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文艺复兴:重溯西方艺术的黄金时代

第二季:文艺复兴:重溯西方艺术的黄金时代

中国油画院 欧美男星 2018-05-25 21:35:29 358



.




▼ 点击音频收听 ▼

  音乐

Maurizio Pollini: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




文 / 井中月

贡布里希认为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因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文艺复兴在西方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继古希腊、古罗马以来,西方艺术的又一座高峰。倘若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似乎并非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而是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并称为西方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对西方人的思想解放、人性觉醒、精神启蒙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毫不夸张地讲,文艺复兴不仅是一个天才横出的巨人时代,更是西方艺术的黄金时代。格奥尔格·德赫罗(Georg Dehio)曾讲:“一旦时机成熟,伟大的天才就会出现。他的产生并非大自然的一时冲动,而是历史的合逻辑意愿。”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众多画家、雕刻家、建筑家;诗人、思想家、神学家等,在西方艺术史及文化史中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这一艺术与文化繁荣景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与风靡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研究《圣经》文本,挖掘基督教教义)思潮,宗教改革[反叛中世纪罗马教廷(天主教)这一最高统治机构]对人性的释放,及资本主义兴起和中产阶级崛起等诸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






布克哈特所著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沃尔夫林所著的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通常而言,文艺复兴艺术研究代表了西方艺术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毋庸置疑,就西方艺术而言,中国学界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深度要远远超过其他时期;较之于其他时期,公众对文艺复兴也显得更为熟知,一些艺术家和艺术品可谓妇孺皆知。此外,有关文艺复兴研究的著述之多,浩如烟海,先后出现众多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文本。例如,瓦萨里(Vasari)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1550年初版);布克哈特(Burckhardt)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初版);沃尔夫林(Wolfflin)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年初版);潘诺夫斯基(Panofsky)的《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1939年初版);巴克森德尔(Baxandall)的《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图画风格的社会史入门》(1972年初版);克里斯特勒((Kristeller)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1980年初版,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狄博斯(Debus)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1988年中译本);贡布里希(Gombrich)的《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2000年中译本)等。




.



克里斯特勒所著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






克里斯特勒所著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






狄博斯所著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






瓦萨里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艺术家[画家(基兰达约、波提切利、乔尔乔内等)、雕刻家(罗比亚、波拉尤奥洛、韦罗基奥等)、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阿尔贝蒂、布拉曼特等)]立传,率先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价值纳入艺术史的写作之中,并将人文主义者崇尚进步逻辑的历史观融入历史学。虽然,这种传记式的写作带有文学性的浪漫修辞,也并未呈现出清晰的史学线索,但是,这种记述式的文本依然为后世学者进行文艺复兴研究提供了文献来源。布克哈特关注艺术“外围”因素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尊重作品的社会背景和题材意义。把艺术史纳入文化史的学术路径,为文艺复兴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学术视野。沃尔夫林则关注古典艺术的形式法则,他认为“艺术史的主要目标就是对风格变迁的理解”。艺术史不仅是文明史的图解,也有着自身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式。而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艺术风格转变可视为不可逆转的、内在的、合逻辑的进化过程。潘诺夫斯基以图像学(Iconologia)方法为“利器”,关注艺术作品的主题事件和历史意义,不断剖析艺术作品(古典主义)的符号属性与象征内涵,挖掘图像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对沃尔夫林的风格学研究进行了批判式的有力回应。巴克森德尔则从艺术社会史角度出发,认为十五世纪的欧洲绘画属于某种社会关系的产物,而非画家纯粹的个人创作。赞助人意图和某种社会制度以及无形惯例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而艺术品正存在于这种“社会关系链”之中,并赋予了艺术品种种价值属性。这种“外围”研究方法预判并且为“新艺术史”运动推波助澜。克里斯特勒对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等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重要思潮进行系统考察,而且论述了文艺复兴的道德思想、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修辞学(Rhetoric)与音乐史等,其著作成为文化史学者进行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范本。狄博斯的研究视角既不同于历史主义者(Historicist),也不同于科学主义者(Scientist);而是在融入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探讨诸如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文艺复兴时期(时间范围大致在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精确科学,以及深刻影响人类情感生活的宗教。贡布里希不仅分析了艺术批评和赞助人制度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的潜在作用,而且指出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的文艺复兴与古希腊文化在雅典卫城的出现存在相似之处。在这两座城市中,公民与政党的公开辩论[辩论引起对“修辞术”(劝说技能)的关注]影响着社会进程,公民有权要求执政者对公共决策作出合理解释。在封建制度之下,吉伯林派(Ghibellines,亦称皇帝派)与教皇派(Guelphs,亦称归尔甫派)的斗争(两个敌对政党)构成了佛罗伦萨早期(中世纪晚期)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最终在相互博弈中达到相对平衡。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  1864—1945年)

瑞士艺术史家、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  1933—2008年)

英国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






就西方艺术研究而言,中国学界已从早期的译介阶段逐渐进入学理探讨,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专门的文艺复兴艺术的研究机构、学者、著述。即便如此,中国学界对于文艺复兴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因为历史文献缺失、中西语义转译、古今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使得单纯的艺术研究更难以构建出完整的文艺复兴文化谱系。


因此,我们诚邀本领域学者郭雅希先生为本季的学术顾问。尝试从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文化谱系、世俗化趋向、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艺术比较研究、至高无上的理念再现、艺术史叙事等多个角度,追溯西方文明的历史渊源,重释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 

 

第二季,“文艺复兴:重溯西方艺术的黄金时代”共分为六集。第一集,两希文明与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基础;第二集,古典文化的再生:由神性向人性的转换;第三集,经典的世俗化:尼德兰文艺复兴和威尼斯画派;第四集,平行发展: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艺术演变;第五集,形而上学在场:超越世俗与理念至上;第六集,错觉的真实:瓦萨里式艺术叙事。     


     2017年7月第一稿  2017年12月第二稿

撰写于中国油画院






.






学 术 顾 问: 郭 雅 希

Academic Adviser

Guo Yaxi 


学术顾问简介


郭雅希



美术理论家,艺术史学者,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2014年,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1999—2010年,任《北方美术》执行主编;2009年至今为天津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2013年,受聘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方艺术史论、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及实验水墨等研究方向。






.




设计:臧   鹏

配音:柳懿洋

剪辑:杜正堂


.


图片:来自网络




.






MAP :







 .

 


www.opcn.org.cn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