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都置顶了小二少
一个宁波大学生有趣灵魂的聚集地
初中时,开始听很多网络流行歌曲。
那时候我拿的手机是韩国生产的,型号是LG-kp275。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手机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大一样,这个手机是滑盖版的。
周围的同学都在用诺基亚,诺基亚各种各样的型号非常繁杂,什么NOKIA-5233、NOKIA-5236还是NOKIA-6788I 、NOKIA-5800W我都通通分不清楚,只知道他们的手机没我的高级,都不能滑盖。
那时候微信还没有出来,也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扫一扫、摇一摇,周围流行的是,用GPRS上网,逛空间。
我记得我手机一个月的流量只有30M,可似乎永远也没有用完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叫做WIFI。
当时用GPRS上网虽然相当卡慢,打开空间的时候,经常显示正在加载中(Loading),但彼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即使手机并不智能,流量并不多,网速也相当卡,我们一群人依然有办法在手机上下载满几百首的歌,努力将那1G或者2G的内存全都塞满。
那时的岁月,都塞在一张内存卡上,再回想起来,整段岁月都在悠扬。
当然,一般我们不会直接在手机下载歌曲,而是同学之间用蓝牙互传。
也因此,班上最受欢迎的,往往都是那些手机上有上千首歌的同学。
一到下课的时间,一堆人都向藏歌最丰富的同学挥手示意,该同学就得意洋洋,坐在人群中间,像极了众星拱月。
不久,周围便簇拥着一众同学,争先打开蓝牙搜索,人群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吆喝,什么“让哥先来”,什么“你踩我脚了,懂?”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班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歌单地下交易中,最受欢迎的当数QQ音乐三大巨头:许嵩、徐良、汪苏泷。
其中,许嵩的人气在我们班上是最高的。
想当时的许嵩,他的歌曲几乎席卷了大江南北,其火爆程度甚至赶上了周杰伦。
在许嵩最巅峰的时候?他在微博上随手打了一个符号,竟引发了四五十万的巨大转发量。
而在班上也随时可以听到同学们把手机声音开到最大,嘈杂的教室里面,经常播放着:
“你灰色头像不会再跳动,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全是我的错,现在认错有没有用?”
“暴雨天,照逛街,偷笑别人花了脸。”
不过我对于许嵩并不感冒,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的是汪苏泷的声音。
由于爱得狂热,我在QQ空间上疯狂地转载各种关于汪苏泷的空间日志,并结识了一大堆「小泷包」。
每天发点矫情的歌词,配一张“寂寞”“忧伤”的照片,然后跟着大家伙一块儿喊着「苏音唯美,爱泷不悔」的口号。
现在再想起来,我却已经失去了为某个人痴狂的冲动了。
后来隔壁的徐良粉丝看不下去了,大声喊着「徐徐动听,唯爱良音」上来撕逼,我怒了,当即在空间里一个个怼回去:
“徐良唱歌就是娘娘腔,OK?”
“徐良声音又虚又难听,不会唱就别唱了,懂?”
“哥就是不喜欢听他的歌,哥就是喜欢汪苏泷的歌。”
许嵩的粉丝们似乎也看不下去了,一个个喊着「音乐纯粹,爱v绝对」的口号上来插一脚。
于是空间日志下面的评论,迅速陷入了三方的混战中。
隔壁本兮、小贱、阿悄的粉丝们都噤若寒蝉,默不作声地看着我们的混战。
而那个热血沸腾的中二年纪,我甚至可以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歌手,不惜将自己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抽出来拉黑删除。
像是宣告了自己护主的胜利。
考上了高中之后,学校不给带手机,我几乎丧失了听歌的机会。
不过我还是花了32块钱买了一个质量很差的MP3,将手机里面的内存卡拔出来插在MP3上,塞着耳机继续听歌。
不过从这时候开始,歌单里面就很少更新这几个人的歌了,听来听去都是初中留下来的歌曲。
后来,随着学习上的压力慢慢变大,听歌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偶尔星期六和星期天才会塞到耳朵里听上一会儿。
再后来连MP3也坏了,加上我在高中里与外界隔绝了联系,因此越来越没有机会听到这几个人的歌了。
学校广播里播来播去的,都是一些八十年代的旧歌,偶尔放了首《不分手的恋爱》,把我开心得直蹦。
高二时初中一个同学来找我,他就是我拉黑过的许嵩迷,后来我良心发现,将他加回来了。
他在我们宿舍干净的地板上躺下,然后慵懒地翻开手机,他不再拿一个可以挡子弹的诺基亚了,而是拿了一个大屏幕的三星Galaxy Golden2。
我跟他扯了几句,他翻开手机,只听见一声“哈喽,酷狗”,我寻思着他又要放许嵩的歌了吧。
不过不是《素颜》,不是《城府》,也不是《幻听》,他放了一首我听也没有听过的歌曲,声音一听就不是许嵩的。
我说“这是谁的歌啊?”
