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美国】1910-1981
塞谬尔·巴伯于1910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切斯特,1981年于纽约逝世。他14岁进入费城柯蒂斯专科学院学习作曲、钢琴和声乐。1928年梅诺蒂也进入该校并与他成为同窗共师斯卡莱罗,两人日后多番合作,这是后话。1932年毕业后赴意大利深造。1933年巴伯开始有作品公演,1935年获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罗马大奖,同年他的第一交响曲也在罗马首演。1938年托斯卡尼尼指挥了他的《弦乐柔板》而让他真正一举成名。之后,他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由瓦尔特、库塞维茨基、莱因斯朵夫和奥曼迪等人指挥首演成功。巴伯虽然置身于美洲新大陆,但音乐却深具欧洲传统风格,有人甚至认为比较保守。他的作品优雅华丽且富于旋律性,其浪漫主义特色充分地表现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和第一交响曲等作品中。
一、管弦乐《柔板》Adagio Op.11 -
钢琴独奏版巴伯的这首《柔板》Adagio for Strings Op.11(又译《慢板弦乐曲》)原为1936年巴伯26岁时所作的一首弦乐四重奏中的慢板乐章,1938年由他自己改编成管弦乐,并由当代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1938年首次指挥演出,而使这首小曲一举成名。这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旋律非常优美的名曲。后人又改变成以多种乐器组合演奏的版本。
这首伟大的柔板优雅而又感伤,在绵延的美丽长度中委婉成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细腻织体的呈示,高潮处像是悲愤到极点,然后又回归平静中容忍了悲剧的美丽抒情。我每到听它的时候,总想到悲哀、悲悯的情感总是伟大的情感。曾被影片《野战排》用于配乐。它像一条凄清哀诉的飘带,在那美丽的绿色丛林中萦绕而无穷无尽,使血腥的悲剧反思更令人无法释怀。
二、旅行集 Four Excursions Op.20
走过浪漫主义一统天下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乐坛则是百花争艳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主义”、林林种种的“流派”、五花八门的“技术”推陈出新此起彼伏。在这样—个声繁音杂的时代里音乐家们似乎都一起背离了传统浪漫音乐追求和谐的审美观而转向其反面。一时间什么“十二音体系”、什么“机遇音乐”等等纷纷出笼,各种离奇古怪的声音甚嚣尘上。在音乐作品中,半音音阶和不协和弦的大量运用、节奏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结果使乐曲中维系稳定的调性变得模糊乃至消失,结构松散。音乐的悦耳,性和愉悦功能被甩到了一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审美荡然无存。作曲家们绞尽脑汁要“唱”出前无古人的声音,他们誓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之中最登峰造极的恐怕要数凯奇,他一言不发的《4分33秒》无声胜有声,硬是“不”鸣惊人。当然在一片熙熙攘攘的新潮之声外,仍有根植于传统、承继古典的音乐家,巴伯就是其中之一。听巴伯的音乐,令我们仿如看到一抹浪漫主义的落日余晖,在天边中映着它最后的一瞬美丽。
巴伯的创作主要是管弦乐,器乐曲和声乐曲都不算多,钢琴独奏曲更只有寥寥几首,不过它们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旅行》Four Excursions Op.20 ,又译“漫游”,作于1944年,由四首无标题小品组成。作曲家在这里娴熟地发挥了他一流的随想性和抒情性,虽然这时的弦乐《柔板》早巳确立了他成功的地位,但用钢琴独奏这种体裁巴伯还是首次发表作品。
三、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Op.26
《旅行集》发表之后五年,即1949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Op.26 是巴伯最著名的—部钢琴独奏曲。这是他为当时著名的俄罗斯技巧派钢琴大师霍罗维兹而制作并由其首演的。因此乐曲写得十分“钢琴化”,将钢琴这种乐器的功能发挥到了极点。不过艰深的技巧并不等于炫技与华丽,晦涩的乐思使音乐的内涵变得更深奥,它既有斯克里亚宾的神秘。也似印象派中忽闪忽现的意像。在技巧上则吸收了古典主义的结构严谨,也融汇了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给作品赋予了明晰的现代色彩,有时出现的不协和音造成严峻的音响,更衬托出作品的浪漫性色彩,使它成为巴伯最成熟的大型钢琴独奏曲。
乐曲由四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快板。乐曲一开始由左右手明确地奏出两条旋律,出现在右手的下行二度动机,经常在乐章的各处出现,左手的十六分音符间的增四度,以及附点音符之间的纯四度关系,似乎用来预示上行四度连续而成的抒情的第二主题。展开部非常神秘的开始,第二主题十分小心地加以处理。再现部比呈示部更加重视技巧。
