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避免死于不会好好说话

怎样才能避免死于不会好好说话

帝都斜杠青年盛少 内地男星 2017-02-22 23:36:47 303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最近最令人沉重的莫过于武昌火车站旁边的炸酱面馆砍头事件,我当时看到这个新闻则想起了武汉公交司机屡次被打。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武汉,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武汉天气比较热,方言语速较快,让大家不能好好说话。

 

这明显又是一个因为不会好好说话引发的血案,有人说店主并不是死于说话本身,而是死于轻蔑。然而尊重却是好好说话的基本前提之一,从古到今因为由于不会好好说话造成的悲剧简直不能太多,各行各业都不能例外。普通人有,名人也有不少。

 

杨修因为多嘴说破曹操花园门上题字惨遭杀害;

魏明帝因为毛皇后酸溜溜的抱怨他与郭夫人在北园玩耍,而把她赐死;

王世充是个话唠导致他在朝廷上混的很惨;

小沈阳在录制节目时也曾因一句“臭不要脸的”气跑赵丹军,被迫赔礼道歉;

李咏曾因为直接用“懒汉”代替“老陕”涉嫌讥讽陕西人,引发强烈负面影响;

………… ……

 

事件太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相信大家在成长中,也有不少因为说错话而导致处境尴尬的。那么如何才能养成好好说话的习惯呢?避免因为说话不当造受损失,甚至被打或者丧命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一二三个方面。


一是说话的动机;二是说话的感性与理性;三是说话的对象、事情和场景。


从说话的动机来分,大概分为四类:

利人利已型:从既可以有利于他人,也可以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说话;

损人利已型:从损害他人的利益,但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说话;

损已利人型:从有损于自己的利益,但有利于他人的角度说话;

损已损人(损人不利已)型:从既损于别人的角度,也让自己遭受损失的角度说话;


四类动机中,最让人佩服的是总是可以从共赢的角度说话的人。我可以接受损人利已的说话者,但我始终不能理解损人不利已的说话者,这类人通常还是多数。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表达:


我不是骨头,不能让每条狗都追着跑;

要不是不能乱丢垃圾,不然我早就把你丢出去了;

你干嘛用屁股挡住脸啊;

想咬你一口,可惜我是回民;


曾经我也挺欣赏说话能够毒舌的这类人,语言犀利在年少的时候确实彰显着个性,自己在年少的时候也习惯于说话一针见血。然而经历的事情越多,对人和对事的态度都在发生着改变,变得愈加包容和温和。我自以为是个不擅于表达的人,但并不代表我情商低。曾经也有人问过我什么是情商?我觉得真正的情商高是总能创造出共赢局面的这种人,而不是把话说的多么漂亮的人。

好好说话第二个应该考虑的是说话时是出于感性,还是出于理性。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该感性的时候讲了道理,在该讲德理的时候动了感情。感性和理性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每个人身上自带的感性和理性的属性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感性是先于理性而存在的。人在出生时就自带感性的属性,而理性却是后天成长环境和不断的学习造成的结果。理性更多的是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结合。


感性和理性,在决定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中,通常来讲弱者会更感性一些。人在情绪控制上是存在阀值的,情绪阀值通常与我们的性格,经历,经验和所处的环境有关。那么我们在跟人交往上也存在以下几点:


讲感情:这类人通常是我们至亲的人。虽然我们也会和他们讲道理,但本质上和他们相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需要。想明白这一层,就不会因为对方不讲道理而生气,你要总是去和爸妈、爱人、子女去讲道理,我也是服了你。跟他们在一起,彼此说话更多的是从能让彼此愉悦的情感体验出发。


讲道理:说话讲道理,存在于我们日常活动的大部分。比如工作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从事情的角度出发,对事不对人是最佳的策略。


即讲感情也讲道理:这类人通常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和朋友。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或者彼此成长相遇结伴而行的经历,而成为朋友。这时候单纯的讲感情,或单纯的讲道理通常都不适用。朋友相交,更多在于坦诚相待,彼此相扶。


不讲感情也不需要讲道理:对于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其实没必要说太多话。有时候话多并不好,不多说话才是可贵的。各个的世界彼此不懂,路人甲或路人已的关系可能会更好一些。这个时候只要做到以礼待人,平等尊重就已经很不错了。



前两周我去我喜爱的男装品牌“速写”买了几套衣服,其中有一条裤子花了一千多块,穿了一次发现裤子上起了好多线头,这些线头导致这条裤子基本上算是毁了。我当时心里还是藏着一万头羊驼在飘过,速写家的衣服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设计,它家衣服的款式确实在我看过的男装中算是比较出色的,至少很符合我的口味。我在它家买了几年的衣服,其实每次也就能看中一两款,这几年明显感觉它家衣服的质量有待提高。这么贵的衣服,穿几天就不能穿了确实恼火,更麻烦的是这条裤子的设计和外套、衬衣是一个整体,裤子如果坏了,外套和衬衣基本上也很难再穿了。于是我做好了撕逼的打算来到这家店子,直接找到的店长,说明了一下情况。店长是位青年女性,气质很知性,语气很温和的拿过裤子说:我们给您解决。我心里本来的窝火顿时去了一半,耐心说了一下裤子质量的情况,店长让我加了她的私人微信,三天内给我回复。如果在北京能修好就比较快,北京修不好就得寄往杭州需要花十来天左右可以修好。这样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走了,没有粉转黑。


这个例子从另一面说明好好说话的另外三个因素,分别是说话的对象,事情和场景。首先对应不同的对象,我们说话的内容和语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上面那个例子中,我一开始就找的是店长,因为我知道普通导购遇到这种事情也做不了主。其次进去之后,就事说事没有带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对方也没有推卸责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给出方案。双方整个交流不管从态度还是语言,基本上在一个层面上,导致沟通非常高效和利落。


从交谈对象上讲,说话最忌讳的是交浅言深。记得读书时,老师教育我们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虽糙但理不糙,只是很多人因为缺乏相应的经历,在说话方式转变上并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另外我们平时与人沟通的事情,大概可以分为四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聊的百分之八十的都是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俗话说闲扯。


重要紧急的事情:最好重复三遍,语速要慢,吐词要清晰,当场要结论;

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缓缓的说,确定对方已听清,日后可做提醒;

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快速交流,快速反馈,快速翻篇;

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要伤和气扯着蛋就行。


还有一个例子,经常被做HR的朋友提起。说他们公司有一个实习生中午在厕所里碰到了老板,老板刚从坐便器隔断间里走出来。实习生很激动,毕竟很少有机会可以看到老板,急忙跟老板打招呼:老板好,你吃午饭了吗?


我能想象得到老板头上一群乌鸦飞过。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虽然无言,却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场合基本上分为私密场合和公共场合。私密场合的交流更多的要关心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少说一些假大空的套话。公共场合更多的是遵守群体约定束成的规则,严肃的场合不能开玩笑,扯淡的场合也不要故作高冷。


好好说话的精髓在于:你要明白用语言伤人是最得不偿失的愚蠢。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