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勇院长带队赴利贺戏剧节参观考察
2017-10-9
2017年9月7日-11日,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院长率队一行赴日本利贺戏剧节参观考察,并访问了樱美林大学。
日本利贺戏剧节是世界著名戏剧节之一。自1982年创办第一届利贺戏剧节以来,韩国、中国、台湾、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剧团和演员陆续来至偏僻村庄利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不仅感受铃木忠志的导演艺术,而且也亲身体会利贺这个“世外桃源”的宁静与神圣。
2017年利贺戏剧节展演剧目有改编自西方古典剧作的《萨德侯爵夫人(第二幕)》、《哈姆雷特》、《西哈诺·大鼻子情圣》(中日俄三国语言版),而且还有改日本本土作家鹿沢信夫的《北国之春》,以及在水剧场上演的利贺戏剧节保留剧目《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亚洲导演竞赛剧目则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经典作品《玩偶之家(第三幕)》,有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印尼和台湾五个地区的导演版本上演。除丰富的戏剧演出以外,还有两次座谈会、三次讲座和一次纪录片放映会,供戏剧人更加深入地了解铃木忠志的创作以及其剧团的发展轨迹。由于时间有限,考察团队共观看了一场铃木身体训练法课堂和《北国之春》、《萨德侯爵夫人》、《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大鼻子情圣》四出戏剧。
黄昌勇院长考察期间与铃木忠志先生交流了我校与SCOT剧团深度合作的有关事项,并向铃木先生赠送学校校旗。
9月11日,结束利贺戏剧节参观后,黄昌勇院长一行来到日本樱美林大学访问交流。日本樱美林大学三谷高康校长、畑山副校长、艺术系主任等热情接待上海戏剧学院交流团。日本樱美林大学是日本东京都町田市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下设艺术文化学院,曾派送学生来上戏学习并演出京剧。2017年上半年,樱美林大学理事长曾率队来访,此次黄院长率团访问,具体商谈进一步合作事宜。
2017级研究生新生晚会“Restart·再出发”在新空间举行2017-10-11
9月29日18:30,2017级研究生新生晚会在新空间举行,本次主题是“Restart·再出发”——我们是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的新星,我们来到上戏,将在此开启一场全新旅程!我校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学工部副部长李冬梅、团委书记徐晶、学工部李国强老师、研究生部韩爽老师、方文老师出席了新生晚会。15、16级师哥师姐也来到现场为师弟师妹们送上精心准备好的小礼物。入座后,灯光渐暗,荧光棒亮了,星星点点,周围飘着气球,仿佛来到童话里的世界。
作为第一个节目,戏剧影视编剧专业的陈常韬和刘峻扬带来的B-BOX+饶舌《MONEY》将全场气氛带动起来,表演者在台上耍着十八般武艺,观众在台下跟着一起打拍子,尖叫声连连不断。随后是舞蹈表演《茉莉花》,由舞蹈艺术理论与研究专业的张雨薇和舞蹈表演专业的周雨奇带给大家。当优美的江南小调响起,两位舞蹈演员分别从左右上场,曼妙的身姿随着柔情的音乐舞动,让大家沉静在一场唯美的视觉享受之中。
小品《思凡》是本次晚会中人数最多的一个节目,17级艺术管理班同学全体出动,同学们在台上又扭又跳,自己都被自己嗨翻了,展现了青春活力的上戏人面貌。最后收尾用了《社会摇》,大家开始群魔乱舞,台下同学也伸出手舞动起来。
抽奖活动是全场参与度最高的环节,第一轮抽取三个三等奖,第二轮抽取两个二等奖,第三轮抽取一个一等奖。二等奖的奖品是体脂称,两名被抽中的观众身材都很苗条,主持人调侃说:“看来是给错人了,两位都不需要!”更有意思的是一等奖的抽奖活动,被一位来自墨西哥的同学抱回去。这位女生非常开心,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对上戏的热爱。
晚会最后,由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陶桃领唱歌曲《如果有来生》,唱至高潮,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一齐从后台走上舞台,台下的同学们跟着音乐一齐挥动着手,打着节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正如本次晚会主题——Restart·再出发:我们是在艰辛的考研路上坚持到最后的中流砥柱,我们即将成为浩瀚无垠的艺术星海中的一颗晨星,我们终将会为了我们选择的艺术道路而奋斗一生,放下荣耀和过去,拾起谦卑之心,我们将在上戏重新出发!(文:17级研究生 董新妍 编辑:榕树、方文)
我校举行2017境外新生见面会暨迎中秋、国庆联欢会2017-10-13
9月29日下午,上戏国际交流中心在仲彝楼举办了“2017境外新生见面会暨迎中秋、国庆联欢会”。国际交流中心负责人张云蕾老师、邹昊平老师等与70余名留学生教师、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张云蕾老师代表学校,对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来上戏学习表示欢迎,鼓励学生们珍惜在上戏学习、锻炼的机会,并能享受在上海生活的时光,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友谊文化深入发展的动力。
联欢会上,留学生教师和学生们各展才艺。印度同学Subesh的宝莱坞歌曲极具民族特色,从一开始的浅吟低唱到后来的热烈奔放,唱出了他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带动了全场的气氛。法国华裔张斯斯同学自弹自唱的一首Quelqu’un m’a dit清新舒缓,委婉动情。意大利葛金鹰同学自创的普通话和上海话RAP铿锵有力,幽默风趣,high爆全场。留学生老师们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李白的《静夜思》,并以各自方言对诗歌进行诵读,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优美,也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各地的方言文化,赢得全场的阵阵掌声。联欢会另外设置了游戏环节,还准备了月饼和披萨等美食,让同学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互相认识,加深了解。最后,联欢会在《友谊天长地久》的音乐里圆满结束。
作为华东地区最知名的艺术院校之一,上海戏剧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境外学生的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拥有来自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学生138人,包括学历生45人,交换生5人,港澳台学生28人,以及语言生60人。其中,不仅来自发达国家、地区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数量近几年增长迅猛,成为近期我院留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上海戏剧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将继续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学院总体发展方向的引领下,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继续致力于扩展学院国际交流的规模,提升留学生工作的质量,为境外学生提供更好服务。(文、图:国际交流中心 编辑:榕树)
《酗酒者莫非》新闻发布会在我校举行——陆帕致敬史铁生原创话剧《酗酒者莫非》上海首演2017-10-13
10月12日上午,《酗酒者莫非》新闻发布会在我校举行。该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和主创团队成员、我校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宫宝荣,以及各大媒体记者代表40余人出席。发布会由宣传部副部长、党院办副主任包立峰主持。
克里斯蒂安·陆帕携他的首部中国作品——《酗酒者莫非》登陆上海,将于10月14日—17日晚上7点在上戏实验剧院连演四场。《酗酒者莫非》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2017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艺术节暨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展演剧目,2017首届哈尔滨之春国际艺术节展演剧目。今年我校举办的这次系列演出,是作为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特邀剧目。
10月15上午10点将在端钧剧场将就该作品召开研讨会,国内戏剧创作、研究、教育界人士将与陆帕展开对话。
欧洲审美与中国戏剧和文学的多重碰撞
克里斯蒂安·陆帕此前带来中国并引发轰动的作品《假面玛丽莲》、《伐木》、《英雄广场》都是纯正的欧洲制造。代表着中国文学精神高度的作家史铁生,吸引了这位欧洲艺术家对其灵魂踪迹的追寻。这部以欧洲舞台语汇打造的第一部中国题材原创作品《酗酒者莫非》,在天津大剧院一亮相就引发了全球戏剧界关注,已接连收到阿维尼翁戏剧节In单元和欧洲著名剧院的邀请。
此次《酗酒者莫非》的演出将促成中国戏剧界和文学界以及当代欧洲审美表现多层次、多领域的碰撞和升华。作品在心理幻觉和舞台时间的精妙控制上,多重人格的叠映和诗意的想象力上,全剧都焕发着独特的韵味魅力。
本剧共三幕,演出时长约5小时。剧目改编自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本剧将电影和舞台相结合,舞台背景是一个巨大的电影荧幕,话剧中酗酒者在舞台上是一个白日梦游的醉鬼,故事和人间真相都由这个喝醉酒的抑或真正意义上比我们更清醒的醉鬼来说出,他在与老鼠的对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父母虚伪的婚姻、自己出走的前妻及其惨淡生活的真相。整部剧都透着平和和幽默,而智慧,正藏在这平和、幽默中。这部世界顶级导演与中国顶级演员的碰撞,相当引人期待。
陆帕对史铁生的精神世界的拜访
《酗酒者莫非》对于导演陆帕来说,也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因为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文本本身就要求通过电影等手段展现酗酒者莫非的精神世界,陆帕为了深入了解史铁生,在翻译的帮助下,将《我与地坛》、《合欢树》、《宿命》等作品翻译成波兰语阅读,陆帕还三次前往地坛,沿着史铁生的路径追寻作家的心路,在此基础上,剧本又融入了史铁生其他作品片段与个人经历,同时辅助演员的部分即兴发挥。
在演员阵容上,除中国演员外,还包括由主演了《假面·玛丽莲》、《殉道者》的波兰著名演员桑德拉·科曾尼克与杨鲭、李梅、李龙吟等老戏骨,张加怀、赵晓璐青年演员,联袂主演,而在舞台设置上,天津人民公园在视频中则化身地坛,营造出舞台真实与虚幻世界交织的复杂画面。
此次《酗酒者莫非》能在2017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与上海观众见面,无疑是今年上海戏剧界的一件大事。(文:宣传 图:佳奇 编辑:榕树)
人民网:陆帕致敬史铁生原创话剧 《酗酒者莫非》周六起沪上首演
人民网 2017-10-12 记者:轩召强
人民网上海10月12日电 (轩召强)10月14日至17日晚7点,被誉为“波兰戏剧教父”的克里斯蒂安·陆帕将携其首部中国作品——《酗酒者莫非》登陆上海,作为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特邀剧目在上戏实验剧院连演四场。10月15上午10点,还将在上戏端钧剧场就该作品召开研讨会,国内戏剧创作、研究、教育界人士将与陆帕展开对话。
欧洲审美与中国戏剧和文学的碰撞
克里斯蒂安·陆帕此前带来中国并引发轰动的作品《假面玛丽莲》、《伐木》、《英雄广场》等,都是纯正的欧洲制造。而中国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则吸引了这位欧洲艺术家对其灵魂踪迹的追寻。这部以欧洲舞台语汇打造的第一部中国题材原创作品《酗酒者莫非》,在天津大剧院一亮相就引发了全球戏剧界关注,已接连收到阿维尼翁戏剧节In单元和欧洲著名剧院的邀请。
