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ud监听音箱深度评测:3千元的音箱却有上万的效果 | 视频体验

iLoud监听音箱深度评测:3千元的音箱却有上万的效果 | 视频体验

极果网 欧美男星 2017-10-27 22:36:58 821


玩音响我个人认为大概分为四类:娱乐型的、入门型的、发烧型的和工作型的。娱乐型的大多不是特别懂,人云亦云的居多,喜欢大牌子,阔绰~往往一掷千金万金~然后放家里不听摆样子;入门型的大多对声音有少许追求,但是适可而止,一般手中大多有至少2-3套能听的系统,多为准HiFi音响;发烧型的就不用说了,HiFi功放箱子早已经听过无数台,HI-END也难以满足内心的声音,后期主要烧线材和电源,除了动辄几千几万的线和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净化剩下的就是电网了,例如水电柔、火电暖和核电入口柔一线喉啥的;至于工作型的,我发现器材真是参差不齐啊,上次看到个专业人士用个10年前的200块漫步者2.0的箱子调音调,真是大跌眼镜,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呢,应该属于入门型的吧,家里箱子大概有4套,属于实用派或者说是典型的野路子。公司现在用的是一套多年前纸质振膜的创新4.1多媒体。回想起来有10多年了,高音没那多细节低音也没那么深的下潜,但是不得不说人声暖暖的,而且4.1特有的包围感让我一直舍不得扔。

家里楼上一套5.1的家庭影院,是创新的GIGAWORKS S700,属于功率型箱子,8寸炮是对地增压侧倒相的,低音震耳欲聋,话说一般支持THX大多也都属于功率型的箱子。

楼下还有一套木质振膜的jvc a15,属于欣赏型的,平常听听音乐,偶尔客串一下家庭影院。厕所平常用个Bose mini,大概就这样了。说到这里估计有童鞋已经对我的前途堪忧了,好吧我确实听的挺杂的。

其实对于HiFi不是没兴趣,是实在没有这么多精力钱财在这方面折腾,我的懒办法就是听,别管是品牌的还是攒的,好听就整套端走,a15就这么端来的~

貌似废话有点多了,下面说说这个iLoud,他们的品牌商标是这样滴。寓意天大地大唯我独尊~好吧这是我瞎掰的,继续。

也许乍一听这个牌子是个新面孔,其实这个iLoud是来自于意大利的IK-Multimedia,并不是啥山寨牌子,这个牌子主要的产品都是做一些跟声音有关的专业音频周边产品,例如键盘、接口、控制器及麦克风等。总结起来就是做专业领域的产品,同时把不专业的外设变得专业化。这个iLoud暂且说为子品牌吧,就是IK-Multimedia的音箱产品的品牌,但是貌似iLoud目前只有两款产品在卖,一款是13年上市的iLoud一体化小箱,主打是作为高保真外放用的。这次我拿到的这个全名应该叫iLoud Micro Monitor,属于高保真小型近声场监听音箱,意大利设计中国制造,我喜欢中国制造。

下面开始仔细评测这对小箱,先上一段视频。



首先还是从开箱说起,包装嘛,以红白黑为主,也是典型的酷色搭配,证明醒目的50W标志告诉你这个小东西功率不低,当然是对于这个体积而言的。我记得还有谁家喜欢做小东西大功率来着,大家都知道吧Bose。但是这个iLoud Micro Monitor属于专业监听,也许某些人说监听不太讨耳,但是事实监听就是为了挑毛病来的,要不怎么叫监听呢。

箱子上贴了一个保修服务卡,是艺佰联盟的保修卡,目测是委托的售后商。

箱子的所有面详细且扼要的介绍了一下各种主要参数,简单看了下,50W功率、56bit的DSP、双声道D类功放、3/4寸高音、3寸低音、55Hz下潜、3.5mm输入、RCA输入、蓝牙输入,大概就这样了。

