原则:
1.人堆人战术
2.导演的名字很小或干脆不写——充分说明不是大导演,质量无保障
3.整体视效cos楼下小饭馆菜品图。
此前,我并没有看过陈思诚主演或导演过的任何作品,对他并无好感或恶感,单纯因为海报阻止了我买票。
意外的,上映后电影的口碑巨好。于是乎,作为侦探作品爱好者、素有湖北阿加莎之称的我,怀着低期待值走进电影院,看了《唐人街探案》。片头字幕显示,陈思诚既是导演又是编剧,但并未参演。
非常意外的,整个观影过程惊喜连连,镜头语言成熟有设计感,叙事完整流畅,一波三折时有惊悚,且还有一点可以谓之情怀和艺术感的微妙东西。——最关键的,陈思诚的制胜一招,在于他做好了无数中国导演搞砸的一件事:把故事说好说圆满。
关于陈思诚的有限记忆,重新变得清晰……姜文说:不懂编剧的导演不是好演员......本人惊觉——陈思诚,首先是一个具有神演技的好演员。
陈思诚是统一集团举办的“闪亮之星”全国大学生歌唱比赛冠军。我并未看过比赛,知道此事是因为大学时隔壁女生宿舍门上贴着比赛海报,陈思诚印在上面。他没有作品流传,所以,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基于重复撞见海报,大概记下一个名字,一个头衔,一张脸。
特意找了一个他的唱歌视频。他是有唱歌天赋的,懂得处理情感的分寸;声线气息不算顶尖,但歌声自有动人之处。友情提醒:建议看到整2分钟时立即关闭。憋问为神马。
他的神演技,出自一个十几年前的综艺节目。
那时他籍籍无名,主持人重点介绍他是赵薇的同学,问的问题都和赵薇有关。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毫无锋芒的老好人,顺从地回答主持人的问题,一脸诚恳地完善赵薇的人设,丝毫不急于宣传自己。他说赵薇人很好,她凭借《还珠格格》很红了以后,请同学吃饭,见同学们都像饿了许久狂吃海塞,赵薇就哭了。
莫怪主持人势利眼。几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肤浅,自动关注已经成名的红人,忽略屏蔽没名气的新人。就说我吧,那天陈思诚唱的歌、说的别的话,我全忘记;他也只有搭上大红人赵薇的顺风车,才能强势入侵,形成记忆。——陈思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就演好他的赵薇同学这一角色,将自己的真身藏好。他演得简直出神入化。
后来断断续续了解到,原来陈思诚最先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却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跟同学们商量好,坚持说是外面的流氓找茬,同学都没动手。——其实都出手了——可学校查起来,大家都改口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坚持那一套没动手的说法。结果呢,别人都只是留校察看,就他一个人被开除了。
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其他同学没想法;可只有他玩完了,别人都活着。他的谋略是没问题的,但他缺乏领导力,对人性的洞察力,以及对全局的把控力。——因此,艺校同学赵薇出演格格青云直上那年,他正遭受被开失学、前途未卜的痛苦,无语问苍天。
两年后,他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大学他非常刻苦,因为他无比珍惜这个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大学期间参加歌唱比赛,他又拿了第一。注意,他唱的是自己的原创歌曲。因为这个冠军,华纳唱片公司签下陈思诚。——前方似乎是一片大好前程。
可是,并没有。
世人是肤浅的,演艺圈是浮躁的,而陈思诚自己也是有局限的。
作为歌手,唱片业的黄金时代已过,除非偶得神曲,否则歌坛根本无法栖身。你看,零点乐队的周晓鸥,大主唱不当,改去电视剧演小角色,就因为风口已经不在唱片业。所以,冠军歌手陈思诚没红。作为演员,除开外形条件的局限,演员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自带局限的:他们只能被动等待好作品、好角色,他们的成功依赖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即使放下身段脸面肯被潜规则了可能还是不红——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所以,中戏第一名、演员陈思诚只是半红不火混个脸熟。
袁弘说:陈思诚是一个不会说场面话的人。记者采访他,问私生活,陈思诚会生气地反问:你们为什么这么肤浅,为什么总问这些问题?为什么不问和戏相关的问题?——想必,陈思诚看到网络闲杂人等对自己的外貌出言不逊,真假内行对自己的表演有意贬低或无意忽略,平庸却成功骗到话语权的导演错误地指点自己,或许还有某位美女拒绝了他而投向肤浅帅哥或平庸导演的怀抱,他都会生气,都想咆哮:你们为什么这么肤浅?
