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百心百匠》是吴晓波第一次上真人综艺,他的任务是拜另一个“吴老师”为师学习制茶,爱喝茶的他到底有没有当茶匠的天分呢?
1
西湖边葛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别致的院落,两栋小楼依山面湖,名曰“静逸别墅”。若有缘,在东边小楼的厅堂里,能遇上主人正摆开茶席,煮水,烹茶,言笑晏晏。
此宅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旧居,吴晓波于三年前租下重新修缮,对公众开放,也作待客之所。爱茶如他,专辟了一方茶室,闲来品茗,以茶会友——财经作家客串茶铺老板,执笔的手沏起茶来倒也从容不迫、煞有其事。
这位“吴老板”爱茶似乎不甚挑剔,爱普洱也爱铁观音,爱龙井也爱正山小种,独爱饮茶时的一分“慢慢来”。
不过,爱喝茶的他大概没有想到,有一天要远赴福建,正儿八经地拜师学习从采茶到制茶的手艺。
2
在新一集的《百心百匠》里,吴晓波要拜白茶非遗大师、吴氏茶艺第三代传人吴健为师,与“同学”孙冕一起,学习白茶的制作技艺。
“白茶”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陆羽的《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根据考据,东为“南”之误)这里的白茶山,便在今日的福建福鼎。
在这里,有一座江南保存最完好、单体面积最大的翠郊古民居,正是吴氏祖居,也是吴家制茶历史的见证。吴晓波的学艺之旅从这里开始。
274年的古宅没有一点异味,也不曾使用过一点油漆,更加不允许在宅内抽烟点香,为的是防止茶叶哪怕一丝丝的串味。这是一个制茶世家的严谨和操守。
◆学艺的第一道考验:辨茶龄
将三种年份不同,质量不同的白茶放在面前,同时冲泡、品尝,进行对比。对着三份茶看、闻、品一番下来,吴晓波和孙冕两个外行都将50年的茶认作了新茶。
孙冕、吴晓波、吴健品茶
这50年前的茶,它的一芽两叶还保存得十分完整。附耳倾听,轻触茶叶竟有脆响。
“我觉得真看到了岁月。”吴晓波感叹。
◆学艺的第二道考验:摘原叶
为了了解白茶最原始的状态,吴健带着两个徒弟上山,寻找树龄达到百年的古茶树。古茶树长在高山深处,完全不施化肥和农药。吴健将茶枝弯下来,让大家看鲜叶上虫咬过的痕迹。这样的叶子,“剩下的一半我们吃。”
无论是古茶树或制茶人,都以最天然的状态,和周遭的生命和谐共处。
◆学艺的第三道考验:萎凋
白茶采摘后,经过萎凋、烘焙两道关键工艺就可装箱保存。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以掌握。
萎凋,将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低至25%。期间要进行“开筛”,让茶叶能够自然收缩。吴健开筛行云流水,茶叶铺展均匀;吴晓波试了一下,茶叶就堆积一块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运用自如,“起码要学到三年差不多”。
萎凋过程,还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将茶叶搬出晾晒或搬入阴凉处,每天“最少最少要6次”。为了赶时间,搬进搬出的时候,吴晓波和孙冕都是一路小跑。
“这两天当学徒感觉其实越简单越难。”吴晓波趴在栏杆上休息,居然一下就睡着了。
吴晓波靠在栏杆上休息
◆学艺的第四道考验:烘焙
烘焙是决定白茶香气的关键步骤。用80度左右的炭火,将萎凋叶的水分蒸发到9%以下。再低温慢烤,烘焙出茶香。手工探焙、铲开炉灰、翻倒茶叶……吴健的手上的炉灰和烫伤,是经年累月留下来的痕迹。他的拿手绝活三口香,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制出的茶叶捧在手中,连续吸三口,而茶叶的香气绵延不断。
采摘、萎凋、烘焙、装箱……30余年来,吴师傅将这一整套制茶工序练得炉火纯青。“好的白茶要天时、地利、人和。”
3
晚饭时间,师徒、家人围坐一桌,饭桌上是白茶炒蛋、白茶排骨……散发着白茶的毫香。聊天中,也三句离不开白茶。
闲聊中,吴健说起曾有人拿了自己做的茶,让他看一下。“他看到成品,就将这茶是怎么做的,所有的流程都说了一遍。”他女儿补充,“后来我们试了一下,跟他说的一模一样。”
三十多年沉浸于制茶,用心,用时间,最终形成了他技能上的直觉。
“我是一个写作的人,我走过一个黑板,不用看就知道第八行有个错别字,这是一种本能。长期的训练让匠人对植物、工具或者动物产生了直觉的能力,这是最迷人的地方。”吴晓波如是说。
真正的匠人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只因为坚持与热爱,他们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和穷其一生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传承,激发了新的可能。
作家和茶人,或许也是同一类人。
◤收看信息◢
吴晓波拜师白茶大师
长按识别▼立即收看
◤节目信息◢
用匠心讲述匠人故事,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第一季在湖南卫视首播,错过电视播放的同学,可至优酷、芒果TV观看(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即可观看)。孙冕携手李亚鹏、孙楠、柯蓝、许亚军、李艾、李泉、喻恩泰、吴晓波、老狼、马艳丽等拜师民间非遗匠人,身体力行感受传统技艺不传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