打开外部的主包装盒内部还有一个硬质纸盒包装,打开内部包装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醒目的说明书和一个保修卡,保修卡上有两个二维码分别是Register Product和Download Apps,一个是用于注册另一个是下载app。

包装总体来说还是很坚固的,内部两只箱子分别卡在泡沫塑料里,附件盒里只有一个电源、一个音箱线和一个RCA转3.5mm的输入线。

箱体iLoud Micro Monitor的体积很小,实测体积大概只有180高90宽130厚,因为周围大部分都是圆角设计,所以只测量了最大尺寸,实际观感尺寸要更小。

单元配置方面iLoud Micro Monitor采用了3/4寸的高音单元和3寸的低音单元外加一个带前扩散设计的倒相孔。每个单元都设计有金属的保护罩,保护罩有一定的厚度,在主打便携这个方向这个保护罩能起到对单元的保护作用。

其中高音单元采用了丝膜球顶高音,音箱上也做了了一个小小的扩散设计,也就是高音有一定的指向性,听感方面摆放角度还是要注意的。单元方面,就监听音箱来说可能有些人会说金属材质的硬膜单元更适合监听用,理由是高音延伸性更强,但是我想说的是延伸性再强,人耳朵的听觉范围就那点,你即使能到100khz耳朵听不见也是白搭。所以单元选择上我也更倾向于丝膜球顶高音,因为不但能提供足够的细节而且听感更舒适些,这点尤其对于那种一段曲听几十遍的音频工作者能有相对更舒适的听感。

低音单元的配置采用了3寸实际上是纸盆低音单元,其实就尺寸来说3寸不是一个多大的尺寸,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够大。但是作为一个近声场音箱,主要使用场合是小型录音室这类的小空间,而且它的工作距离就50cm以内,所以不要太高的声压,太大的低音更容易造成高低音的不平衡,毕竟监听是用来听细节和平衡的,平衡是监听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并且小尺寸的扬声器在速度和响应上比大型扬声器有更好的推动性,也就是为啥有些经典箱子都用音柱的结构,用8只以上的小单元来代替单一的大单元。至于标称55Hz的频率,1靠单元2靠算法3靠结构,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人耳对低频声音感受不是特别敏感,更低的下限频率意味着更高的功率需求,同样的输入功率100Hz和50Hz人耳的听觉音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能达到55Hz也能听到,但是音量得在一定范围内,音量稍大,小箱体很难达到听觉平衡,毕竟量感还是需要推动量来保证的,这也是小口径箱子的通病。

低音单元和倒相孔之间有一个指示灯,这个指示灯功能还是很重要的,其中正常的时候灯呈白色,当过载或者削顶的瞬间会显示红色,提示你有失真存在。当蓝牙允许接入的时候,灯又会变成蓝色一闪闪提示你蓝牙可以接入。

倒相孔的设计,属于带前扩散设计的倒相孔。就现在诸多的监听箱来说,大部分的倒相孔都是向前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指向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方面的考虑,毕竟声音是一种速度很慢的东西,同在一个方向的倒相孔对环境的要求相对更小些。后置倒相的箱子多要求后面必须得有反射体,而且大多都有距离需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后反射体距离的不同会导致听感很大差异,虽然前置导向也会受反射的影响,但是相对还是比后倒向要好一些。前置扩散角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降低大动态低音的时候喷管的气流声。

箱体两侧有iLoud的logo,看起来像是印刷上的,字体和箱体是同色,所以在侧光的时候依稀可见,不会显得很突兀。

既然是有源音箱,功放所以也内置在箱体里面,iLoud Micro Monitor采用了在一只箱子里安装功放的设计,当然有些严谨的企业喜欢把功放平均分布到每个箱子里,或者干脆外置功放,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显然更好,因为内部共振一致原则上出来的声音也一致,但是由于iLoud Micro Monitor没拆开,所以没有功放的那个箱子里面到底是不是把功放的空间分隔出来也不可知,所以这点暂不考虑。

