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看身边变化】包一中女排背着书包冲向世界排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看身边变化】包一中女排背着书包冲向世界排坛

包头日报 内地男星 2018-09-07 11:20:22 444

包一中女排背着书包冲向世界排坛

1978年,包一中开始重新组建女排,当时教练郝振生只有22岁。40年风雨无阻,包一中女排从不足10人的校队发展为包头市体育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40年披荆斩棘,包一中女排坚持“两条腿”走路,抓体育训练的同时重文化课学习,迄今300多名女排姑娘背着书包冲向世界排球舞台、冲进国内外一流学府;40年春华秋实,包一中女排教练郝振生带着一批又一批女排姑娘跨过一道又一道坎,他从青年跨入中年,从黑发打到白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凭借着敢打敢拼、沉着冷静的精神,通过40年的顽强拼搏,如今包一中女排不仅成为包一中的骄傲,也成为激励着千千万万名青少年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青春榜样,更成为屹立在包头儿女心中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从一个校队到一张名片


重建女排队伍时,郝振生在心中树立了一个目标,要通过五年时间让包一中女排成为自治区冠军。彼时,包一中女排仅仅是学校里排在篮球、足球等大项目后边的一项不起眼的校内体育运动。


本应是室内项目,然而因为缺乏条件,在操场一隅,沙土地上架起的网子便是排球训练场,烈日下、寒风中、雪地里,郝振生带着姑娘们在此训练。没有围栏,起初捡球的时间比练球的时间要长;冬天,姑娘们手上裂了一道道口子,排球上沾满斑斑血迹;哪个动作不合格,便罚很多滚翻,训练完姑娘们个个灰头土脸,变成“土耗子”。


包一中女排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全年无休,春节也不例外。起初他们是大年初一休息,大年初二开始训练,从1999年开始,女排姑娘们大年初一也要坚持训练。正是凭借着勤学苦练的精神,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十几年间,包一中女排不仅实现了自治区冠军的目标,而且还在全国青少年排球领域崭露头角。


为迎战1997年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青少年“超霸杯”排球锦标赛,赛前整整三个月,包一中女排队员每天下午往返三个小时,挤公交车去包头师范学院场馆训练。“确实很辛苦。”郝振生回忆,下午三点半下了第一节课出发,训练到晚上八点多。训练结束每人只补贴一袋牛奶,喝完牛奶,姑娘们再挤公交车返回,有队员累得在车上睡着了。


1997年6月,包一中女排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青少年“超霸杯”排球锦标赛,赢得少年组冠军。包一中女排从一个中学校队发展为能够彰显包头市体育水平的一张名片,为了这一天,郝振生和他的女排姑娘们努力了近20年。


1998年,随着学校体育馆建成,包一中女排的训练条件得到了改善。站在10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人的训练场馆内,女排姑娘们激动不已,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从10人到100人


如今,人们很难理解起初难住郝振生的不是训练,而是选人。


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由于长期营养跟不上,当时的孩子们身高普遍不高,“好苗子”难找;另一方面,从学生到家长,整个社会开始重视教育、崇尚学习,考大学成为莘莘学子心中唯一的目标,难得的“好苗子”又不肯来。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郝振生利用休息时间到学生家里做工作。每当回忆起当年郝教练家访,包一中女排最早的队员杨立新总是开玩笑地对郝振生说:“您哪是三顾茅庐,您去我们家十几趟,后来我都不好意思,主动来练了。”每每说起此事,杨立新对郝振生充满感激。此外为留住“好苗子”,郝振生有时还会自己掏腰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补贴营养,鼓励他们坚持训练。


在带队刻苦训练的同时,郝振生格外重视文化课学习,他给女排姑娘们定的准则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训练第三。后来这个准则演变为包一中女排队员集体的座右铭,即,学习最努力、训练最刻苦、品行最优秀。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1998年包一中女排开始向全国比赛进军。2002年、2009年、2011年,包一中女排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子排球比赛中三次摘冠。与此同时,重视文化课学习的优势愈发凸显,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训练,女排队员个个考上重点大学。2011年,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三冠王”的背后——包一中女排的体教结合之路》。2015年,钱江晚报报道《青运会包头女排带着课本打球 赛后还要上晚自习》。一时间,因体教结合成绩突出,包一中女排成为国内运动界、教育界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好多学校纷纷来包取经。


从最初不到10人的排球队发展到现在有100多名队员,郝振生认为,正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正确方向,使得包一中女排队员在日后的发展中路越走越宽,发展越来越好;也正是包一中女排趟出的这条体教结合的成功路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积极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其中不少外盟市的学生也慕名而来。据了解,现包一中女排队员中逾三分之一是外盟市学生,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米,最高的达到1.94米。


从22岁到62岁


骄阳下,利用午休时间,郝振生从老远拉来一根皮管子在操场上默默浇场地,为女排姑娘们下午的训练做准备,一浇就是二十年。早年间的这一幕被定格在一届届包一中学生心中,至今仍有人清楚地记着,郝教练反穿绒衣浇地的场景。


40年里,郝振生带领一批批女排队员艰苦奋斗创造了“包一中女排现象”、创下了一个西部边疆城市中学校队走向世界排坛的“包头奇迹。”40年里,周围的所有人见证着郝振生个人不顾一切、奋力拼搏,将青春与热忱奉献给排球教育事业的整个历程。“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排球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郝振生告诉记者,40年里,从体育爱好者到普通体育教师,再到目前全国中小学唯一的一个正高二级教授,郝振生感慨地说:“美好生活确实是奋斗来的。一个小小的排球托起了我的梦,也帮助我实现个人价值。”


从最初架起网子、围起笼子,到后来有了一个体育馆,再后来拥有两个排球馆、四片排球场,现在包一中女排在全国中学里排球训练设施一流,郝振生和女排姑娘们见证着训练条件的一步步改善;从一个校队到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一面旗帜,现在包一中女排已幻化为新时代的包头精神,鼓舞着一个又一个奋斗者砥砺前行。郝振生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段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包一中女排的奋斗史,更是包头市,乃至自治区中学生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史。如今,62岁的郝振生仍奋斗在一线排球教育岗位上。他说:“尽管我年龄大了,但激情还在、梦想还在。希望这种逐梦精神激励我一直向前、再向前!”



文 | 记者 张婷婷

本期编辑 | 林一凡 审校 | 张桂莲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 颜值与历史并存!包头2个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34处历史建筑,你去过几处?
☑ 教师节,难忘师恩!讲出你的故事!
 你这一生,是否缺一张全家福?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