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文森特

致,亲爱的文森特

导演帮 欧美男星 2017-12-08 23:14:39 636

作者/文森特


2017年,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诞辰125周年。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别名“梵高”或“梵谷”。

 

全球的艺术领域中,梵高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关于他的影视作品更是多达上百部,其中尤以1956年文森特·明奈利和乔治·库克共同执导的《梵高传》视为佳作。

 


今天,文森特(因为特别喜欢梵高孤高的个性,遂取了这个笔名)就要写到这部和“梵高之死”有关的最新电影。



今天上映的《Loving Vincent》,豆瓣评分高达8.6,深受梵高迷的期待。为了引起关注,片方直接吧中文译名定为《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来源于梵高最著名的那幅名画《星月夜》,也被译为《星夜》(The Starry Night)。



而电影宣发方却为此闹了个大乌龙,定档海报竟然选取了梵高的另一幅名画《麦田与收割者》,这引起梵高迷的群嘲。



还好,最终版海报换成了之前提到的那副《星夜》,以及那副最能和“星空”产生直接联结的《罗纳河上的星空》。



与其他国家最终海报一致。



亲爱的梵高


众所周知,大家提到梵高,除了会联系到他的印象派画作,比如《向日葵》。另外关于“梵高之死”也是至今的谜团。

 

电影《至爱梵高》就是围绕“梵高之死”展开的。


故事从梵高逝世一年后开始,青年阿尔芒带着一封梵高给提奥的信,询问梵高画过的人们,试图揭开梵高的死亡之谜。

 

这里有个细节,一开始阿尔芒自称梵高是父亲的朋友,但到后来,他已经把自己当作梵高的好朋友。

 

另一位和梵高相关的人物,虽然没直接出现在电影中,但又不得不提,那就是梵高的弟弟,提奥。在弟弟眼里“哥哥简直不是普通人”“我对他的崇拜难以想象”,弟弟提奥是哥哥文森特一辈子最大的支柱,而哥哥是弟弟一辈子最大的启蒙师。



影片其中关于剧情的取材,也是来源于梵高写给弟弟的书信,集结成那本《亲爱的提奥·梵高》。书中收录的是1872至1890年间,梵高写给弟弟提奥600多封信件,按照时间顺序编号排列,同时依据梵高居住地的变化分列出章节,更加准确明晰地展现梵高的人生历程,电影的时间线索也是受到这些信件的启发。

 

但对于一些重要情节,比如梵高割耳朵的处理,《至爱梵高》则用简单的手法处理,并无赘叙。

 

《至爱梵高》中的所有场景,都在向梵高的各种经典画作致敬,人物也大都从梵高画过的造型创作出来,剧情走向有点类似于悬疑片,也是“罗生门”式的经典复制,面对梵高之死,每个在最后见到他的人,陈述出的场景都无法联系在一起。

 

遗憾的梵高

 

梵高的遗作《乌鸦群飞的麦田》,是1890年7月26日在他自杀前夕创作的。

 


画面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


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

 

 

就在第二天,1890年7月27日,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1890年7月29日,梵高离开了这个他疯狂热爱却无情抛弃了他的冷冰的世界。

 

影片《至爱梵高》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回忆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领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影片在行进到尾声时,关于梵高之死并没有确切解释,甚至围绕人物提出梵高是被他杀的可能,但那早已不再重要了。

 

观看《至爱梵高》时,你会被阴郁的气质笼罩,那是独属于梵高画作中的特色,用明亮的色块去描绘大量的郁结和无奈。

 

整体观影体验更像是随着情绪来欣赏一幅幅画作,人眼识别的焦点不断转换,或许会令人不适,但这无疑是一种观影新体验,并且是美的。

 


影片的配乐大师Clint Mansell也用极其寂寥的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

 

很多人也会有疑问,关于这首片尾曲,为什么会选择《starry starry night》?

 

其实这首歌的另一个名字,也是最初的名字,就叫《Vincent》,是音乐人Don Mclean(唐·麦克林)欣赏了梵高的作品《星夜》之后创作的。

 

Don Mclean用他诗人般的文字作词,以音乐的方式,和他那天才般的敏锐洞悉出梵高内心的苦楚,表达了对这位天才画家深深的理解与敬意。


完美的梵高

 

《至爱梵高》有很多数字标签,比如,它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用全球125位顶尖画家,通过65000幅油画,逐帧呈现的全球首部全手绘油画电影。但我必须要解释给那些被这些数字蒙蔽的人来听,要调动这么多位画家画作,其实并非容易的事情。


《至爱梵高》本是画家出身的 Dorota Kobiela 出于自身情怀创作的短片,后发展为长片项目,导演兼编剧是一对夫妻档——来自波兰的 DorotaKobiela 与来自英国的 Hugh Welchman。


 

他们于 2012年开始正式周备,几经周折,2017年6月在世界上最负胜名的国际动画节“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完成了世界首映,当时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了近十分钟,近乎毫无悬念地摘得了观众票选奖。之后的一周,两位导演便将《至爱梵高》带到了中国,拿到了金爵奖最佳动画片。


 

从短片延展扩充成长片,最大的困难之处,就是工作量之大,因此对这个项目进行了画家的挑选。

 

两位导演要求每位画家,在参与到这个项目之前必须进行强化动画训练,一旦作品集通过考核,要参加为期三天的试镜,如果合格,接下来便是三周强化训练,之后他们加入创作团队,但这是不够的。

 

一般的动画片剧组希望人员有三年以上的相关经验,我们的画家只有三周的经验,所以必须有很多监督管理,笔触、颜色都很容易偏离轨道,特别是画家会对创作的内容进行个人化解读。


 

另一方面,这是一部讲述“梵高之死”的动画传记电影,统筹每位画师的技艺是一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处理好剧情上的连贯,这就是演员方面需要的考验。

 

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画师持笔将画面画为油画。最终,它们以以每秒12帧的速度呈现在荧幕。

 


与此,电影的画作风格则显得容易一些,它全部来自梵高的所有画作。

 

事到如今,梵高已然成为一位无需多言的大艺术家。

 


直到现在,他的作品和文字都影响我至深,包括我之所以选择“文森特”当作笔名,也是像所有叫文森特的人一样,作为一种对他的致敬,或延续。

 

这部电影或许不如一般传记片那样规整,但它完整还原了梵高离开后,关于他的一切。

 

他给世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关于他的死亡,以及关于他的作品真正的创作来源,或是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渴望,其实都融入到这些作品里了。

 

影片或许并不能被一般观众接受,但如果你想了解他的一生,这部电影或许能帮助你得到一些什么。


-END-


上期回顾

新锐导演专题(十二) | 《老兽》导演周子阳: 十年坚持,如释重负

制片人!这些问题你是否每天都在思考?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