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帆:绚丽柔美的外销绸

赵帆:绚丽柔美的外销绸

中华瑰宝杂志 内地男星 2022-11-02 09:00:27 219
18—19世纪,中国丝绸畅销欧美国家,其风格品类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的丝绸艺术,而是更加契合欧美国家的审美需求,体现出中西融合的艺术特征。


什么是外销绸


自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始终未绝,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中国商品外传到沿途各国,与此同时,珠宝、香料和珍禽异兽等也从西方传入中国。早期的丝绸贸易多是中国传统的丝绸外销,其审美内涵、纹样特征等是中国的美学样式。然而,至18—19世纪时,随着中国风艺术在欧洲的迅速流行,丝绸需求量大增,中国传统丝绸纺织品已无法满足西方的需求。

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开始根据欧洲人的审美需求设计丝绸商品的种类和纹样,并采用订单形式,由中国织造生产各类丝绸产品,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美国家,外销绸由此应运而生。中国外销绸通常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在中国织造而专供输出国外市场;二是纹样和品类符合西方审美需求,但生产还是采用中国织绣技术。


清 蝶恋花外销服


外销绸的商品属性是第一位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制作的工艺品、生活日用品,外销产品是为了满足西方的猎奇心理和对神秘东方的向往。虽是商品,但在中国风审美意趣和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外销绸以其绚丽柔美的艺术风格、绮丽精巧的工艺技术,洋溢着浓浓的中西交融的艺术特征。

外销绸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商品,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和见证。当时外销绸的主要品类有绢画、服饰、家纺及其他配饰。



外销绢画


在外销绸的品类当中,外销画可以说是纯装饰性的,也最直观地表达了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田园生活的向往。外销画的材质大多是绢,在丝滑的平纹绢上手绘,更能展现出丝绸质地的细腻柔美,也给画作平添了些许平静怡然之感。

外销画的题材多表现古代中国恬淡的审美趣味,有田园生活,有手工艺劳作场景,有山水风景,一切能展现古代中国美好愿景的题材都可以成为外销画的主题。这是由于当时西方饱受战乱、瘟疫之苦,非常向往理想中的东方安逸恬淡生活,他们以最直白的图像学表象特征来表达内心深层次的渴望。


清 外销画《穿花衣的男人》


外销画通常不用装裱,买来直接挂在家中。外销画在中国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分工非常明确,轮廓线描、配色填充都有专门的工匠。分工精确到有人只负责画眼睛,有人只负责填色人物服饰,等等,整个流程多不需要创新,只需模式化劳作。正如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先生在《万物》中写道:“中国人创造了数量庞大的艺术品,这一切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都是因为中国人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

为了满足西方绘画的审美需求,大多数外销画技法脱离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但又不完全是焦点透视,可以说是这两者的结合。如外销画《穿花衣的男人》塑造的人物是典型的西方人面孔,但所穿服装却是中西合璧的样式,头戴中国传统的瓜皮帽,腰间配有清代小件荷包绣品;而蓝黄相间的波浪翻领,无论是颜色搭配,还是形制特征,都不是中国传统服饰样式。又如钢版画《南京报恩寺塔》,画中的风景、建筑、花轿队伍都是中国元素,绘画技法则采用了典型的焦点透视法,植被的画法也类同于西方油画的表现方式。



外销服饰


外销绸中的外销服饰主要有服装和披肩两类。18—19世纪的西方,正值紧身胸衣和裙撑的繁盛时代,能偶尔穿着宽松舒适、平面剪裁的中国女褂或长袍是非常新奇的体验,拥有东方服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类服饰多为居家晨服,或是比较私密的下午茶服。欧洲达官显贵的夫人往往还会专门请来画家,用油画的方式记录下身着外销服饰的生活场景。

外销披肩流行的时代正是西方服饰各种风格更迭期,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克里诺林和巴瑟尔裙撑时代,每种风格时期都有与之相呼应的外销披肩搭配。早期的披肩流苏较短,越到后期,披肩的流苏愈发延长。


清 两穿式外销绸刺绣披肩


以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黄缎地亭台楼阁外销刺绣披肩为例,其制作时间为18世纪60—70年代,属于比较早期的外销披肩,流苏较短。披肩形制为正方形,纹样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亭台楼阁题材,并配以戏曲人物故事及花鸟纹样。而四周外围的流苏又是按照西方当时的审美趣味进行加工生产的。整件刺绣披肩构图匀称,色彩斑斓,极富装饰效果。