于是,那个敢打架、敢编故事不认账、却被命运无情暴击的陈思诚,选择顺着风口与命运博弈:他自执导筒,先拍一部电视剧,让自己不受掣肘地演一次主角。他聪明地把住了大盘:地缘,爱情,看脸,以及,肤浅,肤浅,肤浅。——果真,成功了。他又趁热打铁拍了电影版,再次成功,狂揽数亿票房,同时他还抱得美人归。
肤浅的人说:佟丽娅下嫁陈思诚。
肤浅的人还说:九分女以为自己六分,七分男以为自己十分。
陈思诚自己说:佟丽娅符合自己对另一半的全部幻想。
陈思诚还说:我是一个宿命论者,佟丽娅和王宝强一样,是祖师爷赏饭吃,她们做这一行、她们红是命中注定。她们身上都有一种质朴的东西。
翻译:佟丽娅天生好皮相,王宝强有励志故事傍身,她们在风口上也有运气加持,她们可以肤浅而不必有想法,她们不必努力不必费脑子花心思——可能她们压根没脑子也没心机——就能轻松获得肤浅大众的认可喜爱。
拍《唐人街探案》,获得更多话语权的陈思诚更加聪明地布局谋篇,他把自己心里的野马又放了一批出来,但依然有所节制。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世界有多么肤浅。
他说:泰囧里的王宝强,虽然大家看觉得他很好笑,但我认为他还可以更好。
泰囧里,王宝强就是一个给徐峥惹事的简单丑角。唐人街里,王宝强却有着复杂的成色,既有喜剧角色的倒霉相和滑稽遭际,又有异乡人、断肠人的不堪和自我掩饰,还有糊涂侦探显山露水的升华一刻。
他说:连续几年的票房冠军都是喜剧片,但国产电影又缺推理片这个类型,所以想做一个喜剧推理片。
他说:第一部的唐人街选在泰国而非美国,是因为泰国和中国比较相近,都是亚洲文化系统。第一部不要一下放在差异太大的美国。
他知道自己的局限:在银幕上不那么讨喜,有欠观众缘。所以他选用讨喜的质朴美人,质朴励志男,小鲜肉,小品大拿,综艺大咖,网红歌手,老戏骨,而自己并未出镜。
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这话谁说的?三国演义里笑到最后的大赢家司马懿说的。
是的,陈思诚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他一直在人前表演。他可以演一个大红人的毫无想法的同学,老实本分不掠美;可以演任何导演让他演的角色,哪怕并不认可角色也“捏着鼻子演”(他的原话);可以演普罗大众最爱看的都市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多情多金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还可以演一个才子导演,把自己在大银幕上演没了身影,却让整个银幕处处闪现他的光芒……
唐人街拍到2,票房轻松过10亿,却还有人大言不惭地说陈思诚有的只是“小聪明”。键盘一敲,冒充内行,骗或买点赞,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他们看不出,《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拍摄难度和难以复制性:多主演多角色,大量群戏、打斗追逐戏,异国取景拍摄,系列IP的可操作性,拒用网络段子的喜剧元素,以及国内最缺的言之有物、有意思、有肤浅观众刚好能消化的深度的完整剧本……
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说:我认识很多有才华的导演,但是他们做不出好电影,因为他们缺乏管理能力。
当年那个管不住三五同学的退学少年,如今已经可以操盘上亿投资、上千人参与的电影大项目了。
当肤浅的庸众还在对他挑三拣四的时候,他已经不会生气也不想咆哮了。因为他赢了,彻彻底底漂漂亮亮地赢了。
——喂,你怎么半点不提陈思诚出轨的渣事迹?
因为,他为那几番肤浅的欢场游戏,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并非指他承受了来自肤浅大众排山倒海般的道德指责,而是他失去了那个质朴的、美丽的、也许肤浅却全心全意崇拜他的妻子对他的信任和敬意。
作为一个试图不肤浅的大众一员,我就不多谈人家的私事了。
有意思的是,《唐人街探案2》里,似乎包含了陈思诚对大众的反击。高台之上,已经发疯的角色来了一番慷概陈词:牺牲几个没什么用的人,让我这个有用的人活着,继续救人,难道不可以吗?
翻译:你们都肤浅地活了这么多年,我就肤浅那么几次,难道不可以吗?
很多人说,《唐人街探案》拍得最好的就是医院枪战这一段。——挑出一段给个“最精彩”的标签,既能证明自己的品位又能博人眼球,也是一种肤浅的便捷搞法。一部电影如果能称得上拍得好,那一定是整体好;一部电影所能达到的最好,那也一定是整体拍得好。
不过医院枪战这段真心拍得不错,有韵味,有艺术感,还有在命运面前的恣意放肆:黑暗中的混战,犹如陈导摸黑向盲目的命运连发开枪,决一死战。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曾经,为了让命运垂青自己,我杀死了自己,演了好久的别人;此刻,在假作的戏里,我只想演回自己,杀死似乎对我怀有恶意的命运之神。血是假的痛是真的,戏是假的情是真的,陈导在邪魅地坏笑,却也动了真情。否则,他唱的《往事只能回味》,又怎会如此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