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虽《论语·述而》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但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里,在“驱邪、消灾、赠福”祈愿气氛的烘托之下,一起聊聊艺术圈里,那些扑朔迷离的怪力乱神,“八卦”一下怪异、叛乱、鬼神之事。
怪异
骷髅提线的谐谑人生
Weird
The Harmonizing Life of the Puppet
千古谜画《骷髅幻戏图》以诡异骷髅入画,这是南宋画院李嵩的经典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化温文尔雅、含蓄蕴藉的气质大有不同,它的魅力在于带着诡异和恐怖的色彩。
画面中大骷髅头戴纱质幞头,身罩长衫席地而坐,右臂提线吊着一个小骷髅玩耍。一个刚会爬的小孩被他手中操纵的小骷髅吸引了,迫不及待地扑向小骷髅,伸出手一心想要去抓。小孩身后穿对襟旋袄的妇女正伸出双手作呵护阻止状,脸上满是忧虑。而大骷髅身后坐着的女子,正在哺乳幼子,眼睛却似乎越过大骷髅在注视着趴在地上的幼童。
这一幅古色古香的风俗图,乍看之下确实有些可怕……撇开骷髅的外在形象,《骷髅幻戏图》确有市井民俗的味道,画中有诸多细节体现。
大骷髅处于画面左侧,左腿曲折着地,右腿弓起,左手按于左大腿骨近膝盖骨处,右手提线索控制小骷髅,俨然在操纵提线木偶的表演。
大骷髅身旁放置了一副担子,有两屉箱笼,装有席子、雨伞、水壶等出行用具。
整幅画用线坚韧扎实,富有变化,染色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画面右侧留有大量空白,妇人身后一条隐约的地平线,既有突出旷远之感,也暗含了民间艺人日暮途远、凄苦悲凉的身世处境。
从大骷髅提线牵动小骷髅,小骷髅引诱孩子来突出人生之漂泊意味,顿生压抑之情。可以看出身份卑微的画院待诏的李嵩,在画中表现出同命相连的悲戚之感。骷髅人寓意傀儡,大傀儡牵动小傀儡,小傀儡则引诱着孩子。一只手被另一只手操纵,另一只手又被最后的绳索操纵,人生的处境便被置于一种瞬息万变、生死寂灭的境地。
追本溯源,宋元时期,骷髅乃是一种习见的关于人的谐谑式隐喻,但随着时光流逝,其比喻义已逐渐被人遗忘,这正是今天人们对此图感到骇异的根本原因。道家的齐物、乐死,佛家的寂灭、涅檗,是骷髅幻戏的思想渊源,该画作也展示了画作者李嵩个人谐谑有趣之格调,并体现了这种思想渊源。
叛乱
复仇者的色彩攻击
Rebellion
The Avenger's Color Attack
知名网络博客Albrecht Dürer Blog的博主是一位收藏丢勒版画的业余艺术史研究者Elizabeth Garner。她在博文中推测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作品背后有一系列神秘的加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则能说明丢勒是一个秘密的犹太教叛徒,决意要摧毁他的基督教赞助人。
一切猜想的源头都源自于Garner在丢勒的版画《The Promenade》(约1498年)中发现的隐藏信息,继而发现这位众所周知的基督徒画家作品中到处都暗藏着犹太教的意味。
丢勒《四使徒》
早在1499年,丢勒的故乡纽伦堡就正式颁布了驱逐犹太人口的命令。Garner研究认为,身为犹太教徒丢勒家族深知终难躲避被驱逐的命运,也很清楚有关他们的真实故事也会被抹去。那应该如何存活下来?他们的唯一对策就是将这些故事藏进艺术作品中,这也是他们的真实故事能够幸存下去的唯一机会。
在Garner的研究中,丢勒的背叛还不只是将犹太教的隐喻偷偷放在自己的画中,丢勒实际上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了有毒的颜料,一方面是为了惩罚任何试图解开秘密信息的人,更多地只是想慢慢摧毁他的那些基督徒赞助人。比如画作《四使徒》,被丢勒赠予了纽伦堡市的几位建立者。Garner 断言“丢勒事实上非常想对整个政府、市议会进行报复,因此他们就要每天呼吸着丢勒这些有毒的怒气。他捐出了这些作品,但也收了钱作画!”