这件刺绣披肩的纹样题材非常丰富,比较特别的是其上的亭台楼阁纹样。在画面的中心及四角均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纹样作主体装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镬耳屋的建筑形象。在民间,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之意。

此件刺绣披肩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人物故事,颇为有趣。刺绣镬耳屋建筑纹样的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有“天地”二字,余下部分被人物挡住了,但根据下联清晰的刺绣可以推断出,整副对联应是“天地岂无开眼日,乾坤还有转头时”,寓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清 两穿式外销绸刺绣披肩(局部)

该组戏曲人物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刺绣画面中的三个人物,一位站立,两位身骑赤马,手上各持兵器,动态十足,一副疾恶如仇的姿态。这种传统文化理念教导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与西方世界所追求的真善美观念极为相似。

外销绸匹料也是按照西方的审美趣味进行织造的,需求方会提供具体的设计图案样本,中国商人根据对方要求的纹样、织造手段进行加工。制作好的匹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达欧洲后,再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类纺织品或用于西方服饰的点缀。匹料多为缎料,装饰手法多为刺绣、手绘技艺。



外销家纺及配饰


外销绸中,除了外销绢画、外销服饰及匹料,还有外销家纺,主要包括床罩、帷幔、坐垫等,多采用刺绣工艺,出口地多为广州。

18—19世纪的西方,中国风盛行,女主人除了身着外销服饰,房间里还有外销画作装饰,起居的家纺用品也会采用充满东方风情的外销绸。外销家纺多为广绣,广绣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西方贵族阶层往往用外销家纺绣品布置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房间,以彰显家世的显赫。


清 镶象牙彩绘人物纹外销扇


此外,还有外销绸配饰,如伞、扇等小件外销绸制品。19世纪的欧洲,户外旅行风兴起,城市公园的兴建为女士户外社交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场所。手撑黑色蕾丝外销伞及把持绘有中国服饰的外销扇,在户外社交场所往往能吸引众人目光,引领中国风的新时尚。



外销绸的审美内涵


外销绸同其他外销产品一样,基本是为了满足西方的审美需求,多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与注重精神寄托、讲究平淡天真的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有所不同。在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西方流行繁复娇柔的审美趣味,故外销绸也大都装饰满地绣或手绘图案,无论是家纺、服饰,还是各类匹料,都集多种工艺于一身,极尽奢华,满含绚烂华丽的艺术特征。


为了满足欧洲对神秘东方的向往,以及对中国田园生活的想象,外销绸多数装饰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如传统吉祥寓意的纹样,包括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等。田园般的闲适生活画面、自然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建筑、民俗风情等都是外销绸喜闻乐见的装饰元素。对比同时期西方洛可可艺术的纹样特征可以发现,外销绸的刺绣纹样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繁复艳丽的艺术特征。


清 外销钢版画《南京报恩寺塔》


外销绸兼具商品属性及特有的艺术审美,虽然有别于中国古代丝绸织绣艺术的传统美学特征,但其绮丽华美的形态依旧光彩熠熠,充满东方情调。外销绸也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想象中国的重要艺术品类,是18—19世纪中西文化与艺术碰撞和交流的见证。

作者简介

赵帆,中国丝绸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
1.稿件必须为原创,内容信息准确无误,禁止一稿多投。
2.图片要求清晰、未经技术处理,分辨率至少为1600像素×1200像素,并提供相应版权信息。摄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图片。
 
·投稿办法
1.请将稿件、图片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2.投稿咨询电话:010-56037099。
3.暂不接受信函投稿,深度报道的稿件除外。
 
·审稿与发表
1.本刊在收到稿件后会尽快审阅,投稿之后30天内未收到回复的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
2.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编辑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对稿件进行修改。
3.本刊会根据稿件质量和稿费标准发放稿费。
4.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END






【杂志订阅方式】

1.拨打电话010-57435892进行购买。

2.银行转账

户名:瑰宝传承(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上地支行  

帐号:35370188000083988

3.邮局汇款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北正黄旗18号 《中华瑰宝》杂志编辑部(100093)

4.微店订阅


长期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和订阅。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