此次《酗酒者莫非》的演出将促成中国戏剧界和文学界以及当代欧洲审美表现多层次、多领域的碰撞和升华。作品在心理幻觉和舞台时间的精妙控制上,多重人格的叠映和诗意的想象力上,全剧都焕发着独特的韵味魅力。
本剧共三幕,演出时长约5小时。剧目改编自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将电影和舞台相结合,舞台背景设置为一个巨大的电影荧幕。话剧中酗酒者在舞台上是一个白日梦游的醉鬼,故事和人间真相都由这个喝醉酒的抑或真正意义上比我们更清醒的醉鬼来说出,他在与老鼠的对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父母虚伪的婚姻、自己出走的前妻及其惨淡生活的真相。整部剧都透着平和和幽默,而智慧,正藏在这平和、幽默中。这部世界著名导演与中国著名演员的碰撞,相当引人期待。
陆帕对史铁生精神世界的拜访
《酗酒者莫非》对于导演陆帕来说,也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因为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文本本身,就要求通过电影等手段展现酗酒者莫非的精神世界。陆帕为了深入了解史铁生,在翻译的帮助下,将《我与地坛》、《合欢树》、《宿命》等作品翻译成波兰语阅读,陆帕还三次前往地坛,沿着史铁生的路径追寻作家的心路。在此基础上,剧本又融入了史铁生其他作品片段与个人经历,同时辅助演员的部分即兴发挥。
在演员阵容上,除中国演员外,还包括由主演了《假面·玛丽莲》、《殉道者》的波兰著名演员桑德拉·科曾尼克与杨鲭、李梅、李龙吟等老戏骨,以及张加怀、赵晓璐青年演员联袂主演,而在舞台设置上,天津人民公园在视频中则化身地坛,营造出舞台真实与虚幻世界交织的复杂画面,让观众沉浸其中。
新闻晨报:抛却虚假 | 感受这个世界的真相
新闻晨报 2017-10-13 记者:邱俪华
克里斯蒂安·陆帕携其首部中国作品《酗酒者莫非》登陆上海,将于10月14日至17日每晚7点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酗酒者莫非》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2017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艺术节暨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展演剧目,2017首届哈尔滨之春国际艺术节展演剧目。此次到沪,作为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青年艺术创想周特邀剧目与上海观众见面。
欧洲审美与中国文学和戏剧的碰撞
克里斯蒂安·陆帕此前带来中国并引发轰动的作品《假面·玛丽莲》《伐木》《英雄广场》都是纯正的“欧洲制造”,这次的作品则改编自中国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关于一部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是以欧洲舞台语汇打造的第一部中国题材原创话剧。陆帕将电影和舞台相结合,舞台背景是一个巨大的电影荧幕。剧中的酗酒者在舞台上是一个白日梦游的醉鬼,故事和人间真相都由这个喝醉酒的、但或许真正意义上比我们却更清醒的醉鬼道出。他在与老鼠的对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父母虚伪的婚姻、自己出走的前妻及其惨淡生活的真相。整部剧透着平和和幽默,而智慧,正藏在这平和、幽默中。
该剧在天津大剧院一亮相就引发关注,已收到阿维尼翁戏剧节In
单元和欧洲著名剧院的邀请。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三幕剧演出时长约5小时,但在此前的天津和哈尔滨演出中都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不少中国戏剧人认为该剧促成中国戏剧界、文学界以及当代欧洲审美表现多层次、多领域的碰撞和升华。该剧在心理幻觉和舞台时间的精妙控制上,多重人格的叠映和诗意的想象力上,都焕发出独特魅力。
对史铁生精神世界的拜访
为了这次上海的演出,陆帕也特地赶来受访,他直言该剧对自己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尝试。因为史铁生的原著文本本身就要求通过电影等手段展现酗酒者莫非的精神世界,陆帕为了深入了解史铁生的精神内涵,在翻译的帮助下,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宿命》等作品翻译成波兰语阅读。
陆帕还三次前往地坛,沿着史铁生的路径追寻作家的心路,在此基础上,剧本又融入了史铁生其他作品的片段与个人经历,同时剧中也加入了大量演员的即兴表演。作为后现代戏剧的典型手法,陆帕在这次激发中国演员即兴表演的过程中也充满惊喜和感动:“我觉得我选对了,他们即兴表达出了作品,也释放了自我的能量,是充满直觉和表现力的非常优秀的演员。”
演员阵容包括《假面·玛丽莲》主演、波兰著名演员桑德拉·科曾尼克,以及杨鲭、李梅、李龙吟、张加怀、赵晓璐等。而在舞台设置上,天津人民公园在视频中化身地坛,营造出舞台真实与虚幻世界交织的复杂画面。“人们常常更习惯于虚假,不太愿意去面对身边人和世界的真相,我选择酗酒者视角,是觉得某种程度上他反而是更清醒的人。史铁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者,我走进他文字里的孤独的同时,也更真实地感受到他想表达的人的真相和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他的翻译作品。”
上戏表93级校友返校 执手相叙大叹恩师才艺
2017-10-16
2017年10月12日下午17:00,《何雁绘画作品展:味象》展出的第二天,迎来了何雁老师所带的学生——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3级校友光荣返校。表93级是上海戏剧学院著名的明星班,诞生了金马影后李冰冰,柏林影帝廖凡,华表影后范志博,长春国际电影节影帝等等。在本次返校途中,李冰冰、廖凡、任泉、范志博、刘小锋、孙清、高蓓蓓、刘晓虎、吕静、黄浩、王亚楠、李雪涛、曹艳艳、彭博、苏华、肖英、海一天、张彤、张枫骅参观了画展,何雁老师为返校的学生们赠送了为他们特别创作的绘画作品。学生们纷纷手捧授业恩师的画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表93级返校学生中,李冰冰在看到画展中的满室画作时,激动地表示:“没想到我的老师这么厉害!”当年的班主任跨界从事绘画艺术,竟然做得如此出色,用超乎寻常的绘画手法征服了大家。任泉手持恩师所赠之画,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他认为:何老师的画“非常具有个性,而且有自己的画派风格,属于难得一见的精品。”这更是他们此次返校活动中的一个“特别的惊喜”。廖凡参观展览时,敬佩地称道,何雁老师多年前就说要开始画画,数年间抱着“画笔从心”的态度勤奋创作,取得如今的成就令他感到毫不意外。93级同学刘小峰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感叹何老师的画是“另类的”和“有生命感的”,每幅绘画都“具有很多理性的抽象结构”。刘小峰陪着恩师何雁边看画边回忆当年的时候,他跟老师笑言:“何老师的画全是生命!以孕育生命为主,就像老师当年‘孕育’我们一样。”93级另一位校友范志博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岁月时,字里行间还充斥着对班主任何雁老师敬畏之情。她笑着“坦白”道:“其实我挺怕何老师的,我见到何老师一般都绕着走。他就是看到我了,我也当没看见他。”对于恩师何雁的此次画展,她说:“我完全被这些画作震惊到了!何雁老师在教学上的超前意识在我们93级这一届就已经体现了。这次画展充分显示出何雁老师的多才多艺和成功跨界。”
画展上,93级校友亲热地围绕在何雁老师身边,纷纷手持画册合影留念。再见恩师,抚今追昔,情不能已。那时的他们还都是“一个个蹦跳着来老师家串门的小孩子”,而今却各自皆成为了行业内独当一面的大人物。93级校友参观完毕后纷纷表示自己感触良多,对何雁老师的画作充满喜爱之情,并且预祝此次画展圆满成功。
《何雁绘画作品展:味象》还将继续展出15天,展览期间诚挚欢迎您的到来!(文:李静怡、游溪 图:赵倩 编辑:榕树)
展览日期:
2017.10.11-2017.10.28
展览时间:
2017.10.11-10.20 9:00-17:00
2017.10.21-10.28 12:00-21:00
展览地点: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一楼
中国上海市华山路630号
电影学学科师生荣获多项学术和创作奖项
2017-10-16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学会奖”、第七届“学院奖”、第二届“学人奖”颁奖典礼于2017年10月14日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我校电影学学科厉震林教授著作《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荣获“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詹新教授因电影《上海王》声音设计荣获第七届“学院奖”特别奖、14级电影制作专业学生卜瑞璟的作品《鸟笼下的猫》荣获第七届“学院奖”剧情片类二等奖。
此外,厉震林教授近期先后因论文《中国电影转型升级的“高教”板块》荣获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因著作《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荣获中国文联、中国评协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其前身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系国家级中国文艺评论最高奖。(文、图:电影学学科 编辑:榕树)
“动画构思与制作”——当代动画大师乔治·史威兹贝尔来我校讲座2017-10-16
2017年10月10日上午,世界著名动画艺术大师乔治·史威兹贝尔亲临上海戏剧学院,在虚拟实验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一场题为“动画构思与制作”的讲座。
乔治·史威兹贝尔1944年出生于瑞士,是当代著名实验动画导演。1966年成立GDS工作室,制作数部动画影片,他的作品形式具有强烈的实验性,注重音乐性,影像流动的形式是其一大特色。作品《没有影子的人》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年轻视线大奖最佳短片,作品《导片变奏曲》获得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其作品还在法国昂西、萨格勒布、日本广岛、德国斯图加特、加拿大渥太华等众多国际艺术节上获奖。1992年,其作品《奔向深渊》被动画影评界誉为世纪之作。
此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史威兹贝尔先生给师生们放映了他的《拼凑品》《没有影子的人》《Romance》等八部动画作品,讲述了音乐和生活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在第二部分的“技法分享”中,史威兹贝尔先生着重讲述了动画《魔王》《78转》等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拍摄方法,他制作的手绘动画具有印象派和野兽派的绘画风格,并主要使用丙烯和水粉颜料逐帧绘制在塞璐璐片上制作动画。第三部分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史威兹贝尔先生就独立动画在欧洲的生存现状、动画作品中音乐的制作过程等问题做出了详尽的回答。
我校创意学院和动画艺术中心主办的本次讲座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虚拟实验室演播厅座无虚席,师生们在一睹乔治·史威兹贝尔先生风采的同时,详细了解了动画大师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对自我的动画创作之路颇有帮助。(文:俞玮娅、闵梦茹 图:马维佳 编辑:榕树)
“上戏军团”为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增光添彩”