第二乐章,轻快活泼的快板。这是一个非常轻快的谐谑曲乐章,多处用四度音程,可以看出作曲家对四度的偏爱。左右手十分忙碌的交替,中间还插进了一段圆舞曲的乐句。
第三乐章,慢板,乐曲中充满了凄凉的情绪,伴奏部分是十二音音列式的固定音型,在此伴奏音型上出现抒情的旋律。
第四乐章,四声部赋格,精神抖擞的快板。主题呈示后出现的插句,有布鲁斯舞曲的风格,经发展之后,主要主题以扩大的形式再现,并出现主题的反行形态。
四、夜曲“纪念约翰·菲尔德”Op.33
”Nocturne "Homage to John Field" Op.33
《夜曲“纪念约翰·菲尔德”》Nocturne "Homage to John Field" Op. 33 是他为数不多的钢琴作品中的精品,在这首充满灵性的钢琴小品中,你可以发现肖邦乃至菲尔德对他的影响。作品于1959年11月出版。
五、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Op.38
《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Op.38 ,作于1961年。作品初演之后,收到了听众和评论家们的欢迎。当时有这样的评论:“巴伯的新作《钢琴协奏曲》在其优雅的手法之下,展露了令人感到温暖的诚实,以及对形式巧妙的处理。不论哪一部分都令人感到美不胜收。”“这首乐曲的确引起听众的共鸣,巴伯先生似乎写熟了常演曲目的乐曲了。”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由钢琴喧叙调似的有力的华彩开始,以齐奏为主题的乐句在开始的八小节中,就把整个乐章的各种要素都表现出来了。随后乐队以强奏和弦化的音型进入,在钢琴以增四度为中心的上行乐句顶点,速度转快,小提琴和高音木管乐器呈示出e小调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速度减慢了一倍,又双簧管极富表情地以强奏在升g小调呈示,之后小提琴齐奏这个主题旋律。展开部开始后出现钢琴的华彩段。接着在小提琴声部的支撑下,钢琴在高音区出现左右手的卡农。再现部和呈示部相同,以乐队用e小调开始,钢琴出现时转为降b小调。
第二乐章,中板,二部曲式。在竖琴与加弱音器的第二小提琴以震音伴奏之下,长笛在低音区,接着双簧管以升c小调奏出优美的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第二部分的主题出现时,钢琴附加了装饰音,反复时由小提琴齐奏奏出,钢琴继续装饰化的乐句。
第三乐章,极快地,5/8拍。在短小的序奏之后,钢琴以二度音程的粗暴的节奏,奏出打击乐化的主题。这个主题由长号和小号接替之后,再度回到钢琴上。这部分结束在钢琴急速的下行乐句上。速度减慢后,由木琴骤然呈示出新的固定音型,在此上方,单簧管奏出新的插句,随后有钢琴将其移高四度,在钢琴快速音群与独奏小提琴支持下,由长号来反复。不久,由四支圆号齐奏序奏动机与钢琴下行乐句来结束此部分时,速度再度减慢,由三支长笛、低音单簧管。三支加了弱音器的长号和竖琴奏出优雅的插句。这个旋律由钢琴予以反复之后,再由乐队全奏加以最强奏的反复。钢琴插入一小段华彩之后,再度以独奏方式优美地弹奏了它的前半部分。随后气氛转变,由定音鼓连续奏出降G音,以及低音铜管乐器演奏的气氛可怕的序奏动机,接着复现第一主题。钢琴的华彩之后,乐曲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向结束部。
六、纪念曲 Souvenirs Op.28
《纪念曲》Souvenirs Op.28,原是于1952年为友人查尔斯·特尔纳(Charles Turner)创作的一部钢琴二重奏,后于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改编出钢琴独奏版本。随后,此部作品还被作曲家改编成乐队演奏曲,并在多部芭蕾舞剧中使用。这部作品共由六首小曲组成,它们分别是:
1. 圆舞曲 Waltz,D大调,3/4拍,圆舞曲速度,精神抖擞的快板。
2. 苏格兰舞曲 Schottische,降B大调,2/4拍,苏格兰舞曲速度,不过分的快板。
3. 双人芭蕾舞 Pas de deux,e小调,6/8拍,柔板。
4. 两步舞 Two-Step,降E大调,2/4拍,很快的快板。
5. 踌躇的探戈 Hesitation Tango,升g小调,2/2拍,稍快的。
6. 加洛普舞曲 Galop,E大调,2/4拍,稍快的快板。
七、叙事曲 Ballade Op.46
《叙事曲》Ballade Op.46 ,于1974年8月受范·克莱本基金会(Van Cliburn Foundation)委托为第五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The Fifth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Quadrennial Piano Competition)而作。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钢琴创作,且正值巴伯不适期和情绪低落期,作品最终完成于1977年。作品为c小调,6/8拍,沮丧的,中段为火热的快板,但最终又回到沮丧的基调上。整部作品反映了巴伯在整个创作期间的精神状态——当时他在纽约基斯科山(Mount Kisco)最心爱的住所被出售,不得不搬迁到纽约城内,这使他感到无比沮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