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岁的相声演员杨少华今年终于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而在此之前,他四次参加春晚彩排,四次都被拿下。那最后一次,熬到了大年三十,以为能上了,可最后关头还是被拿下,可把杨少华气坏了。一回到家,他就用被子在床上垒起了一个小人。他对这个小人道:“杨少华呀杨少华,我不让你去,你偏要去,给毙了吧?”后来,他把自己四次上央视春晚失败的事编成了一个小段子,自我解嘲。
古代啊,有个人给皇上进贡一把茶壶,要过好几道关。
第一关的太监说:“咱皇上喝水直接从壶口倒,茶壶的嘴儿没用。” “没嘴儿还是茶壶吗?” “你想不想贡上去?” “想想想!” 于是,把壶嘴儿敲了。
第二关的太监说:“没嘴儿,有把儿,不对称,留着壶把儿不好看呀。” “没把儿还是茶壶吗?” “你想不想贡上去?” “想想想!” 于是,把壶把儿掰下去了。
第三关的太监说:“咱皇上急脾气,这盖儿没用。” “没盖儿还是茶壶吗?” “你想不想贡上去?” “想想想!” 于是,把壶盖儿扔了。
第四关的太监问:“你这上贡的是茶壶还是尿壶?这是什么玩意儿,滚!” “我滚,我滚。”
杨少华说:我就是那把上贡的壶。
杨老先生不愧是搞语言艺术的,虽说是自嘲的段子,却不失为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既有哲理,就能通解某些社会现象。譬如,你可以这样演绎:
第一关的太监是组织股,第二关的太监是组织科,第三关的太监是组织处,最后的那一关是组织部。
于是就能理解为什么干部越往上选拔就越没有了特点:
千篇一律的派头,千篇一律的腔调,千篇一律的圆滑,千篇一律的混事儿。
没办法,原来这些人并不是这样的,都是被组织培养成这副德性的。
不过这帮经过组织筛选上位的尿壶已经不是一般喝尿的尿壶了:
股级尿壶喝二锅头,科级尿壶喝剑南春,处级尿壶喝五粮液,局级尿壶喝茅台!
这帮尿壶也就这点区别了。
谢谢浏览,请继续点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