2017年10月13日,一个令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和激动的消息从阿联酋阿布扎比传来:在此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立足战略和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大会确定上海取得举办权前,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上海举办世界技能大赛的坚定支持,并作出了庄严承诺。
上海戏剧学院选派的专家团队为上海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享有盛名的上戏军团再次在全球性的重大国际活动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
此次申办陈述中,上戏承担了中国代表团陈述时的语言设计指导、形象造型设计、音乐效果、陈述流程、场面气氛以及灯光、多媒体设计等任务,并为申办工作提供艺术方面的咨询与技术保障。党委书记楼巍、院长黄昌勇等校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府委托的这项政治任务。在人事处处长陈云的统筹协调下,国际交流中心、舞美系、创意学院、表演系、工会等相关院系和部门主动配合,一批教师更是直接成为申办代表团成员,冲到压力最大、责任最重的申办工作第一线。他们分别是:工会专职副主席王苏、创意学院副院长刘志新、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吴洪林、舞美系教授徐家华、范丛博、曲光(外请)等。另外,彭勇文、王洋、杨明(外请)、张俊(外请)等同志,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支持了申办工作。
为了圆满完成申办任务,上戏军团全体人员经过近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克服了今夏罕见高温的考验,最终以专业、大气、精细的艺术表现为代表团添彩,为申办陈述加分,出色地体现了中国实力、上海形象,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落户申城立下了功劳。
申办成功后,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上海市市长应勇接见了上戏的专家团队,充分肯定了专家们在陈述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生动艺术效果。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称赞:上海做了一个精彩、炫酷的陈述。上海市人社局局长赵祝平、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成旦红等领导称赞申办陈述完美精彩,成绩辉煌,并对上戏专家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赏。世界技能大赛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2012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方军图:上戏世赛申办行动小组)
魏海敏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举行
2017-10-16
本报讯 10月13日上午,魏海敏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我校佛西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楼巍,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王立新出席,仪式由宫宝荣副院长主持。学校人事处、规划办、宣传部负责人以及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仪式。仪式还邀请到梅兰芳基金会负责人以及戏曲表演界、戏曲研究界多位嘉宾参加。
聘任仪式开始,宫宝荣副院长对魏海敏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向魏海敏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并赠送上海戏剧学院校徽。魏海敏老师发表了简短的致辞,她娓娓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谈了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以及受聘于上海戏剧学院后将在京剧艺术表演、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展开的工作设想。与会领导和嘉宾们共同回顾了魏海敏老师在京剧艺术表演和研究领域的成就,以及其在推动青年戏曲人才的成长、两岸京剧艺术表演与研究、京昆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市台办王立新副主任、校党委书记楼巍分别致辞。与会嘉宾们纷纷发言,谈论了魏海敏老师与学校的结缘及与学校合作的种种设想,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言,希望她能够在上海戏剧学院“重新出发”。最后与会领导、嘉宾和魏海敏女士共同合影留念。(文:宣传 图:佳奇 编辑:榕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隆重召开2017-10-16
2017年10月9日,由我校孙惠柱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图书馆四楼隆重举行。据悉,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这也是我校第二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大项目立项。
出席论证会的评议专家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司、文化科技司原司长于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北师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周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学术委员会主任叶长海、编剧学研究中心主任陆军。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首席专家孙惠柱教授主持。上戏科研处处长吴爱丽郑重地宣读了“重大项目立项通知书”。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首先致辞。高书记代表教委预祝这个课题取得成功,他表示,艺术类院校获得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属不易,希望总结这两年的经验,尤其是在艺术人才培养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方面的经验,再和上戏的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他希望上戏这个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能给全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首席专家及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开题报告。首席专家孙惠柱教授提出艺术人才培养的关键特点是实践为主,研究培养模式也一定要落到实处,要以理想范本和自主呈现的对立统一为抓手,应对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四大挑战。子课题负责人云南艺术大学吴卫民、南京大学康尔、上海师范大学郑慧慧、上海戏剧学院楼巍分别就自己的子课题研究方向展开了论述。
评议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原司长于平提出可能要关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关系。他说,像孙惠柱教授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不多。对国内的分析可以查一些资料,相对容易些,对国外的多种办学模式,要有选择的眼光。各艺术门类的培养模式,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都不一样,以后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教授肯定了项目的高度重要性,她表示,孙惠柱教授的强项是跨文化的研究,我们要有跨文化的视角,不能只像原来戏曲那样口传心授,还要吸收外面一些先进的艺术人才的培训、经验,同时也要发展民族化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结合起来,才会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果。国际剧协主席Tobias Biancone先生认为这个项目是中国的项目,要有中国的特色,小心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太外国的项目。可以从美国、欧洲或是俄罗斯的艺术教育领域里学习一些好的课程,戏曲一些精髓,但是要为中国所用,不要照抄照搬。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对开题论证会做了总结性发言——他也是本次重大项目的一位子课题负责人。他主张我们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不能封闭在我们自己的圈子里面,目前课题已经集聚了很多的专家和教授,还有外面来的专家,但是还不够,其实社会上还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资源。也不要指望这个课题做完了就穷尽了我们今天的问题,还要继续开拓,一个好的东西要让人有思考,让人有借鉴,可以长期地延续下去。
首席专家孙惠柱教授感谢评议专家们的热情参与、鼓励与提醒,认为专家们的高水平见解对于本项目的后续研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他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注本项目,并表示一定与团队成员一起齐心协力,潜心研究,不负众望,圆满完成这一艺术学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会议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圆满落幕。(文:储飞 图:佳奇 编辑:榕树)
表演系93级校友20年后再聚首
10月12日,我校表演系93级的19位同学:廖凡、李冰冰、刘小锋、范志博、任泉、肖英、海一天、李雪涛、张彤、黄浩、王亚楠、刘晓虎、吕晶、彭博、孙清、高蓓蓓、曹艳艳、张枫骅、苏华重返母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共同追忆校园青葱时光,再叙师生同窗情谊。
93级是我校著名的明星班,诞生了金马影后李冰冰、柏林影帝廖凡、华表影后范志博、长春国际电影节影帝刘小锋等。还有任泉、王亚楠、徐璐、李钰、刘晓虎等数位知名演员。此番毕业20年后首次相聚,大家见面即开始聊天分享彼此近况,友谊如初,亲切热络。
当天,男同学们身穿黑西装,女同学们则一袭白裙回到白衣飘飘的年代。众人齐聚校园,一起参观教学楼,感叹学校的变化,并回顾当年上课情景,互相吐槽、爆料旧事,并在红前留下共同的倩影,重现温馨美好的大学时光。
当同学们见到多年未见早已两鬓斑白的老师们时,纷纷激动的落下眼泪,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从未远去。
我校党委书记、校友会会长楼巍出席本次校友聚会活动并发表讲话。他赞赏了同学们这么多年在社会工作中的努力,也为同学们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希望同学们多回来看看。任泉代表全班同学发言说,希望学弟学妹学会坚持,因为你热爱它,只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有学妹提问李冰冰学姐,再回学校有什么感想,李冰冰回答说,仿佛20年从未离开过。
返校期间恰逢93级班主任何雁老师画展《味象》展出,同学们来到母校图书馆参观何老师的画作。同学们围绕在老师身边,欢声笑语,仿佛当年。再见恩师,抚今追昔,情不能已。(文:校友会 图:佳奇 编辑:榕树)
【创作动态】赞美你,后勤人!
