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展览现场,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黑夜的消逝与广场的回归
The Vanished Night,and the Returning of Square
艺术家 / Artist
胡佳艺Hu Jiayi | 胡为一Hu Weiyi
刘博大Liu Boda | 史昊鹏Shi Haopeng | 袁松Yuan Song
策展人 / Curator
王麟Wang Lin
展期 / Duration
2019/1/1 — 3/15
☟☟
2019年1月1日19:00,24小时美术馆隆重推出跨年展《黑夜的消逝与广场的回归》。此次项目由策展人王麟策展,展出胡佳艺、胡为一、刘博大、史昊鹏、袁松等5位艺术家根据24小时美术馆玻璃盒子的独特空间属性而创作的全新作品。现推出参展艺术家系列访谈之胡佳艺访谈。
19:00 on January 1, 2019,The 24-hour Gallery grandly launched the cross-year exhibition "The Pass of Night and the Return of Square". The project is curated by curator Wang Lin. Five artists, Hu Jiayi, Hu Yi, Liu Boda, Shi Haoping and Yuan Song, have created new works based on the unique space attributes of glass boxes in the 24-hour gallery.A series of interviews with exhibitors are now launched,This is Hu Jiayi's interview.
☟
作品会在不经意间
以特有的方式赞美和批评我
土+皮 × 胡佳艺
土+皮:如果让你赞美《旅行箱》,你会如何赞美?如果让你来批评《旅行箱》,你又会如何批评?
胡佳艺:不知道该怎么赞美,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只是完成这件作品,作品呈现在这里开始,这25个箱子箱好像就跟我没关系了。回到我的住处后,各种日常用品的缺失反而会让我意识到这件作品的存在。说到批评,或许跟你说的批评有点不一。顺便审视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总觉得自己不够努力,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空房间”使房屋对我的保护和支持一定程度上削弱,在生活中给我带来诸多不便,不便导致一些日常中的卡壳,要睡觉的时候没有枕头,要起来的时候没有台灯,卡壳是作品给我的一种反馈方式,作品会在不经意间以特有的方式赞美和批评我。
旅行箱展览现场,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土+皮:25个旅行箱,装着你的25年往昔,在我看来,就像是你在不断地把自己从一个箱子里转移到另一个箱子里,这个过程你坚持了25年,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你其实还在往下坚持,依然在不断地把自己往下一段旅程中搬迁,那么在从一个到另一个的搬迁行动中,你有没有总结过、思考过、或者是规划过什么?
胡佳艺:比较喜欢这样经常离开常驻的地方,搬迁对应我的旅行,回家,驻地等等行动,这时我离我的生活有一段距离,离这个相对陌生的地方也有一段距离,这使我抽离出来,更开阔的面对自己。
同时这种离开也对应在我们并没有距离上的移动,而是心理意识上的距离。我面对普通的生活内容有时显得不知所措,也可以理解为轻微的社交障碍。很多时候我怕接打电话,跟对方是谁没关系,电话在响,我看着手机就是没法拿起来说话。几乎不逛街购物,宁愿在网上买东西,现在用的电脑,手机,书,衣服,小到胶带,纸巾等等都在网上买,软件都可以远程安装。网络购物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现状,店员问:你有什么需要?你要买什么?这样的问题会让我紧张。更喜欢网络上的“隐身”状态。
我的另一个通道就此会被放大,从小我就会投入关注到很多很平常的,或者说奇奇怪怪的事情上面,在街上走路我的身体和意识会开始和周围的环境找到对应的东西来,也会有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游戏跟它们产生关系。比如广场地砖的切割,冬天雪覆盖的斜坡,房顶的冰柱,香蕉的摆放方式和它的成熟速度的关系。你所处的环境会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人。
旅行箱展览现场,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土+皮:25个旅行箱,25段个人成长史,你是用线性的逻辑在编辑你的25段成长史?每一段之间有递变么?有没有什么基因突变一样的东西产生?
