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的新专辑《Anti! Yico》在网络上架的时候我正在骑摩托车,沿着海岸线。
我把头盔套在耳机上,脸颊两边的风呼呼作响,我只能听到曾轶可呢喃的声线和一些节奏。
但奇怪的是,她唱的那些情绪我都听懂了。
我忍不住好奇,曾轶可怎么能这么充沛,又这么脆弱呢?
她就像一颗多汁的果实,又酸又甜,但可能一触就破。她也许有一根思维,敏锐又敏感,能够连接人类所有或喧嚣或隐秘的情感。
我真羡慕。
如果某天外星人攻占地球,需要挑选一个样本来研究人类所有柔软的感情,我想曾轶可就是那个最好的样本吧。
从单薄到丰富
从天真到模糊
早期的曾轶可虽然和现在一样多愁善感,但总还有一些明朗的气质,表达感情还很孩子气。
同时在她的前三张专辑里,你能听到一丝丝她自己的生活痕迹,比如「新的家」,比如「夜车」。
你知道她之前搬家了,和朋友喝酒了,夜里出去散步了。那些和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所思所想,她喃喃地唱给你听。
可是现在,这些生活的痕迹在她的作品里越来越少,同时,她越来越多地唱着一些晦暗的情绪,就像把它们从场景中提纯出来。
这不仅体现在歌曲的歌词主题上,更能直接从专辑的编曲变化中听出来。
从《25岁的晴和雨》开始,曾轶可(的制作团队)尝试在编曲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并把一直遭受诟病却独特的“绵羊”唱腔往后挪,把自己断续且几乎全是气声的声音几乎全部融入进了其他音轨中。
或者可以直接说,越来越强调编曲的重要性。
专辑《25岁的晴和雨》
这对曾轶可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她的声音总体上偏单薄,因此需要更丰富的编曲来支撑,甚至是弱化她声音的存在。
编曲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专辑的核心不再是“曾轶可创作的几首好听的歌”,而是整体浓烈的聆听氛围。
如此一来,专辑不仅仅是包含十首左右歌曲的编排架构,更是因为这种编排从而形成了一个充满某类情调的场所。
而到了《Anti! Yico》这张专辑,整体的气质更加冰冷和私密,电子的部分愈加突出。
如果你戴上耳机,专心把从第一首听到最后一首,闭上眼睛也许就可以置身于一个晦暗酒吧的灯红酒绿中,并感受到一个模糊的故事,而你的联想就是它的情节。
以上是我的感受,同时我在网上看到两个我认为非常贴切的评价:
“ 高级的造作感 ”
“ 曾轶可的《Melodrama》”
谁说不是呢?
我是你的
但你是自由
具体到单独的歌曲时,如果只能推荐四首,我会选择「同类」、「三的颜色」、「I Need Love」、「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这几首。
「同类」的亮点在于其中一段采样,来自阿波罗登月时与地球沟通的音频(Audio Samples Courtesy of NASA)。
如果我们
是同样绝望
谁能救我们
我能救你吗
曾轶可的音色状态犹如从月球上传来一般,遥远而不真实。
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同类,在有限宇宙里观察一次天文现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你会怎么想呢?
「三的颜色」大概是全专感情最强烈的一首歌了,尤其唱到最后,曾轶可明显哽咽颤抖的声音,真是能把人直接听哭。
如果开始是浪漫的,过程是浪漫的
那么结束时再悲伤再悲伤它也是浪漫的
而就整体编曲风格来说,我非常非常喜欢「I Need Love」。
强烈的鼓点加上狂躁的贝斯,以及充满荷尔蒙诱惑的声线,重型乐器和弱气音色形成鲜明对比,彼此又完美融合。
「不如我们重新来过」稍显主流,但最后串了Coldplay的「Adventure of a Lifetime」,真的妙极。
突然想起有个朋友评价这首歌很欲,这提醒了我,曾轶可的唱腔的确越来越性感了。
当然曾轶可的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如同诗人一般写下的充满灵气的歌词。我准备另起一篇把她所有的诗句整理出来,这里先按下不表了。
最后补充当年高晓松对曾轶可的一句寄语:
“ 今天以及可以预见的很久,我们都不缺好的嗓子和表演者,我们最缺的是像你这样的安静而有才华的作者,来写又一代人的爱与愁 。”
但这句话有一点没说到的是,曾轶可写下的爱与愁,只能交由她自己来演绎,至于理由,我想听过她的人都会知道。
▄
▄
| Franz Ferdinand | 林俊杰 |
▇
| The fin. | 雷雨心 | Beach Fossils |
| Justin Timberlake | 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