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多形容词之后,我决定用“高级”来形容这款耳机的声音

想了很多形容词之后,我决定用“高级”来形容这款耳机的声音

发烧斋 日韩男星 2019-02-01 18:08:22 513

在听音观越来越分裂的现在,一款发烧友众口一致的好评的耳机,已经是如“稀有动物”一般的存在了。即便是价格高达42万8的森海大奥二代HE 1,评价仍然不免两极分化。但似乎FOCAL的乌托邦从面世便赢得满堂喝彩,而随后的小乌Elear 和中乌Clear也是好评如潮。如今,FOCAL的Elegia也登场亮相了。由于Elegia采用的是封闭式设计,迅速被赋予了“封闭乌”的称号。


即便没有头梁上的LOGO,相信大多数发烧友还是能一眼判断出这是FOCAL的产品,整体的造型风格,Elegia和大中小乌是一脉相承的。Elegia的耳机表面有一些设计精巧的圆点,有点像最近奔驰在前格栅上喜欢用的“满天星”设计,但仔细看,这些圆点是封闭的——Elegia是一款封闭式耳机,这是它和大小乌的最大区别。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只考虑音质,封闭式和开放式,各擅胜场,没有绝对的高下。但封闭式耳机有着更好的隔音效果,这一点大概没人会反驳。而Elegia不但采用封闭式设计,设计出发点更是“可直推”(这里稍作保留,详见下文),所以你完全可以尝试戴着它出街。而且,无论是颜值还是音质表现,Elegia秒杀一票主动降噪耳机,相信没有任何悬念。

 

除了封闭式和开放式的区别,Elegia的振膜上采用的是跟小乌Elear相同的镁铝振膜,而非大中乌所用的铍单元振膜,你可以轻易地在耳机表面看到这样的标识。

 

当然,一切的技术细节,都是为声音服务的,所以最重要的是,Elegia声音如何?

 

这里先放我的结论,Elegia的声音很“高级”。它的声音并不流于表面的一种浮夸,不是一种纯粹感官刺激,而是听的时间越长,越感觉到其内在的涌动力和感召力。尽管Elegia采用了封闭式设计,但那种沁人心脾的甜美、温婉,那种细腻和谐的表达方式,仍然深深刻在Elegia的DNA里。


刚开始听你可能会觉得Elegia的声音比较清淡而瘦,若是和小乌比起来,低频显得收敛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如果低音再多一点就好了”的这种程度。

 

但很快你会发现,它的声音虽然清淡,但却绝不是锋利、冷艳、没有感情的声音。相反,Elegia的声音十分鲜活,乐器质感出众,而声音的纹理致密、细节丰富,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中,也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此时,我相信你会有兴趣重新感受Elegia的低频表现,并能慢慢发现它的魅力所在。Elegia的低频准确且有着极强的分寸感,而且声音相当透明,能够如抽丝剥茧般地完全呈现低频应该有的细节,但却没有压迫感。

 

是的,很多烧友或许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低频也是需要强大的解析力和透明的音色的。但在我们的听音经验中,在所谓的“势大力沉”、“气势恢宏”面前,很多人放弃了这种需求,而接受了一种猛虎下山式的爽快感。当然,两者也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调和,但那是极少数Hi-End级别的器材才能达到的境界。而对于大多数器材来说,低频的厚重和过多的量感,带来的直接是低频质量的劣化,甚至轰头。

 

如果说Elegia这种低频表现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那么它的中频表现,应该会被更广泛接受。Elegia的中频绝不过分铺张,它的中频并不像有的产品“加了蜜一样的甜”来取得一种厚实、丰润的效果,而是维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规整和平衡。所有的细节都以一种正确的力度和形体比例被展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强调、刻意突出,让你觉得“细节丰富”,这就是Elegia的高明之处。

 

听发烧人声,你就会更感觉到它处理的精妙。比如说用Elegia听玉置浩二的那张名碟《酒红色的心》,玉置浩二那种磁性的、微微带点迷人的鼻音共鸣韵味十足。与此同时,那些吞咽、换气和吉他擦弦的细节也相当生动迷人,汇集成一个圆融、成熟的整体。


高频就更不用说了。似乎从大乌到小乌,Focal对高频的掌控力还没有听到什么负面的评价。仍然是招牌式的、无毛刺和毫无生硬感的细节再现,再配以如同丝绸般的顺滑度。真的,这才是高质量的高频呈现,而不是很多人追求的那种“亮”。

 