胡佳艺:直觉告诉我,用可数的物理收集来记录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处理方式,也容易实现。我选择25个箱子有可知的缘由(就像你提到的那些),也有无法言说的个人原因。
旅行箱展览现场,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土+皮:24小时美术馆用透明的空间,来展呈你的25段个人成长史,必然地在个人和公共之间产生了一些不同维度的连接,有时间的维度,有情感的维度,有历史的维度,也有个人智识的变量参与,请你详细谈谈这些不同维度在你个人智识变量的参与下,都有产生哪些化学反应一样的东西。
胡佳艺:它们不是分开的一段一段的,箱子是透明的,空间也是透明的,相当于它们是打开的,也像蒸汽做的。它们有自己的延展,收缩,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在动态对峙。
年幼时的家庭环境生长环境使我独立和中性。跟姥爷的亲密关系和他的支持使我对自己在上学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比较“特别”的性格没有感到我应该改变。
高三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去艺术院校,后面接连的事情更是偶然。不过并不奇怪,包括长大的新疆地区,现在看来对我后来的工作也是很好的预备,由于它有多种语言,多民族环境,广阔地域。同时,那里也有一种狭小感。新疆的遥远阻隔着海洋,也阻隔很多信息。我们的童年很深印象的经历会作用于潜意识下的创造过程,很多事情都是有链接的。近几次回新疆的时候,见到童年伙伴,大家惊异于这么多年我的个性,状态没变化,还是小时候那个样子。
胡佳艺作品《旅行箱》海报,©24小时美术馆
胡佳艺作品《旅行箱》作品简介,©24小时美术馆
土+皮:旅行箱里的日常,和美术馆里的旅行箱里的日常,有什么区别?抛开语境的差别不谈,这种作品形式的“日常”,对你个人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
胡佳艺:在我布展期间已经有不少路人把眼睛贴在玻璃上使劲往里看,这是很有趣的一个反馈,人们对另一个空间中发生什么事有观看欲,对他人隐私有窥探欲。我把这些东西毫无保留的展示在众人眼前,物品本身自然的产生和每个人自身的联系。
“日常”区别于看起来很对的,惯有的作品形式。我们不会在语言层面思考“我是谁,我去哪儿,这就是我的所有吗?”这样的问题,但是活着,身体都不受控制,免不了要在生活中去回答它。“日常”是生活的一个回应方式。
旅行箱展览现场,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土+皮:25个旅行箱里的日常,都是些什么?有雷同都部分么?在作品意义上有没有刻意地去凑?去篡改你的日常?
胡佳艺:当然会有些筛选,但不是精挑细选,更多是随意的。都是伴随我日常生活的物品,不分彼此。平时用的,被子,枕头,电热毯,暖风器,酒,磨豆机,衣物,鞋,工具,厨具,书,快递单等等。一些普通东西,没必要改动,展览前几天我集中在打包,大刀阔斧的往箱里装东西,眼前的东西都装进去,寄走。平时我出行前也是这样,大概拿些要用的,总会忘记什么,或者多带点什么。
旅行箱布展期间, 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在艺直播胡佳艺现场导览,24小时美术馆,2019, ©胡佳艺
土+皮:《旅行箱》在你所有作品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聊聊你对自己未来创作方向和创作思路的想法。
胡佳艺:策展人王麟说《旅行箱》是大家提到我会联系到的其中一个符号,对我来说,我希望《旅行箱》在我的所有作品中不占据位置,旅行箱应该去旅行,其他作品也应该去旅行,好给我腾地方,我再来做接下来的事情。之后的创作,做了再说。
后续
王麟: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透明的旅行箱是否与“安检”、“检查”相关,你是否考虑过?
