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新歌里唯一提及的华人艺术家,这个痴迷画“裸女”的浪子,一生颓废而传奇

周杰伦新歌里唯一提及的华人艺术家,这个痴迷画“裸女”的浪子,一生颓废而传奇

艺术视美 港台男星 2022-07-25 22:03:11 750
   


“我们的步伐太过时

我们的躯体太脆弱

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


和周杰伦新歌《最伟大的作品》一样引起轰动的,是他在 MV 中致敬的那些作品。


从玛格丽特、梵高到莫奈...而最受中国观众瞩目的,一定是这张东方面孔。

法籍华裔画家常玉。


很多人知道他一定是因为他画的裸女大腿吧?这张图闻名西方艺术界,在中国却寥寥数人耳闻。

色彩、线条...风格明朗而厉柔,常玉被称为“东方马蒂斯”。


在 2019 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常玉的《曲腿裸女》以1.98 亿港币成交,轰动一时,被誉为“最贵大腿”。

不过,常玉在生前,可不是万人齐捧的艺术家,他潦倒到炒菜的油都买不起,四处去参观打工,煤气中毒死在法国。

就连在死后,他的画作也只能卖到几百法郎。

如今时月更迭,他成了最近几乎最热门的画家,让人唏嘘。


“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禁忌的部分
以坦坦荡荡的东方美学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1.

常玉本名常有书,出身于四川南充的书香门第。

父亲常书舫是当地有名的画师,大哥常俊民经营着当时四川最大的丝织企业,人称常百万;二哥则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牙刷厂,同样是当地富豪。

俗话说,常玉就是富家少爷。

不过他从小并没有过纨绔子弟的生活,而是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着迷。

大哥经商有才,二哥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而常玉,则有着超乎一般人的艺术直觉。

常玉的第一个老师,是父亲给他请的清末民国的蜀中大儒赵熙,因此后来他的所有画作里,都有浓得化不开的东方意蕴。



1920 年,常玉响应民国政府“勤工俭学”留法风潮,同徐悲鸿、林风眠、等人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法国留学生。

和徐悲鸿勤奋刻苦等留学生不同,常玉一到法国就迅速融入到当地的浪漫气息中,他很少去课堂,反倒是在咖啡馆里。

他喜欢看《红楼梦》,或一边拉小提琴一边画画。

在当时的巴黎咖啡馆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衣着华丽,容貌秀美的东方青年在临摹,不仅不生气,反而乐于成为他的模特。


当时的巴黎画派,聚集的都是一帮在巴黎的异乡客:来自立陶宛的苏丁,来自日本的藤田嗣治...对于常玉而言,似乎不存在什么界域,他到哪里,便会属于哪里。


这是幸运,也是飘零的宿命。



朋友王季冈这样回忆道:“(常玉)住St.Michel街边旅馆三楼一斗室……外出随带白纸簿和铅笔。坐咖啡馆,总爱观察邻桌男女,认有突出形象者,立即素描;亦课外作业自修也……有时家中汇款未到,无多余钱,辄啃干面包,喝自来水度日。惟一值钱的照相机,时常存入当铺,或向我告借几十万。待家款到,再赎再还……其人美丰仪,且衣著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烟酒无缘,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常玉一生痴迷的,就是绘画和女人。


“我画室这张沙发虽然早已破旧不堪,但这上面落坐过至少 —— 200 个当得起美字的女人!”