而且我必须指出,Elegia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即使在小音量下,Elegia仍然能维持精妙的细节呈现以及正确的动态范围,而声音的整体框架一点都不因为音量小而显得绵软。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很多人其实都有这样的习惯,在听耳机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将音量调大。一方面是音量大的时候通常刺激些,再者,音量大之后也能让人注意到更多的细节。但Elegia即便在小音量下,也能维持一种完美的平衡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它称为“高级”的原因。它的感染力并不是以煽情作为手段,以感情泛滥来吸引用户,而是有着一种内在的美感,一种涓涓溪流般的、沁人心脾的、润物细无声般的感召力。或许这是一种法系的Hi-Fi哲学,因为法国人对那种感情外露、直抒胸臆的审美,确实不太感冒。与之相比,Focal更加追求“分寸感”,哪怕是大乌,也并不以音色华丽、情绪外泄而感动世人,Elegia也是这样的哲学。


当然,Elegia绝非完美。我能想到的缺点,或者说不足,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是,正如我说的,如果你追求的一种雄浑、强辩的效果,迷恋庞大的气势,那么Elegia可能会让你觉得没有那么过瘾,这是它的性格决定的。所幸的是,其实现在已经过了“最追求庞大规模和气势”的那个年代了。室内乐般的演奏方式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一种演奏潮流,而unplugged为编曲的流行音乐也变得越来越多。更别说几件简单的乐器就能组成一个Jazz Band,玩出无穷的花样。

 

第二,Elegia的这种性格,对器材和音源的要求其实不低。尽管看参数它属于低阻高灵敏度,说起来是可以直推的,但实际上它也挺吃功率,若是遇上控制力差的前端,会愈发显得有气无力,凸显低频量感不足。如果要带着出街,还是在投资一个好点的前端吧,iBasso的DX200就不错。

 

还有一点也不得不指出,以上的所有评价,都基于L&Y Audio的LY-06PRO这根四芯平衡线(我手里的TempoTec幻想曲三件套也正好有一个四芯平衡的XLR接口)。相较之下,原配的那根线虽然它有着很好的卖相,但完全埋没了Elegia本身的优秀。原配线材下,虽然Elegia仍然保有中频的清澈透明和自然舒展,但高低频的影响,你会觉得它的声音不够玲珑通透,低频也显得疲软而乏力,而且细节丢失不少,就像近视眼取下了眼镜,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所以这也可以算Elegia的第三个不足:必须换线!



说LY-06PRO这根线有点石成金之效似乎也有那么一点言过其实,但它确实补足原配耳机线在声音上的短板。或者说,用原配线听Elegia你发现的那些不足,用LY-06PRO会一扫而空。这不禁让人想起20年前,索尼为2000块以上的MD也只配备不到100块的入门级耳塞MDR-E805,到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一条420块的MDR-E888,让人不禁莞尔。


在这里不妨再简单普及下线材的基本知识:众所周知,评价一款线材其实有很多维度。最基本的是材料纯度,从5N一直到8N,一个N代表一个9(Nine),5N的纯度即为99.999%,6N则是99.9999%,以此类推。除此之外,尽管铜不属于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但一丁点氧化物仍然可以改变铜的导电特性,让声音造成损失,而无氧铜则可以保证是纯净的铜单质。而单晶无氧铜,整根铜杆则仅由一个晶粒组成,不存在晶粒之间产生的“晶界”(“晶界”会对通过的信号产生反射和折射,造成信号失真和衰减),因而具有极高的信号传输性能。

 

根据介绍,LY-06PRO这根线的纯度是7N(99.99999%),而且是第一款由单晶铜拉伸,而不是拼接而成的线,屏蔽层也做了特殊设计,所以在这根线的加持下,Elegia的提升也就可以理解了。更重要的是价格很亲民,2280而已,若是和Elegia一起买,会更低。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再谈谈Elegia在声音之外的价值——价值感

 

以现在耳机市场的定价趋势,定价为6888的Elegia价格已经落入很多人可承受,甚至觉得“不贵”的区间,但和市面上同类价格的产品相比(无论是头戴式耳机还是耳塞),Elegia的价值感是非常明显的。附件虽然不一定谈得上奢华,但在细节上着力甚多,明显非常考究。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某些标价上万的的耳机,无论是做工还是配件,绝对是惨不忍睹。


要知道,对于耳机本身,不少人也有把玩的需求。让一个对耳机完全没有概念的人来判断,Elegia多半也会让人觉得“这东西值点钱”,这就是我所说的“价值感”,也是心理满足感的一大来源。


而且,它毕竟是头戴式耳机啊!大家都认可在声场、声音的自然松弛上胜过入耳式耳机,之前很多人只是因为顾及到“无法直推”或者“不隔音”才选择了后者。但现在这两个问题在Elegia上都不再是大问题,所以,Elegia会不会改变两者在你心里的天平?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