区景云 10.10
金桂飘香,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欣闻学校从这个学期开始,将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曾身为学校后勤工作一份子的我,当前虽不在上海,但也从心中为此举遥相叫好!六十年代初,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我在上戏就学、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又回到学校工作。如今在上戏退休已有十四年余。可时时想起这些经历,总是思绪万千、激动不已。
我们表演系60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一届三个班共有90名学生同时入学,再加上当时学校首届表演系藏族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尚未离校,学校后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作为一所体量较小的“微型”高校,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既保证办学质量,又要为师生们把服务工作做到位,学校后勤教职工真可谓是动足了脑筋。
难以忘记,当时社会物资极为贫乏,为了让学生吃饱,学院党政领导忍痛割爱,不得不下决心将学生们喜爱的足球场(现上戏实验剧院所在地)改为菜地,并发动学生种菜以实现自给自足,补充食物的不足。
难以忘记,后勤领导于行同志带领炊事员们去兄弟院校“取经”,想方设法改进煮饭的工艺——用“先蒸后煮两次成型”的方法来提高出饭率。
难以忘记,当时我们下乡去崇明挖土开河,每天要完成人均挖土运泥1.5立方米的指标,肚子吃不饱怎么办?随我们一起去的高教农场老炊事员李才元师傅(前几年已故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在玉米面里加上了山芋泥,做成了南方人也能吃、爱吃的山芋玉米窝窝头,不但让我们吃饱,还让我们吃好。
更忘不了的是,炊事员起早摸黑,尽量加足定量配给的蔬菜,早早煮好“烂糊面”,让其充分涨足,用二两、三两(十六两制)饭票竟可以盛满一大碗,这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腹中空空的“毛头”们大呼满足,连声叫好!价廉、味美、实在的烂糊面,竟成为当时每天最受欢迎的“招牌主食”。可见,当年后勤部门,从领导到炊事员,都像母亲一样仔细喂养着自己的饥儿,煞费苦心,只为让我们少挨饿。因此在那几年困难岁月里,没有一位同学因为挨饿或者营养不良致病辍学的,这离不开后勤部门的关爱,也是他们在困境之下为学院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这种优良作风是有传统的。我记得师兄糜曾曾对我说,学校多位老师提及,熊佛西老院长十分尊重后勤职工,逢年过节都要邀请老花匠到他家吃年夜饭。当年的前文化部刘崇德先生更是把艺术院校的后勤比作一辆四轮汽车缺一不可的一部分——党政、教学、科研、后勤,四位一体构成了艺术教育的四轮汽车。这都是对我们后勤部门的认可。前年在纪念抗战70周年胜利暨全校教师节大会上,学院领导又把后勤部门职工请上了台,原总务处长于行同志,原总务科长邢健同志的登台领奖不仅代表了后勤部门的荣誉,也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后勤干部职工的尊重和表扬。
如今学院餐厅几经改造,早已告别了毛竹芦苇棚、演出科制景工场等简棚旧舍,敞亮整洁舒适的餐厅,丰富多样、新鲜可口的饭菜,中秋节的鲜肉月饼,到今天的教师工作餐……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不禁动容。走在现代化的校园中,想起过去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想起历年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和动人事迹,想起学院里一批批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的老教师、老同志们——那几位教授过我们、手把手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陈茂林、张振民、江文逑、贾幻真、贾方、张希真、任小莲、刘志芬……以及作古的邱世穗、王家驹、朱铭仙、方传芸等,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上戏后勤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并将融入上戏的“家园精神”,将细致周到的服务延续并继续关爱一代代的“上戏人”!
林兆华再遇陆帕,众大咖共话《酗酒者莫非》
——《酗酒者莫非》研讨会发言摘要
2017.10.17
10月14日,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的《酗酒者莫非》在上戏实验剧院密集上演四场,引爆令人惊叹的观剧热潮。10月15日10:00,一场以《酗酒者莫非》为主题的研讨会再次将观众的眼球吸引到“莫非”身上……
时间:2017年10月15日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
黄昌勇:各位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冒着细雨来到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参加我们的研讨会,相信在座的诸位昨天晚上肯定在我们上戏实验剧院经历了一场非常深刻又震撼的审美体验,《酗酒者莫非》我是在6月份天津大剧院首演的时候看了一遍,但是昨天在上戏实验剧院,我自以为观感效果更好一点,第一次看有点模糊,昨天看更清晰。但“清晰”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并非首要,对于观众来说想要寻求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感受。不管怎样,《酗酒者莫非》给上海和上海的话剧观众带来了一场久违了的审美体验,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是否有这种感觉。
今天我们就邀请了这部戏的陆帕导演和校内外的专家做一些研讨,和大家做一些交流,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诸位艺术家和专家。著名导演林兆华先生、陆帕先生,校外专家: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云南艺术学院吴卫民教授,我们还请了剧场艺术家张献先生、导演苏姗娜·艾蒙女士、著名编剧喻荣军先生。还有几位校内专家:孙惠柱教授、表演系主任何雁教授、舞台美术系主任伊天夫教授、戏文系主任刘庆教授。当然我还要介绍一下坐在陆帕导演后面的来自波兰的翻译,他的中文比我讲得好,我们欢迎他。
林兆华:我是业余的,你是专业的,你来说。
陆帕:对于昨天首演和上海观众见面的机会我们感到非常珍惜,而且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同时,上海戏剧学院完善的设施也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场的那些年轻、敏感、对艺术有追求的年轻观众。实际上,距离天津首演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在上海再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作品还能有更好的效果,我这样期待着。
第三幕对演员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幕,它极度有爆发力,难度非常大,我觉得昨天相对来说没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接下来还有三次演出。非常遗憾我今晚必须要离开上海,因为在波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是希望在座的各位就这一演出能够提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会针对问题来解答。无论是对剧目还是史先生著作所能提出的一些问题都可以。
吴卫民:我很喜欢昨天晚上这部剧。我从几方面来讲,首先我觉得昨天晚上这部戏从意义上它触碰了我的心扉,这部剧充满了真诚。我认为这是一篇最好的酗酒者的宣言。我们通常通过社会舆论或者生活经验所了解到的,对于酗酒者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判断。但昨晚看过《酗酒者莫非》的宣言之后,我对酗酒者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酗酒者是一个面对自己、面对人生、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真诚的反思者,因此酗酒者的醉话和意语有了分量。
第二点,我觉得LED舞台技术的运用是十分给力的一次舞台实践,在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的探索戏剧就是从林兆华导演开始他们所做的小剧场里边的探索和大戏院里边的探索,舞台那种探索愿望里边已经充满了用综合手段和多媒体介入戏剧的叙述和戏剧表现的这种尝试。第一次休息之前我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都见过了,但是后面一边看一边觉得对舞台风格的整一和手法运用的完整性征服,所以舞台风格的呈现我觉得是非常统一的,它大量地运用的多媒体素材并不是生硬地贴上去,而是融为一体,作为舞台整体呈现出来,在这里的空间流动、意识组接都非常自如。
第三,戏的结构我也非常欣赏。结构是酗酒者莫非在濒死体验的时候,他进退自如左右逢源的一种舞台呈现,是跟随他舞台的主观来流动的,那就是一个酗酒者,无论他怎么混乱,但是在酗酒者的那种意识里边,他可以自由地跳出跳入,自由地展示他心灵里边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幻象的还是现实的或者是梦游的,都可以很容易地呈现出来,这是关于他的舞台风格,还有他的叙述的结构。
第四,LED和前台活人的表演之间的无缝对接,我认为结合得非常精彩。于是我们看到有些判断,这种意识流动还不仅仅是靠LED屏幕投射出来的,它是可以被演出来的,把现实和幻象以及梦游的场景组接在了一起,我觉得非常的巧妙。从手法上来看,我觉得一真一假的衔接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这部戏可能还是有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否一定要这么长,我觉得可以讨论,也许再浓缩一点、缩短一点,这些意义并不见得会损失。当然了,前边冗长的叙述之后的三个爆点我以为是舞台出了什么毛病,灯泡受不了太长时间爆了,后来说是故意设置的,因此这里边的设置也给观众在冗长的叙述和展现的欣赏里边提个醒,就是你们所有人像莫非一样,能够警醒吗?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去、未来,真诚地面对生活和面对这个充满了谎言的世界吗?