胡佳艺:谢谢王麟老师,我有这个念头,没在访谈中提及。我觉得还可以展开,我们整个生活都是透明的,没什么隐私。
☟
艺术家简介
姓名:胡佳艺
生日/出生地: 1993.3.8/新疆
教育背景
2011-2015 本科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
2015-2018 研究生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
驻留经历
2017
华人艺术中心(CFCCA),曼彻斯特, 英国
英国华人艺术中心与重庆 501序空间的艺术家驻留交换项目成都驻留项目 VII, 明天文化·艺廊国际,成都, 中国
2015
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 光州, 韩国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与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的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
奖项
2018 罗中立奖学金
“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展一等奖
2017-2018 年度国家奖学金
2017 墙报艺术家优秀奖
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
2016年度成都当代美术馆特别奖
2016 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新星星奖
2015 罗中立奖学金
展览经历
个展
2017 看起来不对, 成都当代美术馆, 成都, 中国
2017 开放的工作室, 华人艺术中心, 曼彻斯特, 英国
2016 展览 EXHIBITING, 序空间, 重庆, 中国
群展
2018:
罗中立奖学金入围展, 罗中立美术馆, 重庆, 中国承受屋, 序空间, 重庆, 中国
言之前, 白空间, 重庆, 中国
女神的装备, 梵耘艺术空间, 杭州, 中国
“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展, 佛山书法园, 佛山, 广东, 中国
“YES OR NO”2018 青年艺术 100 年度展, 嘉德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17:
2017“青年艺术+”年度展览, 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 中国平行-2017, 艺术家邀请展, 重庆, 中国
2017·中国长沙首届梅溪国际文化艺术节, 湖南长沙, 中国
首届合川钓鱼城新媒体艺术节, 重庆合川, 中国
杏林撷英,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 上海, 中国
何处不围城, 常青藤计划 2017,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天津, 中国
第二届中国女性艺术家录像艺术节, 墨西哥数字文化中心等, 墨西哥英国影片巡回放映活动,英国的十个地方, 英国
时代质感, 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销声匿迹, 盒子艺术空间, 深圳, 中国
墙势力, 第二届墙报艺术家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SAYA 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展, 成都当代美术馆, 成都, 中国
2016:
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 民生现代美术馆, 北京, 中国空间协商, 中央美术学院双年展, 北京, 中国
内燃, 中国女性艺术展, 布罗德美术馆, 密歇根州, 美国放虎归山, 器空间, 重庆, 中国
不定式, 成都东湖跨年艺术季青年展, 成都红美术馆, 成都, 中国
异质共生, 国际当代艺术展览, 长江当代美术馆, 重庆, 中国
越界 过渡, 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香港, 中国
2015:
沉默的信号, Quad美术馆, Quad和 Format国际图像艺术节, 德比, 英国
TPA 4, 都灵行为影像艺术节, 都灵, 意大利
以身观身, 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 澳门, 中国
冰刀+, 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的实践, 北京艺门画廊, 北京, 中国
教学的力量, 当代艺术教学的十一个个案, 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中国
首届亚洲新媒体艺术节, 首尔, 韩国
第三届 UP-ON 国际现场艺术节, 四川大学美术馆, 成都,
中国是非, 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 长江当代美术馆, 重庆, 中国
城市客厅,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 上海, 中国
2014:
Meta 2014现场, 序空间, 重庆, 中国
重瞳体,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中国
自观, 谷雨行动, 西安, 中国
身体自觉, 白鹭溪现场艺术, 成都, 中国
冰刀,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中心, 重庆, 中国
极近极远, 环境舞蹈, 重庆, 中国
薪火行为艺术现场 3, 新声艺术空间, 重庆, 中国
2013:
薪火行为艺术现场 2, 重庆, 中国
生成与共振, 嘉陵江美术馆, 南充, 中国
生成与共振, 序空间, 重庆, 中国
第 14 届 MIPAF 国际行为艺术节, 澳门, 中国
盲区, 行为舞蹈剧场, 重庆, 中国
第 14 届 OPEN 国际行为艺术节, 798 空间站, 北京, 中国
迷途, 序空间, 重庆, 中国
薪火行为艺术现场, 重庆, 中国
细胞加工厂,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展现场部分, 成都当代美术馆, 成都, 中国
☟☟
☟☟
☟
延伸阅读:
【独处访谈】
(按入住先后排序)
☟☟
【24小时美术馆】
24小时美术馆,坐落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扎哈团队领衔设计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广场,系由450米长、100米宽的草坪广场及散布在周边的8个玻璃盒子升级改造而来,为坡•美术馆旗下首期对公众开放的公益美术馆项目。
【交通信息】
地址:南京九骏马雕塑草坪广场(西起邺城路与江山大街,东至江东南路与金沙江东街)
地铁:南京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元通站下,4号出口(下车后沿江东中路步行约15分钟或骑行10分钟)
有轨电车:南京河西有轨电车一号线 江山大街站下
公交:7路、102路、G3假日观光线 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保利大剧院)站下
停车信息:江山大街两侧停车区,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停车场
【地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