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张保红:《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

新书推荐 | 张保红:《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

翻译界 日韩男星 2018-11-17 17:21:22 460

张保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翻译界》杂志编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5年美国内华达大学、西东大学短期进修学习,2014年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英诗歌。近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研究项目3项。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翻译季刊》(香港)、《中国外语》等学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诗歌翻译探索》等3部,译著《动物庄园》等3部,编著省级精品教材《文学翻译》1部。


目    录

第一章 翟理斯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翟理斯的译诗观
第二节 西方传统的重构
第三节 格律诗体探索
第四节 意义的选择与确立

第二章 许渊冲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许渊冲的翻译理沦
第二节 许渊冲翻译的意义观
第三节 “求美”的意象翻译
第四节 改译的目的与追求

第三章 韦利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韦利的翻译观
第二节 直译的形态演化
第三节 译诗节奏的探索

第四章 庞德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意象派简述
第二节 庞德的翻译观
第三节 意象的创译
第四节 “闪光的细节”与翻译
第五节 译文的多维艺术综合

第五章 罗厄尔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罗厄尔的翻译观
第二节 译诗的意象派原则
第三节 拆解法的诗学用意
第四节 符际翻译的启示

第六章 威廉斯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威廉斯的诗学观
第二节 翻译中诗学的实践
第三节 翻译中诗学的借鉴
第四节 翻译中诗学的创新

第七章 雷克思罗斯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雷克思罗斯的翻译观
第二节 译文的诗艺特色
第三节 绘画形式语言的应用
第四节 印象派绘画对译诗的影响

第八章 翁显良古诗英译研究

第一节 翁显良的翻译观
第二节 意象翻译的特色
第三节 译文创构的绘画机制
第四节 译诗艺术的书法之维

第九章 中西译诗流派比较

第一节 中国译者揭示意境,西方译者描写意象
第二节 中国译者阐释意象内蕴,西方译者呈示意象结构
第三节 中国译者遵循传统英诗规范,西方译者创新英诗规范
第四节 中国译者实践跨语言再现,西方译者开拓跨艺术表现
第五节 中国译者传播汉文化,西方译者借鉴汉文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张保红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结项,即将出版,希望我写个序。我于诗歌翻译接触不多,研究更少,简略写一点,权且为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文学科领域的哲学、语言学、文学、诗学、美学、翻译学等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古诗英译历史久远,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几百年来,随着诗的观念与内涵的变化,以及翻译领域的解释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出现,古诗英译的实践与理论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主张,出现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尤其是当译者与各自文学传统中的时代诗学相联系时,译诗就会表现出其文化的明显的诗学特征和独到的翻译艺术。美国诗人T.S.艾略特(T. S. Eliot)说:“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有自己时代的翻译”[1]。这既可是针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来说的,也可是针对诗学的发展演进来说的。因此,研究诗歌翻译,在探寻不同语言之间转换的基本规律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诗学的发展演进之于翻译的影响与价值,尤显必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诗学特征的载体。从译诗语言现象出发,见微知著,随波探源,追寻中西诗学交互影响、融合与发展的踪迹,可以探知如何进行诗歌翻译与批评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也可揭示诗歌译作在异域如何传播、接受与发展的现实图景与成因,更可彰显不同文学文化交流过程中相值相取的丰富特色,这对我们今天推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张保红教授的《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便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与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密切相关,由于译者的国别归属、文化身份以及翻译动机诸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译作往往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与风格,或成为后世译者模仿的范本,或成为其继续创新的基础。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家A.勒弗费尔(A. Lefevere)论及赞助人身份时说“文学家们更关注诗学”,[2]据此可进一步说,文学译者,不管是学者型译者还是作家型译者,都关注诗学,只是实践中因各自的侧重而多有差异。学者型译者更关注诗学的实践与传承,以及原文文体风格的再现;作家型译者更关注诗学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原文诗艺、诗美的表现。对于学者型翻译与作家型翻译这两种翻译范式,学界从“创意英译/学者翻译”“可写性/可读性翻译”(writerly/readerly translation)、“翻译度的大小”等诸多角度进行过探讨,甄别了彼此的内涵与差异。本书作者就此话题则宕开一笔,从译者的语言观、翻译观和诗学观出发,围绕微观诗歌要素层、中观诗艺层与宏观诗学层三个维面细致剖析了这两种翻译范式的演绎过程与内涵特色,从文本语言之“实”到诗艺技巧、诗学理论之“虚”,虚实互照,有理有据有特色。

翻译是一门艺术,这个命题人们一直在研究,也值得做深入探讨,诗歌翻译的艺术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通常人们探讨翻译的艺术时,较多关注语言转换的艺术,而对文学或诗歌与其他非语言艺术相互贯通、彼此借鉴、共生发展、协同创新的另一面研讨不多。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R.雅各布森(R. Jakobson)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的概念,指出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相互解释的翻译现象,极大拓展了传统翻译的视域与研究对象。沿着雅氏论述的指引,我们在探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或者说两种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转换规律时,还可进一步探讨不同艺术门类的原理与技艺通过同一语言媒介实现共融共生之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换句话说,进一步探讨翻译过程中借鉴、吸收与融合其他非语言艺术的基本原理与表现技艺的种种可能性。这既可丰富翻译艺术的内涵与理据,又可拓展翻译学跨艺术、跨学科的疆域。保红的这本著作借鉴绘画、书法、摄影、雕塑等艺术的基本原理与表现形式,对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颇具开拓意义的研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诗是一门时间的艺术,也是一门空间的艺术,还是一门多维艺术综合的艺术。因此,研究诗歌翻译的路径是纷繁多样的,探讨诗歌翻译的共性与特性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研析诗歌翻译之于中西文学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也是多维多层的。保红从来酷爱诗歌及诗歌翻译,希望保红心无旁骛,矢志不渝,在诗歌翻译与研究上继续进行新的探索。