刘庆:我简单谈谈我看戏的感受,应该说这个戏是讲了跟醉酒有关的话题,醉酒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状态,但是到了艺术作品当中,它就可能是一种姿态,往往会有社会性和政治性在里面,在中国的戏曲里面也有类似的意思,比如《醉打三门》、《太白醉血》是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贵妃醉酒》是个体性的,《酗酒者莫非》除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以外更多是体现个体化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它的内涵非常的丰富、饱满而且有深度,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是这个戏的表演方法是非常丰富的,刚才吴老师讲到,语言、动作、音乐和影像运用非常棒,其中我认为语言非常棒,可能得益于原作剧本扎实的基础,语言的精致充满哲理思议,充满了碎片化和结合的东西,两点结合得非常好。莫非是一个孤独的人,周围的人都爱他但是不理解他,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东西,戏里设置了一个外国的女记者,女记者本身也是身处各种麻烦当中,但还是能够比较好地和莫非交流,莫非原来想留学出国,我想是否可以理解是这个女记者个人的异国想象,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异国的想象?这种想象有的时候我个人感觉会使得这个戏焦点分散,这是我感到的一点不足。
喻荣军:我觉得女记者和莫非在一起,就是导演和史铁生在一起的感觉。在舞台上他们演出的现场感受给我撒开花的想象可能是另一种想象,我觉得这部戏现在到上海来特别有意义,所以我首先要感谢上海艺术节做的这部戏。近几年我觉得上海这样的戏太少了,因为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戏去影响需要被影响的一批人。
昨天晚上看戏其实有一个现象我比较关注,从第一场休息到第二场休息,我旁边是一直有人走的,但是一直是有新的人来补充,这让我想到多少年前我在柏林看卡斯托夫的戏,中间补充的人是需要我们影响的人,那些留下也是需要我们影响的人。现在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戏剧来说,很多情况下让我们有一种紧迫感。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做,有的时候发现势单力薄,我想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戏,来让我们更多的观众去感受什么是剧场,剧场给我们的意义所在,而不是在剧场里面我们只是一个现实的反应和快乐,剧场能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这是我昨天晚上看戏的感觉。我走在路上感觉像赴宴的感觉,参加大盛宴的感觉,心情非常愉快,看完以后整个晚上这部戏带给我的震撼和思考也很多,昨天晚上导演给我们的只是舞台上的东西,你看戏的时候和你的记忆、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力量,对你当时的冲击肯定更大,我们需要这样的演出,我们有很好的观众和市场,我们需要更多的戏,都来吧。
关于改编,因为我对史铁生的作品看的少,我并不关心这个导演是否怎样去改变史铁生或者怎样,我觉得他只要和史铁生在某些精神方面的角度契合就可以,更多的是我拿史铁生的东西和我拿自己的东西怎样在舞台上呈现。而昨天晚上的演出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不管是影像还是表演还是在舞台上呈现的方式,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美感和诗意以及更多想象的空间。这是我作为观众的感受,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戏能到上海来,再次祝福导演,希望以后常来上海导戏。
吕效平:这部戏是钱程在天津大剧院制作的戏,我觉得是水平最高的,高到我对这部戏的评价它高于整个中国当代戏剧。作为中国出品的戏剧它在中国当代戏剧当中是最顶尖的,其实我一直在考虑钱程这几年做的事情。
“五四”运动前后第一次流行把现代化西方戏剧学思潮引进,后来被战争终端,一直到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以后重新出现西潮东渐,钱程在这里做的事情,我感觉到可能在中国戏剧界出现第三次西潮东渐,第三次西潮东渐非常奇怪。事实上物质的障碍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有一种无形的精神障碍,障碍我们接受外国的戏剧,这种精神的障碍是什么呢?简单来讲我们非常满足,觉得我们的戏很好,我们不比任何人差,非常满足。
但是钱程引进的这些戏不是票房和商业的,都是一些刚好是中国戏剧所最缺乏的东西,我们应该打开眼界,看看世界看看外面人做的东西。这部戏和中国当代戏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我说它是最好的戏甚至说是一种西潮东渐的东西?
我在大学教书,我认为最好的大学不是给人类以信仰,而是教会我们人类怀疑。这是我对戏剧的评价,最好的戏剧是引导、启发我们观众以及表达我们自己怀疑的东西,而不是给人以信仰。中国当代戏剧被一个东西禁锢住了,就是宣传信仰,信仰是由失去知识的贫乏为前提,而这个戏跟我们中国当代所有的戏的不同表现在哪里呢?它不是写一个偶遇遭遇的断腿的人他心灵受到创伤,它不是写醉酒的人对世界的独特感觉,而是表达实际上我们一个不同的人对于生活意义、价值的寻找。我理解断腿是偶然,酗酒也是偶然,这是花5个小时寻找生活意义的戏,但是没有找到,他最后始终没有找到这个意义。
迄今为止,我们的这部戏,我们中国的当代戏剧的主流总是说我能搞得定世界,我已经搞得定世界,任何搞不定世界是因为你个人缺乏了问题,而全人类都搞不定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搞不定世界所以才需要在戏剧舞台上表达一点我们的悲哀和惆怅,陆帕导演导的戏找史铁生的题材来做,他就是把那一丝真正的对于世界的怀疑和人类的个体和整体都搞不定世界的惆怅和悲哀以及孤独表达在舞台上,全世界的戏剧的主流就是这么表达的,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还不懂得真正的艺术。
我希望它能够引出第三次西潮东渐,而恰恰是在我们最具有信心的时候,认为我们是全世界最好的时候,我们以中国化取代现代化成为时代关键词的时候。我对你现在遇到的障碍表示深表忧虑和同情,但是我相信五年来已经带给中国和中国戏剧的东西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最后这个戏让我感到震惊的像瑞士手表一样的精密,我自己也做戏,比较而言我(的作品)粗糙得像农民拿榔头随便敲几下,它(《酗酒者莫非》)像瑞士手表一样的精密,我向陆帕的技术团队表达我非常真诚的敬意。
孙惠柱:这部戏印象最深刻的是陆帕导演的视野,视野这个词很有趣,其实是一个深刻的比喻,用眼睛看的,精神的东西可以用眼睛看到,好几位都讲到了,它视频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结合得天衣无缝,尤其是在上戏实验剧院这样一个远非世界一流的剧场舞台上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剧场有些东西的硬件没有办法改,但是都做到了,说明以后舞美系主任难当了。黄院长肯定希望请陆帕导演再来。如果有时间,希望黄院长再动点脑筋,还要请翻译先生跟陆帕先生说,希望以后多留点时间给上海戏剧学院,到这里来做一个又一个项目。
张献:昨天来看了以后,我准备要看5小时,事实上我觉得这部戏不是慢戏剧,依然是一个快戏剧,在我们的心目中现在全中国剧场所演的话剧戏剧基本上是一种快速戏剧,是一种对于戏剧的简记,而不是真的戏剧,这里涉及表演、美学包括剧作的问题都很多,但是不要紧,已经有一批人,他已经在美学和剧场的体验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简记你要快速完成一个结果、意义、价值和它的解码给我们,我们为什么需要解码,我们需要沉浸其中的体验,我们需要时间,这是很重要的,就是剧场的人他们在剧场中活动,已经离开了这种要结果没有过程这种短暂的体验工商消费时代的制作和消费模式,时间万一突破了一两个小时的消费模式,也就是买票和看戏的人突然产生了一种消费者的焦虑这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付的钱需要得到更多的东西,可是你给我太长时间受不了怎么回事,还是商品属性对于消费者的责问,但是没有人想到,如果我们不把剧场的产品当做一个商品和消费品的话,那也许情况会更好一点,因此我们是需要一个另外的世界来创造我们任何剧场,实际上是提供另外一个世界。
我感觉这个戏在我的体验中大概3个半小时,不是5个小时,除了两段休息之外,整个速度还是加快的,这也不是不好,因为突然我们觉得在一个慢的世界里来的人感受快速的多元、充满数据等张不是线性的,重要的是各种因素在那里发展的时候产生的等张的力是剧场中最有魅力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可以停止追索醉酒人的价值观什么东西,但是看所有的其他细节,像我这样的人我就特别喜欢看它整个的技术,这个技术的物质过程,这里边应接不暇,因为细节太多了,相信我们也有一些从别的戏剧世界来的人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们的确已经不习惯那种两个小时的快戏,我们实际上是希望看到更多的舒缓的像昨天的表演中已有的某些停滞段落,这个停滞的段落中间的大量的技术和物质过程我们是有足够的心去跟它对应的,一点没有什么焦躁,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焦躁,可能我们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像一只老鼠,是老鼠的体验,这是我所能够提供的角度、观感。
陆帕:像昨天第三幕也谈到节奏的问题,第三幕实际上也是第三天,是这个旅程最危险的一段,实际上我们不断在努力工作,跟演员一直反复在探索如何能够给他们减轻一种过了第一幕之后的一种催促感,因为他们好像就开始跟着这些对白、独白,好像就自动地往前加速走了,对我来讲第三幕也是确实太快速了,实际上就是因为第三幕里面的节奏加快之后,我们失去了很多微妙、微小的东西,是在两个人之间接触,包括他们的动作和他们的一举一动语言里头的沉默和对话之间的微妙变化,我们就是因为速度过快,所以很多就丢失了,有时候演员他会面对大量的对白和时间,所以他们会有大量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下原来每秒钟应该发生的微妙变化就过了,他们就没有注意到,也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一种矛盾,我经常和演员说,如果你演得太快,这位演员反而会感觉你的时间太长了,观众会觉得你演得太长了,而且会觉得很累。
如果你作为演员,你想过得很快,把这个戏演得很快,观众也同样会感觉我想赶快走了,要不他就会痴迷于这一秒钟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会看表。
伊天夫:我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角度我作为一般观众来谈。昨天看这部戏,我脑子就在想,其实本来我要走,它好像有种神秘的东西牵着我不让我走,我不能走,但是据我现在所具有的一种知识判断,不知道我应该对它做出何种判断。我脑子就在想,这部戏如果换人,不是陆帕,不是林兆华先生,还有这样的效果没有?所以说时间长短我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打动人,如何让人在这当中能感受到震撼,我认为这个最重要,这个是我觉得昨天我看戏,作为一个一般观众的一种感受,因为时间太紧张,无法做出思考,又是一个酗酒者,是一个迷离状态的人,我们无论对他做出怎样的判断可能都会有问题,都会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使你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我第二个是从专业的视角,我是作为舞台美术灯光专业来的,这部戏我在看戏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演员和演员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演员表演所具有的实用空间都高度统一,作为空间设计者,他以极简的方式在实用上,在审美上都达到了统一,中间有一块板往那一放,阻隔了前后空间,前面的空间是极其简约、现代的,是实用美术意味很强的空间,但是在建筑台头两边又有脚手架,又有垃圾厂,又有提供给老鼠或者酗酒者以及处于迷离状态人所生活的环境形象,我认为设计者把实用的、功能的和作为剧中人所必须需要的他性格成长的环境因素给高度统一起来了。
另外在看这戏的时候,作为空间设计,特别是那块板升起来之后,后面提供了一个繁琐的空间,前面的简和后面的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想在精神层面上至少暗示着酗酒者的某种状态。这带来了第二个戏剧生态的问题,就是戏剧创作者是以创作者主体还是以观众审美为主体,还是以某种投资人或者管理者的视角为主体,我觉得这部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思考。
还有一点是在塑形上,昨天我看戏坐在边缘,大量的戏都在正面,带来了侧面人的服装或者是立体感被削弱,我能感觉陆帕在灯光要求上细致入微的要求,但是作为好的灯光设计,一定要把塑形当中微差的感觉表达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戏会更加完美。
另外我还提两点,王学兵脸色因为酗酒导致缺氧所形成的那种黑褐色,我觉得质感非常好,特别是王学兵演的时候迷离的状态使我能感受到他低沉的声音,但是有一点让我跳戏就是他的手太白了,我觉得对陆帕来说这种大导演对于细节上要考虑;第二个我要提出的疑问就是王学兵的裤子是灰色的,那个灰色的裤子太新,因为他经常去公园坐在那喝酒,他幻象他的某种经历,他的身上一定有油腻之感,在某些局部,这个服装在这个细节上没有做到。
苏姗娜·艾蒙:我是来自欧洲的,对我来说看到一个由欧洲导演和欧洲剧组结合的戏是一件非常激动的事,有可能我太过于习惯对于5小时的长剧并没有什么时间上的感受,对于我来说他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在漫长的日之后来自漫长的夜,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到中国当然会对女记者的角色很感兴趣,对于我来说,我有很强的冲击,是对中国的第一感觉,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件非常勇敢、非常重要的事情,做这样的在艺术上的交流。另外我想问一下陆帕先生,你是否愿意对于女记者桑德拉的角色做更多的说明,因为我觉得这个角色本身在原著里面是没有出现的。