在绘画上,他尽抒其意,在生活里,却另有他想不到的一面。



 
2. “裸女”与乡愁


众人皆知,常玉最爱画裸女。


比如中国花布上的粉红裸女;



曲腿裸女;



裸女戏猫;



侧卧裸女;



屈膝裸女;


偶也有其他顾盼生姿的女人,比如下面这幅端坐的淑女;



最后被拍出天价的,也是他在 1930 年代画下的这幅裸女图。


常玉画裸女,骚而不色,生命蓬勃,从不低落。

受着中国传统书画的熏陶,明明展现的是流溶的热量,稍有偏颇就是情色之意 —— 但常玉的裸女清冷、遗世,带着让人佩服的狡黠。

丰满的躯体,自在又舒满。

那一点若有似无轻盈的乡愁,放在了这些纯粹美学意趣的作品里。


3. 遗憾的爱情

艺术家的灵感总要来源于一段非正常的爱情,它必然不能是烟火的。


对于常玉而言,那个人可能是蒋碧薇。


常玉到巴黎以后很快结识了徐悲鸿蒋碧薇夫妇,并和徐悲鸿等人组成了“天狗会”,他还给两人作画。

一来二去,有传常玉和蒋碧薇交情甚笃。


虽然没有书文证,但后来徐悲鸿和常玉仍似有心结。

常玉最深入人心的情感应该是在蒋碧薇之后。他在 1929 年和哈蒙兹男爵的女儿玛素小姐结婚,后者痴迷其才华,在当时也是粉丝和偶像终成眷属的佳话。

但也不得善终。

因为常玉挥霍无度,从小也是锦衣玉食的玛素,不得不去电信局找了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再后来,又是普通的套路:爱情燃尽,形同陌路。
后来玛素离开法国,远嫁摩洛哥,而常玉则至死再未娶,孤独终老。

和玛素的婚姻是常玉一生仅有的也是最让他刻骨铭心和遗憾的爱情。

同坎坷的爱情之路相比,常玉的艺术之路更为艰难曲折,和历史上很多天才艺术家一样,常玉也难逃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名垂千古的命运。

配上他那颓废又清淡无谓的个性,更让人感怀。

如果生前星途闪耀,那常玉的画,也许就变了路数。


4. 孤独的象

常玉是少有的用西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东方文化内核的画家。

倒也不能妄断这是中国文化之类的国别属性,但那纤细的乡愁,情意甚于形式工笔的表达,是常玉最动人的一点。

裸女,花盆,小动物是常玉画作中最常见的主题,裸女是生之喜悦,而风景呢,总是浅浅淡淡的写意。


徐志摩万分推崇常玉的画,赞誉其为“宇宙之大腿。”
看常玉的画,总能想到那四个字,大道至简。

在后现代艺术并没有大行其道的那一代,常玉却似乎先行捕捉到了世界必然会陷入的一切轻盈的情感。

悲伤的欢愉的,落在画笔上,都是那简单几笔。

常玉的性格,是出了名的特立独行和孤傲,他鄙视艺术圈中的商业潜规则,不曲意应承画商,也不混迹名流,这和他自小的成长环境有关,也是他心境的直接呈现。


战乱之后,常玉的优渥生活终结,他陷入了颠沛流离中。

为了生计,常玉一直在四处漂泊,他不仅在仿古家具厂中打过工,还出版过中国菜谱,不过也仅是糊口而已。

到了晚年,常玉曾去中餐馆洗碗端盘子,薪资少得可怜,后来穷到只能用油漆和石灰继续作画。

1966 年,常玉因瓦斯中毒意外在巴黎过世。

常玉去世后,他的作品曾成捆出现在巴黎的拍卖市场,售价仅数百法郎。20 年后,单张售价已达数万法郎。数十年间,他的价值逐渐被发掘。2004 年,巴黎东方吉美博物馆举办了常玉生平大型作品回顾展,呈现了他 1920 年代至 1960 年代的重要代表作。


如今网络最多流传的,是常玉人生的最后一幅画。

《孤独的象》。

一只小象,踏拓在荒原上,山脉棱直,远处是大漠苍原。

他在创作这幅绝笔时,是 1966 年的法国夏天,他打电话给友人:

“我开始画了一张画……”
“是什么样的画?”
“您将会看到的……”
“我就来。”
“还不到时候。”
“那要等到几时?”
“再过几天以后……我先画,然后简化它,再简化它……”
几天之后,他又一次打电话给友人,“完成了。”


常玉以象寓己,他是那孤独的个体,却有长存在这天地的力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