主箱体的背后设计了一系列接口和按键,其中BLUETOOTH就不用多说了,主要功能是对蓝牙设备接入的允许,按一下指示灯会变成蓝色一闪闪的提示你蓝牙设备可以接入,只需打开手机蓝牙搜索设备就可以连接音箱。

下面的EQ部分是比较细分的调整,都是为两档的拨动开关。其中HF和LF就不多说了,是衰减高音和低音的,3dB的衰减范围并不是很大,只是用于微调,这个主要是和输入设备内置增益做匹配用的,当然根据听感和个人喜好调整也是完全可以的。

DESK是个比较有意思的设计,因为iLoud Micro Monitor的安装是可以支持支架安装的,这个DESK就是细调音场的,当在桌面用的时候可以把DESK打开,因为我没有3/8接口的架子,这个暂不测试,在桌面上听感差距不大,感觉DESK打开高音增益更大一点空间感也更强烈一点关掉的时候低音增益大一点。

R Speaker是另一个音箱的插孔。大家发现是一个四芯的插口了吧,其实这是数字分频独立双功放的一个显著特征,当然有些箱子也采用4孔插头,实际上是怕接触不良的一个冗余的设计,但是iLoud Micro Monitor不是这样,它是真真切切的高低频独立功放设计。

主箱这端和卫星箱的端口一样,都是4芯,插头有防呆设计必须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插头否则插不进,线材两端不分左右,只要插上就能出声音。

iLoud Micro Monitor的功放部分我觉得是这个小箱的精华之一,我个人一直都很喜欢数字分频的设计,因为高低频独立功放设计是真正能完美切割频点的唯一解决办法。

大家都知道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工作甜区,而如何保证每个单元能拿到自己甜区的工作就是分频器的工作了,可是目前一般的箱内分频都还是属于简单的滤波,而普通滤波在波形上不可能把带外信号都做到完全的陡峭,所以实际上高音单元也拿到了一部分低音单元的工作,反之低音单元也拿到了一部分高音单元的工作只是工作强度很低,但是有终归还是有。

对于监听这个严肃的应用来说这当然是能避免就避免的,所以数字滤波诞生了。数字滤波的工作模式是由DSP计算出哪些是谁的工作,一个单元对应一个独立的功放,是谁的工作就直接给谁的功放来进行放大。这种结构几乎完全避免了分频问题导致的失真和相位差。这也是为啥我选了一套a15作为书架来听的原因。不过美中不足的,既然这么好的设计应该增加一组独立的低音输出就太完美了。

而且根据官方资料来看,iLoud Micro Monitor的功放系统冗余量很大,实际上只使用了60%的最大功率,变相也是保证动态范围和降低失真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电源采用普通的DC插头,箱体上并没有电压标识,所配的电源是24V的个人觉得算是比较极端的设计,这种小箱24V的输入还真是少见。电源插头的旁边是电源开关。

右侧最上是音量旋钮,音量旋钮中间有个定位点,也就是标识0的位置,拧到这里的时候会有一个卡顿的手感,看来iLoud Micro Monitor的设计也是偏向于用输入设备来控制音量。

输入接口方面略显寒酸,采用了一个3.5mm插口和一组RCA,两个都只是模拟输入接口,没有XLR,没有光纤,不过个人观点来说,虽然主流的两个模拟输入都有,但是模拟的东西缺点就是稍微有点底噪,变相来说对线材DAC啥的这类中间器材也有一定的要求。

不过就IK-Multimedia的思路来说,貌似更倾向于使用方便,看他们很多产品都是和ipad这类的移动设备有关的,所以个人觉得和iLoud Micro Monitor最好的搭配再配个AQ的蜻蜓算是比较完美且经济的搭配了,毕竟蜻蜓iOS、Android和电脑都能用,价格还算合理,也足够便携而且还能推耳机,貌似我给蜻蜓做广告了。

