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作品选(第二辑)||起名字

王旭作品选(第二辑)||起名字

孝贤文风 内地男星 2017-08-10 12:15:33 288

 提示点击上方"孝贤文风"免费订阅本刊

《孝贤文风》——百姓作家

起名字

王旭


    大多数中国人取名字一般有学名和奶讳之说。学问高深些的则另有堂号,只是这部分人极少,算作个案,一般不为人所关注。


    学名,通俗地说,也叫大名。一般指进入学堂后,由教书先生所起的名字。从此以后,算是有了个正式的称谓。一般人有了学名后,往往这名字要伴随他终生,中途改名字的也有,但少之又少。

学名,一般是姓放在最前面,中间则是家族中所列的辈份,最后一个字则一般寓有思想,蕴含文化。这样,就组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名。当然,部分少数民族取名不在此列。


    奶讳则是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般由父母所起。奶讳如同发肤,受之父母,无论好坏贵贱,一旦取定,终生则不再更改,缘定终身。而大部分奶讳,一般在成年后,很少再有人提及。


    不知道父辈以前的人是怎么起名字,对于这方面的历史,咱没研究过。对于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现已七八十岁老人的名字,结合现代人的名字,我作了一番调查梳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人们取名字,往往紧扣时代的脉博。


    对于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人们来说,那时候刚刚解放,取名字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取字多以阴阳五行、周易八卦中的字居多。如“乾、坤、申、金、森、士”等。旧时私塾,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名字中含“礼、理、仁、智、信、义”等字的也不少。


    到了六十年代,人们名字中的时代烙印,就已经很明显了。那个年代,已解放一二十年。农村进行了士改,分了田地,过上了幸福安祥的日子。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这时候的人们取名字,多以“田、庆、祥、安、福”等居多,为了感谢新中国,名字中取'华、国、杰、举“的也不少。


    而至于那个时代所起的奶讳,则更有意思了。由于新中国刚刚解放,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笫一个生育高峰。那个时候的人,哪家都有兄弟姊妹七八个,甚至更多。僧多粥少,姐弟多了,就不当回事了,当小猫小狗拉吧着。再加上这时候,人们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少还有封建迷信思想,大多信奉名越贱越好养活的古训,所以起的奶讳,也是五花八门。我邻居大哥叫鹅,二哥叫鸭,三哥叫鸡,四哥叫猫,老五再起名不叫动物的名字了,成了群,于是起了个名字叫五群。而一个丫头的名字,则更好起,老大叫树叶,老二叫小草,老三则取得好听些,叫荷花。而相邻的二大爷年轻时上过几天识字班,给孩子取的名字则显得有文化的多。头一个是儿子,老思想,能传宗结代,”满意“。接着又生了一个儿子,不满足,还想要,”前进“。老先生运气好,第三个,又是个儿子,这下高兴了,”胜利“。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这时候的中国,已是一片红彤彤的世界,《闪闪的红星》风靡大江南北,《林海雪原》掀起了剑波热,《红灯记》中的铁梅姑娘,让天下女孩,不爱红装爱绿装。男孩取名叫”兵、军、明、波、涛、红“的村村皆是,女的叫”红梅、铁梅“的姑娘满大街乱跑。


    到了七十年代,又起了”学雷锋、树新风“高潮,这时候,叫锋、叫雷的是一抓一大把。锋不再是男孩子的专利,成了中性词,你口中的张锋,李锋,不一定是个男同学,你一喊,憋不住就有女孩答应。


    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这股春风也没落下农村的角角落落。起的名字也有了些洋味。先是琳琳、娜娜走遍全国,接着是方方、园园的名字也从城市里普及到乡村。而且这时候取名字有个特点,一律是一个名字中的两个字重叠。宁静取开,就是宁宁、静静。凯旋就是凯凯、旋旋。看来,取名字也跟风。邻居有俩男该,一个是快快,一个是慢慢,长大了,至于怎么快,怎么慢,咱倒真没看出来。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际,人们普遍进入了小康生活。高中得到了普及,公办的民营的大学到处张开怀抱,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起名字,也成了一件文雅的事。人们望子成龙的欲望也日益高涨起来。随便给孩子起个名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绞尽脑汁起出来的名字,如果不富有诗意,那也显得这家人没文化。没文化可是件丢脸的事啊,出门要矮人三分的。


    现在的人们又兴起了网名热,随便走进哪个群里,都是姹紫嫣红一片海。男的叫大海,女的就叫泉水叮咚。男的叫太阳,女的就叫月亮。男的取名草原上一匹狼,女的就温柔取名小鱼儿。有大山,有白云,也有荷香。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取不到。这个时代,人们都在尽力张扬着自已的个性。


    说到底,名字不过是人本身附属的一个符号。人们在名字上寄予了更多美好的祝福和祝愿。水过留痕,雁过留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符号,取名字也往往同时代的生活紧密相连。

【作者简介】

王旭,男,1968年出生于微山湖畔的一个小渔村。 1990年于鱼台一中高中毕业。落榜后,对中国诗词仍痴心不改。一手荷锄,一手写作至今。鱼台县文学创作协会会员,鱼台县其鸣诗社会员。


  主管:鱼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孝贤文风》微刊公众号:dtj-2017-04

《孝贤文风》微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孝贤文风》主编微信号:d18264762366

扫描二维码,关注《孝贤文风》!传承孝贤文化!

文学艺术平台  孝贤故里人家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