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咖啡店江湖, 星巴克是带头大哥?

北京的咖啡店江湖, 星巴克是带头大哥?

图解金融 日韩男星 2017-07-31 12:00:52 234


“你们要喝星巴克吗?”DT君的同事每天中午都要用这句话例行问候大家。虽然每天我也要例行拒绝她,但是她对星巴克的热情还是成功地引起了DT君的注意。于是就去扒了下帝都连锁咖啡店的江湖上,星巴克究竟是不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哥,以及这位老大哥和小伙伴们的传说。



欧美系先占鳌头,韩国小伙伴还在奋力追赶


如果说快餐界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相爱相杀,那咖啡界恐怕就不得不提星巴克和 Costa这两位业界扛把子了。


不过,只有这两位老熟脸,故事当然不够精彩。DT 君搜罗了高德地图上的北京咖啡店分类下的所有店铺数据,发现除了这两位老司机以外,还有两位后起之秀:漫咖啡和Caffebene(下称中文译名“咖啡陪你”)。



两位前辈星巴克和 Costa同为1971年创立,一个在美国西雅图,一个在英国伦敦,但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却差了不少。如果以大众点评中该咖啡品牌在北京获得第一条评价的时间作为它们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星巴克混迹帝都的历史比 Costa 长了3年之久。而根据星巴克官网资料,早在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国贸中心的第一家店就已经开张了。


在2008年以前,星巴克享受着一个并不拥挤的北京咖啡店市场,直到Costa这位老朋友也上了船。又过了三年,也许是受到中国人对于韩剧热情的感召,一位住在北京的韩国人在丽都开起了第一家漫咖啡,随后韩国本土的大型连锁咖啡店咖啡陪你也挤了进来。


挤着挤着,竟然就在北京塞进了将近400家连锁咖啡店:



咖啡店品牌多了之后,人民群众自然就会发挥自己的无限创造力,给咖啡店赋予各种各样的用途:买杯咖啡、聊个小天、谈个合作、自个习,甚至就只是去自拍一张。


为了遇到它们命中注定的顾客们,这些咖啡店避开了公园这种没有消费力的休闲场所,也不太愿意花精力进入大学市场,顶多在周边转一转。它们的心头好是那些城市中心的各大商圈,以及火车站和机场这些带有强烈商务属性的城际交通枢纽。


而在终点站延伸到了市郊的几条地铁线上(1号线、6号线、14号线等),这些咖啡店们一旦无法挤进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就直接弃疗,它们大概实在不太想去占领地铁终点站附近生活气息浓郁的居住区,只是零零星星地在地铁沿线分布着。


咖啡店扎堆重地,一部 Costa追赶星巴克的辛酸史


说到扎堆,DT 君的目光就直接被地图上那几片密集小区域吸引了。当DT 君用自己的原装智能大眼睛把地图放大之后发现,全北京品牌咖啡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因为拥有我司而闪耀的大望路附近啊!(天知道同事在这项伟大事业上贡献了多少自己的力量,写完稿子一定要去感谢她。)当然,除了大望路,还有西边的金融街中关村,以及南边的北京南站


根据扎堆地图,DT 君选取了大望路地铁站旁的华贸购物中心、金融街的金融街购物中心、北京南站地铁站以及中关村地铁站,将这四个坐标作为圆心,获取了周围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品牌咖啡店数据,作为帝都四大咖啡店聚集地。



在四大咖啡店聚集地中,华贸购物中心和北京南站的门店数量明显高于金融街购物中心和中关村。而在咖啡品牌的丰富度上,华贸和中关村则以“标配星巴克Costa+1个韩系咖啡店”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其他两位对手。


在细细观察了各位选手的选址风格之后,DT君发现,别的先不说,星巴克的咖啡寨“山大王”的宝座肯定是坐稳了,四个聚集地都有它的身影。作为二寨主的Costa也就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星巴克的脚步走南闯北。



2004年,星巴克在复兴门百盛商场1楼开起了店,而2008年,Costa在国贸附近的北京京汇大厦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帝都之旅。在白领成堆的国贸打开自己的帝都市场,Costa 的初期选择可以说是十分保险的,但晚进场的现实决定了,它又来到了一片早就被星巴克攻占的山头。


在四大聚集地中,星巴克抢先到达了金融街购物中心、中关村以及北京南站(Costa在此无分店)。不过Costa还是有颗出头的心,因为在四个咖啡店聚集地中,Costa终于在2010年找到了一片还没被星巴克攻占的地盘——大望路,然后开启了疯狂圈地模式。直到5年后,星巴克才姗姗来迟。那时,这里已经有了两家 Costa。