陆帕:对刚才您提到记者的人物角色,确实史铁生的著作里没有这个外国记者,但是我一旦看到了史铁生先生的著作之后,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一个人物,事实上我们在剧本里边利用了史铁生的三个著作,一个是作为主题的莫非的故事,这本小说的名字很长,史铁生给它起了个很长的名字。另外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属于自述的小说《宿命》,实际上莫非这个主角的名字也是来自于《宿命》这部小说,我对莫非这个名字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它里边以我的理解是包含一种不确定的有可能的这样的一种含义,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能够塑造自己的命运,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现在的生命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有更多可能性。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好像我们因为自己不正确的选择,走的路子和原来我们有可能走的路子是不一样的,而且会感到后悔,我们在做的工作很可能不是我们本来想要做的工作,我们在路上所认识的人可能还不是我们本来想认识的朋友,然后我们在这个路上所做出的决定就把这个路给弄歪了,所以我觉得在史铁生的这些著作里头,都是在寻找这些可能性。还有一个《我与地坛》的小说,母亲的角色就来自于那本小说,至于记者,我当时突然有个想法,这个想法导致于我对中国作家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实际上我本身对于中国人的了解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面对史铁生的著作也是采取这样的来自于国外记者的身份,来探索中国人的这些问题。
实际上记者这个人物对我来讲是一种探索莫非的工具,所以我们当时排练的时候,大部分对白都是在即兴发挥的时候产生出来的,当时王学兵已经基本了解莫非内心的生活的路上已经走到了一半了,走到了很远了,所以当时他已经跟莫非已经有了一种关系,一部分代表莫非说话,一部分代表自己,所以他用这样一种两个人的身份来解答这些奇怪的和不奇怪的问题。所以当时女记者开始提一些问题,有一部分是她自己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我和桑德拉一起编的一些问题,然后这些回答都是王学兵自己真实的回答,实际上这是相互理解的旅程,对于王学兵来讲了解莫非一半了,是他进入更深层的意义。对桑德拉来讲,因为桑德拉曾经来过中国,她的地位在这部戏里边取决于当时你能够问到多少,你能够了解多少,你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边了。
还有一次实验取得的成果,当外国记者和莫非对话的时候,莫非对她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兴趣,这个兴趣是她本身和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那个时候莫非就假装自己是作者史铁生,他自我介绍的时候不是说我是酗酒者,我是作家,我是自己写作的作家,我在写一个描述酗酒者的作家,如果作者就像史铁生先生,他如此深刻地产生和他这个角色主人公的一致性,他把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精神投到了主人公角色的塑造,所以这是为什么被作者描述的主人公他们俩就像兄弟一样。我就披一个创造我作者的衣裳,戴一个面具,假装我是作者,我就可以隐瞒我酗酒的习惯,我不是酗酒者,我只不过是在做一种实验而已,实际上一般来讲喝酒的人不会说自己是酒鬼,只不过我是在探索体验什么叫做酒鬼。
何雁:这部戏有点像我喜欢的那种戏,看了以后很多东西我既想到又没想到,而且我不能不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台词语言,我说,昨天的台词怎么这么精彩?它有的时候又是人物的又是象征的又是很哲理的,有的时候又发现很接地气,于是乎我看到中国很多伟大的戏剧家在挖掘本人的东西走向了狭隘的写实主义的边缘,我特别感兴趣这部戏的台词是怎么弄出来的?导演陆帕先生刚才已经回答了,我就不问了。
另外就是我喜欢这戏,昨晚我旁边俩人说导演真棒,能hold住,这部戏除了两声电击没有大声,第一声我想是不是要震观众怕睡着了,我想不是,那个声音是什么?好像是电击,就是人们在死亡之前的电击,应该就是这样的声音,人生告别了肉体,这个hold住,因为我是做表演老师的,我也导过戏,这个hold住怎么hold?放慢就能hold住吗?放快观众就喜欢吗?
陆帕先生的整个戏是平的,但是它充满了力量,它开了先河,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大多数的人没有掌握这样的技术,演员的生理性没有启动的时候,身体节奏都是乱码的。所以这点上我想说,陆帕先生,你的这台戏的语言和场域的处理在中国的实践包括表演教学会起到非常伟大的意义。
(本文略有删节)
中国文化报:深化供给侧改革 研究调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文化报 2017-10-17 作者:刘修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都与艺术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这一领域也是有‘高原’但缺‘高峰’,还有些地方只是‘平原’甚至是‘洼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首席专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在10月9日举行的开题论证会上表示,改革开放近40年、大学扩招近20年来,艺术人才培养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规模急剧扩大,不少综合性及工科大学也办起艺术专业,让千百万青少年圆了“艺术梦”。然而,培养的毕业生有很多高不成低不就,没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高端人才培养不足
普及型人才分布不均
高校艺术专业扩招在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据初步统计,2015年艺术学本科学生人数是1978年的436倍,同年大学本科的招生人数是1978年的34倍,也就是说,艺术扩招是大学扩招总体规模的十几倍。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艺术人才还有不小的缺口,问题就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对应。“例如,被称为‘草台班子’的民间职业剧团为老百姓提供大量演出,却基本上吸纳不到院校毕业生;而数百个艺术院系每年培养的部分毕业生却进不了专业团体,这是极大的悖论。”孙惠柱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研究、调整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孙惠柱认为,目前看来,艺术人才培养有两大短板:高端精英艺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普及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资源分布不均。当下,很多院系定位不准确,在培养高精尖人才还是应用技能型人才、重文化教育还是重专业教育等问题上游移不定,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新办的艺术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问题,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在艺术领域更为突出。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要求:“实现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更加合理、活力不断增强、效能充分发挥……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艺术人才的培养如何分层、分类管理,需要具体切实的研究、论证和实践、总结——这就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任务。”他说。
艺术人才培养面临四大挑战
“我们计划先尽可能摸清艺术人才需求侧的情况,再对照培养院校的情况,看看二者究竟在哪些方面不对应,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孙惠柱说,艺术人才培养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研究培养模式也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定要落到实处,认真应对目前我国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四大挑战:
首先是扩招带来的挑战。院校规模扩大迅速,如何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需要多少种、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目前初步分出了三大类型的院校培养模式:主要培养专门人才的艺术院校、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各类师资的师范院校,今后还将在3个相关子课题的研究中进一步细化。
其次是开放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学生出国深造,外国教材大批引进,外国学校也在中国办学的现状下,艺术人才如何培养?有的院校照搬西方理论,盲目推崇不适合国情的先锋形式,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后根据国情进行挑选和改造。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大多数院校应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和经典为主要范本,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宜在教学中盲目追逐那些昙花一现的先锋花样,让师生无所适从。
再次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优秀传统所占比重偏低——从总体思路到具体课程均如此。如何让艺术人才既放眼世界,又会讲中国故事?不但要加强国粹如戏曲、民乐、中国舞、国画等具体艺术形式的教学,还要着力研究如何在总体模式中突出传统文化的特色。
最后是面对日渐深入文艺领域、催生新艺术形式的高科技,艺术人才培养应如何应对?运用电子手段不能仅仅为了节省经费,更应该抓住科技高速发展的机遇,大胆实验,孵化新型艺术,锻炼培养新型人才。
合理构建
“道”与“术”的培养体系
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孙惠柱表示,艺术人才培养主要聚焦于专业训练和通识教育两大模式,要建设好分层、分类模式所构成的国家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从内涵来说,包括指导思想、艺术史论、创作方法和实际创作4个方面——关键在于前二者如何与后二者有机结合,将人格修养、知识积累的“道”,融合到大量“术”的训练中去。从教学形式来说,有讲座课、讨论课、操作课、与院团合作的实习课4种主要形态,配合师生比、师资结构及教学设备,可以体现出不同培养模式的特点。
孙惠柱表示,目前我国专门艺术院校大致上是“实践占70%,理论研究占30%”;美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大致是本专业艺术课程占30%、其他各种科学及人文课程占70%,培养的是复合型艺术人才,并且,在艺术课程中实践操作课占2/3。有些艺术史论课和通识类的人文课重叠,如莎士比亚研究、音乐史、美术流派等,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修,有助于不同背景的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有这样的艺术课程,但往往只有理想范本的介绍,没有时间空间进行艺术实践,而且专业分工过于细碎,缺乏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艺术教师。这就牵涉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大类——艺术师资。我国的师资培训工作主要是由师范院校完成,但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越来越“非师范化”,靠向专门艺术院校,忽略了社会对各类艺术师资的需求。因此,如何把艺术技能的钻研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是健全、改善各种师资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课题。
当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除院校教育外,还需要各种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高水平、非学历培训,例如专业院校举办的短期国际“大师班”、艺术协会针对会员的特殊需要举办的“读书班”、院校或协会为院团推荐的艺术人才举办的提升各类专门技能的高级培训班等。“这些培养模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有的主办方过分强调提供范本的大师的单向传授,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大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呈现。如何运用高科技,更好地发挥高端培养模式的作用,让更多学生在大师的具体指点下进行创作、得到提高;如何适应高科技不断催生的新艺术形式,在实践中锻炼新型人才、孵化新型艺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孙惠柱说。