鬼神
原始初民的美好向往
Spirits
Beautiful Longings for the Original People
传说“青行灯”本是看守地狱的小鬼,但它总是喜欢在阴阳之界晃来晃去,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灯”(或“百物语”)的游戏。
“百物语”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像“笔仙”一样,是一种召唤鬼魂的游戏。游戏者在暗室中点燃100支蜡烛,每讲一个灵异故事就吹灭一支。另一种说法是,在讲故事时在行灯上贴上青色的纸,当第一百个故事讲完后“青行灯”就会出现,把游戏者带入地狱。
鸟山石燕 《今昔百鬼拾遗》青行灯
鸟山石燕所作的《今昔百鬼拾遗》中,青行灯被描绘成了头上长角、身着白衣、一口黑牙的黑长直女鬼。解说文中有“谈鬼,怪将至”的说法,所以青行灯并不是具体指某一种妖怪,而是一个总称,泛指百物语之后出现的各种妖怪。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百物语”中的鬼怪竟然有点可爱:
野篦坊
又称肉人,百鬼夜行”的“百鬼”之一
野篦坊是作家小泉八云所著的《怪谈》中登场的最有名的妖怪。在小泉八云的笔下,野篦坊是由狗獾和狸猫等动物变化而来的妖怪。这种妖怪的目的很单纯,而且很明确:吓人。
今日的日语中把不懂得观察、不懂得思考、没有主见、没有个性的人戏称为“野篦坊”。
唐伞小僧
见到他的人会无法挪动脚步
“唐伞小僧”一般被描绘成独眼、单脚跳来跳去的形象。从伞身上伸出两只手,有时会伸出长长的舌头,偶尔会出现双手或双眼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江户时期的通俗绘图小说和歌舞伎中,后来被做成了儿童玩具。
它属于日本“付丧神”的一种,因被主人闲置太久,带着被冷落的怨念、吸取天地之精华,修炼成妖。这类妖怪平时喜欢做的事也就是出来逛逛而已,并没有什么危害,所以关于它的故事最多也就是“我今天在路上遇到了唐伞小僧吓了我一跳”
琵琶怪
人身、琵琶脸、盲人,拄着拐杖
琵琶怪是江户时代鸟山石燕大师绘制的《百器徒然袋》中所出现的妖怪。相传顺德天皇时颁布法令《禁秘抄》限制艺人生存,烧毁了名琴“玄上”和“牧马”,据说“玄上”被烧的时候曾从火堆里飞出,并且发出悦耳的声音,连鬼怪都恨不得想把它偷走。后来这两把琴融为一体,化为琵琶怪。
狸怪 | 歌川国芳绘
据传,日本境内有400-600种妖怪,通过他们形形色色的姿态和故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有种说法是,70%的妖怪原形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的本土妖怪。
中国《山海经》蕴含丰富,原始初民用神话的角度去解释世界,涉及到最早的宗教活动、巫术活动、民间习俗、天文气象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后世的作家、画家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
绘猫又 | 佐胁嵩之绘
其中有很多日本鬼怪的原型存在。日本依山依水生存,是一个对水有着特殊感情的国家,所以有很多关于水的妖怪流传在民间,比如说河童、雪女等。再比如鴖,原本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鸟兽。据说家里养了这种鸟,就可以避开火灾、永绝后患。传到日本后,类比一种叫做座敷童子的怪物、这种怪物是善良的、只跟小孩子玩耍。传说只要座敷童子在,家便能兴、它不在家会很快败落。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鬼趣图》
民国时期溥心畬笔下的鬼则是避居深山幽谷,有的漫步云端,有的手舞足蹈,也有的飞身于山谷之中其乐洋洋,徜徉在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中,轻松悠闲、略带诙谐。八帧《鬼趣图》以极简的笔墨,描绘出没于山巅水滨的鬼情鬼趣,虽以鬼为题,却不会让观者心生畏惧,反而因画中小鬼样貌活泼,气息清新,而能细加玩赏。
因此,我们也相信,一切鬼神怪力之说最初都是来自于先民的美好初愿。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带着“驱邪、消灾、赠福”的祈愿继续彼此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