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为什么说“没有婚礼,不嫁女儿”仪式感有多重要?

黄磊为什么说“没有婚礼,不嫁女儿”仪式感有多重要?

乐芽岛 内地男星 2018-03-19 21:23:36 539


今日话题

说说你们家有哪些“仪式感”

(参与留言,抽一名用户送精美咖啡杯)


谈起黄磊的育儿经,要说的可以很多,之前他给女儿写过一封信,就一度在网络上疯传过。


信中,她告诉孩子人生一定要学会诚实,要与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爱情是付出和坚守。


之后做客《奇葩说》,黄磊又讲起一件趣事:他朋友的女儿结婚,他去参加婚礼,朋友伤感地掉了眼泪,“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没想到这么快就挂到别人家的衣柜里了。”


身为两个宝贝女儿父亲的黄磊,也感同身受地哭了,他在节目里说,“我也经常幻想这个画面。但是如果有一天,那个男的跟我女儿说,没有婚礼。我就会跟我女儿说,不要嫁给他。连那样的一个仪式感都没有,我觉得是不对的。”



婚礼,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对于婚姻和家庭却非常重要。婚礼让你和他有了可以共同回忆的神圣而庄重的幸福画面。


当你们的婚姻被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那种幸福的仪式感会提醒你要珍惜和感恩身边的爱人。


因为那些专属的仪式感,提醒他们感恩和珍惜。用爱、智慧和耐心,化解掉漫长琐碎人生里的纷繁和龃龉。


除了婚礼,婚姻家庭中还有很多仪式都重要。


台湾主持人陶晶莹上鲁豫有约的时候,说:“在我们家,传统节日我们都会按照习俗去过,尽管现在年味很淡了,我们也会和小孩一起写对联,贴福字,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准备年夜饭。”


仪式感,不仅仅是过着节日的形,更是需要带着孩子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节日,带着孩子在其中找到乐趣,更盼着下一年节日的到来。


这一点和我们家类似,我妈有两个兄妹,小时候逢年过节包括周末,都会去外婆家过。每次就看着一大家人从早忙到晚,准备食材,饭后又洗碗收拾,最后大家再围坐在一起,闲聊。虽然我们并不太富裕,但很团结。


这种“仪式感”将家中所有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家人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彼此接纳、认可,并从中获得力量。


我一直认为从日常的小事中就可以去创造“仪式感”,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家庭的仪式:


  • 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

    比如孩子生日、春节团聚等,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

  •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出门前相互拥抱

    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 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时光。

    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 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

    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

  • 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并共进晚餐。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

  • 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如家长会、校园运动会、演出等。

    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


为什么仪式感这么神奇?


在《小王子》里,狐狸和小王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告诉我们“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你最好是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出现,比如说你是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会变得非常快乐。


越是接近我们约好的时间,我就越觉得幸福。


到了四点,我已经又激动又有点紧张了:这时候我领略到的,是幸福的代价!假如你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心穿上一件外衣。


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到,仪式感其实更包含了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的感觉。



生活在有规律的“仪式感”之中,孩子能感受到最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他们通常会形成如下的性格:


  • 有充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一个有规律的庆祝节日的家庭,能够为成员带来归属感与安全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最能从家庭“仪式感”中获益。


他们心里都明白,年复一年,无论在外面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他们终归是要回家的;家里永远有人在张开怀抱等着他们。


正是这样点点滴滴的信赖感,能帮助人熬过最黑暗的低谷阶段。


  • 和同龄人相比,更少出现身份认同障碍


当一个家庭有着规律性的庆祝节日的传统时,家庭成员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家庭角色是怎么样的。


十多岁的少年和二十出头的青年各自在成长中都有许多的挣扎和困惑。他们正尝试着弄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庭中的“仪式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多重的;他们的家庭身份,就像船抛下的铁锚一样将他们轻飘飘的心情固定在地面上。他们会通过家庭身份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权益、和其他成员的互动边界,等等。


  • 从小就迅速学会如何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


儿童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成长方式。在有“仪式感”的家庭中,儿童从小就会通过和家人的交流学会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


所谓在大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看人眼色,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习惯于和人分享,独生子女的性格更偏向于早熟,这些都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的不同影响。


通过共享家庭“仪式感”,家庭中的成员们创建了无可取代的亲密联系。这种独一无二的关于家庭生活的记忆,会形成家庭仪式一代代继续传承下去。


  • 善于从回忆中获得力量


让孩子拥有美好家庭生活的回忆,在他们将来失意的时候,那些回忆会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渡过最艰难的时刻。


“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


——《海边的卡夫卡》


美好的瞬间会到来也会消逝,但总会有点什么无形的东西剩下来,就像喝光的红酒瓶底总会残留的浅浅酒渍。


幸福时光就像红酒,人们在将其一点点喝光之后,剩下的就是谁也拿不走的回忆了。


这种回忆有时候会变成精神支柱,有时候也会给人带来疼痛。然而这种疼痛也是好的,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是鲜活有感情的生命,不是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为什么我们要有仪式感?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很快就长大了,总以为他们还小,可是很快就会发现要与他们分离。记录下幸福美好的家庭时光,等他们长大了,感到彷徨与疲惫的时候,回想这些幸福的回忆会更有勇气和安全感面对自己的人生。


 


—推荐阅读—

马伊琍首谈教育问题:我不想女儿太听话

王菲窦靖童:妈妈情绪稳定,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乐芽岛

轻松育儿短视频,看了会上瘾

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