为艺术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分为5个子课题,孙惠柱承担子课题一“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奥秘:理想范本和自主呈现的博弈”;子课题二“关于‘专门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考”由曾任云南艺术学院院长、现任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吴卫民承担;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康尔承担子课题三“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四“师资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慧慧承担;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楼巍承担子课题五“艺术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研究”。
“5个子课题的研究计划总体可分为:对社会艺术人才的需求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对应的具体矛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值得借鉴的古今中外有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对理想的艺术人才培养的分层、分类模式所构成的国家体系提出建设性构想并就相关实践进行总结。”孙惠柱表示。
上海市教卫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表示,希望上海戏剧学院总结经验,尤其是在艺术培养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方面的经验,并与上戏的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希望课题组这个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能为全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楼巍在开题会上表示,课题组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目前课题已经集聚了很多优秀专家和教授,但是还要吸纳社会上更新更好的想法和资源;也不能寄希望于一个课题就能穷尽今天的所有问题,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开拓。好的课题成果要让人有思考、有借鉴,从而长期地延续下去。
参加开题会的评议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原司长于平提出,对国内的分析调研可以借助资料,相对容易;对国外的多种办学模式调研时则要有选择的眼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各艺术门类的培养模式都不一样,以后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对项目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肯定,她表示,要有跨文化的视角,吸收先进的艺术人才培训经验,同时也要发展民族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才会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果。国际剧协主席比安科内认为,可以从美国、欧洲或是俄罗斯的艺术教育领域里学习一些好的课程为中国所用,但是不要照抄照搬。
我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工作会议顺利召开2017-10-18
为营造喜迎十九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贯彻学习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扎实工作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16日上午,我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在佛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胡敏出席,学工部、团委全体人员,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由学工部部长徐咏主持。
会议对2017年学生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要求围绕“戏剧+思政”不断深入思考,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出具有上戏特色的品牌活动。各院系辅导员轮流发言,对本学期学生动态排摸、工作进展以及本院系特色工作做了汇报。徐咏总结了开学一个多月以来的学生状况,然后就队伍建设、学生党建、校园文化及主题教育、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做了重点部署,提出要按照思政督查工作的整改方案,将学生工作构架在“戏剧+思政”的体系框架之内,逐项落实岗位配备、思政大讲堂、主题培训等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胡敏在认真听取了各部门工作部署后,对学生工作队伍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强调,在十九大即将召开和我校创想周即将开幕之际,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胡敏副书记指出,各院系学生工作项目多、任务重,要针对学生特点与需求,抓住核心内容,凝练活动主题,做好价值引领,提升学生活动的特色性、思想性和品牌性;要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工作,尤其是对民族学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关怀;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的育人功能,提升育人水平和能力素养。
最后,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对学生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图、文:国强 编辑:榕树)
上戏师生喜迎十九大,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热潮2017-10-18
学习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一)
上戏师生喜迎十九大,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的热潮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上戏校园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气氛,全校师生精神焕发、欢欣鼓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校党委对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开幕式前一天,学校党委书记楼巍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提前部署全校师生集中收看十九大开幕、闭幕式,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和离退休老同志以多种形式、多个地点、多种渠道集中收看、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远在国外演出的部分师生也通过网络集中收看。
8:30分,距离十九大开幕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全体校领导和部分党政机关负责同志就早早来到佛西楼一楼会议室,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报告。在三个半小时的观看期间,大家严肃庄重、全神贯注聆听总书记讲话,不时地记着笔记和体会。开幕式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全体校领导和部分干部在中午时间,立即撰写了学习心得和体会。
楼巍书记谈到:总书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篇,与全党同志一起回顾了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四个方面的基本方略,及时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明确了目标。听后觉得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上了一堂鲜活的、时代特征鲜明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总书记今天的报告当做指导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工作最鲜活、最及时的工作指南。我们一定要结合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最新会议精神,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推进工作不断前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更广泛、分层级的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黄昌勇院长写道: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系统科学。尤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样的论断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方向的根本宗旨,是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的指导思想。这样的论断牢牢把握了我国最大的实际,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是真正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
其他校领导也都撰写了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党院办、宣传部、国际交流中心、工会、学工部、团委、招就办等部门组织教师集中观看会议直播。学校离退休老干部,也十分关心关注党的十九大召开,早早的来到学校老干部活动室,全程收看了十九大开幕式。观看开幕式的老师都情绪振奋,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弘扬顽强拼搏、敢于攀登的精神,坚定信仰,把满腔热情转化为扎实的工作,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总书记在报告中对青年人的寄予和期待也引起了广大上戏学子的共鸣,他们以各种形式,收看、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的直播。其中学生会、研究生会骨干、学生党员和各院系学生代表集中在红楼204教室与莲花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共同现场观看十九大开幕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戏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激扬向上的革命文化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党和国家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期待与要求,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积极投身文化发繁荣大发展的社会潮流中,为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文:综合 图:佳奇 编辑:榕树)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我校离退休党员认真观看十九大开幕式2017-10-19
学习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二)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我校离退休党员认真观看十九大开幕式
10月18日上午9时,我校离退休党总支组织总支委员和支部书记在我校老干部活动室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并且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决战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和学校党委的部署,希望广大共产党员认真收看大会现场报道。离退休总支接到任务后迅速分头通知各支部书记,要求他们及时将上级指示下达至每一位党员。对有困难到学校收看开幕式的同志,希望就近或在家收看。