底部除了一个商品标牌,剩下的就是一个尺寸巨大的3/8金属螺丝座了,也就是可以桌面也可以上架子,个人觉得桌面足够实用了,架子太麻烦。有意思的是iLoud Micro Monitor的桌面支架提供了两个角度调整,台式机用还好,如果搭配笔记本的话桌子又比较矮的时候,音箱仰角就不够高了,加上iLoud Micro Monitor的本身设计就是近距离监听用的,所以整体指向性甜区相对较小,所以三段调整可能会更好。支架的设计的很宽是优点,增加稳定性的同时如果仰角不够可以垫盒烟啥的也不会影响稳定性。

箱体采用塑料材质,模具的精度十分不错,缝隙处几乎只能插进一张纸,整个箱体只有一条接缝, 做工十分紧密。

玩音响的人对外观还是很有追求的,箱体的总体设计十分的讨喜,磨砂质感的外壳触感十分不错,金属的单元罩虽然开孔很大,但是并不影响强度,用力按压也没有出现形变,十分坚固。配合箱体下面的倒相孔,像个外星小怪兽一样。箱体的上方和侧面有类似加强筋的设计,加上尾部圆弧状的后背,总体线条流畅平衡感很好。

总体搭配方面,觉得iLoud Micro Monitor更时候和笔记本搭配使用,我的台式机是双屏系统,因为平常要照顾作图啥的工作,所以显示器是一横一竖的摆放,十分占空间,至少这个小箱子对于我这样的应用感觉还是摆太太开了。

搭配笔记本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总体的协调感一下就上来了。

附件方面并没有啥,因为是低压输入的,所以有个电源适配器,适配器体积类似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电源上有一个漂亮的蓝色指示灯,当正常工作的时候会亮起。比较心仪的是适配器功率十分巨大,最大功率高达24V2.5A 也就是60W!而且目测内部的滤波电容十分巨大,因为拔掉电源还需要好一会指示灯才会熄灭,证明内部后级滤波容量很大。大家都知道电源是爆发力的保证。但是比较桑心的是,24v的输入电压几乎可以断了户外使用的念头了,如果非要户外用,不携带逆变器的话就只能自己DIY电源了。

音箱之间的这颗连线做工好的令人发指,线上没有标识估计是订制产品,恐怖的是粗细,直径都快有小拇指粗细了,不过好在柔软度尚好。线是4芯的结构,目测应该是分别对应另一只箱子的高音和低音单元,全分离驱动设计。

箱体重量还是可喜的,主打便携的iLoud Micro Monitor的便携性一流,两只箱体一只830克另一只因为有功放在里面重量为960克,加上260克的电源及220克的音箱线,总体携带重量大概在2.3kg左右,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指标了。

听感方面其实是最不好写的,因为有很多主观成份在里面,毕竟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及表达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也只能说从我自己的角度上来感受这个箱子给我带来的直观感受来做一总结。

从两个场景做试听场景1是13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场景2是我家二楼主厅,约为40多平米。音源采用了a15的cd机,理由是cd一直是我认为最好的音源之一,而且a15的cd机声音非常棒,解析度奇高,某坛友拆开过a15的cd机,总结来说虽然支持dvd播放,但是为了将影响降低到最小,dvd的解码和hdmi输出是单独在一块解码板上完成的,只有一颗排线相连,拔掉就变成一台纯cd机。试听的cd都是ape转cd直刻的。

试听了从蔡琴到Marilyn Manson,从帕格尼尼到Ronan Hardiman的配乐每个场景小听一个小时,大概感受表达下,说的不对欢迎指教。

高频:丝膜的高频有着特有的耐听,上扬很高,在听乐器的泛音及细节点缀上表现很凸出,总体感觉十分亮。

中频:这算是小箱体的强项了,3寸单元在还原人声方面游刃有余,声音很浓密但是又不会有太多渲染,对于试音碟中沧桑的男低音表现的淋漓尽致,感染力十足。女生的及男高音的表现也十分抢眼,通透感十足,并没有明显短板。