再怎么心酸,大家还是更愿意挨着星巴克当邻居


在刚刚的咖啡店聚集图里,除了两大韩系咖啡店压根儿没有涉足的金融街购物中心附近,其他三处都只出现了一个韩系咖啡店。


这让DT君不禁开始好奇这些咖啡店之间到底隔了多远。毕竟就像你和你的好基友们一样,距离也能反映些你们的友情进展。


为了直观展现各个咖啡店的实际距离,DT君采集了每个咖啡店最近的四家不同咖啡店的距离数据,做出了这张咖啡店的貌合神离图。


看起来,各家咖啡店都对和星巴克当邻居这件事饶有兴趣。


由于门店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每个品牌门店与星巴克的距离都是最近的,基本不会超过1000米。面对这个商业模式十分成功的咖啡寨“山大王”,各位寨中小弟都在努力搭上和星爸爸一起发家致富的列车。


其中,韩系咖啡馆对星爸爸更是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纵然跟自家店面之间都隔了两三千米,漫咖啡和咖啡陪你还是纷纷在星爸爸附近不超过700米的地方开起了店。话说回来,虽然都是星爸爸的粉丝,但是这两家品牌之间的最近店铺平均距离却在2500米左右,这个距离把它们相互之间的回避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回避,星巴克和Costa这两位大佬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有点微妙。Costa的门店数量明显多于两家韩系咖啡馆,即便如此,它和星巴克之间还是保持着1000米相敬如宾式的距离。


靠近还是逃离?模仿还是互补?


说到这里,DT君的小脑瓜又动了一下:既然星巴克模式如此成功,为啥Costa就要暧昧地和它保持安全距离,而韩系咖啡馆却实施紧贴战术呢?

这恐怕和咖啡店之间的撞型多少有点关系。


星巴克卖了这么多年咖啡,卖的早就不仅仅是提神醒脑神奇功效或者味蕾刺激咖啡蛋糕了。杯子、会员卡,还有应和中国人的粽子和月饼,星爸爸在咖啡店的各个可能环节都用着力。于是,才会有那么一句话说:星巴克售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就是像 DT 君同事这样的一群人。


这样的对手,怎么会让其他品牌不想成为它呢?


这几年,你走进一家 Costa 就会发现,在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摆着各种英伦范儿的咖啡杯。它们也入乡随俗和微信一起推出了积分制度。这些动作多多少少都有着星巴克的影子。


星巴克和Costa就这样笼络了一批中午抽空来买个咖啡紧急还魂的上班族。这样的定位使得它们都往热门商圈里钻,但又不想直接开在隔壁,就出现了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


在欧美系用同款大招互砍时,2011年以后兴起的两家韩系小弟居然也开始用专属于它们的韩系大招相互伤害了。


韩剧中诞生的国民老公这些年一批批地运往中国互联网少女的眼里和心里。作为韩系品牌,漫咖啡和咖啡陪你在打开中国市场的策略上当然也自带韩剧基因。张根硕和金秀贤这两位前任国民老公们在他们最当红的时候都当上了咖啡陪你的代言人。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漫咖啡虽然没有韩星优势,却也会在点完餐之后,给你一个少女心爆棚的泰迪熊玩偶作为送餐标识。


(图片说明:咖啡陪你代言人张根硕与金秀贤)


很明显,它们对于拉拢DT君同事这样即买即走的人不太感兴趣。超大的店面、五花八门的饮品、主打主食兼顾点心的菜单,这些韩系咖啡店要的就是还原韩剧本身。它们想的只是如何服务好那群愿意在店里待到天荒地老还有点浪漫情调的人,让这群人从早餐咖啡到晚餐都可以不想念外面的花花世界。 


同为韩系品牌,漫咖啡和咖啡陪你相继于2011年和2012年进入北京市场。较量到了5年后的今天,它们在北京的店面数量也相差无几。


不过,无论欧美系与韩系各自的派系内部斗争如何激烈,DT君还是不得不佩服韩系咖啡店对星爸爸展开的疯狂追求。不太重视即买即走的客户群体,它们和咖啡寨的老大老二之间的定位本来就有偏差,星爸爸的选址又如此受到商业市场的肯定,韩系小弟们当然就要能贴多近就贴多近了。



咖啡店之间的定位差异也直接反映在了他们的菜品上。星巴克更偏向于可店食也可外带的汉堡和蛋糕一类,而漫咖啡则有费心摆盘,为了让你好好在店里吃完这顿饭,然后再躺个尸。


好了,刚刚结束灵魂创作的DT君实在是说不下去了,赶紧去找老板王女士报个工伤。治疗还是要及时的,毕竟不然就赶不上地铁报告发布会了。这么想一想,竟然还有点小期待。



关注 图解金融 点这里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