                                                  

刘士聪

2017年9月

结    语

本书定位为翻译的诗学研究,以文本(包括原文与译文)细读为经,以各流派译者的语言观、翻译观或诗学观为纬,参照语言学、文学、文化、艺术、美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编织而成。本书是自翻译现象出发,从现象走向翻译原理,以求彰显译者的翻译过程,深化与丰富译者所践行的翻译原理或翻译观内涵,而不是自某种原理或翻译理论出发,通过直接套取或选择性比附或随机点评的方法来演绎译者的翻译过程,评断译文的是非曲直,索解译者的翻译之道。所需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无意一概否定与译者主体翻译活动联系密切的原理或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所具有的强大指导作用。只是认为有时从既成的某一原理或翻译理论出发进行研讨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概念、范畴、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在引导我们打开一扇门时,可能会带来关闭一扇窗的风险。

一般说来,翻译研究中从理论走向理论的严谨思辨,其意义与价值毋容置疑。然而,关乎实践性极强且译派纷繁的古诗英译研究,若一味用某一翻译理论来格式化丰富多样的翻译实践,其可能带来的偏颇之处也是不言而喻的。套用一句歌德的话说,那便是“翻译理论是灰色的,翻译实践之树常青”。大抵基于这样的考量,本书并未定于某一理论之尊,而是采用了描写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译例描写来归纳与还原译者的认知路径、表现方法、个性特点、艺术特色、文学文化动因以及译者群体之间的异同。

从上可见,中西译者对待汉诗英译有着策略与方法相同的一面,更有着其内涵与动因相异的另一面。他们各自站在自身文学文化传统的本位服务于自身文学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发展与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译者不同时期或阶段的侧重面与目的多有不同,从而形成各具自我特色的翻译实践活动,整体来看,呈现出绵延发展、和而不同的特点。中国译者奉行“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原则,向西方译介中国文学精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本色并向世界传递美的精神意识,以期使中国创造的美转化为全球的美。西方译者借鉴与吸收中华文化,在传播中华文化之时,极大地推动与丰富了自身文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译者基于自身文学传统规范选择了历时的英诗格律体诗学规范来传译汉诗,寻求两者间的接轨与汇通,即便译诗为文,进行创新探索,也依然是在诗言志、诗缘情的传统诗学观里进行的创新与探索。传情达志,保持中华本色,始终是他们不变的追求。西方译者多是应时而动,应时而译,或遵循或叛逆当时的诗学规范,他们的诗学观既引领着时代诗学的发展方向,也左右着自身诗歌翻译的走向。大诗人艾略特说:“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有自己时代的翻译”,从诗学视角来看,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诗学,也就有每一个时代诗学背景下的特色翻译。在这一意义上,西方译者群的翻译现实应是生动而恰切地注解了艾氏的评断。中西译者之差别体现在各自选择诗学规范的差别,而各自诗学规范选择的差别则可见之于他们身份特征的差别。翻译理论家勒弗费尔(A. Lefevere)论及不同赞助人对翻译的影响时说:“文学家们更关注诗学”,据此可进一步说,文学译者不管学者型译者还是作家型译者,都关注诗学,只是实践中各自侧重而多有差异。中国译者偏于学者型角色,翻译目的与策略上旨在再现或传承传统诗学规范;西方译者偏于作家型角色,翻译目的与策略上旨在表现或创新诗学规范。从诗学与译者相值相取的视角综观中西译者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翻译实践,我们似可初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古诗英译不只是诗作意义的传达过程,更是中西诗学、文学、文化、美学、艺术等多方面、多纬度、多层次在历时或共时上彼此选择与适应,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古诗英译中西不同的翻译流派有效地表征着这一过程中的现实阶段性特点与历时多样性、丰富性特点,把握各具体流派特征的典型性、深刻性、综合性与系统性,了解中西不同流派的不同演绎轨迹及其特色,辨明中西不同翻译流派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诗学动因,对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古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影响历程意义尤为重大。

2)古诗英译的艺术是原作诗学(即写作技艺)与译者诗学或译者所运用的历时诗学形式库(即文学艺术理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互有取舍、彼此共存交融的艺术。古诗英译不是语言形式和内容与原文的对等转换,而是译者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与原文相值相取后的汇通与神通。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与评价诗歌翻译中的可译论、忠实论、等效论等诸多命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或启示意义。

3)文学翻译是艺术,诗歌翻译是艺术中的艺术,通常而言,这一论断更多的是针对语言转换的艺术这一面来说的,而真正意义上文学或诗歌与其他非语言艺术相互贯通、彼此借鉴、共生发展、协同创新的另一面,目前还研讨不多。本课题通过研习不同流派译者翻译实践中对其他艺术门类原理及其艺术因子的借鉴、转化与应用,揭示了古诗英译呈现出多维艺术综合的形态。这种多维艺术综合形态既成就了古诗英译的特色与经典,也开辟了古诗英译的未来。从翻译本体的视角看,它将诗歌翻译从语际翻译扩展到了符际翻译,使我们看到了传统意义上文学翻译这门语言与语言之间转换的艺术更为广阔的内涵——文学翻译还可以是文学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之间转换、渗透与交融的艺术。今天站在跨艺术研究本位来探讨文学翻译,进行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之间的互动研究,必将开启一片全新的视阈,给文学翻译诸多既成的认识(比如文学翻译的定义、原则、方法、批评等)带来重新思考与重新定位的契机。

 



美编:卫盈君

审校:赵云龙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