低频:总体来说中音量有一定量感,下潜深度也足够低,爆发力也不差,但是对于小盆的箱子来说,毕竟功率是短板。在音量很大的情况下,重低音场合较多的音乐很容易激活那个小红灯,毕竟低频才是消耗功率最大的部分,所以尤其是在有高下潜或者大量感的时候,音量稍大就会亮红灯提示削顶。不过这个跟人的听音习惯有关,我在调音或者做一些东西的时候喜欢有一定的音量,因为有些细微的背噪还是需要一定的音量支持的。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小箱的有效功率刚好够我用,也就是说正好介于濒临削顶的音量,无论量感和深度还有爆发都还不差,能达到大箱的同样音量的水平,这点倒是值得称赞。另外在削顶出现的时候,低音也不会出现破音或者打底的情况,这点非常不错,那个灯实际只是告诉你削顶出现了低频无法提升但是中频和高频还是随着音量增加而增加,只是频谱不平了而已并不损失细节。

解析度:总体解析非常高,分离度也不错。在交响乐这种有较多乐器参与的时候,或者更为喧闹的摇滚、金属类型的音乐各种乐器及人声表现一改普通多媒体音箱的混浊不清。

声场:空间感很强,声音开阔,层次分明,定位和结像力方面几乎无可挑剔。

底噪:还是有一定底噪的,由于我试听场合环境较为安静,在不插任何输入线的时候20cm可闻轻微的沙沙声。在蓝牙连接成功的时候,又会增加轻微的电锯声,不过很轻微和底噪音量差不多,大概持续几秒就会消失,当蓝牙播放停止的时候也会持续几秒。

蓝牙性能:蓝牙性能是iLoud Micro Monitor的亮点之一,本来作为监听,蓝牙属于不严谨的输入设备,毕竟带宽就那点,但是这个小箱的蓝牙效果可以说非常不错,无论是人声还原还是细节表现还是空间感,绝对都在可接受的范围。而且低频的量感也有一定的增强,比较讨耳。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普通的RCA输入和蓝牙是可以同时放音的,虽然没啥实际意义,但是工作之余可以直接打开手机找几段爱听的音乐直接放放也是很惬意的。

比较遗憾的是,不知道是兼容性问题还是哪里的问题,和我的p9连接的时候玩王者荣耀会有很明显的断续,而且是持续的断续不知道是cpu消耗过大还是咋回事。另外蓝牙有轻微的延迟情况。

音染:音染这项其实几乎不用说了,监听的音染都很低,其实有些音染可以让箱子很耐听,就像Bose很多时候音染也许和HiFi不搭边,但是不得不说做的好的音染其实也是一种点缀。就监听来说,声音要清亮许多,毕竟它追求的就是你给它啥,它就给你啥。

场景感受:iLoud Micro Monitor确实是更适合小空间使用,在较大的空间低频下潜力和量感都要大打折扣,相信这种情况在户外可能更为明显。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倒相孔在前面,实际上背后如果有个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低频性能。

总结:总体来说作为一个监听音箱iLoud Micro Monitor的性能实属中上,尤其是中小场景表现力实属不错。也许在专业人士眼里蓝牙实在是不严谨,但是也拓展了使用场合,试想多一个蓝牙在便携监听来说也是个百利无害的设计。低音方面虽然没有那些带辅助振膜或者下增压来的猛烈,但是总体也不差,三频比较平均衔接过渡也不生硬。

题外话:其实就我个人观点,这个小箱大可以做一个纯bass输出。 


iLoud Micro Monitor监听音箱

小巧机身却有监听级音质,大功率带来充足动态,高还原立体声声场,细节更清晰。

除了极果体验师

现在又增加了见习体验师的身份

每天3~5款专享试用随便申请

怎么申请见习体验师?

电脑端登录极果网

进入体验师板块(www.jiguo.com/vip)

申请体验师就可以啦

锤锤会不定时翻牌儿哦

还等啥呢

赶紧来申请吧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体验师页面,查看每天N款专享好物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