人逢喜事精神爽。党的十九大胜利举行的喜讯在每一位老党员心里掀起无比激动的浪潮。上午九点未到,不少老党员就抵达老干部活动室准备观看开幕式。有一些因事未到学校的老党员,就在家里或其他工作岗位、场所观看开幕式。老领导荣广润、刘志钢在旅行途中和兼职岗位观看;离休支部书记冯少唐,离休干部张振民、江文逑夫妇等在家观看;柳德安老师因为参加有关学会会议不能到校,他就与学会同事一起观看。大家看了之后,纷纷以图片、讨论的形式在微信群里进行热情地交流互动。
开幕式时间虽然长达三小时之久,但很多离退休党员同志克服身体较弱、视力较差等困难,坚持观看到结束。大家表示:十九大刚刚举行,学习和落实十九大的任务一定很重。我们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努力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发挥余热,积极贡献我们更多的力量。(文:白水 图:离退休党总支 编辑:榕树)
新民晚报:为青年实现艺术梦想搭建舞台
新民晚报 2017-10-22 见习记者 赵玥
“扶青计划”暨青创周节目推荐
● “亓花艺草”插花艺术展
时间 10月22日-24日
地点 上戏红楼102
● 识相——中国脸谱互动转媒体展
时间 10月22日-28日
地点 上戏端钧剧场前厅
● 音乐剧场《霸王》
时间 10月23日
地点 上戏新空间剧场
● 昆剧《长安雪》
时间 10月25日
地点 上戏新空间剧场
● 新媒体后戏剧剧场集《重构》
时间 10月28日
地点 上戏端钧剧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昨天拉开帷幕。一周时间内,“扶青计划”9部委约作品、16部邀约作品和青创周数十场演出、展览、大师讲座、工作坊等活动将在上海戏剧学院及沪上多个表演艺术空间轮番上演。
作为艺术节的品牌活动,“扶青计划”已步入第6年,青创周也步入第5年,每年都有很多艺术家因为在“扶青计划”暨青创周这个平台的亮眼表现走上世界舞台。今年,这个青年艺术家的孵化营、原创首演的聚集地持续发力,进一步鼓励青年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不断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书写出人生的华丽篇章。
创新的舞台
开幕第一天,多部“扶青计划”的委约作品已经纷纷在上戏亮相,有以沉浸式戏剧表现手法呈现的小剧场实验越剧《再生·缘》,有追求清澈心境的现代舞作品《寂静之上》,有在“扶青”舞台首度呈现中外艺术家同台演出的新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还有探寻潜意识的装饰戏剧《空盒游戏》,充分展现了年轻人丰富的创造力。
在越剧《再生·缘》中(见左上图),镜框式舞台的演出方式被彻底打破,上戏新空间剧场被改造成了一个由铝箔覆盖的方形空间,演员和观众同处其中,演出可能在观众身边的任何一个位置进行,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按照各自的视角自由观看演出。故事还是以原著《再生缘》中孟丽君、皇帝和皇甫少华三人之间的情感故事为出发点,但主创团队再续了原作者陈端生未完成的结尾,赋予了孟丽君追求广阔天地、不愿服从封建思想安排的现代独立女性形象。剧中,吉他、小提琴、三弦三种乐器与人物一一对应,创造出了三个风格鲜明的音乐意象。
既是“扶青计划”的委约作品,又在开幕当天连演2场,《再生·缘》导演张磊感慨地说:“因为有‘扶青计划’我们才敢尝试这样的作品,毕竟它还不是成熟的商业作品,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们可能要等几年之后才会开始去做。是扶青让我有了动力和胆量去创新,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去呈现传统戏曲。”张磊透露,作品在“扶青计划”平台亮相以来,已收到不少邀约。
传承的戏台
“扶青计划”和青创周的主阵地都在上戏,学生的加入让这里的观众相对其他板块的活动更年轻,而年轻化也是戏曲等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一直在追求的方向。上戏教授、策展人杨青青就在上戏端钧剧场策划了一出《识相——中国脸谱互动转媒体展》(见右上图),意在传承戏曲之美、脸谱之美。
展厅内悬挂了若干经典京剧人物的脸谱,摆台上设置了一组跨界插花艺术作品《“花”旦与小生》,京剧中的花旦与小生由上戏青年教师、花艺设计师亓季松设计成四款瓶花,花旦“戴”着由绣球菊、玫瑰、情人草、山鸡毛等组成的头面,活灵活现;小生则由竹叶、玫瑰和孔雀毛等构成,充满东方神韵之美。
展厅另一侧设置了一个互动装置空间,空间内有一个交互投影装置与脸谱矩阵,当观众移动时,所有的脸谱会朝着观众“看”;投影屏幕上,不同的白描京剧人物造型在变换闪动,观众可以在屏幕显示的空脸人物上直接用手指画脸谱。杨青青还找到上海京剧院合作录制了不同京剧人物的唱段视频,一旦观众把大致脸谱画出来,系统会马上认出这个人物,京剧脸谱就会变成上海京剧院的演员,唱起一小段该脸谱人物的经典曲目。
当杨青青问起90后学生最喜欢什么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她:表情包。于是,展厅内的若干小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杨青青的学生制作的脸谱动图和表情包。她说:“我策划了多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创周展览,每次参与的年轻艺术家都特别多,好作品也很多,他们参与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用年轻人的方式将它传承下去。”
孵化的平台
今年4月,首届“华山杯”上海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启动,本届青创周也在实验剧场前厅设置了《工作台——上海首届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成果展》。现场展示了高校学生、毕业生以及青年设计师设计的文创产品,大赛旨在通过大赛挖掘潜力设计师,利用华山创意产业园的平台优势将获奖设计师推向更广阔的业内平台,本身也是一次从设计到作品,从作品到产品,从产品到销售的商业实验。
大赛共设置一道必答题一道自由题,其中必答题的题目为马克杯,参赛者对马克杯进行外立面图案设计,且作品中必须含有戏剧元素。展览现场,一张长条形的工作台上摆满了马克杯大小的纸筒,观展的观众们可以随意拿起画笔在纸筒上现场进行艺术创作,完工后的纸筒也将作为展品的一部分放置在工作台上,供其他观众欣赏。
对于设计师来说,工作台往往是艺术开始的地方,打磨、历练、精益求精,是所有设计师的必经之路;而“扶青计划”和青创周之于青年艺术家,就如同工作台之于设计师,它给了年轻人一个包容的环境,一次可以试错的机会,一段艺术生涯开始腾飞的起点……
解放日报:“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创周拉开帷幕 未来一周呈现30多场邀约演出
解放日报 2017-10-22 记者:诸葛漪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昨天开幕。未来一周内,30多场邀约演出在上海戏剧学院及沪上多个表演艺术空间连续上演,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展览、创意集市等。
作为艺术节品牌活动,“扶青计划”已步入第六年,今年9部委约作品中,《记忆的味道·大火锅》在马兰花剧场提前亮相,两位“学院派”主创关勃、查文渊再度联手,以平实的视角叙述“关怀”,通过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呈现生活悲欢离合。上海越剧院演员忻雅琴携手周倩创作小剧场实验越剧《再生·缘》,尝试用沉浸式的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感。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郑杰的现代舞作品《寂静之上》通过舞蹈的动静结合,带领观众共同探寻空无一物的清澈心境。
两部跨界合作的作品同样引人注目,中央音乐学院的宋杨邀请柏林现代乐团汉德·威克共同创作的新音乐戏剧《饥饿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张凌南携手油画家黄赛峰,带来别开生面的装置戏剧《空盒游戏》。引五团队的跨媒介音乐会《无名之镜》用极具人文色彩的中国笛与电子合成声音带来新的听觉与视觉体验,音乐剧场《霸王》、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和昆曲《长安雪》则从年轻人的创作视角阐释再塑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青年艺术创想周的特邀剧目、波兰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的作品《酗酒者莫非》已于10月14日提前上演。长达5小时演出,通过“酗酒者”的视角讲述个体的孤独,周围人的误解以及现实的无奈。青年艺术创想周汇聚30多部邀约作品,美国著名戏剧导演及演员罗伯特·威尔逊、著名导演陈薪伊、上海京剧院当家丑角严庆谷、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王媛媛以及上海舞蹈界的两位首席舞者朱洁静和吴虎生将用作品与观众分享所思所想。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看望上戏西藏班学子
2017-10-23
2017年10月21号,在上海戏剧学院教工之家,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周泓洋副厅长、旦增伦珠秘书长来看望在上戏就读的雪域学子,代表学子们远在西藏的家人和西藏相关政府部门送来关怀和慰问。见面会是由学业导师杨佳老师主持,德吉老师带领25位西藏班学子参加。
领导对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非常关心,尤其担心同学们的身体状况,并向同学们表达了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与拉萨市话剧团以及西藏人民对同学们的期望,并且教导同学们要珍惜来到上戏这片艺术殿堂的机会,在大学四年里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杨佳老师也对同学们的学习方面提出了要求,老师希望大家在能够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特色的同时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并且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英语,为将来能够走上国际舞台而奠定语言基础。
同学们也纷纷与领导和老师进行交流,表达了自己对西藏文化厅和上戏的感谢,立志要珍惜如此宝贵的机会,好好学习,为将来给西藏的艺术事业做出贡献而发奋努力。(文、图:扎西边巴罗布 编辑:榕树)
创意学院教师满怀热情学习十九大精神
2017-10-23
学习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系列报道(三)
创意学院教师满怀热情学习十九大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创意学院全体教师倍感振奋与鼓舞,尤其是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充满了热情。
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的当天早上,创意学院党支部便按照校党委的部署将党员教职工聚集在一起,认真收看电视直播的大会盛况。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边观看边议论,报告中出现的新观点、新论述、新提法,都不时引起热烈的反响。支部里两位分别在国外和外地访学的党员教师,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大会开幕式。教师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有的来到会议室与党员们一起收看,有的在直播结束后主动向支部负责人发来短信,畅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十九大开幕式之后的第二天,正逢创意学院的每周例会。由于党员教师和党外教师都非常关注十九大报告,因此例会安排的第一项议程就是由支部书记方军为大家介绍十九大报告的要点。
方军老师说,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十九大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构成了具有历史连贯性的辉煌跨越。经过跨越发展之后,我们在学生时代便熟知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举旗定向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明确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十九大报告规划的从现在一直到2049年的发展愿景,决定了国家的前进方向,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基本的背景与底色。
副院长、支部委员刘志新老师刚参加完中国代表团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活动后从阿联酋凯旋归来。他说出访期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国家强大会使每一位国民受益。中资企业以前在阿联酋发展并不容易,而现在当地的酋长和官员都很乐意与中资企业商讨合作,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日益强大。十九大报告所确定的目标不仅与党员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全体中国人的未来,每位教师都应该高度关注,努力学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创意学院党支部还将以各种方式,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图、文:创意学院 编辑:榕树)
来源上戏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