他一脸惊讶,说:“薛之谦都这么火了,难道你没有听过他的歌吗?”
“薛之谦谁来着?”我有点纳闷。
毕竟外面究竟在流行什么,对于几乎不上网的我来说,完全是一团迷雾。
“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许嵩吗?”我又问道。
“许嵩?”他仿佛听见了什么笑话一般。“许嵩现在不火啦,我才不想听他的歌呢。”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他听歌的标准并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这个歌手火不火。
只是糟糕的是,明明我不是许嵩的粉丝,听到这句话,却莫名感到有点失落。
高三开始之后,我更加没时间去了解外面在流行什么。
偶尔周末回家的时候,翻开手机想听听歌,却发现自己的kp275已经开不了机了。
发现电池坏了,于是我托人上网查找了一下kp275的电池,遗憾的是,适配的电池早就停止生产了。
也就是说,这个手机里面的歌单全数不见了,所有关于这几个人的图片也好、专辑也好,都统统被清空了。
此后这个手机被我搁置起来了,像是宣示着一段岁月的结束。
临近高考那一段时间,班上需要通知很多消息,加上要留下一些同学的联系方式,我买了一部新的手机。
下载了酷狗之后,新手机一直搁置着,一直没有时间去下载什么歌曲,我仿佛失去了什么心情。
没有什么想听的新歌,那些陪伴着我的旧歌,也失去了再听的冲动。
开通微信之后,也越来越少时间上QQ空间了,那些关于这些歌手的记忆,也慢慢被尘封起来了。
有一天我上QQ,点进去一个QQ群,是汪苏泷的粉丝后援会,里面好长时间没有一个人说话了,冷冷清清的,像是一个僵尸群。
不过,后来我证明那不是一个僵尸群,因为我随口说了一句话之后,就被管理员移出群了。
再后来,深圳南山区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清除僵尸好友的软件,我小心翼翼地查看了一下,那些之前因为汪苏泷走在一起的网友们,基本上都把我单删了。
我也按下了「一键清除」。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上了大学之后,汪苏泷也好,徐良也好,许嵩也好,通通在我的周围环境中销声匿迹了。
仿佛大学生已经「不应该」去喜欢这些歌手了。
很多人都小心翼翼地藏起回忆,不愿意提起那个年月,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喜欢过这些歌手。
有些人甚至开始鄙视那个年月,这些歌手不再被说成QQ音乐三巨头,而是被称为非主流音乐三巨头,人们急于撇清关系,急于表示自己的鄙视。
似乎这样,就可以否认自己曾经又傻又愣的过去。
后来我也突然发现,我手机上的音乐,似乎也只剩下那些「主流音乐」了,而这些「非主流音乐」也已经许久没有打开了。
好在我的歌单末尾,还有一首汪苏泷的《唯你懂我心》,可能因为「唯」的开头字母是W,所以这首歌沉到了末尾。
我心血来潮,将这首歌播了出来。
边播的同时,上网搜了一下几个人的近状,其实不是他们不火了,而是我没有继续关注他们了。
还没有播完,我上铺突然用白话调侃道:“点解你仲听咁low嘅歌?”(为什么你还听这么low的歌?)
我说这首歌哪里会low?这是汪苏泷一首很火的歌。
他纳闷起来,说道:“汪苏泷系边个?”(汪苏泷是谁?)
我有点不以为然,不过突然想到,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正大光明地忘了这些人吧。
连同那段岁月一块忘掉?
但至少,在我还没有忘记之前,我想我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我喜欢这些歌手,喜欢这些歌曲,而不是因为不再火热,因为怕被说成low,而羞于承认。
就像自己敢于承认那一段曾经为他们痴迷过的青涩岁月一样。
事实上,我不知道歌是不是应该分成“low”与“不low”,但是我知道,每一个人的回忆和青春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级和低贱之分。
想通过“听谁的歌”来界定“谁更高级”,本身就是很低级的表现。
需要通过听什么歌来显示自己的品味高级,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没有底气的虚张声势。
真是可怜极了。
我也渐渐明白,即使很多年过去,我没有了当年的热枕,对于这些歌曲也已经提不起兴趣,但我也绝不会去嘲笑讥讽过去的幼稚。
有人说成长就是不断地嘲笑过去傻逼的自己。
可他们忘了,“嘲笑过去的自己”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能够接纳过去的自己,因此想与之划清界限。
真正的成长,不应该是嘲笑过去傻逼的自己,而是理解并包容过去傻逼的自己。
毕竟——
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最后最后,晚安了,小二逼们。
今日话题:那个时候你喜欢他们的哪些歌曲?
点击右下角进行留言互动
镇守海丨文字
大白糖奶兔丨编辑
有何不可--许嵩丨音乐
轩仔丨顶图
网络配图丨配图
大白糖奶兔 蜜丝安 兔青 水也小哥哥丨后台
老八卡在葫芦里了丨审核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右下角留言来骚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